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我要把农业技术带回家乡”——非洲留学生在华“学农”故事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6-22 17:5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长沙6月22日电题:“我要把农业技术带回家乡”——非洲留学生在华“学农”故事

新华社记者谢奔、谢樱、张晨光

夏日里,湖南省双峰县井字镇花山村的田野,碧浪滚滚,水稻长势正好。烈日之下,来自喀麦隆的留学生乔治和科研团队实地同农民与技术人员交流小型农业机械装备的操作体验,探讨性能提升的技术难点。

双峰是农业大县,也是“小农机之乡”,聚集了一批开发适应于丘陵、山地小型农机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对于有深深“稻田情结”的乔治来说,这里有丰富的农机实操与技术应用机会。

31岁的乔治2017年来到中国,在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农业机械专业先后攻读硕士、博士,在农业机械研究领域越钻越深。

“我们国家以高原和山地地形为主,农业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目前仍有超过80%的稻米依赖进口。”乔治告诉记者,喀麦隆农机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市场渠道不畅通,许多机械零部件损坏后难以维修、更换,制约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他梦想能够把中国小型农机推广到喀麦隆。

“从实验室到田野、从教室到工厂,学校提供了针对性的科研和实践训练,也让我意识到产学研的协同转化非常关键。毕业后,我要把农业技术带回家乡,同时把积累的市场资源带回去,做中国和喀麦隆农机技术合作和贸易交流的实践者。”乔治信心满满地说。

农业技术合作是中非合作的重要内容。中国在农业机械装备研发、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等领域具有优势,在农业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实践特色鲜明,吸引着越来越多非洲留学生漂洋过海来华“取经”。

“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大数据、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技术,这在中国已经比较成熟,但在我们国家还处于起步阶段。”尼日利亚留学生尼克一直对智慧农业非常关注,他在2016年进入湖南理工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习,从事农业信息化研究。

尼克说,尼日利亚土壤肥沃,农业资源丰富,但是农业耕作方式相对传统,生产效益不高,走信息化、智慧化道路是很好的选择。

为了提高自己所学专业的应用性,在中国留学的同时,他还和家乡大学的科研工作者朋友保持密切沟通,把中国生产的先进传感器等设备运送回去投入应用。“中国和尼日利亚都是我热爱的地方,希望能在互动中交流学术,强化合作,增进双方科研人员的友谊。”尼克说。

2022年,尼克进入湖南农业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生态学专业攻读博士,选择“玉米秸秆合成生物炭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课题作为博士研究方向。“我希望好好利用在中国的学习机会,开阔眼界,提高本领。”尼克说。

创办农业咨询公司、实施农业信息化改造项目、开展农田土壤污染治理……不少非洲留学生向记者表达毕业回国后投身农业事业的计划和决心。

“农业是中国和非洲共同关注的话题,随着中非在农业方面的贸易交流和技术合作不断加深,这个领域的创业机会很多,发展前景很广阔。”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刚果(金)留学生伊果表示。

“非洲留学生是中非农业技术交流合作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湖南农业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张玉上说,接下来学校将瞄准未来农业发展前沿方向,依托“中非现代农业产学研合作示范与培训联合中心”等实践平台,完善定向培养、联合攻关、校企联动等机制,进一步提升非洲留学生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创新性、针对性、应用性,让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把技术和友谊带回非洲大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2 1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麦香万里越重洋
...进行毕业答辩。这些留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学习不同的农业技术,再带着经验和知识回去,在非洲组织建立适应当地生产需求的科技小院。在张福锁看来,科技小院作为一种人才培育新模式,学生
2024-11-14 11:00:00
自动播放自2019年启动,项目从非洲招收农业专业留学生,在河北曲周县的科技小院学习种植技术,此后在非洲开展农户的实验和示范,解决非洲农户的实际问题。在留学生的帮助下,马拉维科技小
2025-05-13 22:45:00
非洲留学生在安徽学种稻
本文转自:江淮晨报非洲留学生在安徽学种稻希望让家乡人民自由地吃上米饭安徽农业大学试验田内,孔七正在查看水稻的生长情况。孔七正在与同学一起做实验。 实验室内,孔七正在做实验。教室
2023-07-31 00:11:00
...一处田地作业撒药、防控病虫害,而飞手正是来自非洲的留学生马达。中国农业大学中非科技小院马拉维籍研一学生 马达:太有趣了,使用无人机技术喷洒农药很先进,让我见识到了效率。差不多
2024-09-08 22:33:00
国庆反向游?当非洲留学生遇上“中国式丰收”
...千里的金色画卷。伊斯美和布来斯是两名来自非洲加纳的留学生,目前在山东潍坊职业学院就读机电一体化专业。国庆假期正值中国各地的秋收时节,二人决定去体验一把盛大的“中国式丰收”。位
2024-10-14 19:04:00
马拉维小伙把“中国方案”带回家 科技小院从河北曲周到了非洲
...天都在地里,和农民一起研究如何提高产量。非里和其他留学生也扎进田间地头,和农民交流。在中国农业大学中非科技小院班负责人焦小强看来,这样的过程很有必要,“科技小院的核心是技术人
2023-11-09 07:13:00
...广阔的非洲大陆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而相对落后的农业技术、生产方式和基础设施,制约着当地农业发展。共建“一带一路”为中非合作增添新动力,农业援助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的事业,
2022-12-20 06:01:00
3000名留学生有了“学农基地” 预祝母校130岁生日快乐!36国学生共建天大国际友谊林
...河区大贾庄村落成,来自五大洲36个不同国家的天津大学留学生在为期一天的“公益学农”活动中种下了130棵青青树苗,预祝母校130岁生日快乐。当天上午,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师生
2024-04-03 11:16:00
穆英雄:“我要把在中国所学知识带回家乡”
...援非医疗队出发前的培训中,穆英雄会为队员们详细介绍非洲的文化、气候,风土人情、医疗系统等,还会带他们练习日常英语与医学英语,以及斯瓦希里语的一些常用口语,帮助大家更快地适应非
2025-04-21 19:4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我们的抗战丨地下医院:胶东抗战的生命防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岩松 徐宁 岳致呈 张琪 范华栋 陈晨从乳山民房的土炕到莱州地窖的手术室,从东海医院颠簸的马背药箱到西海地道里的门板手术台
2025-08-22 09:39:00
邯郸火车司机李学艺4次跳入滏阳河勇救落水者“只想着尽快把人救上岸”河北日报讯(刘剑英、赵鸿粼)面对落水者,他不顾危险,接连4次跳入滏阳河
2025-08-22 08:01:00
全国糖酒会“踢”进比赛现场和“第二现场”,新品吸引观众“尝鲜”甜!“苏超”中场变“秋糖”秀场本报讯(记者张甜甜实习生高冰洁)8月17日
2025-08-22 07:40: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田诗雨在南京一座普通写字楼狭窄的楼道里,南京森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人员正熟练地操控着一台造型独特的无人机
2025-08-22 07:40:00
南报网讯(记者张希)就像一场接力赛,药企“出海”节奏不断加快。记者近日从江宁区获悉,今年以来,从单抗、镇痛药,再到医疗器械产品
2025-08-22 07:40: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洁2公里射频锁定,36米遥感精标,3分钟星上解算……“星眸载荷”是我国首个基于天基计算的北斗导航地面辐射源在轨定位装置
2025-08-22 07:41:00
文化消费是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2025-08-22 07:54:00
让沂蒙精神在新时代“声”生不息,90后讲解员话筒里的星火传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其峰 赵彦辰8月20日,晨光穿透沂蒙党性教育郯城现场教学基地,讲解员徐雅丰将党员徽章仔细别在藏青色制服领口
2025-08-22 07:56:00
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姜洪涛:31载影像坚守 做精神科诊疗的幕后守护者
胶东在线8月21日讯(通讯员 丛冰)作为医院诊疗的“侦查前线”,放射科一直都是临床信赖的“眼睛”。放射科医生每天与各种检查仪器为伴
2025-08-22 05:00:00
别忽视新生儿黄疸!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沂医院为胆道闭锁患儿护航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姜曼近期,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沂医院成功救治一例胆道闭锁婴儿。患儿为一名早产儿,出生后即出现黄疸现象
2025-08-22 07:53:00
鲁网8月21日讯近日,山东省地矿局五队在国际矿床学权威期刊《Ore Geology Reviews》上发表的稀土矿研究论文荣获泰安市第十七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2025-08-21 17:25:00
鲁网8月21日讯清晨,菜农闫大伯正在使用智能地磅进行蔬菜称重,他只是在地磅上刷了一下自己的“智慧农收”收款码,一车菜钱便实时转入了他的潍坊银行卡
2025-08-21 17:25:00
鲁网8月21日讯(记者 逯广宇 实习记者 费书慧 通讯员 杨春运 靳业康)8月20日上午,农行德州市宁津县支行营业部接到一位老人打来的求助电话
2025-08-21 17:25:00
凤冈:基层医师扎根“故乡”的那份值得
多彩贵州网讯 在凤冈,有一批来自异乡的医护人员,把工作的地方当做第二故乡,有的怀揣“医者仁心”就是一辈子。如今,来自松桃县的龙正园
2025-08-21 17:37:00
凤冈:精医笃行惠百姓 初心如磐映芳华
多彩贵州网讯 在凤冈县医疗战线上,一群拥有着副高职称的专家常年扎根临床一线,用精湛医术守护群众健康。近日,笔者走近凤冈县人民医院老年医学(肿瘤)科主任
2025-08-21 17: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