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在“国之重器”中读懂中国水利智慧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11-20 11:21: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湖北宜昌11月1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军利)深秋的宜昌,江面雾气氤氲,三峡大坝巍然屹立。11月19日下午,由中国青年报社、中青校媒发起的“校媒记者探访企博联展计划”首场直播,在世界最大的水电工程专题博物馆——三峡工程博物馆举行。中青校媒记者、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曾伊可和来自马来西亚的留学生郑雯双带领观众一同探访这座记录着三峡工程前世今生的“宝藏”,直播吸引超过30万人次观看。

在“国之重器”中读懂中国水利智慧

校媒记者探访三峡工程博物馆。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梅从政/摄

在三峡工程博物馆运行保障部刘逸飞的讲解中,三峡工程的百年追梦历程徐徐展开。“从1918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设想,到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三峡工程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心血。”刘逸飞指着展柜中泛黄的设计图纸说。博物馆复原了当年人大会议现场,通过直播,观众们可以沉浸式感受当时的氛围——这是我国唯一经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重大水利枢纽工程。

面对“长江洪水如何形成”的提问,刘逸飞用一组数据回应:“自西汉到清末的2100多年间,长江共发生了214次洪水,平均每10年一次。”刘逸飞提到,2020年8月20日,三峡工程成功抵御了建库以来最大洪峰,入库流量达7.8万立方米每秒,确保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工程馆,三峡大坝混凝土芯样静静陈列在展柜上,其光滑致密的质地吸引着曾伊可的目光。“这代表着三峡工程的优良质量。”三峡工程博物馆藏品管理部熊傲介绍,三峡建设者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严控质量,在大坝中埋设了1.2万余支监测仪器进行实时监控。“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最大水深达60米,综合难度为世界之最。我们首创了深水平抛垫底等关键技术,成功解决了这一世界级难题。”展区中央,混凝土快速浇筑系统比例模型生动再现了当年创下世界纪录的施工场景,让观众直观感受到中国水电工程的硬核实力。

工程馆内展示了中华鲟、红豆杉、荷叶铁线蕨等长江三峡地区的珍稀动植物标本。熊傲介绍,做好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三峡集团长期以来开展以中华鲟为代表的珍稀特有鱼类保护研究及实践工作。

“质量是三峡工程的生命。”刘逸飞在展示郑守仁院士的工作笔记时说。这位被称为“三峡之子”的长江委总工程师带领团队攻克了大江截流等关键技术难题。展柜中,一套密密麻麻记录着计算数据的笔记本,无声诉说着建设者的工匠精神。

在“国之重器”中读懂中国水利智慧

校媒记者探访三峡工程博物馆。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梅从政/摄

在水电馆内,68位水电院士的照片墙引人注目。三峡工程博物馆宣传教育部方正艳动情讲述:“张光斗院士在抗战初期放弃哈佛深造机会毅然归国,陆佑楣院士提出‘为我中华、志建三峡’的号召,最终被提炼升华为三峡精神……他们是中国水电事业的开拓者、推动者和见证者,为我国水电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筑起了我国水电发展的精神丰碑。”

在好奇水电研学中心,中青校媒记者在“自然水利工程师”游戏中用树枝搭建水坝,通过“磁力发电”装置点亮城市模型。“我们将复杂的水电知识转化为趣味探索。”三峡工程博物馆宣传教育部的李冬梅表示,1154平方米的互动展区帮助来这里的青少年在动手实践中激发科学兴趣,为“双碳”目标培养未来的工程师。

在“国之重器”中读懂中国水利智慧

校媒记者探访三峡工程博物馆。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梅从政/摄

中国水电技术和装备已全面实现“走出去”,是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三峡集团EPC总承包模式建设的马来西亚沐若水电站就是其中重要代表。“从1912年的石龙坝,到2022年的白鹤滩,中国水电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郑雯双在结束探访时感慨,“我看到了超级工程的规模,更感受到中国在生态保护、国际合作中的担当。”

在“国之重器”中读懂中国水利智慧

三峡工程博物馆和远处的三峡大坝。三峡工程博物馆供图

据悉,“校媒记者探访企博联展计划”旨在组织校媒大学生记者走进企业博物馆、创新展厅等场所,通过直播方式传播企业历史与文化,搭建青年学生与产业一线沟通的桥梁,发挥“以产启智、以创育人”的实践教育功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1-20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建校110年,河海大学走出30多万毕业生,从三峡工程到南水北调——校友奔腾江河湖海 智慧闪耀大国工程南报网讯(记者何洁)10月27日上午,河海大学建校11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在西
2025-10-28 07:50:00
“大国重器”三峡描绘长江新画卷
...陵峡,依然是满眼绿色、万顷碧波。1994年12月14日,长江三峡工程在这里正式开工建设,不仅实现了“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壮美画卷,更给浩荡长江带来了意义深远的改变。三
2024-11-01 19:06:00
长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发挥“大国重器”防洪减灾作用
...0.7米—3.1米,极大减轻下游沿线防洪压力,发挥了“大国重器”防洪减灾作用。 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长江上中游岷江、嘉陵江、汉江、湘江等支流共发生12次编号洪水。
2024-08-21 01:35:00
年中经济观察丨用山水画卷打开大国重器 这幅是“轻舟已过万重山”
...”核心旅游区的重要中转站。在我前方就是大国重器——三峡工程,往下游38公里处就是葛洲坝工程。两大水利水电工程在此汇聚,宜昌因此也被称为清洁能源之都、世界水电之都。进入暑期旅游
2025-07-20 20:12:00
视频 | 传承三峡移民精神 三峡移民红色基因培训班在渝开班
...馆、忠州博物馆、816工程遗址等现场学习,深刻了解大国重器背后的牺牲奉献,感受可歌可泣的三峡移民精神。”骆江玮说。培训首日,学员们便前往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学习参观。学员参观重
2023-10-17 11:05:00
...大计”现场教学路线;整合三峡坝区周边红色资源,依托三峡工程博物馆,开发“三馆三中心”、峡江意境园、水电院士园和三峡工程工业遗存等现场教学点,研发“中国共产党与三峡工程”“好大
2023-10-13 00:14:00
...源相关领域参会代表来到三峡坝区,考察清洁能源项目。三峡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代表们先后到三峡大坝82平台了解三峡电站发电情况,登上
2023-10-13 06:54:00
三峡水库今年首次开闸泄洪,为拦洪削峰做好准备
...,按照水利部工作部署,长江委充分发挥三峡水库“国之重器”作用,拦蓄洪水83.4亿立方米,其他控制性水库配合拦蓄洪水
2024-07-12 13:08:00
引江补汉工程全速推进,主隧洞掘进已突破2000米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聚焦办好“国之大事”,建好“大国重器”,全力建设“安全、精品、绿色、智慧、阳光”引江补汉工程,实现全面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开局。坚守安全底线
2024-07-08 18:10:00
2024海外华文媒体宜昌行启动
...线”嬗变的密码,踏访“两江明珠”宜都、“大国重器”三峡工程、屈原故里秭归等地,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与交融。香港作家联会副会长周蜜蜜对宜昌之行充满期待。她说,三峡工程在
2024-05-16 20:2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近期,一种被称为“剩菜盲盒”的消费方式在都市生活中悄然兴起。傍晚的酒店自助餐厅里、深夜的甜品店柜台前,十几元的餐盒成了不少人的新选择
2025-11-21 17:06:00
广州茶博会“创见20周年 ”纪念茶会:岁月芳华 生生不息
2006年,经国家商务部批准,创办了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广州益武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共同主办
2025-11-21 17:11:00
广西桂平通报:5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华商网讯 11月21日,广西桂平市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全文如下:2025年11月20日,省道S206线桂平市社步镇宁江村路段发生一起道路交通事故
2025-11-21 17:13:00
元氏县第四届中小学生篮球联赛圆满落幕
河北新闻网讯(闫婷婷)11月20日,为期4天的2025年元氏县第四届中小学生篮球联赛圆满落幕。图为比赛现场。图为比赛现场
2025-11-21 17:17:00
河北新闻网讯(刘世伟)近日,赞皇县劳动人事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不懈努力,成功化解一起因员工家庭变故请假引发的劳动争议
2025-11-21 17:18:00
鲁网11月21日讯对孩子来说,“钱”是超市里的棒棒糖、玩具架上的小汽车;对家长而言,如何帮孩子建立正确的金钱观,是成长中重要的一课
2025-11-21 17:29:00
罕见肺癌治疗新突破: 联合新疗法让六旬老人重燃希望
近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呼吸内科一病区主任王海永团队接诊一例SMARCA4 缺失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7岁的苗先生因持续咳嗽于当地检查后发现右肺下叶5
2025-11-21 17:29:00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成功实施超显微外科技术之淋巴管-静脉吻合(LVA)
近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子宫肿瘤二病区成功为一名宫颈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实施了超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这标志着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淋巴水肿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2025-11-21 17:29:00
隔离栏无警示“藏身”暗处 车主经历“惊魂一刻” 合肥长江西路肥西段这一隐患点待消除
大皖新闻讯 11月20日,合肥一位车主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段行车记录视频,记录下夜间驾车途中遭遇的惊险一幕。该车主当晚从六安返回合肥
2025-11-21 17:35:00
东南网11月21日讯 近日,三明尤溪疾控发布一起某诊所违规医保报销案件。案件介绍尤溪某诊所未按照《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的要求制定
2025-11-21 17:40:00
益海嘉里金龙鱼公共事务部执行总监姜元荣:传承食养文化,助力健康中国战略|2025,我说中国式现代化(12)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2025-11-21 17:44:00
紧急处置!G320国道货车事故两小时快速抢通
11月18日上午10时许,上饶市广信公路中心巡路人员在日常路面巡查中发现,G320国道K590+600路段发生一起货车单方碰撞波形护栏事故
2025-11-21 17:48:00
蚌埠一小区水费“激增”引质疑 水务公司回应:水表远传系统出现故障,已修复
大皖新闻讯 近日,蚌埠市龙子湖区湖山樾小区多位住户集中反映,近期自来水费激增。在记者采访时,当地中环水务回应称,水表远传系统故障导致数据抄录出现偏差
2025-11-21 18:11:00
河北省第六届乐亭大鼓书会暨第五届“京津冀”优秀鼓曲展演正式开锣
图为乐亭大鼓《貂蝉进帐》表演。金张宇摄河北新闻网讯(高永泽)11月20日下午,由河北省曲艺家协会、唐山市文旅局、滦南县人民政府主办
2025-11-21 18: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