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在肥西绿油油的田野里,常规水稻正处于抽穗杨花阶段,而在三河镇合肥桃林水乡黑鱼生态养殖开发有限公司鱼塘的水面上,“漂”种着一种“特别”的水稻,沉甸甸的稻穗已经成熟,工人们正将水稻“拉”到岸边准备收割。
这种“水上稻”就是“浮床水稻”,之所以说它“特别”,是因为其与众不同的栽培方式。不同于传统的在田里种植,“浮床水稻”是一种新型立体式水稻种植模式,采用无土栽培,将水稻种植在放置在鱼塘里的特制浮床上,其根系生长于水中吸取养分,全程不施化肥农药,同时净化鱼塘水质,让鱼类更好地生长。
“浮床水稻”航拍图。晏小凤供图
“经过4年的试验探索,目前‘浮床水稻’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它可以吸收鱼类粪便分解产生的氨氮亚硝酸盐,净化水质,给鱼的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做到稳产、增产。”肥西县农业农村局动防中心农技人员马仁胜说道。
工人正在水中收割“浮床水稻”。晏小凤供图
关于“浮床水稻”对水质和鱼类产生的具体影响,安徽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蒋阳阳十分有话语权。在“浮床水稻”收割现场,蒋阳阳正带着工作人员采集不同鱼塘的水样进行检测,同时还捕捞了不同水域、不同品种的鱼检测其肠道微生物,用数据体现差异。“我们每半个月过来检测一次水质,有‘浮床水稻’的鱼塘里的氨氮含量等指标均有所下降,比没有‘浮床水稻’的鱼塘降低20%—30%。”蒋阳阳介绍道。
“浮床水稻”喜获丰收。晏小凤供图
下一步,肥西县将继续推广引导规上水厂养殖企业种植“浮床水稻”,打造“一水两用、一塘多收”的丰收新模式。(晏小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6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