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C刊已成少数大佬的自留地?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2-27 09:50:00 来源:缘之心

图源:pixabay

撰文 | 张天祁

去年年底,网络上“全球产量最高文科学者”的说法让一位学者进入了舆论风暴的中心。网帖显示,该教授41年间共发表1226篇论文,平均每年29.9篇。2024年已经发表了48篇论文,其中多数是C刊论文。这一现象再次引发了学术界对C刊发表资源过度集中的担忧。

C刊是指CSSCI来源期刊(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制定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用于评价中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引用情况。

尽管“全球产量最高文科学者”这个说法实际上并不准确,学者本人也进行了澄清,甚至他还批评了现有C刊发表的一些弊端。但根据知网数据的初步统计,去年这位教授发表了49篇论文,其中接近40篇为C刊或者C刊扩展论文,仍属于国内发表最多C刊论文的学者之一。

对于只要两篇论文就能毕业的人文社科博士来说,这个数字无疑是夸张的。一般来说,一位人文社科类博士毕业需要发表两篇C刊论文。尽管近年来一些大学对该规定有所放宽,但在许多院校中,这依旧是一个被保留的硬性指标。

此外,根据2024年《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发展报告》的统计,如果一所大学一年内能在C刊上发表30篇论文,那么这所大学在中国1275所本科院校中的C刊发文量排名可以达到第235位。40篇论文,不仅足够20名博士生毕业,也胜过了很多文科和社科薄弱的高校一年的C刊论文产量[1]。

01

学术大佬占据了多少版面?

少数人掌握大量C刊发表资源,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问题。以教育学领域为例,一项研究分析了2016年至2020年间36种教育学C刊的数据,调查这些期刊的发文趋势与模式。研究发现,顶尖学者和少数精英高校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发表资源。

为了检验是否存在“学者发表特权”现象,研究者们对发表状况进行了统计。在这些教育学C刊上,人均发表论文数量仅为0.5篇。如果5年内能够发表6篇以上,已经算是核心作者。而在这5年中,发文数量超过40篇高产学者有21人,他们三分之二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其中前5人的发文量占到整个领域发文总量的1%。截至2020年,21名高产作者中,只有4位年龄在50岁以下。

从机构分布看,教育学C刊的版面集中趋势明显。2016 年至 2020 年,CSSCI 期刊发表量排名前五的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占总发表量的 30.21%。排名前十的机构(包括上述五所及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则占据了总发表量的42.95%。其中,北京师范大学作为发表量最大的机构,其文章占比达到10.06%。

大学资助的C刊垄断特征更为突出,其中有7所大学主办的期刊倾向于更多地发表自家作者的文章。《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和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全球教育展望》中,自家作者发表的文章占比分别高达25.17%和20.39%。相比之下,西部地区高校或教育研究机构主办的期刊自家作者文章的占比相对较低,最高的仅为4.99%。强势大学在期刊中的影响力显露无疑[2]。

占据如此多的版面,是因为这些强势高校和高产学者能力更强吗?恐怕未必。一项研究通过对比各高校C刊论文,和以国际期刊为主的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论文发表的情况,展示了强势高校学者们在发表C刊论文上的天然优势。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CASSE)的两位研究者,计算了中国学者在2009到2018年期间,在15个学科发表CSSCI和SSCI论文的趋势。他们把中国的985和211大学划分为精英大学,其他划分为普通大学。

根据这两类大学的发表要求,精英大学应该是更国际化,更鼓励发表SSCI论文的一方。而且在2009到2018这段时间里,中国 SSCI 论文的数量在增加,CSSCI论文的数量在减少,看起来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趋势。按理来说,精英大学应该是推动这波SSCI发表增长的关键动力。

然而,事实却是这段时间内,精英大学发表C刊的份额上升了,发表SSCI论文的比例反而下降了。除了语言学以外,几乎所有学科里精英大学发表在SSCI期刊上的论文比例都有所下降。与此同时,在C刊上,精英大学发表论文的比例在9个专业都出现了上升趋势。

作者的解释是,精英大学的学者实际上和国内期刊的编辑和同行评审人员更熟悉,所以发表更多C刊论文成了一个相对容易的选择。相反,在非精英大学里的学者,发表C刊的难度意想不到地高,以至于为了评职称必须尝试发表SSCI论文。

作者还衡量了期刊领域HHI值,即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erfindahl-Hirschman Index),这是一个测试集中度的指标。数值越高,说明这个领域越为少数参与者垄断,数值越低则说明竞争越充分。结果发现,中国学者发表的SSCI论文的HHI值在15个专业内都有下跌,而C刊的HHI普遍有所上升。

把中文期刊按照职称评审的标准,得分由高到低细分成顶级期刊、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后,能发现在12个专业中,顶级期刊和权威期刊的垄断程度提升的都比核心期刊快[3]。换句话说,在这些专业里越是国内认定的中文顶刊,往往越快走向封闭和缺乏竞争,成为了少数高校和作者的自留地。

02

普通学者和博士生发C刊更难了

“不约稿,没有出路,一约稿,难度不小”。这是C刊《新疆师范大学学报》主编分享过的办刊经验,按照他的说法,《学报》的专家约稿量已经占年度发稿总数的90%以上[4]。

另一C刊《江苏社会科学》的编辑,也分享过类似的说法,《江苏社会科学》每年接收的自然投稿超过5000篇,但最终刊用稿件数量极少,超过90%的刊发文章都由编辑约稿而来[5]。

C刊之所以如此依赖于约稿,一方面是因为投稿质量参差不齐,但更现实的压力还是来自于影响因子的要求。

CSSCI收录的期刊每年都会进行动态调整,其来源期刊目录会有所更新,这也意味着其中一部分期刊会掉出名单。除了正式的CSSCI来源期刊外,C刊体系还包括一定数量的CSSCI扩展版期刊和集刊,扩展版期刊和集刊的学术地位略低于正式的CSSCI来源期刊。动态调整的标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影响因子。2017年,《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和《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从C刊“降格”为C扩,主要的原因就是影响因子的不足。

2017年C刊目录调整的数据基础是2013—2015年所发表文章的被引成绩,当时《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声明中更是提到,被降格的原因是“没有服从期刊市场游戏规则,不知道所谓‘影响因子’也是可交换和可买卖的,没有采取相关措施提升本刊的‘影响因子’”[6]。

为了维持以及提升期刊的地位,编辑们会想尽办法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一位新传领域的青年学者向《知识分子》介绍,期刊如果想要冲击C刊,或者维护现在的地位,就需要尽量找到高引用的稿子。

但在很多高校的评价体系中,一篇SSCI论文通常和同等的两篇C刊论文价值相当,因此很多计划投稿SSCI期刊的优质稿件并不会向C刊投稿。C刊编辑收不到足够优质的投稿,只能去追求两种稿件,一种是知名学者的约稿,一种是热点话题稿件,比如“新质生产力”这类话题。

对引用量的追求还衍生出了一些更为不合理的规定,比如一些期刊规定研究生不能成为期刊的一作。一位社会学学者曾经向《知识分子》谈到,“这几年国内的C刊都要求导师挂一作,否则不予发表,这主要是为了引用率的考虑。如果是导师,至少是副教授以上就会有更多人引用这篇文章,期刊排名的压力也传导到了高校内部,博士生自己投稿的可能性很低”。

博士生面临着双重困境,一方面自己的投稿难于和知名学者的约稿竞争,另一方面,C刊的版面也在近年来持续缩水。由于影响因子算法的原因,期刊编辑会尽量减少发文总量这个分母,增加篇均引用率,这导致本就不多的版面更加捉襟见肘。

前述对教育学领域的研究发现。在2016年,36种教育学C刊共发表了6,369篇文章,而到了2020年,这一数字下降至5,616篇,平均每年下降3.10%。特别是自2018年起,这种下降趋势变得更加显著。以《高等教育探索》为例,其年均发文量降幅达10.88%,《教育研究》在2018-2020年更是经历两次大幅下跌,降幅分别为20.46%和11.17%。

另一方面,从2001年到2020年,教育学博士招生规模年均增长9.63%。考虑到申请-考核制博士招生逐渐放开后,很多高校在博士招收环节就要求论文发表记录,以及高校青年教师的发表压力增加,发表C刊论文的需求越来越大。面对旺盛增长的需求,日益缩水的C刊版面越来越不够用。

在期刊发文必须导师挂名和毕业发表要求的双重压力下,寻求与知名学者合作挂名已成为许多博士生的无奈选择。

前述青年学者透露,部分高产知名学者实际上根本没时间写论文,他们大部分论文都是出自学生之手,学者仅在投稿时挂名第一作者。许多学生也了解这点,只是看重了导师论文发表的渠道。由于在毕业和奖学金要求上,高校普遍将导师一作、学生二作的论文视同学生一作,因此这种署名方式毕业并无实质影响。这种不公平的署名方式,反而成了师生间心照不宣的"默契"。

其实,期刊向知名学者约稿,并不必然会挤压青年学者的发表空间。这位青年学者介绍。国外社科和人文类期刊偶尔也会向成名学者约稿,借助他们的名气提升期刊影响力。但这类约稿中有很多是学术书评或综述类文章,并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研究论文。在职称评定时,这些文章通常不算在论文成果之内。

这样一来,期刊既能借助知名学者的光环吸引读者,又不会影响其他学者发表原创研究成果的机会。而国内不少期刊至今仍未区分研究论文与学术书评、综述类文章,知名学者的约稿就会挤占版面。

总体上看,C刊的发表已经形成了一个令人忧虑的闭环。知名学者依托本人以及所在高校的声望和渠道,在C刊发表中占据先天优势,且这种优势呈现马太效应。期刊编辑为提升期刊影响因子,愈发依赖知名学者的稿源。普通学者和博士生发表则日益困难,为了毕业,博士生不得不将自己的论文交给知名学者挂名,这更巩固了知名学者的发表特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27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近日,有学生公开发布多个视频质疑,在武汉大学书画协会(以下简称“武大书协”)举办的一场面向全校参加、名为“珞珈书院”的活动中,一共44名获奖人员中竟然有39名是
2023-12-30 04:06:00
将国有企业视为自留地,伙同他人套取公款!屈忠让被双开
...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无视党纪国法,将国有企业视为自留地,长期靠企吃企,监守自盗,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对抗组织审查;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
2023-06-27 16:24:00
...物发出示警:学术诚信不是儿戏,学术刊物也不是谁家的自留地。
2025-05-06 15:15:00
家乡那块自留地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家乡那块自留地□张斌家乡的那块自留地,是我祖上留下来的。是父母用一生的血汗滋养过的,也是我人生励志的奋斗之地,后来成为下一代探索农耕的实践之地。自留地距老家不到
2024-01-08 03:06:00
我家的自留地
本文转自:民族日报我家的自留地◇罗豆宝小时候到地里干活,那还是在十岁左右。上世纪60年代就有了自留地。我家的自留地在一块大田的中间,没有路,上粪用担子担,庄稼用背背。三口人的地,
2023-07-27 09:17:00
...户一年到头鱼肉难进门,蔬菜自家种。生产队里分的一块自留地都被各家当宝一样对待,什么季节种什么菜,种什么品种合口味,筹划安排得宜宜当当,种出的菜哪些能放时间长、哪些收了就得吃,
2023-02-27 00:27:00
攸县春联街道:
备好“自留地”  激活闲置地
...?该街道征集居民诉求,并找到了一条新路径——备好“自留地”,激活闲置地。春风街道的一处蔬菜基地,整齐排列的菜畦行距适宜,紧凑有序,菜畦之间用红砖隔开,地里的瓜果蔬菜经过绑枝扶
2023-05-06 07:58:00
...因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从业者将其变为随心所欲的“自留地”,在追求流量和点击率的过程中,常常为了吸引眼球而制造与事实不符的标题、夸大事实、散布谣言。早些年的UC震惊体已为众多
2023-08-18 12:17:00
老肖议事共协商 自留地纠纷巧化解
...有保障的幸福感、更可持续的安全感。村民老姚与邻居因自留地归属问题积怨已久,经常吵架,双方都在村委会投诉过多次,相关问题都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近日,由何家角村老肖工作室出面协调,
2023-12-15 08:5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合众和你在一起:风雨中守护每一份希望
在生活的起伏跌宕中,保险如同一盏明灯,照亮着人们前行的道路。近日,合众人寿江苏宿迁中支以一次迅速而贴心的理赔服务,再次展现了其在客户面临困境时的坚定守护
2025-10-09 22:19:00
万余名优秀学子“职”等您来!临沂大学毕业生双选会即将启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其峰10月9日,临沂大学面向社会发布“临沂大学2026届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活动”邀请函,邀请各用人单位莅临选才
2025-10-09 21:39:00
深耕党史廿九载!蒙阴县委党史研究中心王铭铎守好“红色家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蒙阴县,有一位深耕党史领域的“老黄牛”。他以笔为犁,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梳理红色脉络;以心为灯
2025-10-09 21:39:00
听力下降后第一选择,90%的人搞错了!
45岁的张先生(化名),是一家公司的项目负责人,每天在会议室、客户现场来回穿梭,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某个周一早晨,他忽然觉得左耳像是被棉花塞住
2025-10-09 18:15:00
嫦娥之快,可越九天;天问之远,已巡星火。北斗之明,导航寰宇;神舟之捷,往返苍穹。人类探索的脚步,正以加速度迈向那浩瀚星海的深处
2025-10-09 18:51:00
青岛平度:“00后”截瘫女孩李子萱55小时自主登顶泰山 以生命韧性书写无障碍出行新篇章
鲁网10月9日讯(记者 潘亚妮 实习记者 刘悦)10月7日晚9时许,山东泰山南天门见证了一场震撼人心的突破:青岛平度00后女孩李子萱
2025-10-09 18:16:00
鲁医健康说|睡不好非小事,睡眠障碍易缠上这些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秦聪聪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关系着大众的健康幸福,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2025-10-09 18:15:00
国庆我在岗|国庆“警”色浓 忠诚护平安
多彩贵州网讯国庆假期,当大多数人沉浸在与家人团聚、外出游玩的欢乐中时,黔东南公安广大民警辅警始终坚守岗位,用一件件暖心警事
2025-10-09 17:03:00
临沂圣陶高级中学魏冰玉老师、张晓双老师获评高新区“表现突出教师/班主任”荣誉
鲁网10月9日讯近日,临沂高新区教育体育工作办公室公布2025年表现突出教师、优秀班主任评选结果,临沂圣陶高级中学喜讯传来——魏冰玉老师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与突出的育人成效
2025-10-09 17:03:00
Ddrops滴卓思全球宝宝第一口营养纪录片重磅发布,以全球视野探寻宝宝营养的关键
近日,全球知名营养品品牌Ddrops滴卓思发布了《全球宝宝第一口营养》系列纪录片。该系列包含9部短片,深入全球9个国家
2025-10-09 17:04:00
四川甘孜州新龙县发生5.4级地震 初步研判:近几日原震区发生更大地震可能性不大
大皖新闻讯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9日13时17分在四川甘孜州新龙县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0
2025-10-09 16:34:00
微光成炬!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里的这些暖心故事想讲给你听……
在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时间似乎总在两种节奏里流转:急诊、门诊通道的脚步急促而紧迫,病房里的话语却温柔又绵长。这里不仅有与病痛赛跑的紧张时刻
2025-10-09 16:32:00
一面锦旗映初心 一颗诚心育桃李——记莒南县西城小学张宏老师平凡而温暖的善举
鲁网10月9日讯近日,莒南县西城小学老师张宏用一次拾金不昧的平凡善举,生动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她在外出途中捡到一部崭新手机后
2025-10-09 16:29:00
“日薪5000元,急招‘霸总爹’”等极具吸引力的短剧、群演招募信息在社交平台热传,吸引银发族及兼职人群。但《法治日报》调查显示
2025-10-09 16:13:00
东南网10月9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黄琼芬)10月1日,《泉州与中国当代艺术》讲座在位于泉州鲤城区的小山丛竹书院举行。小山丛竹书院
2025-10-09 15: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