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赣人”李德辅 与江津李氏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4 00:3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重庆晨报

□李文英

江津区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其得名与一个叫李德辅的人有关——“明洪武二年(1369年),赣人李德辅辞去贵州曲靖知府落叶于此,子孙繁衍,名李氏坝,后更为李市坝。”

大家都知道曲靖是云南的管辖范围,怎么会记载它是贵州曲靖呢?这个李德辅又是谁?

1李德辅是谁?

在江津,有一支六百多年前就来此落叶生根的李氏大家族,家族世世代代都相传自己是“天葬坟”的后人,且这支李姓后人在家谱中对他们入川一世祖李妙权的故事有诸多记载:“元末四方兵起,祖本儒行,精于天文地理及符箓之术,遂隐姓名为黄冠,见蜀稍宁,携家来江津……”还留下了“追溯妙权公,卓卓古人风,元末中乡举,元帝系文宗,钦点贤书职,名望播江东。目击时变迁,兵起刘福通,陈友谅称帝,调祖作参谋。二三辞不应,逃避于蜀中……”等记载。但一直以来,家族中没有人知道李妙权隐姓埋名到底隐的是什么名,只相传他带着儿子出走避乱,一路上隐姓名为黄冠(道士先生),走到江津这个地方,见此地民风淳朴,遂在此扎下根来。

李氏家族的后人一直在努力寻根,想真正了解家谱中记载的故事,厘清血脉根源。其中,“天葬坟”第21代传人李昌谷做得最为细致和彻底,他不仅让整个江津“天葬坟”的族人全部得以认祖归宗;更在云南曲靖查阅了大量资料,找出了关键史料,为江津李氏坝的来历找到了事实依据,串起了原云南曲靖知府李德辅与江津“天葬坟”一世祖李妙权之间的联系,并最终解开了其中隐藏的秘密。

李昌谷1933年生于江津,是那个年代极为难得的大学生,他从云南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毕业后一直留在昆明,在云南日报社工作直至退休。一个偶然机会,他从我这里得知了李氏坝来历的说法,决定亲自去曲靖的档案馆查证。

在云南曲靖麒麟区档案馆,他查阅了大量的元代史料,并在《曲靖大事记》第一册(分类号K29顺序号21)第9页找到了记载:“成宗大德元年改普定府为路,隶曲靖宣慰司。元末李妙权任知府。”这让老人家激动不已,他当即打电话告诉我,元末时任云南曲靖知府的正是李妙权,而非李德辅。此外,他查遍了曲靖的档案资料,“整个元代都没有李德辅任云南曲靖知府的记载。”

至此,基本可以断定李德辅与李妙权是同一个人,且李德辅应该就是李妙权辞官避难江津时所隐之名。曲靖位于贵州与云南交界处,普定在历史上也有多次归属变化,查阅史料得知,普定府在元朝时就有两次变更,均归属云南曲靖宣慰司管辖,到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又复置普定府,归属四川布政司管辖,在后来的多次变更后,普定最终归属贵州安顺管辖。因此,网上记载的“贵州曲靖知府”,大抵是由于历史变革原因而误载造成的。

2如何来到江津?

为进一步印证李妙权的信息,李昌谷也是大费周章。他辗转于家谱中记载的李妙权的祖籍地,先是去到了湖北鄂州,弄清了原大冶县的永丰乡白雉里早已划归鄂州市管辖,且老地名已罕为人知;后来,又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找到了位于鄂州市秀七庄的李氏老祠堂。

经过秀七庄老祠堂众宗亲的共同努力,他们从家藏李氏老谱中查到了李妙权的完整信息:李妙权之父起公,名崇七,字兴宗,系唐太宗李世民二十三代孙,居江西吉水县,生有三子——子震、子坎、子艮。而李妙权即起公长子李子震,字国柱,号乾一。家谱上有对李妙权的记载:“公兄弟俱列儒林,文章冠世,不欲仕于乱世,遂隐居教授。”后面准确记录了省四(湖北老谱中为秀四,省四应是“天葬坟”后人修谱时对回忆名字的读音导致的错误),以及省四在江津繁衍的两代人,此说不仅与江津《光裕堂》老谱中“博淹群书、兼精天文地理韬略符箓之术”“目击时变、知国事不可为遂决意不仕”“遂隐姓名”“以教授为业”等描述相符,同时也佐证了“天葬坟”家族传说有后人曾回到老祠堂报过信的事实。

江津“天葬坟”的李氏后人,终于清晰地知道了他们的一世祖李妙权原来叫李子震,是李渊第25代子孙,系李世民三子李恪之后,这对于江津“天葬坟”的李氏后人而言,实在是意义重大。

由此,李氏坝中李德辅“赣人”的身份也找到了依据,原来李妙权的父亲迁居江西吉水县,李妙权从小是在江西吉水(现吉安)长大,赣人也就是不争的事实了。老谱中还记载了李妙权之父迁居江西的原因:“公家巨富,屡被盗劫,后投妻家居住庐陵,现吉安县。”李妙权娶许氏,生三子:秀一、秀三、秀四。秀一的后代留在湖北大冶县,秀三留在了麻城,而李妙权带着儿子省四(秀四)辗转来到江津,留在了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作者系重庆市璧山区作协顾问)

《江津往事·寻踪》征文启事

江津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有着1800多年的建制史。江津是中国长寿之乡,重庆市第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诗词城市和中国楹联文化城市。聂荣臻元帅生于此,陈独秀先生逝于斯。为挖掘江津历史人文,《重庆晨报》副刊部与江津区作家协会联合举办“江津往事·寻踪”征文活动。征文如下:

一、作者:作者不限,江津区内外作者均可投稿;

二、内容:主要反映江津的前尘往事。文史、党史、正史、津城秘史;奇事、趣事、怪事、佚事,鼎山故事,包括地名来历、历史轶事、人物奇闻、人文景观、民间趣事、山珍美味等;

三、主题:必须正能量,向上、向善、向好、向美;

四、内容:有据有因,拒绝胡编乱造。凡江津百姓耳熟能详之旧事如“莲花石爱情”爱情故事等,要写即要有新内容、新发现。老故事新角度、新写法,不得抄袭,不得侵犯他人权利;

五、写法:写法上注重“寻访”,要有现场感;

六、字数:每篇1200~4000字,若有珍贵照片可以配图;

七、在《重庆晨报》副刊和其他报刊择优发表,刊发稿件均配活动专用题花。征文结束后集辑出版,均给薄酬;

八、时间:即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止;

九、投稿邮箱:

472247460@qq.com

欢迎来稿,欢迎参与!

《重庆晨报》副刊部 重庆市江津区作家协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4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冯玉祥乔装化名 在江津油溪募款抗日
...玉祥将军到达江津开展抗日献金运动的第9天,他和夫人李德全等在通泰门码头搭乘货船去白沙镇,由于货船是人货混装,船速很慢,到达油溪已是当天傍晚了,行船只得在油溪码头靠岸歇脚,第二
2023-12-13 00:45:00
金沙:非遗进校园,中医药文化受欢迎
...文化的深入了解,助推中医药文化守正创新、传承有序。李德富在向学生讲解中医药知识“李氏传统中医”在2023年先后被列入金沙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和毕节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
2024-04-09 20:59:00
大唐战神李靖与他的子孙后代
...子,那么真实历史上有几个儿子?李靖有两个儿子,长子李德謇,次子李德奖。长子李德謇,据记载:李德謇为将作少监,估计受李靖余荫封的官,很多官二代都是因父亲的功劳而封的官,这在权贵
2024-01-08 17:21:00
在金沙县,提到李德富,熟悉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他靠祖传、师承、自学掌握的医术,服务创伤性骨折、筋断、陈旧伤后遗症等患者。妙手回春、仁心仁术,是患者对他的评价。从医多年,他治愈的患
2023-08-19 02:40:00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再添一位江苏人
...“一门三院士”在当地传为美谈5月13日在武汉大学拍摄的李德仁肖像。(新华社发)本报讯 (记者 赵晓勇) 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6月24日在北京揭晓,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
2024-06-25 05:15:00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李思雨在科学界,李德仁的名字与中国测绘遥感领域的辉煌成就紧密相连。这背后,有一份深沉而炽热的家国情怀,推动着他不断前行,为国家科技进步与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06-25 05:58:00
...以前,都匀府设有忠烈祠。南门头李氏除李鼎洪外,还有李德中、李德胜、李发贵、李应科等都在忠烈祠祭奠之列的。 南门头李氏,都匀卫军籍之家,代有赴国难者难以详列,可谓不计其数。李
2023-12-15 22:44:00
票价出炉!重庆到宜宾最快48分钟可达 二等座票价124元
...西至宜宾站最快48分钟可达,二等座票价124元,重庆西到江津最快12分钟,二等座票价16元。渝昆高铁线路自重庆枢纽重庆西站引出后,途经重庆市江津和永川区、四川省泸州和宜宾市、
2024-09-28 19:23:00
...,这八个大字赫然书写在“李氏家训”的卷首,也伴随了李德仁院士求学报国的一生。从国家安全到经济建设、社会民生,我国遥感卫星地面处理系统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好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
2024-06-28 09: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