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北京发现世界唯一雪豹花豹共存化石点 揭秘雪豹如何走出青藏高原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1-16 12:04:00 来源:缘之心

中新网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 孙自法)现生雪豹是青藏高原及其周边特有的大型猫科动物,但古生物学家在亚欧大陆中国、法国、葡萄牙的多个青藏高原之外地点,最新研究识别出5例稀有的有效雪豹化石,备受学界关注。

这当中最特别的是,北京门头沟牛眼洞除雪豹化石外,还有花豹化石发现,代表了世界上迄今所知唯一一个雪豹和花豹共存的化石点。现在花豹和雪豹偶尔会共存在林地线附近,因此,两者化石同一地点发现,对研究当时环境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北京发现世界唯一雪豹花豹共存化石点 揭秘雪豹如何走出青藏高原

亚欧大陆的雪豹化石:a.甘肃龙担;b.法国Arago;c.北京周口店第三地点;d.葡萄牙MangaLarga;e.北京门头沟牛眼洞。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 供图

根据这5例青藏高原之外的雪豹化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脊椎所)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葡萄牙里斯本诺瓦大学、法国佩皮尼昂大学等中外机构的合作伙伴,聚焦化石雪豹与现生雪豹之间有何关联、雪豹如何走出青藏高原等议题展开深入研究,相关成果论文北京时间1月16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线发表。

另辟蹊径揭秘雪豹特殊演化之路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江左其杲副研究员介绍说,作为青藏高原的顶级掠食者,雪豹在维系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加之独特外形,使得雪豹成为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保护的旗舰物种。

由于青藏高原地区化石相对稀疏,第四纪(约260万前至今)以来的记录尤为稀少,雪豹是如何逐步演化出如今特化适应青藏高原的模样仍然不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支持雪豹现生亲缘关系最近的物种是虎,但雪豹和虎的形态及生态适应都截然不同,仅仅依靠分子生物学解决不了雪豹是如何特化的问题。

在本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另辟蹊径,他们从亚欧大陆其他地区的大量豹属化石记录中识别出稀有的雪豹化石记录,由此研究揭开雪豹特殊的演化之路。

研究团队此次共识别出亚欧大陆5例有效的雪豹化石记录,分别来自中国北京门头沟牛眼洞、北京周口店第三地点、甘肃龙担和法国阿拉戈(Arago)、葡萄牙曼加·拉尔加(Manga Larga)。除牛眼洞的雪豹化石可以归入现生雪豹类群外,其他4例化石雪豹与现生雪豹都存在明显差异。

江左其杲指出,结合DNA序列和形态学数据,研究团队推断豹属的系统发育,支持5例化石记录的确属于现生雪豹支系,且它们相对现生雪豹组成并系群,表明这些青藏高原之外的雪豹并非独立于现生雪豹的一个分支,而是不断从雪豹主干上分出的小分支,说明它们很有可能代表雪豹多次在特定时间段走出青藏高原的记录,而这些记录共同组成了雪豹演化的几个断面,从而得以揭秘雪豹如何一步步特化。

雪豹或得以在冰期走出青藏高原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邓涛研究员表示,为研究雪豹相关形态特征演化,研究团队首先结合传统解剖学、几何形态学、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对现生雪豹的功能形态展开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雪豹有较大的眼眶和高度发达的双目视觉,说明其有着发达的立体视力,能在复杂地形中迅速锁定猎物;雪豹具有较短的吻部和陡直的下颌联合部,截面接近圆形的犬齿,对应犬齿处可产生强大力量,能应对反抗力量较强的猎物,但作为代价灵活性较低;发达的额窦系统,可以温暖吸入体内的空气,并且增加呼吸效率,适应于高寒低氧的环境;发达的听泡前鼓室,增强对次声波的敏感度,可以在开阔地带更远距离听到猎物的动静;较大的颊齿,能在寒冷环境下在猎物尸体冰冻前迅速吃完大部分的肉,且对已冰冻的尸体也有更好的咀嚼能力;较小的肩胛骨和骨盆,但远端肢骨很修长,代表力量相对较弱但非常灵活的运动能力,适应在山地奔跑跳跃。

这些特征中,大部分是对山地环境,以及以羊亚科为主要猎物(羊类相对速度较慢,但肢骨短粗,角发达,反抗力量较强)的适应,只有少部分是对高寒低氧环境的适应。

研究团队将上述现生雪豹形态与功能的对应关系,同化石雪豹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早期的雪豹包括早更新世早期甘肃龙担的似比利牛斯雪豹、法国的比利牛斯雪豹,下颌骨虽然联合部已较为陡直,但仍没有缩短,颊齿也没有增大,对应对羊亚科猎物的初步适应,但尚未有明显高寒环境的特化。

此外,中更新世晚期周口店第三地点的似雪豹和晚更新世的路斯蒂娜雪豹,已与现生雪豹非常接近,具有相似的适应,但相关特征如外鼓骨发育程度、额头扩展等方面,在欧洲的路斯蒂娜雪豹中的发育程度总体比现生雪豹仍然稍微弱一些。

进一步分析结果支持雪豹从中更新世以来经历了快速的形态特征演化,这一快速演化现象也与中更新世青藏高原出现大规模冰盖相吻合。其说明中更新世以来,全球气候波动性增强,冰期也变得更加剧烈,雪豹得以在约60万年前的冰期走出青藏高原。

“有趣的是,中更新世也是很多羊亚科成员首次走出青藏高原,出现在华北和欧洲的时期,可以与雪豹走出青藏高原相互对应。”邓涛说。

山地地形和猎物或比高寒更重要

为探索化石雪豹是否有与现生雪豹类似的生态习性适应,研究团队通过现生雪豹分布与气候数据的对应关系,运用随机森林方法训练了根据气候数据推断雪豹适应可能性的模型,再把末次冰盛期的气候数据带入其中,研究得出现生雪豹在末次冰盛期潜在的最大分布。

北京发现世界唯一雪豹花豹共存化石点 揭秘雪豹如何走出青藏高原

本次研究揭示的现代雪豹与化石雪豹的系统发育位置和形态空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 供图

该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末次冰盛期雪豹潜在的适宜分布比现在大得多,但欧洲和北京等仍在较为适宜的分布之外。因此,化石雪豹可能有与现生雪豹不完全一样的生态适应,因而不能完全用现生雪豹的模型去预测化石雪豹的分布。

研究团队还注意到,此次研究的中欧5例雪豹化石地点虽然可能海拔很低(低于500米),但全部属于山地环境,且基本都有羊亚科物种分布(除葡萄牙地点没有动物群记录外),这再次印证山地地形和相关猎物对雪豹来说,可能比高寒更加重要。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王世骐研究员认为,通过古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有限元分析、物种分布模型的综合研究并运用大数据,研究团队综合推断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旗舰物种雪豹的演化历史和功能形态适应,揭示出雪豹的演化历程,并得出“对于雪豹而言,山地地形可能比气候本身更加重要”这一结论,可为雪豹的保护提供重要参考,有望成为古生物学研究成果服务现生珍稀物种保护的范例。(完)【编辑:付子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16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青藏高原雪豹保护研讨会暨青藏高原雪豹保护联盟成立大会在西宁召开
...:中国新闻网中新网西宁10月23日电 (记者 李江宁)23日,青藏高原雪豹保护研讨会暨青藏高原雪豹保护联盟成立大会在西宁召开。此次会议以“守护雪豹同道同行”为主题,将通过青藏
2023-10-23 15:29:00
...际,10月22日至23日,以“守护雪豹 同道同行”为主题的青藏高原雪豹保护研讨会暨青藏高原雪豹保护联盟成立大会将在西宁举办,国内外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将围绕主题交流分享,努力
2023-10-19 04:29:00
...成功范例。”“我们要以雪豹为典型代表,让更多人了解青藏高原,关注青藏高原。”“雪豹保护既有各省区协同协作、齐头并进的力量优势,同时也面临矛盾风险并存的艰巨挑战,保护雪豹任重而
2023-10-24 00:45:00
东西问丨连新明:“雪山之王”的栖息与保护有何国际意义?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雪山之王”,自然分布在以青藏高原为中心的亚洲中部山地,涉及12个国家。作为食物链中的顶级捕食者,雪豹与其他物种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复杂粘性关系,也同时依
2025-05-09 21:14:00
4500只!我国雪豹种群数量占全球六成以上
...保护雪豹,建立全国雪豹保护新机制、新模式、新路径,青藏高原雪豹保护联盟近日在青海成立。根据联盟发布的最新数据,我国雪豹种群数量,占全球的六成以上。目前,全球雪豹数量约为700
2023-10-30 11:57:00
我们把青稞种得漂漂亮亮
...过低过高都不行。无疑,它在这一海拔高差的地带广布。青藏高原上曾有一场让人“大跌眼镜”的青稞“逆袭”,据说是在五千年前宣告完成。几千年过来,耕作者年年的“逆袭”依然故我。纵观天
2023-07-21 00:23:00
青藏高原洛隆盆地是如何形成的?最新研究有重要发现
中新网北京3月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作为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和气候响应的关键区域,位于衔接青藏高原中部与东部过渡地带的洛隆盆地在数千万年前如何隆起形成?经历了怎样的环境变化?记者3
2025-03-03 15:01:00
温室地球时期气候如何变化?近1.4亿年前牡蛎化石研究揭秘
...的探索研究,广受学界和社会公众关注。来自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最新消息说,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国际合作团队,通过对产自青藏高原上早白垩世时期(1.398亿年-1.329亿年
2025-05-03 10:26:00
青藏高原上的珍稀动物白唇鹿
...源地区扎根、发芽,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青海地处青藏高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这里生活着雪豹、藏羚羊、白唇鹿等珍稀野生动物。长期从事生态环境监测的许
2024-03-12 00:5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18年双膝关节痛折磨 济南南郊医院助七旬老人重拾生活信心
一位饱受双膝关节疼痛折磨长达18年的七旬老人,在济南南郊医院骨二科成功接受手术治疗后重获健康,现已恢复劳动能力。如今,老人已能自如地使用农具翻晒农作物
2025-10-04 08:11:00
双节送温暖回访:济南南郊医院骨二科将“人本位”服务送到患者家中
10月2日,正值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当大多数人沉浸在团聚与休闲的氛围中时,济南南郊医院的一支医疗小队却踏上了一段特殊的行程
2025-10-04 08:13: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这个双节假期,五湖四海的游客纷纷与“宁”相约。南京的“宠粉”举措和南京人的热情好客,让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2025-10-04 08:14:00
单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病困扰老人多年 济南南郊医院骨二科精准手术解病痛
77岁的老人,多年来因左膝持续疼痛,行走日益困难。每一步都步履蹒跚,姿态不稳,不仅让人担忧其安全,连日常简单走动也成为一种负担
2025-10-04 08:14:00
“唱”游一厦!免费搭双层巴士 听演唱赏美景
唱游巴士专门设置了专业表演区域。图为阿卡贝拉椰子乐队现场演绎歌曲。厦门网讯(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林钦圣 通讯员 江安娜)“坐着双层巴士
2025-10-04 09:20:00
“乐”享美好 厦门环岛路错时上演海风音乐会
清晨五点半,黄厝海滩的晨光音乐会在朝霞映衬下开场,陪伴着等候日出的游客。(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燕如)从晨光熹微到夜幕降临
2025-10-04 09:20:00
陕西旬阳通报“男子婚礼当天跳河”:因婚礼琐事情绪失控 多部门正全力搜救
华商网讯 10月4日,旬阳市融媒体中心发布消息, 通报“男子婚礼当天跳河”:因婚礼琐事情绪失控,多部门正全力搜救。全文如下
2025-10-04 10:26:00
张继科落水处放置“我在张继科落水处很想你”宣传牌?景区回应:虚构的!“没有放这样的牌子”
大皖新闻讯 近日,张继科在位于福建省福安市的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落水一事引发关注。10月4日,记者注意到,一张网传图片显示
2025-10-04 11:16:00
这几年一到节假日,贵州就被大家称为“全国人气最旺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贵州哪儿又火了?贵州有啥玩儿的吃的又“刷屏”了等等
2025-10-04 14:09:00
10月4日,在沧州油城秋韵·任丘中秋足球集市上,保定驴肉火烧和沧州驴肉火烧现场PK,“方”“圆”之争在此刻具象化了。(摄制:王宏飞、袁欣悦、黄炜珣)
2025-10-04 19:11:00
视频提供丨唐山投控(文旅)集团万株秋菊,是大地写给你的情书;大提琴在湖畔遇见钢琴,音乐成了最温柔的时空使者……这个国庆假日,带你阅尽唐山南湖的浪漫!
2025-10-04 20:08:00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预计将迎来客流量高峰,因观豚平台承载有限,为保障游玩安全,确保游玩体验,铜陵大通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10月4日决定
2025-10-04 21:07:00
10月4日,在“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精彩的舞狮表演为比赛助兴。(摄制:王宏飞、袁欣悦、赵云航、吕熠、黄炜珣)
2025-10-04 23:53:00
视频提供丨唐山投控(文旅)集团10月5日,《礼赞华夏·弦音颂祖国》管弦乐专场将在南湖丹凤朝阳广场举行,以经典旋律致敬祖国。
2025-10-04 23:5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主场对阵保定,精彩的武术、空竹表演为球员助力加油。(摄制:王宏飞、袁欣悦、赵云航、吕熠、杜卓然)
2025-10-04 23: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