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地评线】东湖评论:从“李氏家训”读懂家国情怀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6-28 09:52:00 来源: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爱我中华 兴我家邦”,这八个大字赫然书写在“李氏家训”的卷首,也伴随了李德仁院士求学报国的一生。从国家安全到经济建设、社会民生,我国遥感卫星地面处理系统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好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测绘遥感学家李德仁。6月24日,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李院士决定将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继续支持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他用科学大师拳拳之心中探寻科学家精神的根与魂,在人生的大书上写满“家国情怀”的动人故事。

古人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就是因为“国”与“家”密不可分。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唯有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而李院士代代相传的“李氏家训”,已被当地政府列为“家风家教”示范内容。尽管“李氏家训”已有100多年的时间,但家训中的内容一点都不“过时”,其中“爱国”、“平等”、“和谐”、“友爱”等思想,与新时代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李院士无论是少时求学,长大后深造,还是工作后遇到困难,“李氏家训”都是勉励他的精神坐标。千百年来,家国情怀早已沉淀为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成为家庭家教家风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正是这份植根年少的赤诚,绘就了李院士家国情深的底色。

爱国,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更是科学家精神的第一要义。而祖国二字,让多少人心中泛起温柔的波浪。在上世纪80年代,李院士拒绝了美国上万美金的高额工资,毅然回国。他说“科学家头脑要保持清醒,因为中国是你的祖国!”科学家有了家国情怀,才会有“舍我其谁”“匹夫有责”的担当。在勇攀科技高峰的路上,才会有连绵不竭的精神动力源泉。再看看,我国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为中华民族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不懈奋斗,孕育出从“科学救国”到“科教兴国”再到“科技强国”的家国情怀,带着“祖国哪里需要我,我们就到哪里去”的信念,投入到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攻关中,实现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己研发,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而这背后支撑的是“家国情怀”这股永不衰竭的奋斗源泉,促使他们用强大的精神、火热的灵魂,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大业中去,尽力为祖国的发展作出贡献。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的大爱,是对民族和国家的高度认同。6月24日,李院士宣布将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800万元奖金,其中500万元将交给武汉大学“王之卓创新人才奖学金”,300万元交给武汉大学“朱裕璧医学奖”。李院士的家国情怀,远不只是捐这800万。一个人想什么关注什么?和他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密切相关的。耄耋之年的李院士每天依然在高负荷工作,距今他已培养了200多名博士,是中国教授中指导博士最多的人之一。而此举是李院士在弘扬王之卓先生的科学精神和学术思想,对国家褒奖在遥感、测绘、资环等领域取得重要成果的学子,是对国家社会的贡献和对未来的培育,是对科技强国的殷切期望。

老一辈科学家们在我们心中种下了精神的“火种”,凝聚起奋斗的力量。今天,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中华儿女应当弘扬家国情怀这一“民魂”,赓续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爱国奉献的红色基因,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之中,将家国情赤子心熔铸在国家建设中,为祖国澎湃,为人民奋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卢希(武汉经开区 “车之声”网评团队)

责编:王舒娴【责任编辑:何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8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网络中国节·清明】东湖评论:在清明祭祀中升华家国情怀
...人到先烈,从小家到大国,每一份追思,都涵养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告诫着世世代代的子孙们:勿忘国耻、赓续血脉、珍惜当下、开创未来。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
2024-04-04 20:05:00
...时间的指针嘀嗒运转,中国人以独特的浪漫主义与质朴的家国情怀,赋予了时间不一样的价值与意义,将“中国”二字深刻烙印在精神最深处,将流动的时间凝聚成灵动的历史。万象更新,周而复始
2025-01-02 15:58:00
...家国情怀源自家族传承。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古镇的李氏旧居堂屋,挂着一幅用毛笔书写的家训,首句便是“爱我中华”。这四个字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李德仁的人生道路,指引着他的科研方
2024-06-25 05:58:00
...昭君出塞,却是风尘仆仆别离苦。这一聚一散,诠释的是家国情怀,是和美和善民族精神的体现。关于中秋佳节的诗词歌赋在中国节日文学作品中,占有大的比重,这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
2023-09-27 18:19:00
...,“三农”的基础地位都不会改变。每一茬驻村工作队的家国情怀,正是根植于此。由此铺开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我们看到一幕幕舍家离子、辗转城乡的告别,看到一个个脱下整洁的正装、卷起裤
2023-07-25 15:35:00
...千百年来,中秋圆月高悬在中国人的精神星空,寄托依恋家国的情,照亮思乡念亲的眼,指引归家团圆的路。中秋,是诗意的浪漫,更是丰富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蕴藏着华夏儿女对小家团圆、大
2024-09-17 12:41:00
...由初始延续至今,没有中断亦无走样,也是与我们中国人家国天下、仁者爱国的伟大情怀密不可分。现如今的信息社会,我们仍过端午节,不仅是感受节日的氛围,更是传承浓郁的爱国精神,端午节
2024-06-07 18:07:00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并寄语广大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
2024-05-03 22:55:00
...忠于祖国、笃定为民、不计得失、锐意拼搏的操守气质。家国情怀是人之最深沉、最质朴的情愫。从一穷二白的零基础到如今领跑世界的创新景象,中国科技历史正是一部部“家国情怀”的记事本,
2024-06-25 00:1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