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朝最强军功不是武将,竟是一文弱书生?被赞超越战神霍去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25 19:46:00 来源:戏说三国

说起古代的外交家使者,我们首先想起的就是汉朝的张骞出使西域,被扣押十多年仍然不改其志。其实,如果要将古代的使者评出个一个,汉朝的张骞绝对不是第一位的。他才是史上最为传奇的外交家,凭借一己之力,灭掉一个西域城邦。

唐朝最强军功不是武将,竟是一文弱书生?被赞超越战神霍去病?

凭借一己之力,灭掉一个国度

,这样的战斗力,即使汉朝的飞将军也是无法做到的,但是一位唐朝的文弱书生却做到了。

这个人就是——王玄策

唐朝最强军功不是武将,竟是一文弱书生?被赞超越战神霍去病?

王玄策关于他的出生背景,历史上记载并不多,但是关注他的外交功绩在唐朝甚至整个中国古代外交历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奉旨出使,中途遭变故

那年,公元647年,唐太宗李世民命令王玄策为出使天竺国使团的大使。(天竺国也就是现在印度)其实,这已经是王玄策第三次领命出使天竺国了。

唐朝最强军功不是武将,竟是一文弱书生?被赞超越战神霍去病?

当时的天竺国并不是一个整体,它们内部被分为几个统治势力范围,其中最大的两个部落是西天竺国,中天竺国和东天竺国。

当时,西天竺国国王派遣使者跟随王玄策前往唐朝进攻朝拜太宗皇帝。正在王玄策和西天竺国使者途径中中天竺国的时候,碰上了

中天竺国的国王驾崩。

唐朝最强军功不是武将,竟是一文弱书生?被赞超越战神霍去病?

半道遇伏,仓皇出逃

中天竺国的重臣“阿罗那顺”,想趁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扣押唐朝使团和西天竺国使团,然后借着国内老国王驾崩的机会,一举统一中西天竺国,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王朝。

于是,在王玄策等人刚进入中天竺国的境内,“阿罗那顺”就故意派遣士兵假装劫匪掠夺使团进贡大唐皇室的贡品。

唐朝最强军功不是武将,竟是一文弱书生?被赞超越战神霍去病?

结果当然是寡不敌众,仅有王玄策和他的副手在众人的合力下

勉强逃走了。

不甘被辱,异国借兵

王玄策二人带着伤痛一路逃跑,最后来到了吐蕃。但是他并没打算在吐蕃国王的护送下返回长安,而是向吐蕃国王请求借兵!

吐蕃国王一开始很是不解,两个伤痕累累的大唐使者,好不容易逃出生天,竟然要借兵。在综合考虑之下,吐蕃国王同意借给他1200名士卒。之后,王玄策又来到尼泊尔。他请求劝说尼泊尔王国借了7000铁骑。

唐朝最强军功不是武将,竟是一文弱书生?被赞超越战神霍去病?

就这样,王玄策带着8200名异国士兵杀回了中天竺国。

火牛攻势,大获全胜

王玄策又用了一种天竺国人从未见过的战法来对付他们的大象军队,这个方法就是——火牛攻势。

所谓的火牛攻势就是,将牛角上绑上利刃,又在牛的尾巴上绑上极易燃烧了芦苇稻草,而且在这些稻草上撒上燃油。

唐朝最强军功不是武将,竟是一文弱书生?被赞超越战神霍去病?

当两军冲锋的时候,只需要在牛尾上点上一团火。牛就会因为受惊吓发疯地向前狂奔,加之牛角上都是锋利的刀刃。当上千头凶猛的牛带着刀刃,向前狂奔,这威力简直就是势不可挡!

王玄策利用这一计策接连拿下中天竺国两座城池,新国王“阿罗那顺”见情况危急,赶忙向东天竺国求救。虽然有了东天竺的增援,可是依旧惨败!

最后,“阿罗那顺”手里的军队

全军覆没

,他本人被绞杀,他的妻子儿子被俘。

东天竺国的国王看到这等情况,急忙派遣使者带着数以万计的牛羊马匹,各类珍奇异宝觐见大唐王朝,说自己是被“阿罗那顺”蛊惑了才借兵的。并且表示自己不敢大唐唐朝作对,愿意俯首称臣,年年朝贡。

唐朝最强军功不是武将,竟是一文弱书生?被赞超越战神霍去病?

班师回朝,册封大夫

公元648年的5月,此时距离王玄策出使天竺已经过去一年半了。他带着一群异国士兵,赶着2千多俘虏,上万的牛羊浩浩荡荡地返回长安,回到长安的王玄策被朝散大夫。

唐朝最强军功不是武将,竟是一文弱书生?被赞超越战神霍去病?

真伪成迷,石碑解惑

但是,就是这样一件传奇而又彪炳史册的事件,在众多史书中的记载并不算多。

为什么这样传奇而丰功伟绩的历史事件只在史书中留下寥寥数字?

因此,数千年来,无数的专家学者,文人墨客都对这件事情的真伪表示怀疑。

直到上世纪末,一块千年石碑的出现,证实了这一切的真实性。

唐朝最强军功不是武将,竟是一文弱书生?被赞超越战神霍去病?

上世纪末,全国进行文物大普查。当专家来到西藏吉隆县的时候,当地村民就介绍到。这附近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一些不大认识的汉字。

专家组在村民的带领下来到石碑处,发现这上面刻着的是七个大字:

大唐天竺使出铭。

唐朝最强军功不是武将,竟是一文弱书生?被赞超越战神霍去病?

真实历史,不容质疑

这可把专家们激动坏了,一直以来,对于王玄策出使天竺国的真伪缺乏强有力的证据。如果这块石碑是真的,

直接可以证明王玄策出使天竺国,一人灭一国的历史真实存在。

经过更加科学仔细的考究发现,这块石碑是1400多年前篆刻的,正好符合王玄策出使天竺国的时间。

石碑上除了“大唐天竺使出铭”这七个大字,下面还篆刻了200多个小字,详细介绍了王玄策的功绩。

唐朝最强军功不是武将,竟是一文弱书生?被赞超越战神霍去病?

依据石碑上的文字,专家们可以确定这块1400多年前的石碑记载的就是王玄策出使天竺国,一人灭一国,维护唐朝国威的事件。

既是事实,为何无名?

虽然这块石碑直接证明了王玄策出使天竺国的传奇故事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但是人们还是不明白,如此传奇功绩,为何在浩瀚的史书中寥寥无几呢?

试想同样出使西域的汉朝的张骞那是历朝历代都在为宣传,为什么到了唐朝的王玄策就是这样的待遇呢?

唐朝最强军功不是武将,竟是一文弱书生?被赞超越战神霍去病?

后来,专家们分析,造成这种情况有三个原因:

第一,

与王玄策的名气有关

。王玄策虽然被封为散朝大夫但是这个官阶在名相如云是太宗时期,实在是不值一提,所以也就没有太多的记载。

唐朝最强军功不是武将,竟是一文弱书生?被赞超越战神霍去病?

第二,

与朝代的思维有关。

汉朝的思维是“虽远必诛”,“不教胡马度阴山”。而唐朝是一个开放繁荣,全面发展的王朝。作为中国封建文明的顶峰代表,唐朝的理念是“汉夷一家”。

唐朝最强军功不是武将,竟是一文弱书生?被赞超越战神霍去病?

第三,

与朝代的文明程度相关。

汉朝也是一个强大的王朝,但是唐朝一直被认为是顶峰。在唐朝相比较于外交成绩,人们更愿意谈唐朝的诗词歌赋,经济文化的繁荣。所以,在唐朝外交成绩并不太突出。

唐朝最强军功不是武将,竟是一文弱书生?被赞超越战神霍去病?

你认为历史上,除了王玄策还有谁能凭一己之力,灭掉一个王国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5 23: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书生凭下棋悟成“战神”,排兵布阵不输诸葛亮
...调配之下,往往能发挥几万人马的作用。而此人并不是个武将,他的前半生里,只是作为一个文官在为朝廷效力。如此一个能文能武之人,最后受到重用也是理所应当。而他,也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抱
2022-12-12 16:55:00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顶级武将,谁是你心中的战神?
...,可谓不世奇功。他有个圆满人生,比岳飞略强。第四:霍去病霍去病此人,简直就是开了外挂一般存在的人物,比卫青还厉害,卫青好歹还经历多年的历练后才有后世的成就;可是作为“冠军侯”
2023-10-12 22:13:00
武功堪比霍去病、文治堪比范仲淹的明朝第一战神,知名度却极低
提起霍去病,我们都熟悉,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大汉第一战神。他年纪轻轻就封狼居胥,横扫匈奴,使得漠南无王庭。在他流星般划过的生命轨迹中,创造了别人一辈子也可能无法企及的高度,因此成为历
2024-10-18 10:01:00
文弱书生身材也卷了,《藏海传》肖战VS《折腰》何润东,差别明显
...松松就被扒衣了,暴露了肖战的胸肌和线条分明的手臂,文弱书生与精壮身材的视觉反差,还真是“穿衣显瘦,脱衣有肉”。和庄之行一起的泡澡戏,又火速登上热搜,观众注意力都在肖战半裸身材
2025-05-28 11:21:00
文人原本武艺高强,因一位皇帝被称“文弱书生”上千年
...中,暗示自己做过刺客这一行,想必功夫绝对不低啊。那文弱书生的形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这就得从一个皇帝讲起了,那就是武将出身的宋太祖赵匡胤。因出身的原因,赵匡胤立国后对武
2024-10-20 10:20:00
中国历史上哪些人能被称为战神?竟然没有武圣关羽
...信,在正面战场也完全不是项羽的对手。四、西汉战神:霍去病自从霍去病创造了封狼居胥、禅于姑衍、饮马瀚海的华夏最高战绩,年轻的霍去病便成为华夏武将的最高荣耀。霍去病以最小的年龄、
2023-07-26 15:01:00
陈庆之:南北朝时期的军事奇才
...白袍将军的征战经历。二:白袍儒将陈庆之 1:出生庶族,文弱书生陈庆之出生于小地主家庭,在那个极其重视门第的年代,不出意外的话陈庆之最终只能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官吏,难有大的作
2023-09-07 21:39:00
陈庆之:一介书生,如何走向一代战神?
书生成将军的事迹在古代挺多的,三国的陆逊火烧连营八百里,明朝的袁崇焕让后金的努尔哈赤无法踏进山海关一步。那么文武双全真的很容易吗?文官的身体素质从一开始就输了。而且一开始也没有军
2024-08-18 14:43:00
战神霍去病的陨落,是大汉帝国的巨大损失
...是战功赫赫!但是卫青比起外甥还是要差一些。骠骑将军霍去病共6次出击匈奴,斩获匈奴11万余人。开拓了河西走廊,使浑邪王率几百万人投降,使西部地区匈奴侵扰减少。更是战功赫赫!经过
2023-01-26 19:2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多彩贵州文化新风采|朱启钤:没到过贵州却只认自己是贵州人的营造巨匠
“朱启钤的一生从未踏入贵州,但因籍贯贵州紫江(今开阳县),他只认自己是贵州人。”7月31日,79岁高龄的朱延琦带着他和曾祖父朱启钤的愿望踏上一段寻根之旅
2025-08-04 21:08:00
玉皇山脚下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一直是杭城观展热门地。最近几年,每年暑假的“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都吸引了许多观众。眼下,2025“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碧色万里
2025-08-04 14:28:00
上栗县金山镇开展“缅怀先烈 致敬英雄”活动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为彰显参战老兵的新时代风采,弘扬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家国情怀
2025-08-04 15:31:00
长影出品电影《731》发布“血证”版海报
历史不容遗忘,真相终将刺破黑暗。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长影集团出品电影《731》正式官宣定档9月18日全国上映,并于今日(4日)发布“血证”版海报
2025-08-04 16:35:00
千年文脉滋黔北:遵义书院的起源、发展及当代创新
多彩贵州网讯 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地处黔北要地,自古便是中原文化与西南边陲文化交融的重要节点。其书院的发展轨迹,不仅是一部地方教育史的缩影
2025-08-04 18:14:00
鲁网8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邹城孟府。孟府是国内规模宏大、保存较为完整、较为典型的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古建筑群和封建地主庄园之一
2025-08-04 18:19:00
山河铭记丨粉墙黛瓦间,触摸烽火岁月的温度 大皖新闻走进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大皖新闻讯 庐江县汤池镇的翠林深处,一片粉墙黛瓦的建筑群静静矗立,这里便是承载着华中敌后抗战记忆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2025-08-03 12:56:00
释永信被查,才知道她有多让人敬佩
释永信终于“暴雷”了。7月27日晚,少林寺官微发布消息称,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
2025-08-03 05:40:00
杭州日报讯 近百年来,古文字学家多致力于研究古文字的识读及其历史价值,而书法家更倾向于如何将其转化为新的艺术创作范式。当然
2025-08-03 07:15: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和平期盼的时刻,始终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书法家樵夫怀着对历史的敬畏
2025-08-03 07:15:00
写在叶子《中国书画收藏史》新书出版之际杭州日报讯 在中华文明的星河中,书画艺术是最璀璨的星座之一。当我们驻足凝视王羲之的飘逸
2025-08-03 07:15:00
“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8月1日,“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本次展览以中国画教育中的“课徒稿”为核心
2025-08-02 10:17:00
岁月流转,阳岐村的历史印记几经沧桑。一代代人的接力守护,古村迎来了它的光彩重生。
2025-08-02 12:17:00
我为家乡代言丨从万姓同根到红色基因,解码周口文化名片
大河网讯 什么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7月31日—8月1日,“我为家乡代言”系列活动之“夏香满园”网络直播推介活动走进周口
2025-08-02 1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