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包拯为什么能成为开封府尹?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28 20:44:00 来源:戏说三国

铁面无私的包青天,自古以来就被人们作为两袖清风、大公无私的代表人物。这位不畏权贵、公正廉明的北宋开封府尹包拯包公。

眉间一道月牙,似乎就是他明辨是非的法眼,成为百姓心目中最了不起的青天大老爷。

包拯为什么能成为开封府尹?

不过包拯也不是孤军奋战,他的身边有很多得力的助手,军师公孙策,四个侍卫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还有江湖中的陷空岛五鼠。

不过最厉害的还是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展昭,但在包拯死后,展昭却突然销声匿迹,包拯临终前到底对他说了什么,让他从此再不现身了呢?

“南侠”展昭

展昭字熊飞,常州府武进县人氏,号称“南侠”,原本是江湖中人,后来跟随包拯惩恶扬善。

包拯为什么能成为开封府尹?

展昭是个气宇轩昂、武功高强的人,心怀天下和百姓,满满的正义感。跟随在包拯身边多年,为开封府屡破奇案而贡献过不少的力量。

展昭在江湖中是个文武双全的大侠,不论是剑法还是袖箭都无人能及,再加上轻功很好,在断案追捕坏人时几乎没人能够赶得上他。

展昭是一个侠肝义胆的好汉,与包拯相遇的时候,包拯还不是开封府的府尹,还是进京赶考的穷酸学生。

包拯为什么能成为开封府尹?

当时在客栈两个人偶遇,包拯看到展昭仪表堂堂,也是一个人来到此地,便邀请他和自己一同落座吃饭。

展昭也并不拘泥,豪爽的落座,与眼前的书生互通姓名,一番谈话下来两人都感觉十分投机,便交了个朋友,一顿饭过后便分道扬镳了。

巧的是,第二天两人又再次相遇了。那天夜里,包拯路过一个叫金龙寺的寺庙,决定在寺庙里借宿。

包拯为什么能成为开封府尹?

但他没想到这里是土匪窝点,原本的住持被他们杀死,此地也成为土匪强抢民女、烧杀抢掠的贼窝。

误入寺庙的包拯就被土匪控制住,原本打算夜里就杀死包拯,而寺庙中的一个和尚趁土匪看管松懈时偷偷跑出去。

包拯为什么能成为开封府尹?

找到了当地的县府报官,居然被按上了勾结土匪的名义,狠狠挨了三十大板。这个和尚一想到自己的师傅被杀,寺庙被占了,报官还被诬陷,一时间想不开,就打算在树林中自尽。

这时正好被路过的展昭救下,得知了金龙寺的事情,愤怒的展昭立马前去金龙寺,杀掉了作恶一方的土匪,还救下了被困在寺中的包拯,两人就此结下缘分。

包拯为什么能成为开封府尹?

在后来的日子里,行侠仗义的展昭也在很多次机缘巧合间救过包拯,由此两人惺惺相惜,成为了挚友。

追随包公,相互扶持

心系百姓的包拯在考取功名以后就一直为民为官,逐渐在百姓中获得了不小的声望,同时当朝天子宋仁宗也发现了包拯这颗明珠。

包拯为什么能成为开封府尹?

十分赏识他,并将他提拔为开封府尹,包拯还成为了龙图阁大学士。

作为开封府尹,包拯常年接触很多棘手的案件,也不得不亲自去到现场勘察,曾经遇到过很多次危险,这让包拯感觉很缺乏一个智武双全的助手。

最终包拯想到了曾经救过自己很多次的展昭,希望他能够加入开封府,也算是报答曾经的救命之恩,于是向宋仁宗举荐了展昭。

包拯为什么能成为开封府尹?

作为江湖中人,展昭喜欢自由潇洒的生活,并不热衷于在朝堂之上建功立业,但他知道包拯是一位一心为民的清正好官,因此他十分愿意跟着包大人一起为百姓做点实事。

于是展昭来到宫廷,向宋仁宗展示了他那精妙绝伦的剑法,以及出神入化的袖箭,宋仁宗看后十分欣赏。

便封他为御前四品带刀护卫,还赐了“御猫”的称号。就这样,展昭跟随着包拯在开封府任职。

包拯为什么能成为开封府尹?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展昭一直忠心耿耿跟着清正廉洁的包大人,不畏权贵,为百姓伸张正义,二人深受百姓的爱戴。

不过除却官职上的上下级,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二人相互扶持,已经胜似亲人了。然而,如此感情深厚的两人,在包拯离世以后,展昭却销声匿迹,再也找不到踪影了。

包拯为什么能成为开封府尹?

无人知道展昭在包大人去世以后去了哪里,江湖中也不再有关于展昭的消息,他也没有再回过开封府。他为什么消失了呢?

包大人的临终嘱托

其实,展昭并不是忘恩负义的人,他也并非是跟随包大人一同驾鹤西去,他只是听从了包大人的临终嘱托,离开了开封府。

包拯为什么能成为开封府尹?

当时,在包拯接近古稀之年时,他的身体因受到风寒感染而一病不起,包拯自觉已经身体羸弱,时日无多了。

便将亲人朋友们请到床前,交代后事,其中就有将包拯视为亦师亦友的展昭。

跟随包大人已经几十年,眼前的“御猫”“南侠”展昭,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了,岁月也在他的身上留下了痕迹。展昭看着病床上虚弱的包大人,不禁落下泪来。

包拯为什么能成为开封府尹?

而包拯却报之一笑,对他说道:“展护卫不必伤心,生老病死皆是命数。不过,在我死后,你还愿意继续当官吗?我可以为你举荐,你将来前途必有作为。”

不出所料的是,展昭拒绝了继续做官的安排,他说:“包大人,若你离开,我必定是不会继续为朝廷做官了。

您知道,我本就是江湖游子,习惯了自由的生活,当初跟随您全凭您一心为名,不畏权贵,为助您一臂之力我才随您来到开封府。

包拯为什么能成为开封府尹?

士为知己者死,您若驾鹤西去,我在开封府便了无牵挂,自然回到江湖山野中去。”

听到展昭的回答,包拯十分欣慰的点了点头:“你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希望你记住我所说的,我死之后,你便立刻辞官离开开封,我的家人你也不必管,远离朝堂。

包拯为什么能成为开封府尹?

切记,此后再不可和朝堂中的人往来,就此远遁江湖去吧。”展昭含泪答应了包大人的嘱托,表示自己一定会照办的。

就这样,包拯逝世之后,展昭便向宋仁宗提出自己也年老病痛,希望能够辞官归故里。除了自己随身的佩刀,什么也没有带走,就这样离开了开封府。

包拯为什么能成为开封府尹?

从那以后,也没人知道展昭去了哪里,江湖上也再也没有听说过展昭的消息,一代大侠从此隐匿于江湖之中。

远离朝堂

包拯之所以在临终之际嘱托展昭一定要远离朝堂,万不可和官场中的人来玩,其实是有原因的。

包拯为什么能成为开封府尹?

曾经包拯为民请命,无论是龙头铡还是狗头铡,被斩杀与包拯令牌之下的官员无数,就连当朝驸马包拯都丝毫不畏权贵,说斩便斩。

如此一来,几十年间,包拯唉朝堂权贵之中早就树敌无数,若不是皇帝欣赏包拯,身边又有武艺高强的展昭贴身护卫,那么那些权贵早就对其下手报复了。

而如今,作为权贵的眼中钉、肉中刺的包拯离世,很多贪官奸臣必定是要开始兴风作浪,打击报复了。

包拯为什么能成为开封府尹?

包拯已经离世,那么他们就会向展昭等曾经跟随包拯的人出手了。无权无势的他们,恐怕难以在这样腥风血雨的朝堂中自保。

展昭和包拯一样,都是公正无私、清正廉洁的好官,多年来从不结党营私,包拯一去世,朝堂中也无人会为展昭说话。更何况展昭官居四品,御前带刀,实在是容易树大招风。

到时候就算宋仁宗欣赏展昭的武艺和才华,也必定不会为了展昭而和权贵翻了脸。因此包拯临终之际十分担心展昭的安危。

包拯为什么能成为开封府尹?

思来想去,包大人只好让展昭辞官回家,不要再留在开封了。就算贪官奸臣们一时不动手,时间一久,也必定会在官场中为难他,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再做官了。

好在展昭也并非贪恋官职的人,自己也不愿意留在朝堂,这才让包大人放下心。

至于为什么要让展昭辞官以后还远遁江湖,那是因为哪怕展昭武艺高强,但他的家人、孩子也不过是普通百姓,如今也已经英雄迟暮,再高超的武艺也难以自保。

包拯为什么能成为开封府尹?

同时,展昭在捉贼探案的几十年中,在江湖上也树敌无数,很多江湖中的人也对展昭心怀记恨,曾经是觊觎展昭是朝廷命官,不敢动手,或许也打不过展昭。

但如今展昭辞官回家,也不过是一介布衣,又年龄大了,不再是当年那个武艺高强的御猫了,自然会惹得江湖上的仇敌前来寻仇。

所以包大人也提醒他,隐姓埋名,过平淡生活就好,保全自己和家人。

包拯为什么能成为开封府尹?

展昭也为百姓、为正义跟随了包拯几十年,几十年间也辛辛苦苦、兢兢业业,如今是时候放下名利,也给自己休息退休的机会了。

其实,就算包拯没有嘱托展昭远离朝堂,展昭在包拯去世以后也一定不会继续做官了,回归江湖是展大侠最终的宿命和选择。

包拯为什么能成为开封府尹?

但包拯临终之际依旧竭力维护展护卫,希望为他计划安排好,免受灾祸,可见两人感情之笃厚,情感之真挚,令人动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9 0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包拯、海瑞、于成龙等人,尤其是其中的包拯,官拜宋朝开封府府尹,铁面无私,不畏强权,一生都致力于平息普天下的冤屈假案,铲除奸邪,真正为百姓做实事。包大人一个人不可能干成这么多大
2023-11-02 20:32:00
孝子、谏官与清官:包拯的道德形象与历史地位
...需要这样一个不畏强权的清官为他们撑腰有关。包龙图与开封府尹在一些戏曲中,包拯还有一个特殊的称呼“包龙图”,在民间传说中,仁宗曾为梦中之人绘制了半身像,并令朝廷上下寻找此人,结
2023-10-16 08:18:00
北宋开封府尹:权力的中心与变迁
在北宋,开封府尹这个职位并非常设。根据宋朝政府的规定,只有亲王有资格担任开封府尹,在北宋时代,前后有四位亲王担任府尹,其中就有宋太宗以晋王的身份担任府尹。非亲王负责开封府的官员,
2023-12-28 14:32:00
欧阳修为何反对包拯去户部做官呢
...者职务最为人熟知,一个是龙图阁直学士,另一个是权知开封府(代理职务)。包龙图和包青天的称号就是这么来的。包拯代管开封府只有一年半,却赢得了千年的美誉。这当然归功于他的秉公执法
2023-07-26 09:11:00
包拯还当过哪些官?宋仁宗派他出使过契丹
...包拯的知名度相当大,已经进入影剧史,近年来热播的《开封府》、《七侠五义》、《包青天》、《大宋奇案》等影视剧,在火爆荧屏的同时,也让人们对这位清官更加熟悉。但是,这些影视剧大多
2023-05-04 10:18:00
海瑞与包拯:古代清官的不同境遇
...之长,实属少见。 包拯当过最知名的官,应该就是权知开封府尹。权知,是暂代之意,宋朝初期的官员,以朝廷临时差派某地的名义治事,在官衔前面往往会带“知”字。“知”为主持之意,其
2023-11-01 15:00:00
黑脸之下的赤诚:还原一个真实的包拯
...明的长卷中,包拯的形象如同一块永不褪色的朱砂印记。开封府尹、龙图阁直学士、那个敢于直面皇亲国戚的黑脸判官——这些头衔与形象构成了我们对包拯的基本认知。历史将他塑造成一尊神像:
2025-04-29 08:41:00
包拯:北宋时期的名臣与清廉为官的典范
...),任刑部郎中,知江宁府。这一年的十二月,诏回权知开封府,迁升右司郎中,权知即代行之意,非正职。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升谏议大夫(从四品)、权任御史中丞(正四品)。嘉祐
2023-11-05 16:14:00
他是狗头铡的发明者,却亲手把自己送上了狗头铡
...铜铡即青天三铡刀,分别是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是开封府尹的最高刑具,宋仁宗赵祯钦赐,不过青天三铡刀并非宋仁宗所设计,包拯陈州查赈时,皇帝赐给了包拯御扎三道,即三张空白圣旨。
2023-02-21 20:2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