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增肥也可能不容易!肠易激综合征是个什么病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7-31 13:48:00 来源:南方都市报

增肥也可能不容易!肠易激综合征是个什么病

近日,一名演员在社交媒体透露自己确诊肠易激综合征并因此增肥失败,“肠易激综合征”冲上热搜。遇到考试肚子痛、出差上吐下泻……肠易激综合征是个什么病?

肠易激,并不罕见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特点是在没有特定和独特的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排便后可改善,常伴有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改变,便秘和腹泻可交替出现。

肠易激综合征除了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的消化道症状外,还可能出现肠外症状,如头痛、腰背痛、心悸、尿频、尿痛、性功能障碍、焦虑、抑郁等。

《2020年中国肠易激综合征专家共识意见》显示,女性IBS患病率略高于男性,IBS在各年龄段人群中均有发病,但以年龄为18~59岁的中青年更为常见。

增肥也可能不容易!肠易激综合征是个什么病

女性IBS患病率略高于男性。IC供图

我国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4%~11.5%。对于部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来说,虽然存在肠道症状,但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和工作,所以常常不重视,仅有约1/4会到医院就诊。在我国人口基数庞大的背景下,患者数量不容小觑。

临床上将IBS分为腹泻型(IBS-D)、便秘型(IBS-C)、混合型(IBS-M)和未定型(IBS-U)四种类型,我国以腹泻型多见。目前,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和机制还未明确,研究认为是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引起肠和脑之间的互动异常所致。

为何肠“易激”

有些人遇到考试就容易肚子痛,换了陌生的环境出差容易上吐下泻,一有压力就胃肠功能失调,出现食欲减退或者暴增、腹胀腹痛等症状,作为“情绪的晴雨表”,肠胃问题与情绪息息相关,这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始作俑者其实是神奇的“脑肠轴”。

肠道是人体内神经元数量最多的部位,仅次于大脑,所以又被称为“第二大脑”。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唐健介绍,脑肠轴神经之间的联系跟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是有关联的。脑部受到一些刺激,肠道就会更加敏感,表现为肠道蠕动过速例如肚子痛,肠痉挛、粪便的水分无法被肠道吸收导致腹泻;要么肠道蠕动变缓,粪便停留时间过久导致排便困难。

资料显示,脑肠轴是大脑和肠道之间存在一个复杂的双向通信系统,由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组成,各组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而肠道菌群是脑肠轴的关键。人类胃肠道中寄居着数以万亿计的细菌,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代谢等通路促进神经功能发育、干预机体免疫反应,进而调节行为和大脑,包括压力反应、情绪行为、调节疼痛、摄取行为和大脑生物化学等。当机体受到来自外界的刺激时,肠道菌群紊乱则导致大脑的认知、行为、情感等功能异常。

有何因素会导致IBS

导致肠易激综合征主要有三大方面的因素。第一是饮食因素,饮食因素可诱发或加重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84%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症状的发生与饮食有关。饮食习惯不良、食物过敏或不耐受、肠道对某些食物过敏等,都可能导致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

第二是肠道菌群失调,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引发肠易激综合征。当各种细菌、病毒感染,肠道内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时,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研究表明,有肠道感染史的患者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率比无肠道感染史的患者高4倍,因此,清洁饮食尤为重要。

第三是精神心理因素,心理和情绪因素,如压力、焦虑和抑郁,可能在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中扮演一定角色。

唐健介绍,很多患者都会出现因为情绪的异常、生活节律的改变、疲劳、特殊的饮食等生活习惯的改变,导致了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出现。

出现何种症状需警惕

肠易激综合征会反复发作,病程可持续数年,给患者身心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例如频繁的腹痛和排便可能导致社交回避、工作学习效率下降、体重波动甚至营养不良等,在发病时会严重干扰患者的工作、学习、日常生活以及心理健康,降低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如果不正视该病,置其背后的肠道菌群失衡问题于不顾,可能引发多种疾病。研究发现,包括肥胖、糖尿病等在内的50多种疾病都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

增肥也可能不容易!肠易激综合征是个什么病

出现IBS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IC供图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医师刘殿刚介绍,出现如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的改变、腹部不适反复发作但排便后症状有所缓解等相关症状,近3个月内持续出现症状且每周至少1次,持续时间一般超过6个月,相关症状发作都是在清醒状态下出现,睡着后症状反而消失,最好立刻去医院进行相关的肠道检查。

国际公认的IBS罗马Ⅳ诊断标准为:临床表现主要以反复发作的腹痛症状为主,在过去的3个月内,平均每周至少1天有症状发作,病程至少持续半年以上,并伴有以下两种或两种以上症状:症状与排便相关;伴有排便频率的改变;伴有粪便性状或外观的改变。

如何让肠“安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类功能性胃肠疾病,目前尚无治愈的方法。通常需要结合患者的个人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包括饮食调整、生活干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从而达到改善症状,减少复发、消除顾虑、提高生活质量和恢复社会功能的目的。

IBS一般治疗多提倡调整饮食,可根据医嘱进行低FODMAP饮食,即减少高发酵碳水化合物摄入。FODMAP即发酵类+低聚糖+二糖+单糖+多元醇五类成分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指代的是一类难以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此类食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要比其它食物更长,它们可被肠道菌群发酵,从而导致排气、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不适。低FODMAP代表性食物有豆芽、香蕉、橙子、无乳糖牛奶、无麸质面粉等。低FODMAP饮食对于腹泻型 (IBS-D)的改善效果较好,而对便秘型(IBS-C)的改善效果欠佳。

增肥也可能不容易!肠易激综合征是个什么病

低FODMAP食物与高FODMAP食物。来源:华山消化微信公众号

生活方式方面,应保持积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或抑郁和不良情绪的刺激。学会有效应对压力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放松技巧等,有助于减轻可能的心理压力对肠道的影响。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

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并积极配合治疗。药物治疗一般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以止泻药、解痉药为主,必要时辅以益生菌、肠道不吸收的抗生素或抗抑郁药等,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以渗透性缓泻剂或促分泌剂为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31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腹痛、腹胀,排便次数增多?别大意,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
...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也让她开始担心自己的健康。肠易激综合征(IBS),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名词,却可能是张小姐这类症状的罪魁祸首。IBS并不是一种生命危险的疾病,但却常常给患者
2024-07-24 18:02:00
什么是肠易激综合征,又该如何避免呢
容易腹痛腹泻,可能是患了肠易激综合征高考即将到来,莘莘学子即将进入“战场”。在夏日炎炎的时节里,这场战斗不仅是多年努力的比拼,还需要体力和抗压力的较量。但是每逢大考,一些学生就会
2023-06-16 14:54:00
年轻人经常拉肚子?可能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主要表现为反复腹痛,腹胀,以及排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便秘与腹泻交替。根据主要异常排便习惯,可分为4个亚型,即便秘型(IBS-
2024-01-23 11:14:00
中新健康丨开工成“特累”族 专家支招巧解“节后综合征”
...等症状。实际上,这类人群多是患上了不同程度的“节后综合征”。图为民众“五一”假期后投入正常工作。鲍梦妮 摄“节后综合征”是如何引起的?什么样的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如何在节后尽快
2024-05-06 20:47:00
...:邢台日报市人民医院专家提醒——注意饮食,告别节后综合征春节假期如此声势浩大地到来,却悄无声息地溜走,让人不禁感慨:“假期,你为何走得如此之快!”。然而,伴随着假期结束,肠道
2023-02-01 11:29:00
...院专家介绍如何调整作息饮食运动教您几招,赶走“节后综合征”从纵情享受假期时光回归到工作状态,很多人会有疲倦、失眠、胃口欠佳、难以集中精神、肌肉酸痛等感受。尤其紧接着连续七天工
2023-01-31 01:07:00
上厕所常有这种“排不尽”的感觉,或是因为这些疾病出现了
...。2.肠易激综合症除了肠道炎症外,人体若是患有肠易激综合征,或也会使患者出现排便排不尽的感觉。一般来说,在现如今这种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很多人都会因为饮食习惯而患上一些常见的
2023-04-30 05:35:00
西藏成办医院研究论文被欧洲消化疾病周(UEGW)大会收录
...差异》被第31届欧洲消化疾病周(UEGW)大会收录。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发病率较高的肠道疾病,特征是腹痛或腹胀,并伴有排便习惯紊乱。该疾病难治愈、易复发,会严重影响患者的
2023-11-07 11:02:00
体重不到80斤!男演员妻子自曝患这种病,一直增肥失败...
...综合症”中的“症”是个错别字,正确的应该为“肠易激综合征”。)据公开资料显示,王灿是演员杜淳的妻子。2021年1月1日,杜淳在社交媒体宣布与王灿的婚讯;2021年2月18日,
2024-07-30 19:3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