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缙云丨兰杨花:蒲扇的记忆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10-07 06:44:00 来源:上游新闻

缙云丨兰杨花:蒲扇的记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蒲扇的记忆

文/兰杨花

每到夏日炎炎之时,就会想起一首童谣:“六月天气热,扇子借不得。有钱买一把,无钱等他热。”说的就是蒲扇。小时候,村里家家户户人手一把蒲扇。蒲扇的样子又都差不多,于是都要在扇子上写上名字。这样,万一拿错了,还可以找回来。

每回吃完午饭,把碗洗完,大人们都在午休时,我们几个堂兄弟姐妹却是精神头好得出奇,时常拿着大大小小的扇子飞也似的在各家的堂屋里、过道里,竹林里穿来钻去。也不大声叫嚷,只听得踢踢踏踏的脚步声,刚由远及近地飘到门口,等你去看时,又什么都看不到,最多就是一个白背心的影子。

三哥最聪明,每回都能想出特别的点子。我们七八个小娃儿大多拿的是前一年的旧扇子出来,难免有些破旧,甚至于蒲扇边角都需要母亲们用花布条缝上一圈。他手上拿的却是这年端午新买的扇子。这还不算,不晓得他哪里看的神话故事,非要拿别人手里的一把扇子在手里,两只手在那里挥舞着装大鸟,或者是老鹰之类的。有一回,大约是看过了香港武侠片《霍元甲》,他爬上一棵柚子树(那是四公栽的,但是又不怎么结果,就只挡在路中间,我们时常绕着树跑),叫我们把蒲扇递给他。然后,他两手使劲扑腾着,缩着两条腿,学着陈真的样子,从树杈上大叫着跳下来。结局当然是摔了个四脚朝天,扇子也弄破了。我们一群孩子围在那里,不知道该笑他还是该安慰他。

后来又有一次,三哥撺掇着祖父倒立。那个时候,祖父已经年近七旬,但他老人家可听不得我们的央求。于是,在大家此起彼伏的清脆的掌声中,他老人家把手中的大蒲扇往裤腰上一插,找了一处土墙,两只粗壮的手掌往地上一按,双脚顺势一蹬,腰杆一挺,啪的一声就搭到墙上了。三哥兴奋地直跳,其余几个看得傻眼。祖父在地上喘着粗气,脸都憋红了,却不下来,蒲扇在他身后咯吱咯吱地响。正在这个时候,幺叔走了过来,一看祖父在靠墙倒立呢,气得一巴掌就给三哥头上呼了过去。然后赶紧奔过去,扶住祖父的腰和腿,慢慢地让他下来。祖父还不知道三哥已经挨了揍,还在那里问:“怎么样嘛?没有吹牛噻!我年轻的时候,可以倒立一杆烟的功夫。”

祖父自然是没有吹牛。他年轻时是挑夫出身,脚力好得很,时常跟着一群人去自贡挑盐回来贩卖,赚几个辛苦钱。夏天出门,蒲扇是必需的。可两只手要扶着担子,哪里有空拿蒲扇?于是,扇子就经常插在腰间,有时又在脖领,歇脚时再拿出来扇风。但也只能有蒲扇,像折扇那样的有钱人家才用得起的扇子,我们家是没有的。但祖母用的蒲扇却是小巧得很。祖父每年端午必定要去镇上给祖母挑一把蒲扇。那蒲扇必得扇面圆且好看,扇柄轻且称手,捏在手中一摇,清风徐来,手不累,心不慌,这才给祖母买回来。

祖母拿到新扇子后,便会从水缸里舀一盆清水,将它放到水里浸泡半个小时才拿出来,放到阴凉地方晾干。到下午的时候,她就摇着新扇到各家屋里去走走,看看。每每看到她的孙子们正在地上玩耍,就走过去,站在一旁,用手中的蒲扇驱赶蚊蚋。那一股夏日独有的清凉就浸润到我们心里了。

有了新扇,祖母往往会找出去年的旧扇来,又从笨重的衣柜里翻出花花绿绿的布块,用剪刀剪成合适的布条。然后,眯缝着眼把这些或素雅或繁复的布条,缝在蒲扇的边框上。于是,这些原本已经破败的蒲扇又焕发了生机,甚至比新买的蒲扇还要好看。每每我们惹了祖母生气,她就作势要拿蒲扇拍我们的背,但有布条的隔挡,哪里会觉得疼呢?

夏天暑热正当的时候,有客人来访,祖母在家里备着的蒲扇便有了用武之地。人家走进门来,还没有坐下,一把轻巧的蒲扇就已经递了过去,自然是这年新买的。这时,祖母就会把扇子放在凳子上,起身去给客人倒水。水是一清早就烧开,拿新摘的薄荷叶泡在瓦罐里的,凉到这时,刚好不烫嘴,也不凉心。入得口来,薄荷的清爽沁人心脾,来时的热气好似一下就驱走了。两个人一边摇扇,一边说着话。天井里几株玉簪花仰着洁白的花朵,沉浸在她们的故事里。祖母那个年代的人说话,是非常小声的,以至于我只看得见她们在张嘴,却听不清一个字。说到好笑的时候,两个瘪嘴的老太太开怀大笑起来,我却只看到满脸的皱纹,还是一个字都听不清。到现在,我倒好像是知道原因了。她们讲的何曾又是我一个小女娃可以听得懂的?话里的家长里短,岁月更迭,世事变迁,人情世故,怕是三天三夜也是说不完。

小时候去外祖母家,她家门前的田坎上栽种着各种果树。有桃李杏梨,橘柑橙柚,还有漫山遍野的红桔树。我尤其喜欢那田埂上一排笔直的椰子树,还有蒲葵(蒲葵叶就是用来做蒲扇的)。每回见了蒲葵树,就心里计划着,割一片叶子来做一把蒲扇。但每回也就是看看,想想。那个做扇子的想法时常淹没在外祖母蒸的糯米包谷里,炖的土鸡汤里,晒干的花生里,煮熟的毛豆里,没有一回是付诸行动了的。

外祖母家照例是数不清的蒲扇。我时常趴在高高的凉板席上,听着她和母亲说着石牌坊的故事,耳边是轻柔的风,和着聒噪的蛙鸣。在明亮的月光中,迷迷糊糊地被母亲抱到里屋的篾席上,又是一阵蒲扇驱赶蚊虫的嚓嚓声,以及放下麻布帐子时,缝在帐门边的铜钱发出的铮铮金属声。

作者简介:兰杨花,笔名何秀,重庆市第三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非虚构)班学员,曾参与《荣昌陶器志》编写,作品发表于《重庆政协报》《重庆杂文报》《荣昌日报》《海棠文艺》《泸州作家》《莲峰》等。

缙云丨兰杨花:蒲扇的记忆

编辑:朱阳夏责编:陈泰湧审核:冯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7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缙云丨张从辉:一把蒲扇摇到老
一把蒲扇摇到老文/张从辉入夏以来的持续高温,我开始担心起老家年迈的母亲来。“老母亲啊,天气热了,一定记得开空调哦!”可母亲在电话里答非所问,一会儿说太麻烦记不住;一会儿又说太费电
2023-07-22 07:17:00
缙云丨向萍:歇凉·童年·乡愁
歇凉·童年·乡愁文/向萍两根板凳、一副凉板、几把凉椅,一字排开。大人摇着蒲扇,小孩听着故事。天上星星在眨眼,树上蝉儿在唱歌。就着河边吹来的凉风,盛夏的夜晚,几多惬意!然而,这样的
2023-08-04 00:36:00
缙云丨李秀玲:外公的凉面
外公的凉面文/李秀玲如果说,这世上还有一碗比重庆小面更让我喜爱和不舍,那就是凉面。凉面又称“过水面”,古称为“冷淘”,传说最早起源于唐代武则天未入宫之前。而传闻武则天出生在利州(
2023-09-14 07:16:00
“盛夏·风来”常熟市沙家浜镇芦荡社区开展蒲扇DIY活动
来源:扬子晚报蒲扇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扇子的一种。近日,常熟市沙家浜镇芦荡社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盛夏·风来”蒲扇DIY活动。俗话说,文人扇胸,武人扇肚,农民扇背
2024-07-31 15:00:00
小扇引微凉 悠悠夏日长
...一抹清凉。”话音刚落只见老公从房间里找出两把圆圆的蒲扇。在这停电的日子里,它突然显得无比珍贵。我接过这精巧的蒲扇如获至宝。记得小时候每年夏天母亲都会坐在院子的柳树下编织蒲扇。
2023-07-17 11:23:00
夏日草木清凉
...这样的清凉,当然还稍显不足。炎炎夏日,还得来一把老蒲扇。旧时的夏日,谁的家里没有一排溜过去的老蒲扇。旧时的人家,一栋老房子里住着十几口人,那是常有的。于是,为了给蒲扇做标记,
2024-05-08 07:16:00
老蒲扇(图)
...相识。父亲语调悠长,说道,这是蒲葵叶子,是用来制作蒲扇的,是夏天祛暑的必备之物。说着,父亲变戏法似的,拿出一个做好的蒲扇,比原蒲叶小了两圈,周边已被修剪掉,褶皱也已大体拉平,
2023-08-10 05:08:00
东明县渔沃街道东兴社区组织开展 “蒲扇摇曳 巾帼芳华绘” 活动
...区精心筹备并开展了一场充满艺术气息与女性魅力的 “蒲扇摇曳 巾帼芳华绘” 活动。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吸引了众多社区女性同胞踊跃参与,大家相聚一堂,用蒲扇与花朵,共同描绘出属于自
2025-03-10 10:31:00
缙云丨尹君:母亲茶
母亲茶文/尹君新茶就要上市了,我不禁想起了母亲,十年前,母亲就是在这个时候离开我们的。所以,每当新茶即将上市的时候,我特别思念母亲,脑海里也不断翻涌着关于茶、母亲和父亲的一些记忆
2024-03-19 07:01: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珍爱网见证:在屏幕那端,他们找到了余生的伴侣
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小李和小陈(均为化名)原本是两条平行的轨迹。小李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品牌策划,生活被会议与数据塞得满满当当
2025-11-05 13:58:00
“云养伙伴”打开社交新模式
在社交关系趋向“轻量化”的当下,一群年轻人正探索超越“搭子式”关系的新型社交模式——“云养伙伴”,也就是“认养”一个网络世界里的朋友
2025-11-04 14:15:00
47年,平凡的坚守与伟大的情分——聆听“好嫂子”闫学菊的人间烟火故事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刘玉娜通讯员 张阳)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潘旺村大马家疃,闫学菊用47年时光书写了一段亲情传奇
2025-11-04 15:08:00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长寿秘诀是心宽不生气
在西安市灞桥区半坡社区西安电力机械公司家属院,提起101岁的老人张巧巧,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101岁还能这么精神,思维这么清楚
2025-11-04 18:42: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9个小技巧,帮助孩子实现快速的“语言大爆发”
语言发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这个过程常常充满了挑战。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表示,接诊时
2025-11-04 19:30:00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
外卖小哥“耳尖”识电诈 保住女子12万元孩子读书钱
南报网讯(通讯员秦公轩刘叙麟记者王茸)近日,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听到一名女子在打视频电话,对方疑似教她如何转账,热心的外卖小哥赶紧报了警
2025-11-01 09:44:00
【天眼快评】女儿为留学欲卖病父唯一住房,一纸判决见温度
10月2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一则由广东珠海香洲法院审理的家庭纠纷案件。2008年,小美的父母购入一套房产,两年后登记在时年仅6岁的小美名下
2025-11-01 19:44:00
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分享润初心 文字力量伴成长
鲁网11月1日讯10月28日,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团队的各位老师们齐聚一堂,将教学里的细碎故事、教育中的点滴思考,融进阅读的时光里
2025-11-01 20:41:00
“黄昏恋”她向他大额转账 这样的借款,可讨回吗?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海法宣)“恋爱期间钱款来往需谨慎。”这话不只对年轻人适用。厦门中院近日二审判决的一起因“装修垫资”引发的老人恋爱金钱纠纷案
2025-10-31 08:16:00
每天3块钱买的保险,出事了到底管不管?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每天接单前被扣3块钱,说是买了保险,真出事了,到底能不能赔?本期“法式”生活,我们通过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审判的一起保险纠纷案件
2025-10-31 1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