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广东会馆轶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01:1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昭通日报

刘 瑶/文 林富春/图

昭通古城挑水巷38号,一块区级文保碑静静地伫立在门口。抬头看,你会发现这里的建筑和昭通本地传统建筑明显不同,正如名字“广东会馆”一样,有着浓浓的岭南风味。

广东省连州市星子镇朝阳村,距离昭通古城1197公里。这里有一个让何氏家族骄傲的人,叫何雄辉,他与地处西南边陲滇东北的昭通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何雄辉,字东山。早年随湘军征战,因战功卓著,在光绪十二年(1886年)、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两度任昭通总兵,还曾任贵州提督。何雄辉善谋大略,善于治军。

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在越南、缅甸因边界发生争执之时,何雄辉屡次提出“国体当存,国威忽损”,主张朝廷要以强硬的措施抵御外侮。光绪帝嘉奖了何雄辉并采纳了他的主张,还让何雄辉襄办广东军务。何雄辉与当时的云南总督岑毓英檄令募勇,准备赴前线御敌,可惜尚未启程而中法已议和。何雄辉奉命与法国使臣谈判,几经交涉勘定国界。

何雄辉与昭通古城挑水巷38号的广东会馆有什么渊源呢?这要从昭通古城保护工作说起。

按照昭通古城保护工作安排,昭通古城4个文保点保护修缮工作先后启动,广东会馆就在其中。

今年3月,施工方正在广东会馆施工,无意间挖到了两块石碑,碑上“光绪二十二年”的字样让施工方意识到,这不是两块普通的石碑,他们马上上报这一情况,文物保护部门相关人员立即赶到现场,对石碑进行研究、解读。

石碑记载:“东山何公军门大人复莅镇篆仰蒙皇恩御赐寿字亲诣会馆上匾询其来历”“心伤我军门整顿之善心油然丕动培修之义”“钦赐双眼花翎蓝领黄马褂 头品顶戴记之提督军门云南昭通东雄等处总镇都督府吉勒通阿巴图鲁何 捐银四百九十两”。“东山”是何雄辉的字,石碑记载何雄辉到广东会馆,看到广东会馆因年久失修而破败不堪,又了解到这里有皇帝御赐的“寿”字,考虑到群众没有开展集会、庙会的地方,便动员同僚捐资对广东会馆进行修缮。这是在挑水巷38号发现的碑文记载,一段往事随之被发掘出来。

广东省连州市政府网站历史名人一栏,介绍了广东省连州市星子镇朝阳村,从这里走出去而最后回到这里的何雄辉,与昭通有着一段被忽略的历史。

光绪八年(1882年),何雄辉补授云南昭通镇总兵。光绪二十九年告老归连州星子清江,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七月十七日卒于家,享年76岁。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至今,广东会馆又历经百年。百余年间,虽因改作他用、火灾等一系列变故,但戏楼和正厅整体框架仍保存完好,上面精美的雕花依然清晰可见。

广东会馆曾经作为广东籍商人集会、议事的场所,从其形态、面积、雕花上看是一处标志性的建筑。

如今,广东会馆静静守候在挑水巷的这条小巷里,显得庞大而落寞。幸好,昭通古城保护工作启动以后,广东会馆作为昭通历史上丰富的商道文化符号被保护、修缮,相信这座建筑将会焕发新的生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2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昭通日报昭通历史上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广东会馆本月底修缮完工本报讯 (通讯员 曹 剑 刘跃武) 近日,笔者从昭阳区文旅部门获悉,昭通历史上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广
2024-01-14 00:19:00
米市催生来龙里
...湖米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来龙里最为著名的建筑当属广东会馆。光绪八年(1882),李鸿章将米市从镇江七浩口迁至芜湖江口,芜湖长江与青弋江交汇处便繁华起来。在芜湖米市呼风唤雨的
2024-02-07 01:39:00
“斯文在兹”,栖息在安徽会馆的建筑古韵
...。”“鞭打芦花”(芦衣顺母)的典故,讲的就是闵子的轶事。故事发生在安徽宿州萧县杜楼镇孟窑村附近一个小村落。当地老百姓为纪念闵子骞的孝行,把村名改为“孝哉闵子骞鞭打芦花车牛返村
2024-08-13 10:31:00
云南省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在昭通启动
...位云南省全民阅读推广人颁发聘书。本次活动在昭通古城广东会馆,布置了“阅读+旅居”公共阅读空间以及文化遗迹、非遗传承、古城建筑主题展陈。在昭通古城辕门口广场,有古城书市、乡愁书
2025-04-22 22:20:00
文保专家“出诊”!贵州启动榕江县不可移动文物灾后调查评估
...业清理团队先给建筑“擦身子”——逐层剥离两湖会馆、广东会馆、古城垣、萨玛祠等围墙墙面淤泥;给石拱桥桥“正骨”——加固松动部位;对红七军旧址受水泡的可移动文物进行清点。同时,重
2025-07-19 17:57:00
...人数达到5万人左右,数量创历史新高。紧邻鼓楼灯会的广东会馆,一场场精彩的京剧表演也正在上演。在这新春佳节之际,一大批年轻化的观演主力走进广东会馆。他们在欣赏京剧表演的同时,也
2024-02-13 10:24:00
...天津老城厢的闹市中,一座融合南北风韵的百年建筑——广东会馆,正以崭新的姿态向世界诉说着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座始建于1907年的岭南风格建筑,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
2025-03-11 10:24:00
中新社广东揭阳4月4日电 题:广东揭阳传承侨乡根脉 海外侨领推动建设“潮侨坊”中新社记者 方伟彬清明节,大批潮汕籍华侨华人回乡祭祖。在广东揭阳,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19位侨领3
2025-04-04 11:32:00
昭通之“能”——经济总量迈上2000亿元台阶
...。过街楼、姜亮夫故居、挑水巷,修缮完工的迟家大院、广东会馆、陕西会馆、李氏支祠……这些伴随他们从小到老的老建筑,经过维护,古城的一梁一柱比记忆中更有韵味了。昭通是中国南丝绸之
2025-01-23 21:4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