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昭通之“能”——经济总量迈上2000亿元台阶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1-23 21:48: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云南频道

人民网记者 蔡树菁

“昭通作为滇东北开发开放的主战场,2024年经济总量历史性地迈上了2000亿元台阶,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其势已成。”在刚刚落幕的云南省两会上,云南省人大代表、昭通市委书记苏永忠说。

昭通是全国脱贫人口最多的地级市,有着产业支撑不强、城镇化水平不高、群众增收基础不牢的市情特征。发展不易,昭通,为什么能?

昭通之“能”——经济总量迈上2000亿元台阶

航拍昭通主城区。 柴峻峰摄

增长,产业动能强劲是底气

“产业和经济存在结构不优、规模不大、质量不高”,面对这样的“家底”,昭通如何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动能“澎湃”?

昭通市认真落实省委一体推进“三大经济”部署,坚持以资源换产业、园区聚产业、实体强产业,着力构建高原特色农业、绿色能源、绿色硅铝、磷基及新能源电池材料、现代服务业5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从成绩上来看,在扎实做好“产”的文章中,2024年昭通市预计产业投资增长10%、民间投资增长14%、能源投资增长18.7%,“五个千亿元级”产业综合产值超过3000亿元,呈现出主抓产业、强攻工业、民营经济活力迸发的发展势头,这些“硬核”数据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昭通之“能”——经济总量迈上2000亿元台阶

白鹤滩水电站动能澎湃。 柴峻峰摄

昭通园区集聚效应不断凸显,实体经济发展不断提质。2024年,昭通粮食总产量达212.6万吨、创历史新高;“昭通飞天苹果”“昭通小肉串”等“昭字号”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全省第一块光伏玻璃在昭通下线;暑期在昭通避暑游客每天保持在20万人,巧家成为游客避寒旅居目的地;昭阳经开区被列入全省7个“千亿级园区”重点培育,水富经开区被列入全省10个“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重点打造;市场主体总量突破40万户,“四上”企业达857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50%、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8%……

2024年末,昭通点燃的“三把火”,成为驱动现代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40万吨铝合金扁锭项目启动建设,标志着绿色硅铝产业迈出新步伐,云上营家·赤水源(镇雄)西南大通道供应链中心填补区域冷链物流空白,也推动昔日的“旱码头”向着现代物流枢纽蜕变;合盛硅业昭通水电硅循环经济项目40万吨工业硅正式点火投产,标志着昭通打造“千亿元级绿色硅铝产业”迈出坚实一步。

壮大产业规模,坚持经济转型。昭通步履不停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力争到2026年形成5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和一批百亿元级产业“5+N”的现代产业体系。

昭通之“能”——经济总量迈上2000亿元台阶

云南省第一块光伏玻璃在昭通下线。 沈迅摄

增长,宜居宜业是答卷

一大早,退休多年的刘爷爷和马奶奶从昭通古城附近的家出发,迎着朝霞,老两口开启“city walk”。过街楼、姜亮夫故居、挑水巷,修缮完工的迟家大院、广东会馆、陕西会馆、李氏支祠……这些伴随他们从小到老的老建筑,经过维护,古城的一梁一柱比记忆中更有韵味了。

昭通是中国南丝绸之路要冲、云南文化三大发源地之一,自古便是出滇入川的重要通道,故而古城虽不大,却有文物保护单位33处、历史建筑58处、名人故居5处,可见其商贸繁荣,文化璀璨。随着昭通启动古城保护工作,尘封在历史中的一砖一瓦又焕发生机,是建筑保护也是文化传承。在云南省两会上,昭阳区委副书记童友罡介绍,昭通古城向着申报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努力。

刘爷爷和马奶奶下午和晚上的时光,交给清官亭公园和望海楼公园,退休后,他们和老朋友们几乎天天在这两个地方约着锻炼身体、开展文艺活动。因为昭通交通的快速发展,他们也常在这些地方结交到旅居的新朋友。

昭通之“能”——经济总量迈上2000亿元台阶

昭通古城。 柴峻峰摄

“刘大哥,真羡慕你们,这可是一个好地方啊!”来自四川的张先生笑呵呵地说,他和妻子刚刚退休,因为身边有朋友在夏天来昭通避暑,体验感很好,于是他和妻子房车旅游的第一站就来到昭通。冬天虽然有些冷,但爱好摄影的他收获了意外之喜——昭通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黑颈鹤,白茫茫的雪地里黑颈鹤的翩翩舞姿和空灵鸣叫让他沉醉。

大山包保护区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鹤重要的越冬栖息地,随着生态的改善,这里的黑颈鹤数量从1990年建立保护区之初的200余只增加到现在的2000多只。

“我们将继续坚持保护优先、生态优先,合理利用保护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物种资源,打造集‘观鸟摄影、湿地观光、科普教育、户外运动、文化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同步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为越冬黑颈鹤打造‘温馨乐园’‘美好家园’。让人与鹤都体验到在昭通样样好。”童友罡说。

昭通之“能”——经济总量迈上2000亿元台阶

大山包黑颈鹤。 赵连杰摄

在昭通“样样好”,到底有多“好”?城镇建设各具特色。镇雄县以勒镇“陆港新城”和“书包上的城镇化”加快推进,“冬游云南·旅居巧家”“金沙江畔·美丽绥江”“多彩盐津·一线城市”“红色扎西·胜利起点”“将军故里·天麻之乡”等城市品牌频频“出圈”,水富市荣获“云南省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县城”称号。

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深化。昭通市建成城市公园83个、完整社区17个、城市生态廊道102公里,打造昭阳洒渔河流域乡村振兴精品示范带等农文旅融合示范项目38个,城乡宜居宜业水平显著提升。写好“城”文章,2024年,全市城镇化率达44%左右,全市城镇化率近3年来实现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交出了一张城乡融合、宜居宜业的答卷,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搭建了重要载体。

昭通之“能”——经济总量迈上2000亿元台阶

都香高速永丰立交。 柴峻峰摄

增长,群众增收是关键

“慢点,慢点!”“快来帮我搭把手。”“这个房子又宽敞又明亮,户型结构很不错。”……新春将至,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热情帮助下,昭通镇雄“1·22”山体滑坡灾后安置搬迁群众陆续搬进新家,在新房过新年,迈向新生活。

“这次灾后恢复重建安置点项目总建筑面积24.41万平方米,安置房1344套,分两期建设。一期总建筑面积12.1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600套,主要用于‘1·22’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划定搬迁区域的296户1334名群众和有意愿进城集中安置的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群众安置。二期拟建安置房744套,用于其他避险地灾搬迁群众安置。”在云南省两会现场,镇雄县委副书记、县长杨绪春介绍。

昭通之“能”——经济总量迈上2000亿元台阶

镇雄纺织产业园区一工厂内,群众就近就地就业。 人民网记者 蔡树菁摄

安居方可乐业,杨绪春今年两会建议里处处可见“就业”二字。镇雄是云南第一人口大县,总人口171万人,外出务工人员长期保持在49万人以上,过半人数前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照看不了家里的“一老一小”。为解决这一问题,也为了促进本地经济发展,镇雄回引落地相关劳动密集型主导产业,有序回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

“全国脱贫看云南,云南脱贫看昭通。”在扎实做好“人”的文章中,昭通始终把促进群众增收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头等大事,突出抓好群众收入和劳动力返乡监测、产业和就业支撑、扶贫资产盘活“两监测两支撑一盘活”,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交出了一张脱贫巩固、群众增收的答卷。

昭通之“能”——经济总量迈上2000亿元台阶

昭通苹果园。 昭通市委宣传部供图

群众收入保持快速增长。脱贫群众收入增速连续3年位列全省第一;2024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2%,增速位列全省第二;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下的脱贫户和监测户实现动态清零。

返贫致贫防线更加牢固。制定落实“防贫保”“惠民保”“巨灾保”等政策措施,有效防止3.86万户群众返贫致贫,累计消除“三类对象”风险4.13万户18.08万人、风险消除率达72.1%。

协作帮扶成效明显。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组团式”帮扶投入资金8.6亿元,实施项目337个,366名人才结对帮扶全市13所学校、13家医院、15个产业,形成了“外力输血、自我造血、抱团活血”的生动场景。

昭通之“能”——经济总量迈上2000亿元台阶

昭通市永善县马楠花山节的芦笙舞展演。 陈洪摄

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实施收官之年、“十五五”发展谋篇布局之年。昭通走出了一条“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以人兴业”的产城人融合发展新路子,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成“形”起“势”。

百舸扬帆,破浪者先;万马奔腾,奋蹄者前。昭通市深入推进农业强市、能源强市、交通强市、生态强市、教育强市“五大强市”建设,努力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入全省“第一方阵”。昭通之“能”,在于让各族群众生活更美好、更幸福是永恒的底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24 0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聚焦扩大规模总量   扎实做好“产”的文章
本文转自:昭通日报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是脱贫致富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脱贫地区“造血”功能、帮助脱贫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昭通是农业大市。党的十八大以来,昭通
2023-06-28 00:20:00
...中国—南亚博览会8月20日在昆明闭幕。大会期间,云南省昭通市积极开展招商推介,成功签约24个项目,协议引资291.7亿元。昭通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承新在推介会致辞中表示,近年来
2023-08-21 21:22:00
“五大强市”建设②|深入推进能源强市建设 打造“千亿元级”绿色能源基地
编者按:2024年,昭通市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提前一年迈上2000亿元台阶。2025年,昭通市立足新的坐标方位、发展形势和使命任务,作出深入推进农业强市、能源强市、交通强市、
2025-05-04 18:49:00
推进“五大强市”建设,云南昭通底气何在?
...云南频道今年初,全国脱贫人口最多的地级市——云南省昭通市传来好消息,全市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提前一年迈上2000亿元台阶。2025年,昭通将围绕做好“产、城、人” 三篇文
2025-01-21 17:23:00
观云台|昭通“新看点”
...:人民日报客户端徐元锋 符皓 程浩 曾智慧 蔡树菁提起昭通,你会想到什么?是麻辣鲜香的小肉串?还是苹果、洋芋、天麻和大山包?对昭通了解的人,会说这些年昭通的脱贫攻坚和交通突破
2023-02-14 15:20:00
“六场硬仗”,云南昭通的新年新打算
...谋篇布局之年。2024年,全国脱贫人口最多的地级市云南昭通,全市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提前一年迈上2000亿元台阶。昭通以坚决打好“六场硬仗”的决心,迎接新的一年。
2025-01-21 17:20:00
昭通GDP增速缘何画出上扬曲线
本文转自:云南日报聚焦昭通GDP增速缘何画出上扬曲线昭通中心城市“会客厅”公式 省耕山水国学文化公园。 本报通讯员 柴峻峰 摄云南水富智能科技园生产车间。本报通讯员 狄廷秀 摄昭
2024-01-09 07:06:00
本文转自:昭通日报本报讯 (记者 陈忠华)日前,中共昭通市委、昭通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昭通市深入推进“六大战略”、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三年行动工作方案》。《方案》在“构建
2023-05-29 00:18:00
本文转自:昭通日报本报讯 (记者 陈忠华)日前,中共昭通市委、昭通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昭通市深入推进“六大战略”、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三年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
2023-05-30 00:1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11月8日,“西矿街千峰北路口”“千峰北路迎泽大街口”两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投入使用。此次新增的两个“公车点”位于万柏林区重要的居住与商业集中地
2025-11-09 07:01:00
由省消防救援总队在钟楼街精心打造的“消防科普小镇”于11月9日正式对公众开放。这一全国首创的消防科普宣传综合体,集消防科普讲堂
2025-11-09 07:01:00
11月8日,市卫健委发布消息,我市开展救护车清查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全市救护车的规范管理,切实提升救护车运行管理水平,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益
2025-11-09 07:02:00
霜降一过,并州大地寒意渐浓,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却热度飙升:车间里机器轰鸣,塔吊下焊花四溅,路基上巨臂挥舞……四季度“收官战”打响
2025-11-09 07:02:00
11月8日,由太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太原市总工会联合主办的“金秋搭桥架·就业有‘工’略”专场招聘会,在太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顺利举行
2025-11-09 07:02:00
宽城满族自治县孤山子村“两山学堂”话振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些年来发生在身边的变化
2025-11-09 07:32:00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体育赛事带动消费超411亿元赛事流量如何变消费“留量”河北省赛事经济有多火?河北省体育局提供的数据显示
2025-11-09 07:32:00
连日来,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市工商联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结合各自实际安排部署贯彻落实工作。民革太原市委会召开常委(扩大)会议
2025-11-09 07:33: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②|清河古码头 文旅焕新生
清河古码头 文旅焕新生10月15日,清河县益庆和盐店博物馆里的沙盘复原昔日清河油坊码头舟船往来的热闹场景。 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崔玉洁摄卫运河左岸
2025-11-09 07:33:00
鲁网11月8日讯(记者 赵鹏飞 徐之的 通讯员 李甜)11月8日,立冬时节,荣成市中医院第八届膏方节盛大启幕,在场市民共同见证着这场融合传统中医智慧与现代健康需求的养生盛会
2025-11-08 15:55:0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权威访谈·吉林篇|乘势而上接续奋斗 将吉林打造成为新时代省域副中心
共识在凝聚,力量在激荡。 连日来,吉林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将全会精神作为行动指南,在学思践悟中使其入脑入心,凝聚起奋楫争先的强劲动能
2025-11-08 16:03:00
谁敢相信已经立冬了!今天(11月8日)福州气温达30℃!
2025-11-08 16:10:00
这波“种草”河南,来自台湾青年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河南之行让我们深切触摸到中华文明的厚重脉络,也亲眼见证了大陆发展的澎湃动能!每一步探访都像打开一扇窗
2025-11-08 16:14:00
徐家楼街道新华社区开展“暖‘心’立冬·暖‘新’一家”聚餐活动
鲁网11月8日讯11月6日,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新华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暖心驿站”为服务阵地,围绕“暖‘心’立冬,暖‘新’一家”主题
2025-11-08 16:27:00
党建领航暖立冬 志愿同心聚邻里—玉地山路社区“立冬・暖兮”沙龙活动传递双向温情
鲁网11月8日讯 (记者 薛同春)具备专业组织能力的青岛爱心角志愿服务中心与深耕“社区生态”服务领域的青岛市慈明慈善基金会携手发力
2025-11-08 16: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