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兵败责任谁来承担?魏延与陈式的过失及诸葛亮的决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27 08:31:00 来源:戏说三国

第一、兵败原因是蔑视军令,未贯彻执行上级的命令,导致了失败。谁来承担这个责任呢?魏延是主将,陈式是副将。按道理,应该是主将负主要责任。但现在的情况不允许,蜀国人才凋零,实在是没有几个能征惯战的将领了。魏延狂傲,是有其资本,跟从多年,久经沙场,战功累累,能力也很强,这在当时已经是很难得的将才了,用起来还比较顺手。陈式狂傲,没有什么资本,跟在魏延背后瞎起哄,蜀国再差劲,还轮不到你个陈式来指点江山,大放厥词。

兵败责任谁来承担?魏延与陈式的过失及诸葛亮的决策

第二、诸葛亮重用陈式的原因之一就是此人的令行禁止,一旦执行,还悍不畏死。陈式不擅作主张,是一个十分称职的军人,他说命令是魏延下达的不可能是假话,作为官阶和作用都明显低于魏延的军官,上级没发话,陈式不会一反常态的抗命出击。

兵败责任谁来承担?魏延与陈式的过失及诸葛亮的决策

按现代的话说,即便陈式是抗命,魏延身为主将也要负管理责任。在开篇我说过,当时蜀中无大将,如果就这样将魏延杀了,那蜀汉就真的无人可用了,所以诸葛也就捏着鼻子认了,以观后效吧,没办法。

兵败责任谁来承担?魏延与陈式的过失及诸葛亮的决策

第三、诸葛亮丢卒保车的无奈之策。因为此时的蜀国中后期,武将人才凋敝,能够充任蜀国屏障栋梁并对敌国有威摄力的勇猛大将仅剩魏延一人。从用武方面而言魏延当时已成诸葛亮的左膀右臂,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所以,只要其不犯大过,于军于国的用人角度考虑,都不会杀掉他(千万别相信中国的一句千古气话~地球上少了谁都照样转。有的人,地球上少了他,的确是转得没有原来好的)。因此,文武皆弱可有可无的陈式就成了魏延犯错的替罪羊。孔明惜魏延之勇,才屡屡对其隐忍不发,不能因非底线性的犯错而自毀长城,自斫栋梁。这是国家利益的隐忍需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7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诸葛亮的失误与蜀汉的命运
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其一生功过自然值得我们深思我们不应全盘否定诸葛亮这位忠心之臣,但也要保持历史的清醒,做到不以个人喜好来评判历史一、错信小人杨仪:机敏献计终
2023-09-15 21:21:00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的原因是用人不当,还是马谡抗命?
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他用的是声东击西、围点打援的战略,诸葛亮派赵云与邓芝为疑兵,出箕谷,与曹魏大将军曹真对峙,自己则亲率蜀军主力出祁山,攻打陇右五郡,同时派出马谡镇守
2023-06-14 10:39:00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五次北伐,但战果寥寥。诸葛亮五次北伐(《三国演义》中是六出祁山)取得了哪些战果呢?占领了武都阴平二郡,将西县千多家人带还汉中;袭杀了曹魏的张郃、王双两员大
2023-03-14 21:14:00
魏延子午谷奇谋:诸葛亮北伐的争议与决策
公元225年,诸葛亮平定了南中,没有了后顾之忧,于是厉兵秣马,等待时机“北定中原,还于旧都”。魏帝曹丕病死,曹睿继位,诸葛亮认为有了可乘之机,于公元228年春上《出师表》,准备北
2023-09-09 17:14:00
益州名将鄂焕,英勇与悲剧的交织
...的三国时代,蕴藏着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其中,蜀国丞相诸葛亮用人不善,是一个惋惜且值得警醒的案例。他因疑忌和嫉妒,错失并迫害了许多属下良才,最终付出惨痛代价。本文通过诸葛亮误判
2023-10-02 09:51:00
魏延之死:蜀汉帝国的政治风波
“魏延之死”是蜀汉帝国围绕“诸葛亮逝世”后一桩重大政治事件,以魏延惨死灭族而告终,可是害他的杨仪,也很快在政坛失意,被逼自杀,令人唏嘘。陈寿在撰写《三国志》时,又把魏延与杨仪并列
2023-12-23 06:10:00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最有可能打败曹魏的,当时的曹魏政权正是交替之时,曹丕去世,曹睿的屁股还没有坐稳,这个时候出击,曹魏应当措手不及才,不过最后天不随诸葛亮之愿,最后以失败告终,但
2024-06-10 21:48:00
蜀汉四大将与四都督,谁能入选新五虎大将
...势的紧迫感。夷陵之败后,蜀汉的军心不稳,民心浮动,诸葛亮和李严需要尽快采取措施以安定人心和士气。在这样的背景下,赵云和魏延的角色变得尤为重要。赵云,作为仅存的“五虎上将”,他
2024-06-14 20:31:00
街亭之战:诸葛亮对马谡的信任与战略考量
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谋划的一场大战。在这场战役中,诸葛亮选择了马谡作为主将,这个决策引起了很多争议和质疑。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诸葛亮为何要让马谡担任主将,以及这个决策背后所隐藏的
2023-09-15 21:2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