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
聚焦“细胞与基因治疗”本市发布技术需求榜单
每个课题拟支持科技经费原则上不超过400万元
本报讯(记者 雷嘉)为了深入落实《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的重点工作任务要求,解决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重大需求,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近日发布2023年度“生命科学前沿创新培育”专项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技术需求榜单。每个课题拟支持科技经费原则上不超过400万元,课题实施周期2-3年。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榜单包括四类技术:
一是基因编辑技术,包括基于单碱基编辑技术、小片段基因编辑技术、大片段基因整合技术、表观遗传编辑技术等多种基因编辑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基因编辑工具;对现有已经在产业中应用的基因编辑工具进行优化和提升。
二是载体递送技术,包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载体递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现有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发展所需的载体递送系统在体内外递送的效率、安全性、靶向性等方面的提升。
三是细胞培养技术,包括提高细胞分化的诱导效率、安全性和可控性的细胞命运决定关键技术开发;分化细胞的基因组稳定性和安全性检测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程化细胞技术开发与优化。
四是微生理系统关键技术,包括支持药物研发评价相关类器官模型开发与优化;支持高通量、自动化、一体化类器官芯片制备和检测设备开发,包含类器官、类器官芯片等关键原材料;支持基于类器官芯片关键检测技术的开发。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根据《行动计划》,申报课题应具有较为明确的技术研发路线,较强的产业需求、应用场景、贡献力和社会效益,具有清晰、可量化的目标及考核指标。申报单位原则上为在北京地区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事业单位,具有相应的科研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专项支持成果须落地北京。鼓励全国优势单位申报该专项,若申报单位为京外科研院所或企业,须在2023年7月30日前完成申报主体在京注册,涉及关键技术知识产权须落地北京。课题申报受理截止日期为7月12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6 05: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