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高山绿水绕,牛羊满山岗。10月24日,走进巴中市通江县铁溪镇田溪肉牛养殖场,一头头肥壮的西门塔尔肉牛正在宽敞整齐的牛舍里咀嚼着草料,“哞哞”声此起彼伏,犹如一首浑厚地奋进致富曲。
正在给牛喂草料的是铁溪镇田咀村党支部书记陈彪,1989年出生的他为打破高山产业发展瓶颈,通过多方考察学习,结合当地实际,按照“一事一议”的方式,发展起了肉牛养殖。
“我们4名村干部无偿以个人名义分别向银行贷款10万元,购买了20头肉牛,放到大户养殖场进行代养。”陈彪说,通过“个人贷、大户养、集体富”的模式,养殖场现存育肉牛60余头。
田溪肉牛养殖场是返乡创业人员陈建平2022年投资建设的,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全程实行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操作,可存栏育肥牛300头,年出栏200头。
“建这个可循环地生态绿色养殖场,就是为了把我们家乡的传统养殖做成现代化的可持续产业。”陈建平说,养殖场投运后,除了解决部分村民就近就业,还大大提高了当地村民的种养热情,“所以村两委找我谈合作时,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作为本村人,能带动家乡一起发展,也是我的职责。”
就这样,陈建平的第一批肉牛出栏后,村两委便把贷款购买的20头牛投放到了养殖场,按照统一管理、统一防疫、统一销售、成本自理的原则进行饲养,除去养殖成本,剩余盈利便是村集体收入。
“养殖场第一年是免费使用,出栏后,按照盈利的百分之五向养殖场支付管理费,实现合作共赢。”陈彪说,目前,村上已陆续发展起了种植、畜牧、中药材三大骨干产业,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8万元。
农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村子强不强,全看领头羊。近年来,通江县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党建促乡村振兴,通过优选配强村“两委”班子,通过干部带头、大户抱团、整村参与等方式,走出了一条集输血、活血、造血为一体的集体经济的新路径,不断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程亚运、杜文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5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