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温室地球时期气候如何变化?近1.4亿年前牡蛎化石研究揭秘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5-03 10:26:00 来源:缘之心

中新网北京5月3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约1.4亿年前的温室地球时期,海洋表层温度如何变化?极地冰川是否存在?这些对全球变暖环境下地球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镜鉴作用的探索研究,广受学界和社会公众关注。

来自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最新消息说,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国际合作团队,通过对产自青藏高原上早白垩世时期(1.398亿年-1.329亿年前)的4件牡蛎化石进行深入研究,并以其为“气候探针”,首次重构了温室地球时期海洋表层温度的季节性波动历史,发现早白垩世时期地球具有显著的季节性温差和极地冰盖-冰川周期性消融现象。

揭示温室地球气候复杂性与多变性

这项地球系统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突破了以往“温室地球背景下海水表层温度季节变化微弱、冰川活动罕见”的传统认知,揭示出温室地球气候的复杂性与多变性,为深刻理解地球气候演化、预知未来全球生态情景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依据。

温室地球时期气候如何变化?近1.4亿年前牡蛎化石研究揭秘

双壳(牡蛎)化石与全球气候变化示意图。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 供图

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丁林院士领导的碰撞隆升及影响团队联合德国森肯贝格生物多样性和气候研究中心、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和马达加斯加塔那那利佛大学等科研同行共同完成。北京时间5月3日凌晨,相关成果论文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

论文通讯作者丁林院士表示,牡蛎等双壳类软体生物的壳体是连接地表各圈层的时空桥梁,精细记录着地球气候节律与生态更替的内在关联,这“启迪我们从深时之境中探寻生态文明的未来之路”。

他指出,以牡蛎化石为代表的增生生物壳体如同树木年轮,每年形成明暗交替的生长纹层。夏季高温时,壳层生长较快、结构疏松,形成“亮带”;冬季低温时,生长减缓、结构致密,形成“暗带”。

基于这一思想,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碰撞隆升及影响团队早在2014年就提出,利用介形虫化石明暗相间的季节性壳体环带进行氧同位素古高度计的重置检验方法,揭示了冈底斯山是比喜马拉雅山更古老的山脉。

温暖主旋律偶尔穿插冰川短促音符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特别研究助理何松林介绍说,在本项研究中,研究团队通过精准识别大型耙牡蛎化石壳体生长纹层,进行高分辨率微区采样,通过岩相学(扫描电镜和阴极发光显微镜)和地球化学(锶同位素,成岩识别元素锰和铁含量测定)等方法,确定化石并未受到后期成岩作用的改造,并从中提取气候季节性变化的高分辨信号。

温室地球时期气候如何变化?近1.4亿年前牡蛎化石研究揭秘

本项研究的稳定同位素结果,显示了牡蛎在生长阶段的季节性规律。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 供图

结合全球气候模型,研究团队模拟了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的海表温度、海水氧同位素值和盐度分布,验证了基于生物碳酸盐岩团簇同位素温度计所获取数据的可靠性。

研究结果显示,在白垩纪早期大洋缺氧事件全球降温时期,牡蛎化石记录的南半球中纬度地区冬季海水温度比夏季低10℃-15℃,这一数据与现今同纬度地区季节性海水温度变化幅度相似;海水氧同位素数值的波动表明,部分淡水可能以季节性冰盖-冰川融水的形式注入海洋,类似现代格陵兰冰盖夏季消融的情景。

何松林对此比喻说,早白垩世温室世界就像一首交响乐,温暖的主旋律中偶尔穿插着冰川的短促音符。

当前全球变暖常被简化为“温度持续上升”,但本项研究提醒,气候系统具有高度非线性特征,即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可能加剧季节差异,导致极端天气频发,而非均匀升温。

助解温室气候下海陆相互作用机制

论文通讯作者和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特别研究助理王天洋指出,研究推测,早白垩世的短暂冰川活动可能由巴拉那-伊腾德卡(Paraná-Etendeka)火山活动的负反馈与地球轨道周期变化等因素共同驱动。“这提示我们即使在全球变暖的今天,局部地区的重大地质事件叠加人类活动,也会导致出现意料之外的降温事件。”

温室地球时期气候如何变化?近1.4亿年前牡蛎化石研究揭秘

本项研究的团簇同位素和模型重建的海表温度与相关值的季节变化,以及与现今海水观测特征。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 供图

研究团队之前通过分析位于藏南江孜地区的箭石化石,已提出在早白垩世的全球降温期间,大陆冰盖的总体积或达到现今南极冰盖体积的一半,约1650万立方千米。此次研究成果不仅再次印证该时期气候变化的复杂性,也丰富了学界对温室气候背景下海陆相互作用机制的科学理解。

论文作者之一、德国森肯贝格生物多样性与气候研究中心安德烈亚斯·马尔奇(Andreas Mulch)教授认为,这项研究如同为古老气候图景打开一扇新窗,打破温室气候单一叙事,照见地球系统深层的季节律动与冰冻回声。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称,近3年以来,丁林院士团队已在诸多国际期刊上发表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成果,持续引领和推动地球系统科学前沿研究。(完)【编辑:刘阳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03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内蒙古乌海有一座“植物庞贝城”
这是乌海市海勃湾区博物馆收藏的植物化石(9月1日摄,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贾立君 摄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3日电(记者贾立君)中国科学院9月3日宣布的消息显示,我国有3个地质遗产地
2024-09-04 10:25:00
COP28闭幕,首次全球盘点形成了哪些共识和成果?
...——《阿联酋共识》。其中,各国代表就制定“转型脱离化石燃料”的路线图达成一致,这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关于化石能源的使用问题是此次COP2
2023-12-15 17:32:00
恐龙灭绝新解:小行星并非元凶?揭秘新的“答案”
...挥作用,重新思考小行星撞击是否真的是主要原因。新的化石记录表明,在小行星撞击发生前的数百万年间,恐龙群体已经逐渐减少,说明有其他因素在其灭绝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除了小行星撞击
2023-10-20 16:57:00
世界上最大的蛇有多大?
...外考察,他们的研究目的是在这里寻找古新世时期的植物化石,以了解那个时候的气候和环境。 在挖掘过程中,研究人员意外发现了一块巨大的椎骨化石,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认为这是一条巨型
2024-07-22 12:48:00
地球真的会进入下一个冰河时期吗?温室气体排放或成关键
...为了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包括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砍伐森林等。这些人为活动导致了二氧化碳浓度的持续增加,创造了目前正在加剧的全球变暖趋势。虽然全球变暖是当前
2023-11-27 16:41:00
8只猛犸象被困孤岛 持续繁衍6000年 直到3650年前才灭绝
...灭绝的动物,在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中埋藏着许多它们的化石,这些化石述说着它们过去的辉煌。△ 猛犸象的头部化石鼻子的位置有点像有一个眼孔以前的人看到这些巨大的化石,给后人留下了独
2024-12-27 00:37:00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分析印度洋岛屿上发现的远古珊瑚化石,证实地球海平面历史上曾多次突然快速上升。基于当时全球气温与现在的相似性,研究人员预测,即使全球气温保持稳定,未来海平面
2025-06-27 20:38:00
地球危机:科学家揭示地球进入关键时期,严峻的气候条件令人担忧
...录的极端水平。2024 年 7 月出现了有史以来最热的三天,化石燃料排放量达到历史峰值,人类数量和反刍牲畜数量也创下历史新高
2024-10-12 18:21:00
...印度举行的G20主要经济体会议上,成员国未能就逐步减少化石燃料达成共识。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G20在2030年前将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提高两倍等问题上存在意见分歧。因此
2023-07-23 23:5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冠军只有一个 胜利者却有很多
2025年赣超收官之战万众瞩目,11月2日晚的赣州市全民健身中心,注定是沸腾的海洋。坐镇主场的赣州队,将携首回合客场2∶0取胜的优势
2025-11-01 06:29:00
服务细节暖人心 锦旗彰显农行情
鲁网10月31日讯近日,一面印着“服务热情周到,业务精湛高效”的锦旗送到农行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支行,市民赵先生紧紧握住工作人员的手
2025-10-31 12:19:00
博兴农商银行:一袋“霉变”辛苦钱 一场暖心“复活记”
鲁网10月31日讯10月22日清晨,一位满面愁容的大姐提着沉甸甸的塑料袋,急匆匆地走进博兴农商银行纯化支行营业大厅。原来
2025-10-31 14:10:00
广西防城港交警:一小客车与重型半挂牵引车发生碰撞 致5死1伤
中国网10月31日讯据“防城港交警”微信公众号消息,防城港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发布警情通报:10月31日,防城港市防城区滩营乡发生一起道路交通事故
2025-10-31 14:25:00
休宁县烟草专卖局:精益管理见微知著促增效
精益管理首先是一场意识革命。休宁县烟草专卖局通过张贴节能标识、开展主题活动、将能耗指标纳入三级考核等方式,将节约理念融入日常
2025-10-31 14:55:00
鲁网10月31日讯近日,蒙阴农行岱崮支行迎来了一位情绪激动的客户。这位客户因银行卡被扣款600元,误以为是银行的原因,心中满是疑惑和不满
2025-10-31 14:56:00
近期,景德镇一位“鸡排主理人”意外走红网络,他的摊位前,游客排起长队,不为名瓷古窑,只为六块钱的鸡排和摊主金句频出的“情绪价值”
2025-10-31 15:01:00
客聚三秦 侨连五洲——“长安与唐人街对话”活动在西安成功举办
为深入贯彻陕西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关于建设文化强省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工作部署。2025年于10月31日
2025-10-31 15:34:00
小叶医探 | 胎心监护反复异常,元凶竟是罕见脐带“双真结”
大皖新闻讯 近日,一名怀孕35周的准妈妈在产检中发现胎心监护反复异常,背后元凶竟是脐带上两个方向相反的真结,这一罕见的“隐形杀手”随时可能夺走胎儿的生命
2025-10-31 16:30:00
大皖新闻讯 购买10万元黄金后竟要快递至垃圾桶旁?近日,芜湖市公安局经开分局接到辖区金店报警,成功拦截一起“邮寄黄金”刷单诈骗案
2025-10-31 16:30:00
暖心!公交司机冒雨救人,三位乘客“追到”公司送表扬信
鲁网10月31日讯近日,荣成公交集团客运物流站迎来三位特殊的访客——经常乘坐公交的孙阿姨和她的两位老姐妹。她们专程前来
2025-10-31 16:47:00
大皖新闻讯 秋日深夜,芜湖市繁昌区某工厂外围,一道鬼祟身影翻入围墙,熟练剪断车间电缆、迅速卷起装袋……近日,芜湖市公安局繁昌分局通过所队联动
2025-10-31 17:05:00
滨州:社区康复有“蜡”招!家门口的蜡疗,帮居民解疼痛、焕活力
鲁网10月31日讯“以前膝盖一疼就不敢动,做了几次蜡疗,现在走路利索多了!”在滨城区梁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刚结束蜡疗的王先生一边收拾东西
2025-10-31 17:25:00
鲁网10月31日讯日前,交通运输部北海救助局所属“北海救111”轮载着石岛人民医院两名医护人员,历经约9小时、往返航行逾100海里
2025-10-31 17:26:00
近日,三明市建宁县气温持续走低,山区电网即将面临严峻覆冰风险。为防范极端天气可能引发的保供风险,国网建宁县供电公司提前谋划
2025-10-31 17: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