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其峰 赵彦辰
8月20日,晨光穿透沂蒙党性教育郯城现场教学基地,讲解员徐雅丰将党员徽章仔细别在藏青色制服领口。
当日首批参观团队踏入郯城革命斗争史纪念馆,她挺拔的身姿与展墙上“党群同心”的鲜红标语构成剪影。“各位同志,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1929年马头第三实验小学成立了中共马头三小党支部,自此,星星之火在鲁南点燃。”
在与不同参观者的对话交流中,在一次又一次的触动和自我充实中,徐雅丰从一位红色事迹讲述者成长为沂蒙精神践行者,用她的话来说:这份工作“很有成就感”。
从播音员到讲解员
90后姑娘因热爱走进沂蒙山
今年是徐雅丰进入沂蒙党性教育郯城现场教学基地的第四个年头,但这个90后的小姑娘,已经有了偌大的名头。三年前她临沂市第四届红色故事讲解大赛中凭借感人的故事和动情的讲述脱颖而出,荣获“金牌专业红色讲解员”称号。

简单干净的妆容、束起高高的马尾辫,如今的徐雅丰不管是多少时长的讲解版本都应对自如。而鲜为人知的是,她最初的职业梦想是想成为一名博物馆讲解员。
因为喜欢历史,徐雅丰去过不少城市的历史博物馆。这期间,将历史岁月变迁娓娓道来的博物馆讲解员成为了她最向往的职业。迈入大学校园后,她也选择了与梦想相近的播音主持专业。
兴趣的转向源自一堂播音课。任课教师示范的一篇关于“沂蒙红嫂乳汁救伤员”的播报稿件让台下的徐雅丰红了眼眶。远在他乡求学,却在课上再次与自己从小熟知的红色事迹相遇,心中的感动不言自喻。
“真正的发声不仅是传递信息,更是传承血脉”。她将这句话写入了这堂课的学习心得中,此后三年,她的《即兴口语表达》作业开始瞄向红色题材,图书馆地方党史专区也成了她的第二自习室。
毕业前夕,在同学们争抢电视台实习岗位时,这位倔强的小姑娘却拖着行李箱直奔沂蒙山。“我也辗转干过好几份工作,有自媒体、老师、社区工作者,但心里总有一股力量,被革命老区吸引着,召唤着。”当孟良崮战役的惊心动魄,《沂蒙山小调》旋律回响,渊子崖保卫战的英勇壮烈不断地浮现在她脑海里,徐雅丰无比坚定:我要成为一名红色讲解员。
从微山湖到沂蒙山
“新临沂人”在红色热土扎根
如今的徐雅丰,对郯城县的历史进程和红色印记如数家珍,可她却是一位“济宁小闺儿”。从微山湖到沂蒙山,徐雅丰说虽然是因为工作第一次来临沂,可她却一点都不觉得陌生。
“从小就喜欢跟家里一起看红色影视作品。其中每每响起《沂蒙山小调》的时候,我就喜欢跟着一起哼唱。”徐雅丰说,那时的她虽然不知道歌曲内容意思是什么,但悠扬的歌声一直刻在脑海里。
顺着小调的旋律,工作后的徐雅丰再次与沂蒙结缘。求学期间,当歌声再次在耳畔响起,徐雅丰翻开了有关《沂蒙山小调》的历史记载。“1921年至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的光辉历程。在这百年间,《沂蒙山小调》作为山东民歌的代表,一直伴随着党的成长与壮大,见证了无数革命英雄的英勇事迹。”徐雅丰说,这首歌也成为他们这代人心中不可磨灭的革命记忆。
带着心中的红色基因,2021年,徐雅丰入职沂蒙党性教育郯城现场教学基地,成为了一名红色讲解员。

起初,徐雅丰通过熟练背诵2万多字的范本讲解词来给观众讲解。但在讲解过程中,徐雅丰发现,经常有观众问到她的知识盲区。“有的观众知识储备丰富,常常会把我‘问倒’;有的学生年龄小,不能用成年人的讲解方式向他们讲述红色故事。”
要想观众“问不倒”,只有自己“下苦功”。通过广泛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徐雅丰不断丰富着自己的文本。她把厚厚的党史烂熟于心,用语言将其转化成一本‘薄书’,再将历史细节栩栩如生呈现给观众。
工作久了,徐雅丰的经验也多了。如讲红色故事不再用华丽辞藻,而要像当年干部跟老乡拉家常那样,把掏心窝子的话说明白。“再比如讲刘之言同志在马头镇成立临沂地区第一个县级党组织的那个夜晚,我会想起小时候听老人说‘他们的油灯总亮到后半夜’。这种带着温度的细节补充,比干巴巴的历史结论更能让人记住。”
从讲述者到践行者
她接过沂蒙精神的传承火炬
正值暑期,沂蒙党性教育郯城现场教学基地里每天前来参观学习的学生络绎不绝。他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着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历史,也有学生时长问起给他们讲解的徐雅丰:“什么是沂蒙精神?”
凝望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孔,徐雅丰不禁想象,血与火中,曾经的沂蒙山大地,又有多少这样青春洋溢的青年,义无反顾走上革命道路。
“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徐雅丰平稳地回答着十六字精神内涵。信仰如磐,精神永存,初心不改。徐雅丰说:“生活在美好的新时代,孩子们仿佛离革命岁月很遥远。我期盼讲解能入耳、入心,不论是从革命战争年代的信仰奉献再到新时期的开拓创新,沂蒙精神的每一个内涵都可以让年轻人从中汲取到精神力量。”

“精神传承,可抵岁月漫长。”徐雅丰的备课笔记扉页上写着这样一行字。时至今日,她已完成1000余场讲解任务,接待学员5万余人次。在很多人眼中,讲解员工作单一而重复。是什么样的力量,让讲解员甘于坚守?在徐雅丰看来,答案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愿做一粒‘小小的星火’,通过讲述,用沂蒙精神去点燃大家心中的火焰,让红色故事影响更多人。”
红色宣讲的道路还在继续,当话筒传递到新一代青年手中时,徐雅丰说她想加入这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红色讲解员是红色文化的传承者、讲述者、传播者。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述,不仅讲清‘发生了什么’,还要讲透‘这些故事跟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关系’,让大家感受到红色故事不是遥远的历史,而是能住进人心里、化成‘拧劲儿’的力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22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