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学生伙食费本是应用于保障青少年营养健康的经费,竟成了贪腐者中饱私囊的“提款机”。
近日,湖南临湘市一起触目惊心的校园贪腐案尘埃落定:某中学总务处主任胡某与食堂采购员方某,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将全校学生的“饭碗”异化为私人金库——通过系统性虚增食材单价、伪造采购数量、以次充好调换原料等卑劣手段,累计侵吞伙食费近350万元。
法院审理认定,胡某因贪污罪、受贿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三十万元罚金;方某因贪污罪获刑两年,并处十万元罚金,二人全部违法所得被依法追缴。更具讽刺意味的是,部分赃款竟以“值班补助”“辛苦费”等名义巧立名目瓜分,让本应体现人文关怀的补贴沦为掩盖贪腐的“遮羞布”。
当学生的营养餐被明码标价兑换成个人横财,这已非简单的经济犯罪,而是对教育伦理底线的公然践踏,更是对下一代身心健康的直接戕害。
学生舌尖上的安全,本是教育领域不容失守的生命线。食堂食材的价格与品质,直接关联着青少年成长所需的营养根基。然而,这起案件中,虚增单价、偷换食材的操作竟能持续数年,暴露出学校后勤管理体系的巨大漏洞:食堂账目是否长期暗箱操作、从未公示?验收流程是否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内部监督的全面失效,让每一笔虚假报销都如同利刃,既削减了学生餐盘里的营养供给,更蚕食着公众对教育系统的信任基石。
事实上,湖南省教育厅、财政厅等部门早有明确规定:中小学自营食堂直接成本原则上不得低于伙食费标准的75%,500人以下规模学校不得低于70%,并严禁设立“小金库”、违规列支非食堂支出。政策红线清晰可见,却被肆意逾越,足见监管链条的松弛与权力约束的缺位。
此案的宣判,不仅是对两名“校园蠹虫”的法律惩戒,更应成为推动校园治理体系革新的“警示钟”。教育领域的“微腐败”直接侵蚀着育人根基,其危害之深远不容小觑。它以铁的事实再次宣告:教育经费,尤其是关系学生身体的伙食费,绝非任人宰割的“唐僧肉”。任何向这块教育净土伸出的贪婪之手,都必将在法律的利刃下受到严惩。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策划 刘丹 覃淋
文案 杨阳萌
主播 汪林静
视频 王华
编辑 胥芬芳
二审 李劼
三审 闵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24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