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候场时织毛衣、刺绣、嚼口香糖
专家送给考生12个减压锦囊
长江日报讯 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和中考,家长如何与孩子共同度过考前至关重要的冲刺期?如何在心理上进行自我调节?考前有哪些有效的放松方法?5月26日,由武汉市教育局、长江日报社共同主办的“在这里·共成长”家庭教育公益直播课堂第三季《考场上的松弛感》走进武汉市长虹中学。
“比赛时最紧张的是候场的人”“在家里剪指甲的时候有着工匠般的专注和平和”……在一个小时的演讲中,武汉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张荣华妙语连珠。他带领现场500多名高三学生家长和全网20余万名线上观众一起探寻“压力的真相”,并分享了12种减压方法。人民日报客户端转播了这场讲座。
讲座一开始,张荣华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压力产生的根源——“要求太高、能力不足”。他说:“考前最焦虑的学生往往是那些把学习看得特别重、有完美主义倾向、父母期望高且自己非常在意这些期望的学生。”
随后,张荣华提出面对考试和人生挑战的两套策略——问题导向和情绪导向。“问题导向着重于提升个人能力,即‘拿得起’。然而,面对生活中无法改变的事情,我们需要转向情绪导向,通过降低不合理的自我要求和打破对结果的灾难化想象,实现在压力面前‘放得下’,搞定不了这个世界就搞定自己。”
如何避免过度焦虑?张荣华说:“学生越专注,情绪就越稳定。忙的时候心最静,闲的时候心最乱,因为头脑空白时更容易产生焦虑的想象。”他介绍了一些“见效快”的减压技巧,比如有的奥运会运动员候场时为了避免紧张,通过织毛衣、刺绣来让自己平静;有的人则通过嚼口香糖转移注意力。
学生和家长纷纷留言表示,这堂课很实用,将压力的概念可视化,将缓解压力的操作流程化,听完后焦虑少了许多。
(黄明 邹永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9 09: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