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阜阳日报
从种薯一枝独秀,到全链条精彩绽放
泉阳镇 :“两薯”产业破土成“金”全媒体记者 徐风光 通讯员 刘自鸣 实习生 王越
小满到,春红薯栽苗接近尾声。在界首市泉阳镇,丰絮农业育苗基地,数百个大棚连线成片。大棚内,村民正熟练地剪着脱毒红薯苗;大棚外,一辆辆三轮车正将捆扎好的薯苗运往周转棚。在那里,数以吨计的薯苗将搭乘货车离市出省。
“一天出货两三百万棵,主要销往山东、河北等地。”脱毒红薯苗上市基本告一段落,育苗基地负责人苏艳斌简短总结过去一个多月的忙碌。
苏艳斌介绍,基地面积1300余亩,育苗主要通过种薯繁苗和移栽苗繁苗两种方式进行,有龙薯9号、禾薯2号等多个品牌,适合不同客户需求。红薯苗平均7天左右可剪一次,每棵苗的价格在0.1元至0.3元之间,每年可向市场提供红薯种苗1.5亿棵,可实现销售收入约2000万元。
一棵小薯苗“长”成千万元级产业,这在“两薯”强镇——泉阳,已不再是新鲜事。
泉阳所在的界首市,红薯、马铃薯“两薯”种植历史悠久。聚力加快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近年来,该市立足当地种植基础,着力实施“两薯”产业振兴计划,推动“两薯”产业强链、延链。
泉阳行动迅速。2017年,该镇引进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丰絮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支持企业投资建设了现代农业示范园,通过政府支持、龙头带动“双管齐下”,加快“两薯”产业发展。
短短几年,“两薯”产业振兴的图景就已照进现实。如今的泉阳“两薯”产业,已从曾经的种薯一枝独秀,发展成从育种育苗、种植到深加工、商贸流通全链条的新局面。
在薯加工环节,丰絮农业新上马的鲜红薯项目一期工程已经投产,这里有全自动真空红薯(马铃薯)加工生产线6条,项目全部达产后,每年可加工鲜薯5万吨。“我们生产的‘薯将军’系列休闲食品已走进阜阳商超,年产值突破3000万元。”苏艳斌介绍。
目前,泉阳镇从事“两薯”培育种植、贮藏加工、电子商务、流通营销等领域的经营主体超过110家,该镇及周边乡村“两薯”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万亩以上,全镇年加工“两薯”超过3万吨。这里不仅成了界首市马铃薯产业核心区、安徽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马铃薯“双减”项目示范区,还跻身首批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获得了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等“国字号”牌子。
“在做大做强‘两薯’产业的同时,我们还积极探索联农带农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入股、合作、订单、劳务、土地流转等多种形式,带动群众增收,让群众享受产业发展红利。”泉阳镇党委副书记柳磊介绍,做大做强“两薯”产业,泉阳还有更高目标,“我们将进一步对接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政策,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两薯’种植规模,同时,加快脱毒研发检测基地、脱毒扩繁中心、深加工基地、农产品物流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市乃至全省‘薯一薯二’的特色产业品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2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