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基层“舆情焦虑”该怎么解决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4-14 05:5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基层“舆情焦虑”该怎么解决

刘璐

本报记者 刘璐

20年前第一次接触“新闻发布”时,张志安还是复旦校园里的一名博士生。此后无论是在高校任教,主持相关智库、课题,还是活跃在各种平台上自嘲当“中V”,他的研究视野始终没有脱离基层舆情工作一线。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张志安表示,这些年最直观的感受是网络舆情越来越呈现出复杂性和专业性特征,这也是创新方法论,是让基层舆情处置沟通工作反哺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关键。

戴着“眼镜”看舆情

记者:长期深耕各地舆情处置沟通工作的实操与研究,您认为基层“舆情焦虑”的情况普遍吗?有哪些具体表现?

张志安:还是比较普遍的。我觉得现在基层看舆情有四种“眼镜”:

第一是哈哈镜里看舆情。把吐槽当舆情,把简单的线索、初级的爆料、个别的负面评论当舆情,“不是舆情当舆情”。

第二是放大镜里看舆情。把小舆情看成中舆情,中舆情看成大舆情,放大风险感知,自我加压。

第三是望远镜里看舆情。拿望远镜盯着行业,瞄着别人,只要人家有点风吹草动,自己就如临大敌,紧张不已。

第四是显微镜里看舆情。即使没有舆情,也会提醒你睁大眼睛,说不定已经有舆情在发酵,只是你还没发现。

记者:这些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张志安:基层的“舆情焦虑”,恐怕和“舆情洁癖”有关。“舆情洁癖”就是对舆情零容忍,只接受正面声音。只要有负面声音,不管多少声量,都希望能够全部抹平。

其实这种“洁癖”既不符合我国信息公开的原则,也不适应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要求,还与舆情的客观生态相违背。但明知不可能,为什么依然要照做?我概括了三点原因:一是一些干部过度爱惜自己的羽毛;二是担心残留的舆情会继续发酵,带来更大风险;三是害怕被问责。尤其第三点,是很多干部压力的主要来源,可能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层层加压。

记者:您建议用什么“眼镜”看舆情?

张志安:首先要用平面镜。网络舆情多是热点事件的“情况反映”,有其真实性,但未必有代表性。在认知网络舆情时,需要实实在在从事实出发,心平气和,理性看待。

其次要用多棱镜,采用多学科视角的方法论,研判网络舆情。比如,从政治学角度看舆情背后的意识形态风险,从传播学角度看网络舆情的生成发酵,从社会学、心理学角度看不同群体的社会心态。

过去10多年,各级政府对网络舆情高度重视,以舆情处置推动社会治理,发挥了很多积极作用。但我们也看到,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些地方走偏了,有些地方失控了,有些地方焦虑了,这是需要反思的。

舆情处置沟通需要迭代

记者:舆情处置过程中,出现过哪些常见的问题?

张志安:第一是控制思维的路径依赖。有些地方政府封锁信息,对媒体采访采取阻挠的方式,希望将公共危机事件隐瞒下来。

第二是发布信息的滞后缓慢。地方政府第一时间通报上级政府,但不在第一时间通报媒体,留下较长的信息空白期,导致舆情愈演愈烈。

第三是信息披露的避重就轻。发生危机事件后,地方政府允许媒体在第一时间进行报道,但在与媒体沟通中屏蔽掉对地方政府不利的有关信息,有限告知。

我认为,当前基层舆情处置沟通工作到了亟待“更新迭代”的重要时刻。

记者:这是不是意味着,舆情监测对数据精细度、信息颗粒度,都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

张志安:没错。这些都要求我们更加善于把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从数据背后去洞察社会心态,研判意识形态。有些单个的热搜,更多偏向一种流量法则、一种流行性,而不是重要性或者是公共性。尤其要警惕打着“舆情”幌子的资本操纵。

比如前段时间“战马行动”事件引发多家央媒发声,我认为,一要警惕这种打着爱国旗号的商业行为;二要辨析何谓“伤害民族感情”,明确边界,要尊重事实;三是呼吁执法者要求真务实,不要被“舆情”过度绑架,执法要保持定力。

记者:经过这些年对大量案例的调研,您认为方法论的迭代可以从何处入手?

张志安:我总结了洞察舆情危机的四个维度:

一是厘清事件本质。例如,是局部性的还是全局性的,是偶尔个案还是高频危机,是可避免可预防的危机还是不可预料的突发意外?

二是辨析扩散范围。根据舆情事件的演变过程,准确把握热度和影响范围。

三是识别核心群体。区分是直接利益群体的诉求,还是间接利益群体的期待。

四是把握理性程度。对理性的批评和质疑,要虚心接受;对非理性舆情,特别是高度极化的非理性舆情,可以保持敬畏、旁观,不必盲从。

再加一句,处置网络舆情,需要健全机制。我认为这是解决当前“舆情焦虑”的关键,关乎干部的考核和切身利益。目前我们还是比较缺乏可以为“舆情洁癖”松绑的机制保证。

记者:您对此有什么建议?

张志安:首先权责要明晰。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存在“重事后处置,轻事前防范”的情况。不过,在我观察的个别地区,主要领导已经有这样的意识和习惯,在处理舆情问题时,首先批转给相关职能部门。以解决事情为本,以引导、处置舆情为辅,同步进行。归根结底,“做的工作”比“说的工作”更加重要。

另外追责要审慎,避免让承压的基层过度放大风险、自我施压。小事别紧张,大事赶紧办,事后查漏洞,处置完抓预防,把“洁癖”转到线下,让理想的、前置的舆情引导工作,倒过来助力社会治理的进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4 08: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面对公共事件,干部不可“躲镜头”“怕回应”
近年来,由社会、民生话题所引发的舆情事件较多,发酵速度也比过去更快,舆情应对主体不断下沉,对干部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记者梳理江西近年来发生的多起热点公共事件发现,超半数存在
2024-06-12 09:51:00
侠客岛:“鼠头鸭脖”事件的舆论引导体会
...论引导效果突出,体现了党中央机关报新媒体在基层突发舆情事件中的责任担当与专业水准。一复盘此次舆论引导过程,我们认为央媒新媒体在舆论热点引导中大有可为,有“三字诀”分享,即稳、
2023-12-14 09:41:00
...势和基层政府拥有的属地优势充分地覆盖了两大空间。在舆情的演化过程及互联网的治理过程中,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应当充分地发挥其各自优势,实现“上下共治”才能更为有效地促进社会治理。
2024-01-15 11:12:00
新华舆情高级研修班在溧阳举行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探讨舆情新业态 探索引导新范式新华舆情高级研修班在溧阳举行本报讯 (记者 笪颖 张晓蕊) 6月27日至29日,由新华日报社主办、新华传媒智库承办的2023新华舆
2023-06-30 05:19:00
...安管理大队、分水派出所等部门工作,现负责公安宣传及舆情工作。他深知派出所在日常工作中,舆情应对经验相对不足,宣传意识能力相对不够等特点,积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为基层派
2024-06-12 15:27:00
【多彩新论】亮证风波,把该亮的亮出来 ,没那么复杂
...,怎么就成为了全国全网关注的舆论风暴。可以说,这次舆情事件,是对防城港基层社会治理的一次透视,当事人“平头哥”走了那么多部门,但凡有一个当回事,别老想着“缩”,这事何至于此。
2025-08-03 17:31:00
强基赋能 蓄力前行丨阳谷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专题培训班开班
...培训班正式开班。 培训课堂上,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舆情中心首席专家臧海平以《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挑战与对策》为主题开启课程。臧海平凭借其丰富的舆情工作经验,深入剖析当前意识
2025-07-07 10:50:00
...: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10月20日电 题:中消协中秋国庆舆情报告点名景区管理等问题中新财经记者刘亮中国消费者协会(简称:中消协)20日披露的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指出,今年中秋
2023-10-20 21:54:00
青岛行人撞老人赔7万案,舆情持续发酵,前天下午,央视亦下场发文质疑所谓的“行人安全距离”问题。昨天上午,“转型Media人”就此发布了文章《央视质疑行人撞转身老人赔7万案。发宣传
2025-05-11 14:3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鲁网11月8日讯(记者 赵鹏飞 徐之的 通讯员 李甜)11月8日,立冬时节,荣成市中医院第八届膏方节盛大启幕,在场市民共同见证着这场融合传统中医智慧与现代健康需求的养生盛会
2025-11-08 15:55:0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权威访谈·吉林篇|乘势而上接续奋斗 将吉林打造成为新时代省域副中心
共识在凝聚,力量在激荡。 连日来,吉林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将全会精神作为行动指南,在学思践悟中使其入脑入心,凝聚起奋楫争先的强劲动能
2025-11-08 16:03:00
谁敢相信已经立冬了!今天(11月8日)福州气温达30℃!
2025-11-08 16:10:00
这波“种草”河南,来自台湾青年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河南之行让我们深切触摸到中华文明的厚重脉络,也亲眼见证了大陆发展的澎湃动能!每一步探访都像打开一扇窗
2025-11-08 16:14:00
徐家楼街道新华社区开展“暖‘心’立冬·暖‘新’一家”聚餐活动
鲁网11月8日讯11月6日,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新华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暖心驿站”为服务阵地,围绕“暖‘心’立冬,暖‘新’一家”主题
2025-11-08 16:27:00
党建领航暖立冬 志愿同心聚邻里—玉地山路社区“立冬・暖兮”沙龙活动传递双向温情
鲁网11月8日讯 (记者 薛同春)具备专业组织能力的青岛爱心角志愿服务中心与深耕“社区生态”服务领域的青岛市慈明慈善基金会携手发力
2025-11-08 16:28:00
中国-东盟特色产业链出海平台进博会首秀“双国双园”合作落地柔佛州 共建特色产业跨境基地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马来西亚国家馆,山东惠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与马来西亚柔佛州政府就“双国双园”共建达成合作意向,标志着中国-东盟特色产业链出海平台首个跨境基地正式开始落地
2025-11-08 16:30:00
徐家楼街道办事处妇联在惠民社区举行“两癌”救助金发放仪式
鲁网11月8日讯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及山东省妇联关于妇女健康的关怀救助政策,切实减轻低收入“两癌”患病妇女的家庭负担,近日
2025-11-08 16:31:00
适老化大调研|华商报记者走访了12座城市公园 适老化方面这些做得还不错 但还有改进空间
深秋初冬,西安各城市公园换上“彩装”,层林尽染间落叶满地,金黄、墨绿与火红交织,正是带父母、孩子游园的好时节。本期适老化大调研
2025-11-08 16:44:00
福州市首届消防趣味运动会火热开跑
福州市首届消防趣味运动会火热开跑119组家庭沉浸式解锁安全技能福州新闻网11月8日讯(记者 杨玉娟 通讯员 林巧玲/文 池远/摄)11月8日上午
2025-11-08 16:44:00
成都56家被认定,首批122家省级博士创新站亮相!
日前,四川省博士创新站交流会在成都召开,首批122家省级博士创新站正式亮相,其中成都市共有56家。博士创新站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推动的一项旨在打通产学研创新链条
2025-11-08 16:55:00
2025年安徽省和美乡村篮球赛(村BA)总决赛在利辛县开赛
大皖新闻讯 11月7日~10日,2025年安徽省和美乡村篮球赛(村BA)总决赛在亳州市利辛县拉开战幕。来自合肥、淮北、亳州
2025-11-08 17:58:00
科学防控流感 守护居民健康
为提升辖区居民流感防护意识,掌握科学预防方法,有效降低流感传播风险,11月7日上午,万柏林区地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25-11-08 18:06:00
11月8日从市城管局市政建管中心了解到,在历经近一个月紧张作业后,榆古路跨滨河西路桥小箱梁应急更换工程顺利完工,桥梁全线恢复通行
2025-11-08 18:06:00
为破解桥下空间“脏乱差”治理难题,消除消防安全和桥梁结构安全隐患,按照市城乡管理局安排,从11月3日开始,市市政建管中心开展了桥下空间环境专项整治行动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