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全媒体生态视域下高校舆情引导与处置机制研究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4-02 08:5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乡日报

王迪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舆论声量的不断扩大提供了必要条件,极大程度改变了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角度与速度,影响了网络公共空间的秩序风尚,并进一步作用于现实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此背景下,高校作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其舆情呈现出载体多元、过程复杂、客体相似、时间关联的特点,为后续引导处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立足全媒体生态视域,高校当基于自身工作性质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探索构建科学的网络舆情引导与处置机制,全面扭转传统舆情处理工作中的被动局面,优化立德树人工作成效,构建形成长期向好、全面向好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优化舆情认知,转变工作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全媒体生态视域下高校舆情处理机制的科学构建有赖于工作理念的创新构建。高校应提升对舆情处理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舆情由过往自然人参与的有形形态向网络空间多元主体、立体化传播转变的整体格局,形成深入群众、主动作为,利用全媒体传播平台引导、平息不良舆论的工作思路,不断维护校园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的正向氛围,进一步提升社会评价满意度与公众信任度,为学生群体健康成长与长远发展创建良好环境条件。

一方面,高校应确立舆情危机意识,形成引导与处置相结合、疏通与防治相补充的工作理念。高校须深度明晰当前网络舆情对校方反应的考验,理解、尊重社会公众对舆情所涉事件真相的关注,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整合事件产生缘由与发展脉络,以诚恳的态度、清晰的措辞公开事件信息,并在充分研究事件后制订解决方案,跟进公布处理依据与处理结果,妥善回应公众关注与监督。在舆情处理过程中,高校相关工作者应秉承谦虚、谨慎、务实的心态,坚决杜绝删帖、禁言等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避免武断偏私、求快求满的处置手段,而应以反应迅速、逻辑清晰、态度端正、过程结果公平的处理全程赢得公众信任,牢牢把握网络舆情后续发展的主导权。

另一方面,高校应构建多元主体协同的舆情应对理念。高校舆情类型多样、过程复杂,并非单一的处理模式或机械的处理原则能够应对。当不利舆情出现时,高校应重视时间成本,联合与舆论事件相关的职能部门,对事件内容与具体发展过程进行专业化探讨,最终制订形成全方位回应公众的系统性处理方案。同时,高校应当积极向内外沟通,对内缓解教职工与学生群体的担忧焦虑,对外借助全媒体平台澄清事件内容,阻止舆情进一步扩散,修正公众对高校的印象。

提升管理能力,加强队伍建设

高校舆情的完善处理需以人才队伍专业能力的充分发挥为基础。面对全媒体生态背景下日益繁杂的信息传播状况,高校当着重加强舆情处理队伍专业化建设,持续优化工作团队的组成结构、工作态度与信息技能水平,拓展舆情引导管理范畴,切实改善高校舆情处置能力。

一方面,高校应以当前宣传工作队伍为基础,选拔了解全媒体生态状况、具备舆情引导专业知识的人才,成立专门的舆情管理小组,为高校舆情处理工作确立专业水准。在此基础上,高校可聘请网络媒体技术与公共关系管理的专家、学者为小组成员提供系统的专业培训,使之正视自身在校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确立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形成与高校内外舆论情况、长期发展方向、目标定位相匹配的舆情引导处置能力,进而为高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创造和谐健康的良好环境,为高质量人才、潜在人才的流入去除障碍。

另一方面,高校应当拓展舆情引导处置的主体范畴,在专门工作队伍之外培育一批思想先进、意志坚定、价值取向优良的舆论引导者。高校学生群体思维活跃,对热点事件保有极高的关注度,具备参与舆论讨论的热情,能够在网络空间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力。故高校可增强与网络领袖的沟通交流,鼓励其积极参与事件讨论,充分发表意见想法,发挥号召与引领作用,帮助学校改善网络舆情走向。在此过程中,高校有关部门当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思想倾向,不仅要规避学生情绪不稳扩大舆情范围,而且要尽可能避免学生在参与网络讨论的过程中心理健康遭受损害,影响个人生活学习与长远发展,极力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与高校舆情发展趋势持续向好。

创新思政教育,提升媒介素养

高校教职工与学生群体是舆情产生、发展的源头,高校当立足全媒体生态视域,依托思政教育对前述主体进行媒介宣传教育,提升校内人士的思政水平、法治意识与媒介素养。在高校科研、工作、学习过程中,教职工与学生或许会将自身遭受、参与、见证的事件上传到网络空间,有意或无意间引发社会舆论关注,影响群众校园生活与高校声誉。据此,高校应强化源头引导治理,创新思政教学方式与内容,通过案例展示、情景演示等生动方式向各类群体普及法律知识,引导其建立正当合理的沟通思维与矛盾处理方式,一定程度上减少高校舆情的萌发。同时,高校还应增强过程防治,通过虚假网络信息、偏颇主观描述等内容,帮助教职工与学生群体提升网络舆论信息辨识能力,避免因信息不全面引发以讹传讹的乱象,有效控制舆情扩散范围。

完善舆情应对,构建预后机制

全媒体生态视域极大便利了公众对高校的监督,与此同时,其在舆论场景中的扩大特性也难以避免地对高校声誉产生损害,对高校内部管理与长期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全媒体生态体系,构建“后舆情”处理机制,科学化解潜在问题与遗留影响。在具体实践中,高校应全面、深度审视自身管理工作缺陷,及时改善其中不科学、不合宜的运行机制,保障校内各类群体的合法权益,减低未来高校舆情产生几率。此外,高校还需在舆情处置工作完成后进行复盘,提升后续舆情处理应对实践能力,构建形成适宜校园特色与发展规律的工作经验,不断打磨形成更加优质的工作模式。

全媒体生态视域为高校舆情引导与处理提供了新的思想方向与实践维度,高校当积极应对舆情挑战,构建对网络时代舆情发展的准确认知,掌握舆情传播扩散规律,不断加强舆情管理队伍专业能力建设,积极提升校内各类主体思政水平与媒介素养,并于处理工作结束后形成“反思—复盘”的预后机制,切实深化自身同各类媒体平台的联系程度,最终形成集舆情源头治理、过程防治、引导处置、预后优化为一体的高质量管理机制,为教职工与学生群体提供良好的价值指引与发展基础,逐步建成优良的高校网络空间。

作者系河北金融学院党委宣传部宣传教育科科长;本文系2023年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作用机理与路径选择——基于解释水平理论视角”(GXDJ2023B330)的研究成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2 12:45:5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华社客户端浙江频道1月7日电 为进一步准确把握涉农网络舆情风险点,提高舆情应对的前瞻性和针对性。《三农舆情蓝皮书——中国三农网络舆情报告(2023)》发布暨三农舆情应对研讨交
2024-01-08 17:16:00
刘明洋:社会协同治理视域下主流媒体如何创新
...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明洋发表了题为《社会协同治理视域下主流媒体创新路径》的主旨演讲。刘明洋教授首先阐述了现代网络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认定标准、认定主体、“再主流”等问题,然后
2023-11-25 14:57:00
...效能,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深入考察了四川省市场监管领域舆情治理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了市场监管领域的网络舆情引导规律,力图为提升网络舆情引导治理效能提供切实的对策和路径。网络舆情治理
2022-12-30 05:05:00
...化。因此,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立足新时代,在新媒体视域下,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教学方式和实践内容,推进思政课程建设,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针对性,拓展大学生思政教育有效
2024-01-17 06:47:00
本文转自:承德日报公立医院新媒体建设与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建设的研究王珮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媒体进入大众的生活。新媒体是指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
2023-12-12 11:04:00
...蒙古工业大学2022年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课题“全媒体视域下高校‘三全育人’实施路径研究”〈批准号:DSWT202207〉的研究成果)
2023-11-24 06:07:00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基层“舆情焦虑”该怎么解决刘璐本报记者 刘璐20年前第一次接触“新闻发布”时,张志安还是复旦校园里的一名博士生。此后无论是在高校任教,主持相关智库、课题,还是活
2024-04-14 05:56:00
增效赋能|河南省保险行业协会携手大河网举办声誉风险系列培训 共促行业高质量发展
...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互联网的每个角落都有可能成为舆情爆发的发酵池。对于保险行业而言,如何在复杂的舆论生态中稳健前行,有效应对突如其来的舆情危机,维护企业的良好声誉,成为每一
2024-12-09 16:47:00
...示,作为主流媒体,要敏锐感知社会最新发展趋势,加强舆情监测,在舆情发酵中主动研判、主动作为;加强调查研究,既要准确报道个别事实,也要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全貌事实;发挥“把关
2024-05-16 10:42: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尚德2025财年Q2营收5.39亿元,非学历业务收入贡献总营收的78%
多知8月14日消息,尚德机构(NYSE:STG)今日公布了其2025财年第二季度及2025财年上半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
2025-08-15 10:59:00
绿色守护从我开始 济南高新区正丰中学学子开启生态监测探索之旅
探生态监测奥秘,悟绿色守护担当,近日,济南高新区正丰初级中学2024 级凌云四班的同学们走进了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2025-08-15 11:23: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实习生 白应婵 策划整理编者按:即日起,《青年说》栏目策划推出“山东教育者手记”,为山东大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和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2025-08-15 14:47:00
黄河科技学院专科批征集志愿公告
根据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关于河南省普通高职(专科)批征集志愿的通知,黄河科技学院对普通专科批招生计划进行整合,参加征集志愿
2025-08-15 18:27:00
校地共绘“红色育人图”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以党建联建激活思政新动能
大河网讯 近日,洛阳科技职业学院信息与数字工程学院党总支与赵保镇东赵党总支在宜阳县马河村举行“校地党建结对共建课程思政基地”授牌仪式
2025-08-15 18:28:00
专家蹲田开“良方” 河南农大“头雁”导师团茶园传经送宝
大河网讯 “这片茶树叶子有点卷边,得赶紧铺上杂草保墒!”8月13日,舞钢市庙街乡千宝农业茶园里,河南农业大学副教授赵仁亮蹲在茶垄间
2025-08-15 18:28:00
大河网讯 近日,随着最后一批录取通知书的封装寄出,河南财政金融学院2025年招生录取工作圆满结束。各类型、各专业生源充足
2025-08-14 16:55:00
金奖!郑州技师学院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能力大赛荣获佳绩
大河网讯 8月9日,在第八届全国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能力大赛 “智能座舱关键技术应用” 赛项中,郑州技师学院机械工程系教师齐明洋
2025-08-14 16:56:00
黄河科技学院 “1+6+N ”铸魂养德工程:创新思政育人体系
近年来,黄河科技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拓展思想政治工作路径
2025-08-14 16:56:00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语润乡村志愿服务团队走进新疆喀什
2025年8月,山东交通职业学院语润乡村志愿服务三支团队赴新疆喀什开启为期八天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8 月 1 日上午
2025-08-14 17:04:00
大河网讯 近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程管理类专业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再亮新成绩,其积极探索的“赛教一体”模式,构建起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2025-08-14 17:26:00
触摸科技脉搏,推动城市数字化建设
编者按:匠心筑梦绿水青山,技能绘就生态画卷。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建工学院深耕园林技术、园林工程和智慧城市领域,以“专业链”对接“产业链”
2025-08-13 13:43:0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2025年招生再传捷报:规模与质量双提升,彰显办学硬实力!
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及录取工作在夏日中落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本科批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生源质量再创新高,以强劲实力在陕西新高考改革元年交出亮眼答卷
2025-08-13 13:45:00
鲁网8月13日讯近日,由中国水利教育协会主办、江苏科技大学承办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落幕。济南大学参赛作品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
2025-08-13 15:37:00
乡土回响 枝江村民点赞“小候鸟”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邓俊芬)一个盛夏,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小候鸟”志愿服务队的身影,深深印在了枝江市顾家店镇和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025-08-13 17: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