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上海记忆”系列活动之七: 海上食韵——文献中的近代上海饮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5-26 11:36:00 来源:搜狐文化

饮食,承载着城市的记忆,也折射着时代的风云。

近日,由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专业服务中心以及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主办的“上海记忆”系列活动之七:“海上食韵——文献中的近代上海饮食”主题展览在淮海路馆一楼近代目录大厅举行,展览将延续到今年7月底。

“上海记忆”系列活动之七: 海上食韵——文献中的近代上海饮食

本次展览以馆藏图书、期刊、报纸、照片、年画等珍贵的一手文献资料为基础,以“乡味”、“洋味”、“市味”、“雅味”四种上海味道为脉络,透过饮食这一独特的视角,带领读者走近上海这座城市,感受其人文风情、社会气质与历史变迁:

“乡味”介绍了上海本土饮食的历史源流。开埠前,上海地区的饮食在江南传统味道的基础上,杂糅全国各地特色,兼收并蓄;开埠后,移民浪潮下的上海万商云集,八方风味竞相入沪,发展出近代通商口岸城市特有的多元饮食文化生态。

“上海记忆”系列活动之七: 海上食韵——文献中的近代上海饮食

“洋味”展现了16世纪至近代,在西风东渐的时代背景下,西式饮食通过纸质食谱等媒介不断传播。上海作为文明交融的前沿,逐步将西餐本土化、日常化。同时,随着西餐传播,也催生出了科学卫生观念和现代健康营养学。

“上海记忆”系列活动之七: 海上食韵——文献中的近代上海饮食

“市味”描述了近代化浪潮中上海饮食业的发展。一方面是民族食品工业的觉醒——“天厨”、“五卅”、“冠生园”等民族品牌书写时代的传奇;另一方面是街头饮食文化的变革,大饼、马奶、冷饮等食品构成了老上海市井弄堂中独特的新风景。

“上海记忆”系列活动之七: 海上食韵——文献中的近代上海饮食

“雅味”则是对海派饮食文化的一个侧写。文人雅士宴饮风流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海上文人雅集留下的记录为海派饮食文化增添了更丰富的色彩,笔尖的文字将舌尖的味道镌刻在城市的记忆里。

“上海记忆”系列活动之七: 海上食韵——文献中的近代上海饮食

从五湖四海的乡味扎根,到中西碰撞的洋味交融,从市井喧嚣的街头滋味,到文人雅士的宴饮风尚,每一道食物背后,皆是文化交融的印记,反映出近代上海的嬗变:她既是近代民族工业的摇篮,亦是红色革命的起点;既有十里洋场的浮华,也有棚户巷弄的艰辛。而这一切矛盾与张力,都在街头巷尾的饮食中悄然沉淀,化作酸甜苦辣咸的万般滋味。

今日我们循着泛黄的报纸、斑驳的照片,重访这座城市跨越一个世纪的味觉记忆。百年老字号折射出近代中华民族的实业梦想;排骨年糕的巧妙组合里隐藏着海派城市的融合智慧;弄堂口的小吃摊见证了普通市民的喜怒哀乐,咖啡馆氤氲的香气中弥散着文艺界名人们的风流雅韵。当饮食成为历史的镜像,我们咀嚼的便不只是风味,更是一个民族在近代化浪潮中的挣扎与突围、坚守与吸纳、蜕变与新生。

我们想讲述的,不仅仅是某道美食的具体味道或做法,而是希望通过“饮食”这日常一角,让读者们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人文风情、社会气质、民俗画卷以及饮食业发展的脉络。在此,我们诚挚邀请您加入这场探索之旅,去发现上海的城市魅力与城市精神。

展品欣赏

1.《造洋饭书》 (美国)高第丕夫人著

上海:美华书馆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

《造洋饭书》是目前已知的第一本汉语西餐食谱,由在上海旅居多年的美国传教士高第丕(Tarlton Perry Crawford,1821-1902)的夫人Martha Foster Crawford(1830-1909)撰写,于1866年正式出版。

展出的《造洋饭书》为1885年版,共有二十五个章节,按照汤、鱼、肉、蛋、小汤、菜、酸果、糖食、排、面皮、朴定(今译布丁)、甜汤、馒头、饼、糕、杂类等,介绍了二百六十七个品种或半成品的菜谱。

“上海记忆”系列活动之七: 海上食韵——文献中的近代上海饮食

2.《淞南梦影录》 (清)畹香留梦室主编

上海:新文化书社 民国二十三年十月(1934年10月)出版印行

《淞南梦影录》最初由上海申报馆在光绪九年(1883年)刊行,记载了清末上海的各种见闻。作者畹香留梦室主,本名黄协埙(1851~1924),字式权,号梦畹,江苏南汇(今属上海市)人。

展出的1934年版《淞南梦影录》第20页可以看到作者对上海中外各地菜系著名饭店的记录:“酒馆烹调,每以专味为贵。……其中最著名者,津馆则以庆兴为最,苏馆则以聚丰园为最,复兴园来自白下,亦足首屈一指,泰和馆为浦东人所开,菜兼南北……宁馆论者等诸自郐以下,然鸿运、益庆二楼亦复庭盈车马,座满婵娟,比来贵游子弟,喜食英法之菜,而杏花楼、同春楼、一品香、一家春、申园等诸番馆,又复崛起”。

“上海记忆”系列活动之七: 海上食韵——文献中的近代上海饮食

“上海记忆”系列活动之七: 海上食韵——文献中的近代上海饮食

3. 《化学卫生论》 (英国)真司腾撰

上海:格致书室 清光绪十六年(1890 年)

1881年,原英国圣公会传教士、翻译家傅兰雅创办的《格致汇编》上,连载了他和栾学谦(自署琴隐词人)合作翻译的《化学卫生论》。该书原作为1850年问世的科普读物《日常生活中的化学(The Chemistry of Common Life)》,作者是苏格兰农业化学家真司腾(John F.W. Johnston),又经英国化学家的罗以斯(G.H.Lewes)补充修订。

译本结合阐述了19世纪西方公共卫生观念和中国传统饮食健康理论,是中西方科学碰撞、对话的一次经典案例。该书堪称我国近代生化营养科学体系的“奠基之作”,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鲁迅先生在1922年所作的《〈呐喊〉自序》中也曾提及。

本次展出的展品为光绪十六年(1890年)上海格致书室出版的四册重刻本。该版本分三十三章,以化学视角解析人体健康与营养和环境的关联。卷首有傅兰雅和栾学谦的两篇序文,其中傅序明确阐释了他对现代意义上“卫生”一词的理解。

“上海记忆”系列活动之七: 海上食韵——文献中的近代上海饮食

4. 歌曲《五芳斋》(《歌曲精华》 1938年 第1期)

《五芳斋》是1931年黎锦晖创作的经典歌曲,由周璇、严华、严斐合唱。该曲原为歌舞剧《野玫瑰》插曲,是我国早期流行音乐中罕见的以美食文化为主题的跨界作品。歌词融合南北美食意象,如广东叉烧、云南火腿、湖南辣椒等,以轻快活泼的旋律和诙谐有趣的笔触描绘市井饮食图景,体现民国时期上海作为国际都市的多元文化交融的市井烟火气。

“上海记忆”系列活动之七: 海上食韵——文献中的近代上海饮食

“上海记忆”系列活动之七: 海上食韵——文献中的近代上海饮食

配套讲座活动:

讲座1:

《食在文献——字里行间的上海风味》

讲座时间:6月28日

主讲人:张劼圻(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

个人简介:

北京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编辑出版学)博士,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图书史、出版文化。

讲座内容:

食物不仅仅满足生理需要,更是文化媒介、记忆载体和身份表征。上海人请客爱去哪里,上海的餐桌上有哪些神奇的食物,带鱼在上海有几种做法……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构成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气质与风格,但是要弄清楚它们,我们恐怕首先需要一种关于“吃”的文献学。

讲座2:

《舌尖上的老上海——民国饮食与上海记忆》

主讲人:徐凡、祝淳翔:

讲座时间:7月19日

个人简介:

祝淳翔,上海图书馆参考馆员。自2012年起撰写文史考证文章,作品散见于《书城》《档案春秋》《上海滩》《书屋》《东方早报·上海书评》“澎湃新闻·私家历史”《海派》辑刊等等,参与整理并编辑《陶亢德文存》《唐大郎文集》《严独鹤文集》《金性尧集外文补编》《郑逸梅日记》,合著有《海上食韵》。

徐凡,上海图书馆文献研究与开发部主任,负责运营“要文献找上图”公众号、主持"大城小史"专栏撰写工作,热衷于上海城市记忆的挖掘与传播,合著有《海上食韵》。

讲座内容:

两位上图馆员化身“美食侦探”,在讲座中带您探寻民国上海的饮食百态。鲁迅先生吃过草头圈子吗?民国时期的炎炎夏日,上海市民都吃什么冷饮解暑?百年前,上海的底层劳动人民靠吃大闸蟹艰难度日?通过一系列引人入胜的问题,带领读者走进老上海的日常生活,解读上海百年社会变迁与文化融合的独特历程。

来源:上海图书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6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看不见的关紫兰,近现代美术资源的“虹口之问”
上海虹口地区素有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北区”要地之谓,其作为近现代中国重要国际文化交流地带,素有国际艺术社区的文脉基因,蕴藏着丰富的国家记忆的艺术资源。长期寓居于虹口的中国现代油画
2023-10-10 16:12:00
“绘动世界”重温上海美术电影,民生现代美术馆重开
...安的工业厂房搬到黄浦的民生支行楼上,暌违三年之后,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于2024年5月21日重新开馆。作为搬迁后的首展,民生现代美术馆希望以一部充满回忆的展览“绘动世界——上海
2024-05-22 11:20:00
旋律说唱让红色血脉融入青春记忆
...报音乐剧《忠诚》今起连演三天,反映我党地下工作者在上海解放前守护“中央文库”传奇篇章旋律说唱让红色血脉融入青春记忆音乐剧《忠诚》今起连演三天。 (上海音乐学院供图)
2024-05-29 12:38:00
...国家喻户晓,是不少人的早餐厅和深夜食堂。不过我们在上海吃到的沙县小吃,口味多是经过本土改良的。最正宗地道的版本,你尝过吗?2月24日,福建三明市把沙县小吃的手艺师傅们从原产地
2023-02-25 04:16:00
当我离开它后,我最怀念它
...,澳门大学历史系教授王笛与我们分享了他们关于北京、上海、成都的城市记忆。止庵将上世纪80年代的北京记忆放进他的小说《受命》中,王笛用《茶馆》《袍哥》等微观史学作品折射成都城市
2023-05-04 13:42:00
巧用中医智慧,管理体重没烦恼
...向学生们讲授中医对“虚胖”和“实胖”的分型原则。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和上海市静安区中兴路小学联合举办了主题日活动。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晶滢为学生讲授主题课
2024-06-26 10:03:00
保护抗战文献  传承国家记忆
...大在昆明组建了“中日战事史料征辑会”。此外,重庆、上海及香港等办事处也兼有征集抗战史料的任务。后来,图书馆在昆明、重庆两地的办事处直接与延安解放社、延安新华书店、重庆新华日报
2025-03-12 05:53:00
上海有啥特产值得带?本地人推荐这10样,物超所值,不买亏
上海,这座东方明珠,自古便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开放的胸襟,汇聚八方风华,滋养了一脉独特的饮食文化。回溯往昔,南宋时期上海小吃已有文献记载,至明初成为东南名邑,饮食之精致逐渐显现。
2024-07-09 18:07:00
品德行为教育融入开学第一课第一餐
...文转自:解放日报光盘行动、红色记忆、分享交流,今天上海约220万中小学生和幼儿迎开学第一天品德行为教育融入开学第一课第一餐许沁/龚洁芸嘉定区卢湾一中心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在学习跳
2023-09-01 15: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