• 我的订阅
  • 国内

让城市“深呼吸”!烟台精雕细琢城市“绿色”气质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8-18 20:49: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作为山东第一个,也是北方第一个印发美丽建设规划的城市,长期以来,烟台致力于深耕生态城市建设:空气质量自2018年起连续5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综合指数改善居全省第一位;优良率达86.3%;颗粒物浓度连续3年实现两位数幅度改善,首次全面消除重污染天气;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90.9%,优于省定目标27.3个百分点,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高水平,优良水体比例及水质指数均居山东沿海7市首位;造林落地上图3338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6.28%,居全省首位……

绿水青山诠释生态之变,生态之变折射发展之变。在如今的烟台绿色生态发展版图上,高楼大厦、智慧产业拔地而起,与此同时,以自然格局为基底,蓝绿交融、山海城一体的绿色生态家园正在加速落成。

让城市“深呼吸”

空气质量连续四年达国家二级标准

爱上一座城,可以因为它独特的风景、淳厚的人文,也可以是因为它的一缕清风、一片星空。“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就是环境好,空气特别清新。”前段时间来烟台参加迷笛音乐节的张景天说。短短五天的旅程,让他在相册里留下了不少记录烟台碧海蓝天的美图。

改善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游客和市民的幸福感。自2018年以来,烟台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连续五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市劣五类水体全面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完成率达100%;全市近岸海域水质稳中向好,自然岸线保有率达到4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数据背后,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

以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为重点,近年来,烟台市加强臭氧和PM2.5协同控制、陆海统筹治理和土壤安全利用,修订《烟台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持续健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在问题整治方面,全市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智慧管控,建立扬尘污染联合惩戒机制,共完成66家重点行业企业无组织排放问题整治和70家重点行业企业VOCs综合治理。

推动整治落地往往需要“催化剂”。在管理体制机制上,全市积极推动市县两级生态环境委员会办公室实体化运行,依托环保网格、环保医生、有奖举报、挂图作战等工作模式,开展生态环境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攻坚行动,构建齐抓共管的“大环保”格局;制订若干法规规章,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法治基础。健全“1+7”财政奖补机制,实现重点领域环境质量生态补偿全覆盖。全面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实现固定源排污许可全覆盖。总结出具有广泛推广意义的“1+3+N”排污许可改革试点经验,通过督考一体工作机制,助力生态环境保护齐抓共管大格局更加完善。在实践与探索中,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日益完善,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不断成熟。

大气环境治理,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目前,全市正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让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让绿色理念不断延伸,让生态文明底色更加鲜亮厚重,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与修复,以更高标准改善环境质量,为美丽中国建设在大气污染防治层面探索实践提供生动案例。

“亮剑”海洋治理

构建陆海联通美丽廊道

依海而兴的烟台,深知碧海银滩,也是金山银山。从滩涂到海洋,从浅蓝到湛蓝,排污口“焕新颜”,海岸线“亮底色”。

时间,回到2016年。烟台市成为全国首个地级城市推动绿色发展示范基地、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17年出台《关于推进长岛海洋生态保护和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和《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规划》,全面启动长岛国家级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2018年建成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

科学分类“治口”,入海排污口整治走在前列。以国家渤海入海排污口整治试点为契机,统筹推进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对部、省交办的7大类15小类共5275个排污口开展溯源排查整治,并于2022年10月全部完成核查销号。建成省内首个入海排污口智慧管控平台,实现入海排污口整治“线上线下”双控。

溯源而上“治河”,入海河流水质有效提升。强化入海河流水质管控,严防陆源污染直排入海,扎实开展入海河流总氮治理专项行动,完成重点河流“一河一策”方案编制,在门楼水库、界河等重点河湖开展总氮削减试点探索。推广“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模式,加强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有效补充河流生态基流。加快城镇污水基础设施建设,4个区市率先实现雨污合流管网清零,累计建成配套管网672公里。

综合施策“治岸”,陆源污染防控更加得力。坚持治海先治水、治水先治岸的思路,坚持标本兼治、清源治本,以陆源深度治理根治海洋污染顽疾。强化沿海农村污染治理,累计完成2110个村庄污水治理,全域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3606处规模畜禽养殖场配建了粪污贮存、处理、利用设施。强化港口污染治理。推进港口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62处人工渔港和53家港口企业环境大幅改善,垃圾、污水实现有效收集。

一湾一策“治海”,美丽海湾建设初见成效。深化三级湾长和网格化海洋生态环境管理机制,以莱州湾、丁字湾等海域为重点,按照“一湾一策”要求,强化海湾整治修复。建立烟台市湾长制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海湾巡查“云监管”。开展“碧海”专项执法行动,实现海洋环境执法11个沿海区市全覆盖。加强全市水产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改造替换养殖环保浮球1200多万个。

治理海湾,不仅需要“点”的突破,更需要“面”的健全。为构建权责清晰、监控到位、管理规范的监管制度体系,烟台市颁布实施了全国首部入海排污口管理规章《烟台市入海排污口管理办法》和全省首部海洋生态保护条例《烟台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切实做到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近年来,烟台坚持陆海统筹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规范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对大沽夹河等11条重点河流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全市入海河流水质持续改善,21个直排海污染源实现稳定达标排放,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连年保持90%以上,汇聚海的辽阔、水的灵动,烟台城市建设正以更加和谐的姿态拥抱自然,融入生活。

低碳“组合拳”

筑牢城市“绿色根基”

窗明几净、纤尘不染的生产环境,数字控制、安静运转的智能设备,无害化处理、没有异味的涂装流水线……目前,这已经成为大多数烟台企业的作业场景。

2020年,烟台在全省率先组织美丽烟台建设研究工作,编制完成了《美丽烟台建设战略规划(2021—2035年)》,并于2021年在烟台市举办的“2021碳达峰碳中和烟台论坛”上发布。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烟台市正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四大结构优化成效显著。2023年将全市150家企业纳入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名单,数量为全省最多。完成70家企业VOCS综合治理工作。2021年以来淘汰低效落后燃煤机组17台,总容量47.65万千瓦。开展清洁取暖改造40.78万户,城市(县城)集中供暖面积达到1.43亿平方米,推广清洁煤炭2.51万吨。完成1000台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试点工作。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

——“四减四增”深入实施。至2022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20年降低11%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2.89%,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18%。积极开展智能低碳城市试点,烟台市发出了山东第一度核电、山东第一度海上风电。此外,海阳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全市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达到52.7%,居山东省首位。2020年以来,烟台长岛和栖霞成功创建全国第三批、山东省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莱山区入选“山东省生态文明强县”。

——国土绿化三年攻坚。当前全市累计完成造林和生态修复5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6%,均居山东省首位,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积极践行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持续不间断生态治理修复,多年未见的大叶藻等藻类在海岸丛生,白江豚、鲸鱼等珍稀海洋生物频频出没烟台海域。一幅蓝天白云、水清岸绿、生态和美的“高颜值”生态画卷正在港城大地徐徐铺展。

俯瞰港城,山峦叠翠,水天一色。下一步,烟台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聚焦“守底线、提质量、强服务、铸铁军”四大任务,努力打造经济产业低碳循环、陆海生态自然和谐、人居环境健康宜居、治理体系现代高效的美丽城市典范。驰而不息,逐绿而行的路上,烟台将砥砺前行。

(来源:烟台日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8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社区管理责任,做到社区管理无死角,服务居民有温度。精雕细琢推动城市品级提升。新区将持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让宜居宜业成为新区最温暖、最闪亮的城市名片。
2023-07-21 18:40:00
烟台文旅定制式品牌打造:引入总台三大IP,黄渤海新区众景点刷屏
...撒贝宁、尼格买提、周深等打卡张裕工业园、所城里、“深呼吸鲸”等热门景点,这些特色景点在总台的镜头下被展示的各具特色。《一馔千年》“总台饕餮号”驶入烟台黄渤海新区·孤独的鲸旁无
2023-10-13 15:27:00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云南省美丽县城、云南省先进平安县、云南省园林县城,一项项荣誉见证着绥江的发展变迁,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湖滨旅游
2023-09-14 00:15:00
代表委员热议“品重烟台”,一个叫得响的城市品牌
...幕,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叫响“仙境海岸·品重烟台”城市品牌。何为“品重”?从“鲜美烟台”到“品重烟台”意味着什么?大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热议“品重烟台”城市品牌如何叫响。品重
2024-01-14 16:47:00
打造家门口的“诗和远方”!烟台黄渤海新区点亮百姓“多彩”生活
...分别介绍该区文旅惠民、公共体育发展情况。后沙广场、深呼吸鲸鱼雕塑、旺角廊桥、天马栈桥……这个夏天,黄渤海新区的海岸线风景全网出圈,引得全国游客纷纷前来打卡。倾力打造15分钟文
2023-07-21 20:27:00
这道鲁菜 斩获省级大奖 亮相央视平台
...教学13余载。他在教课之余,始终在思考如何将鲁菜的“精雕细琢”的精神发扬光大。接到参赛通知的第一时间,他就下定决心带领团队参赛,并要取得好成绩,通过他精湛的手艺,去讲好鲁菜故
2024-01-16 16:23:00
人报甘头条  |  甘肃省平凉市:打开窗户,在这座国家森林城市深呼吸!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李萍每天早上8时许,平凉市民娟子和舞伴们都会准时到达平凉市崆峒区南山生态公园,相约一起跳舞、锻炼。这里树茂花多,空气清新,风景优美,已成为平凉市民散步、运
2024-04-12 12:42:00
立体直观、跃然指尖!“码”上解锁烟台市政府工作报告
...点便可“上车出发”,“经济发展站”“民生保障站”“城市更新站”……列车缓缓驶过,过去一年烟台扎实肯干、拼搏进取的征程历历在目。“绿色低碳关键词”通过动态海报的形式,让烟台的绿
2024-01-13 11:11:00
成都邛崃:“精雕”城郊结合部品质
...有地形地貌、大树老树保护、市民活动需求等前提下的“精雕细琢”。远观,凤栖园一如临水自怡梳洗的凤凰,靛蓝步道和团状绿景即为尾羽,橙黄步道即为翎羽,高低错落的各类植株拼成翅羽,其
2023-02-03 14:1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2025国缘V3济南国际网球公开赛盛大开幕 泉城再迎国际体育盛事
鲁网10月7日讯泉涌济南,盛事如约。10月5日,2025国缘V3济南国际网球公开赛在济南奥体中心网球馆正式启幕。作为济南市体育赛事版图中的重要一环
2025-10-07 15:42:00
大皖新闻讯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安徽省高速公路迎来出行高峰。为保障群众安全、便捷、舒心出行,省高速公路路政支队执法人员坚守一线
2025-10-07 15:50:00
金秋送爽,好礼如雨!邮储信用卡青岛分行气球雨惊喜派对引爆李沧万达
鲁网10月7日讯(记者 刘伊雪)金秋十月,双节同庆。10月6日,邮储银行青岛分行在李沧万达中庭打造的“周六5折 天天立减 气球雨惊喜派对”迎来高潮时刻
2025-10-07 16:17:00
平乡县入户慰问+志愿服务暖人心
河北新闻网讯(王雪峰、胡树栲、杨晓波)秋阳和煦,丹桂飘香。双节期间,平乡县委社会工作部携手平乡高盛老兵志愿服务队,带着满满的关怀与节日的祝福
2025-10-07 16:19:00
10月7日12时许,记者从高速长春分局获悉,受返程高峰影响,长春北(亚泰大街)收费站出口当前车流量极大,车辆通行缓慢,为避免耽误您的行程,提醒计划从此站驶出的司机朋友,及时调整路
2025-10-07 13:01:00
向海展新翼\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外观设计充满闽南特色。从空中俯瞰,它的屋檐就像三重波浪形的飞檐,既像闽南传统的大厝,又像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鹭
2025-10-07 08:00:00
【厦门之美】一城月色映团圆
2025“厦门中山路·最美中秋月”活动中,“月兔呈祥·国庆同心”打卡展示美陈装置吸引市民游客争相合影。(记者 陈立新 摄)昨日18时22分
2025-10-07 08: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数据显示,假期前五日,全市重点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3.7%,重点旅游街区游客量同比增长69
2025-10-07 08:00:00
省能源局近日公布第三季度新型储能项目库调整清单。新增入库项目中有3个项目在太原建设,不仅有助于解决能源消纳问题,也有利于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2025-10-07 06:22:00
10月5日,市城乡管理局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就节假日环境卫生保障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城六区、省综改示范区、市环卫中心
2025-10-07 06:53: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佳节情意浓,神州共欢庆。一场场以“党群同心、月圆情浓”为主题的中秋活动,在阳曲县高村乡各村党群服务中心
2025-10-07 06:54:00
记者走基层丨西藏阿里地区:同赏边关月 共话家国情
10月6日晚,河北省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中秋茶话联欢会在工作队驻地举行。图为援藏队员正在观看节目。 河北日报记者 赵瑞雪摄10月6日
2025-10-07 07:42:00
首批安全应急装备产业特色园区名单公布我省5家园区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三位入选园区在应急通信与指挥、工程抢险救援、矿山专用安全生产装备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河北日报讯(记者米彦泽)日前
2025-10-07 07:42:00
在沙河市白塔镇栾卸村,万亩林海层林尽染,景观水系潺潺流淌,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尽享乡村惬意慢时光。拍摄丨赵永辉、张智制作丨吴晓萌
2025-10-07 07:44:00
一张球票,除了看球还能做什么?住酒店有折扣、游景区能省钱、品美食享优惠……来到廊坊市,邯郸球迷刘腾发现,手持一张球票,超值体验接连不断
2025-10-07 0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