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山西“睡省”火出圈!原来真有“午睡基因”这回事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2-16 22:48: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据说, 一个山西人一辈子最不能少的两样,是醋和午觉。山西人对午休的重视甚至到了“如果不按时吃饭就可能会饿肚子”的程度,因为就连饭店工作人员和外卖小哥都要午休。

山西“睡省”火出圈!原来真有“午睡基因”这回事

图源:白鹿视频

在外地朋友们困惑“这个觉难道就非睡不可吗?”的时候,山西的朋友们竟然也在感慨“午睡居然不是全国统一的?”

山西“睡省”火出圈!原来真有“午睡基因”这回事

图源:某社交平台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山西独特的“午睡文化”呢?最常听到的解释是:山西人以米面等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饮食结构,导致了他们更容易出现饭后困倦的生理反应。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吃了淀粉含量高的食物后真的更容易犯困吗?

“晕饭”?“晕碳水”?

人们确实会在吃了碳水含量较高及油腻的食物后感到困倦慵懒、想睡觉,这种生理现象被称为餐后嗜睡(Postprandial Somnolence),也被调侃为“晕饭”(Food coma)。

关于“晕饭”,有一个流传已久的解释:吃得太饱之后,血液都流到了胃中,大脑供氧不足了,就会开始犯困。

遗憾的是,这种说法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类似于消化胃中的食物,有氧运动的过程中,也会有大量的血液涌向肌肉,如果按照上述说法,那么应该会越跑越困,但实际上,有氧运动反而让人头脑清醒。另外,已经有研究证明,人体在用餐后,颈动脉的供血量并不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除了“供氧”假说,还有被“酸碱论”爱好者推崇的解释:饭后由于胃酸的消耗,血液碱化,导致了碱中毒,让人晕乎。

这种说法当然也不对,因为人体中有非常稳定的缓冲体系,并不会一顿饭的工夫就改变了血液的pH值,再者说,如果这个逻辑真的成立,那么喝苏打水、碳酸饮料就变成了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既然上述两种假说都不靠谱,那么“晕碳水”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目前学界有两种主流假说:

1.激素假说

进食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后,血糖迅速升高,抑制了下丘脑泌素(Hypocretin)的分泌。这种激素又称食欲素,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这是一种促进进食的激素,因为在进食的过程中需要保持清醒,所以它同时还能调节睡眠。另外,在餐后两小时内,胆囊收缩素(Holecystokinin)的含量明显升高,它是身体一种饱足信号,能够让人产生困倦感。

2.迷走神经假说

当食物满满的“挤”在胃肠道中时,分布在胃壁和肠壁的迷走神经被机械力激活,然后刺激下丘脑等睡眠中心,产生睡意。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种假说,但不管是哪种假说,都能解释爱吃面食的山西人为什么这么“困”。

不过如果总是餐后昏昏欲睡,除了上述生理机制外,还要警惕糖尿病、餐后低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及心血管疾病等疾病。

等会儿,爱午睡也可能是因为基因?!

其实,能够影响“午睡不午睡”的不仅有文化,还有基因。

一项在双胞胎们身上展开的研究就发现,午睡有着很强的遗传相似度。受这项研究的启发,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研究者们启动了一项大型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寻找到底是哪些基因让人更喜欢睡午觉。

这项研究调用了一个含有 45 万人的基因数据库,并让这些人填写自己的午睡需求,其中 38.2%人填写了“有时”会午睡,5.3%人填写了“经常”午睡,剩下的人“从不/很少”午睡。在比对不同人群的午睡需求和他们的基因组序列后发现,有 123 个与午睡相关的位点。

进一步对这些基因位点细分后,研究者们发现,倾向于经常午睡的人群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长睡眠党:有些人天生比其他人需要更久的睡眠时长;

2.轻睡眠党:有些人晚上睡眠质量不佳,需要用午睡来弥补;

3.早起党:有些人醒得太早,需要中途补觉充电。

研究者们还发现,午睡与一些临床疾病也有相关性,比如患有肥胖和高血压的人群会更频繁得午睡。

此外,与午睡相关的基因位点与觉醒相关的神经信号有着密切联系,这其中最显著的就是上文中提到的食欲素。看来,在基因和饮食的双重加持下,有些人的“午觉”注定是非睡不可。

健康的午睡习惯

午睡的基因决定论告诉我们,有些爱睡午觉的人,真的是因为身体感到睡眠不足,依赖午睡来补足,这就像有些人对营养的吸收效率低,或者日常能量消耗大,就是比其他人干饭多。

所以,与其强行对抗身体,不如满足一下生理需求,困了就眯一会儿嘛!更何况,午睡还能带来很多益处,甚至有科学家们把午睡称为“能量盹”(Power-nap)。

有研究发现,当困意袭来、感到昏昏沉沉时,仅需 7~10 分钟的睡眠就可以显著提高警觉性,减轻身体的困倦感。这是因为“打盹”可以迅速消除大脑对“觉醒细胞”的抑制。

连续熬夜加班的人也可以通过午睡来缓解疲劳,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小睡一会儿工作效率会更高。

午睡不仅能快速带来正面影响,还有助于长期健康。一项发表在《睡眠健康》杂志的研究表明,习惯午睡的人会在年老时拥有更年轻的大脑,更不易患上阿尔兹海默症。

这项研究综合分析了 37 万名 40~69 岁英国人的基因组、大脑体积及记忆力等数据,发现爱午睡的人比同龄人的脑容量更大。因为脑容量测量可以被视作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指标,35 岁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全脑体积会出现稳步下降(每年 0.2%,过了 60 岁后每年≧ 0.5%)。基于这个理论计算后发现,习惯午睡的人的大脑年轻了 2.6~6.5 岁!研究者们表示,这种差异大约相当于认知功能正常的人和轻度认知障碍的人之间脑容量的差异。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小睡一会儿好处多多,但是过长的午睡时间、不恰当的午睡时间点、不舒服的午睡姿势等反而会带来健康隐患。

(来源:科普中国微信公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6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促进生育的基因突变会缩短寿命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促进生育的基因突变会缩短寿命研究发现生两个孩子最有利于长寿科技日报北京12月11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密歇根大学领导的一项研究,对超过276000人的遗传和健
2023-12-12 03:47:00
患病风险高达60%!阿尔茨海默症研究倒退16年后,重新确定致病基因
...来越多的科学家和药企将目光投向了 Aβ 以外的地方,如基因调控、能量代谢、脂质体或胶质细胞等。通过基因组学研究,人们发现 APP
2024-05-24 10:35:00
...,此前的假说因仅使用未受广泛认可的非核糖体标志蛋白基因集而备受争议。据悉,华东师范大学团队构建了一个包含411个“阿斯加德古菌”基因组的数据集。研究团队重新选取多套标志蛋白,
2025-05-08 10:40:00
美情报机关10页新冠起源调查解密,称实验室泄漏说缺乏证据,病毒非人造
...法下结论外,绝大部分部门认为新冠病毒没有经过人为的基因组改造。可见实验室制造病毒一说当时就没得到支持。但病毒究竟是来自实验室的泄漏事故,还是纯粹的自然起源——动物偶然传染给人
2023-06-30 12:55:00
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血管瘤是如何发病的
...胞突变引起的。深入研究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相关的遗传学基因突变效应,可以使大家更好地理解疾病潜在的分子层面的致病机制,有助于研发新的治疗方法,也有助于婴幼儿血管瘤患者更好地选择适
2024-06-22 10:19:00
基因证实“画蛇可添足”为适应穴居生活,蛇在演化中淘汰了四肢的艺术图。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供图■本报记者 杨晨成语有云:画蛇添足,形容做事多此一举。但蛇真的无脚吗?爬行动物专家认为
2023-06-21 11:38:00
追问|浙大张国捷团队重构鸟类生命之树,提现生鸟类分类新方案
...然》(Nature)杂志。“我们的研究很好地解决了为何不同基因组区域构建出不同的拓扑结构,以及如何有效的综合利用全基因组信息,构建可靠的鸟类生命之树,也为其他动物类群演化关系
2024-04-02 10:41:00
被“擦去”记忆的他们
...和家族性两大类,后者100%与遗传相关,而散发性AD与APOE基因相关,该基因会增加AD患病风险。研究发现,散发性AD患者中,相当一部分人都携带该基因,因此也具有遗传倾向。除
2023-09-21 11:03:00
DNA证实:一直到罗马时代 大多数欧洲人都是黑皮肤
...10000年前的英格兰,直到今天这一群体依然平均占英国人基因的10%左右,而基因检查可以知道,他们拥有深色皮肤和蓝色眼睛。以前一些学者认为,欧洲人以黑皮肤为主的情况最多可能持
2025-03-09 19:4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济南泉眼烹珍味
吃,大约是人世间顶顶要紧的事。饥肠辘辘时,一碗白米饭也赛过山珍海味;饱食终日者,便是龙肝凤髓也未必能勾起食欲。这道理,人人都懂
2025-08-29 11:39:00
内切、外切、眶隔释放,三种主流手术方式我该怎么选?厦门美莱整形享大额福利补贴!
眼袋、泪沟、皮肤松弛不仅显老态,更让整个人失去精气神。面对内切法、外切法、眶隔释放术这三种主流眼周年轻术式,不少求美者陷入选择困境
2025-08-29 11:51:00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梁士兵博士参加第13届GP-TCM国际年会并荣获“国际学术交流旅行奖”
近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梁士兵博士受邀赴英国参加第13届国际中医药规范研究学会年会(GP-TCM RA,The 13th Good Practice in Tradition
2025-08-29 11:51:00
吃益生菌什么牌子好?看真实体验与科学搭配选对品牌
这篇文章将结合成分、活菌量、工艺等,聊聊“吃益生菌什么牌子好”这个问题。毕竟,肠道是“第二大脑”,选对产品真的很重要。排名TOP第一名
2025-08-29 11:52:00
传承中华千年养生文化精髓,创新通络养生八字经理论——第八届中华健康节助力健康行业发展
2025年8月28日,第八届中华健康节在石家庄以岭健康城开幕。本次盛会由中国OTC协会健康产品专委会、河北省医药行业协会主办
2025-08-29 11:52:00
吃益生菌如何选品牌更靠谱?
作为一个常年关注肠道健康的人,刘女士从大学时期就饱受腹胀、便秘困扰,试过各种饮食调整和运动方式,效果都不持久。直到五年前偶然接触到益生菌
2025-08-29 11:53:00
认清前列腺炎的七大预警信号,及早干预
前列腺是男性独有的泌尿生殖系统中的一个器官,被称为男性的“生命腺”,位于膀胱下方,尿道穿行其中。前列腺体积虽小,却承担着控制排尿
2025-08-29 11:54:00
2025保肝产品测评白皮书发布,帮你建立科学养肝体系
现在,诸多看似很平常行为都在持续给人体添负担。加班成了大家的常态,应酬时的酒推不掉,顿顿吃速食也很常见。这些习惯看着普通
2025-08-29 11:54:00
龙角散教师节快闪活动走进上海,致敬教育传承之声,守护老师的好声音
时值教师节来临之际,深耕咽喉健康领域200余年的百年品牌龙角散,以“百年龙角散 颂TA好声音”为主题,正式官宣上海双商圈沉浸式快闪活动——活动将于8月30日 – 31日
2025-08-29 12:29:00
第八届中华健康节:以岭健康联合多方探索“健康+”新生态
8月28日,第八届中华健康节在石家庄以岭健康城举行。本届盛会以“身体需要经营,健康需要管理”为主题,由中国OTC协会健康产品专委会
2025-08-29 14:14:00
水晶墩子驴肉,威海风味匠心缩影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宁晓洁 威海报道“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在威海,人们懂得欣赏驴肉的美。风味的起点,始于对一块驴腱肉的严选
2025-08-29 14:42:00
多方齐聚普康 共探高龄人群健康照护新路
(记者 刘雅婷)2025年8月28日,一场围绕高龄人群健康照护的调研活动在陕西普康和兴医养产业集团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护理学院
2025-08-29 15:07:00
开学季孩子呼吸道易 “中招” 这份防护攻略请家长查收
“孩子刚开学两天就开始咳嗽、流鼻涕,夜里咳得都睡不好,上课估计也没精神”“听说班里有好几个同学感冒请假了,就怕我家孩子也被传染”……每年开学季
2025-08-29 15:25:00
同仁堂科技:数智化投入兑现,夯实增长基底
安宫牛黄丸、六味地黄丸、西黄丸、京制牛黄解毒片、感冒清热颗粒……这是同仁堂科技赢下市场份额与消费者口碑的“硬通货”。而数据资产也正迅速跃升为企业的核心战略资源与价值增长引擎
2025-08-29 15:26:00
同仁堂科技:荣获国家药典标准提高课题 完成芪参颗粒Ⅱ期临床用药生产
当中医药行业面临科学化、标准化转型的考卷,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仁堂科技)以扎实举措交出硬核答卷
2025-08-29 15: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