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红楼梦里莺儿的言行,把薛宝钗的表里不一,完全暴露出来了
薛宝钗在贾府给贾母等的人印象是端庄大方,贾母还当面夸过薛宝钗,说贾府的四个女孩儿,全不如宝丫头。可端庄大方只是她的表象,真实的薛宝钗并不是这样子的,从她的贴身丫鬟莺儿的言行,就能看出来她是一个表里不一的人。薛宝钗在金玉良缘上,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薛姨妈提起过金锁是一个和尚给的……更多
贾母:我没有一眼就喜欢上的人,只是喜欢这个人背后的利益罢了
都说贾府的下人是势利眼,其实贾府从上到下都是势利眼,而且还是贾母带的头。在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中,薛宝琴、邢岫烟、李纹、李绮等人结伴进京来贾府探亲,贾母见到薛宝琴后十分喜欢,立马逼着王夫人认了薛宝琴做干女儿。这个时候才刚见了一面,所以贾母喜欢薛宝琴不一定是真的……更多
薛宝钗虽然优点多,但她有一个致命的缺点,让贾母十分嫌弃
薛宝琴住进贾府之后,贾母传话,让薛宝钗不要管紧了薛宝琴。薛宝钗笑着跟薛宝琴说过:“你也不知是那里来的这点福气!你倒去罢,恐怕我们委屈了你!我就不信,我那些儿不如你?”薛宝钗看似玩笑,实则是嫉妒。在她的心里一直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和薛姨妈住进贾府多年,一直在为金玉良缘努力……更多
平儿是王府配的陪嫁丫鬟?鸳鸯说了,平儿原本是贾府的人
平儿是王熙凤的陪嫁丫鬟,鸳鸯是贾母身边的大丫鬟,这俩人关系是挺好的。你以为是王熙凤带了平儿嫁过来之后,平儿参与到管家工作之后,才和鸳鸯有的交集?并不是这样子,平儿和鸳鸯这两个人,从小就认识,从小就无话不谈。甚至,平儿认识鸳鸯,比认识王熙凤还要早。确有此事,而且是鸳鸯亲口说出来的……更多
薛宝琴和梅翰林儿子之间的婚约,是薛姨妈婉拒贾母的借口
薛宝琴进京,是因为和梅翰林的儿子有婚约,薛蝌送妹进京发嫁。可这句话,根本就是一个谎言,和薛宝钗进京待选一样,是个彻头彻尾的谎言,梅翰林的儿子和薛宝琴没有婚约。薛蝌进京是因为父亡母病,所以才携妹进京投奔伯母薛姨妈来了,毕竟薛家在京中还有一些产业。书中第四十九回……更多
红楼梦里,赵姨娘对林黛玉的厌恶,从何而来?
赵姨娘为什么讨厌林黛玉?不是因为林黛玉的牙尖嘴利,也不是因为林黛玉爱冷嘲热讽。主要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第一,赵姨娘感受到了林黛玉对她的厌恶,所以,她也不喜欢林黛玉。在书中,第六十七回,见土仪颦卿思故里,闻秘事凤姐讯家童中,薛宝钗整理了薛蟠从南方带回来的一些玩意儿……更多
贾母为了甩锅,不惜骂林黛玉,是鬼,是贼
在贾府元宵节家宴上,贾宝玉拿了一壶暖酒,给贾府的女眷们逐个斟酒,到了林黛玉跟前,林黛玉偏偏不饮,拿起杯子,放在贾宝玉的唇边,贾宝玉一口气干了。这个举动本就不妥,更何况当时还有李婶娘、娄氏等外人在场,王熙凤看到之后,赶忙笑着解围说:“宝玉别喝冷酒。仔细手颤,明儿写不得字……更多
薛姨妈借着癞头和尚编造了金玉良缘,漏洞也出在癞头和尚身上
金玉良缘是怎么来的?是薛姨妈编出来的。金玉良缘明确被提出来是在书中第二十八回,蒋玉函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中。原文是:当时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这句话中,“金锁是个和尚给的”是假的……更多
林黛玉:宫花事件,真不是我小心眼儿,是你欺人太甚
周瑞家送宫花给林黛玉的时候,林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林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么!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呀。”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也不敢言语。这句话是林黛玉小心眼……更多
林黛玉和薛宝钗为什么会亲密无间?钗黛合一的契机是薛宝琴的出现
林黛玉对薛宝钗的态度有很大的转变,这个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有三个很关键的转折点,其中第三个转折点就和薛宝琴有关系。林黛玉不喜欢薛宝钗,甚至还有些厌恶薛宝钗。在第二十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中,因为贾宝玉和薛宝钗一起来看史湘云,林黛玉就冷笑道:“我说你……更多
王熙凤一开始就想杀尤二姐,从唆使张华告状开始,尤二姐就死定了
王熙凤从得知尤二姐存在的那一刻,就已经起了杀心。有句话说得好:把敌人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最安全。王熙凤接尤二姐进贾府,也不过是为了先稳住尤二姐,再定下杀她的计策。干大事者,要忍常人所不能忍。杀人放火就是大事儿,王熙凤定下了要杀尤二姐,就按下自己心中的醋意,硬生生的忍到贾琏离京城才开始动手……更多
贾府到底有什么魅力,能让丫鬟们都死心塌地呆着,不肯离开?
在古代,丫鬟就是一个下人,没有人权,比现代的打工人还要苦逼。起码现代的打工人一言不合就可炒老板鱿鱼,古代的丫鬟们就没有这个机会。特别是红楼梦里面的丫鬟,她们不仅不敢炒老板的鱿鱼,还把在贾府的工作视为自己一生的事业,打着撵着都不愿意离开。比如金钏,因为王夫人发现贾宝玉和金钏调笑……更多
王熙凤和贾珍是两姨兄妹,另外一个实锤是,贾惜春对王熙凤的称呼
为什么说王熙凤的母亲是贾珍的母亲是姐妹关系?这需要先从贾府中人对王熙凤的称呼说起。李纨在书中被称为珠大嫂子,按理王熙凤应该被称呼为琏二嫂子,可是书中的小姐们几乎都称呼她为凤姐姐。因为王夫人是王熙凤的姑妈,所以王夫人的孩子从小就和王熙凤很熟悉,长大后都是按照小时候的习惯来称呼的……更多
薛蝌在怕什么?为什么必须等薛宝琴出嫁后,他才敢娶邢岫烟?
薛蝌带着妹妹薛宝琴进京是因为,薛宝琴和梅翰林的儿子有婚约,薛蝌是来送薛宝琴进京完婚的。进京之后,梅翰林全家都不在京城,薛宝琴的婚事一直没有着落,薛蝌倒是和邢岫烟定下了婚约。可薛蝌和邢岫烟定下了婚约之后,也一直不迎娶邢岫烟,任由邢岫烟在贾府内煎熬度日。直到薛宝钗在和邢岫烟谈话的时候……更多
俗语:“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灯”,实为老祖宗经验之谈
俗语有云:“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灯。”封建背景下,世人评判男女标准各不相同,由此俗语帮助,后人得以了解古代优质男女标准,感受古代特殊风俗。当今世界,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思想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虽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都会认为传统文化过于老旧……更多
“如果有来生,我还教古典诗词”|百岁叶嘉莹逝世
11月24日晚间,南开大学发布讣告:“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国际著名教育家、诗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叶嘉莹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11月24日15时23分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更多
多彩贵州的“红色家底” | 一级文物:红军送给李祖德的瓷茶壶
红军在长征的过程中,非常注重革命文化的宣传,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群众讲述党的宗旨和好政策,有讲演、发传单、写标语等多种形式。 既能亲切地拉近与老百姓的距离,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渡过乌江进占遵义,之后连续打了几个胜仗途经遵义县南白镇……更多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竹王村的前世今生
竹王村(原猛正村),位于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江龙镇,距离县城约33公里。村落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东汉末年。这里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竹王崇拜”就是起源于这里。竹王祠据记载,竹王是第一个夜郎王。南朝宋史学家范晔著《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卷八十六载:“夜郎者……更多
李邕瞧不起李白,这究竟是为何呢
李邕和李白,两位唐朝的文人,他们的才情横溢,作品流传千年。然而,历史上却有一段李邕瞧不起李白的故事,这究竟是为何呢?首先,我们要明白,李邕和李白是同一时期的文人,他们都是唐朝的瑰宝。然而,他们的才情和风格却大相径庭。李白的诗才横溢,他的诗歌豪放洒脱,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更多
李邕死后李白说了什么
李邕,字太白,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好友。他的死对李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白在李邕去世后曾说过一句引人深思的话:“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生中能得到一个真正了解自己的朋友就足够了,这辈子应该把他当作同样拥有内心世界的人去看待。这是李白对友情的深深感慨和高度赞扬……更多
郭子仪救李白的故事是怎样的
郭子仪,唐朝的名将,李白,唐朝的诗仙。他们两人在历史上并没有直接的交集,但关于郭子仪为何救李白的故事却流传甚广。故事发生在唐玄宗天宝年间,那时的李白已经是一位享有盛名的诗人,他的才情横溢,作品广为流传。然而,他的性格豪放,不拘小节,因此与朝廷中的一些人产生了矛盾……更多
李邕和李白有什么交集
李邕和李白,两位在中国历史上享有盛名的文人,他们的生平故事各具特色,又有着令人惊叹的交集。李邕,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才横溢,作品广泛流传,被誉为“诗仙”。李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自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了超凡的诗才,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更多
义成公主和李靖之间有什么故事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动人的爱情故事。其中,唐朝时期的义成公主和李靖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段佳话。他们的关系复杂而微妙,既有深厚的感情基础,又充满了恩怨纠葛。义成公主是唐朝皇帝李世民的女儿,她聪明、美丽、善良,深受父亲的喜爱。李靖则是唐朝的一位著名将领,他英勇善战……更多
韦应物的政治生涯是怎样的
韦应物,唐朝著名诗人,其诗风清新,语言流畅,被誉为“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然而,除了他的文学成就外,韦应物的一生也充满了丰富的政治生涯。他曾任过多个官职,包括刺史、尚书等重要职务。韦应物的政治生涯始于唐玄宗时期。他在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被任命为江州司马……更多
隋炀帝杨广在位期间,有哪些贡献与作为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备受争议的皇帝。他继位后,虽然做出了一些贡献,但更多的是他的暴政和奢侈生活,导致了隋朝的灭亡。首先,杨广在位期间,推动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他下令修建了京杭大运河,这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对于推动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更多
隋文帝和独孤伽罗是什么关系
隋文帝杨坚与独孤伽罗的爱情故事,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佳话。他们的关系特殊之处,不仅在于他们的个人特质,更在于他们对国家的贡献和对彼此的忠诚。隋文帝杨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皇帝,他以智勇双全、深思熟虑的政治智慧,成功地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达三百年的分裂局面……更多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庙号是什么
杨坚,历史上的他以隋朝开国皇帝的身份被人们所熟知。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平民到皇帝,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的人。然而,当我们提及杨坚时,我们往往会忽略一个重要的细节——他的庙号。庙号,是中国古代对已故皇帝的一种尊称,通常在皇帝驾崩后由继任者赐予。它是对皇帝一生功过的评价……更多
杨素作为隋朝第一功臣,他的后代是什么结局
杨素,大隋朝的杰出军事家、政治家,被誉为“大隋朝第一功臣”。他以智勇双全的军事才能,为大隋朝的建立和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这位伟大的功臣的后代却遭遇了不同的命运,这其中包含了历史的变迁、家族的兴衰以及人性的复杂。杨素的后代,据史书记载,主要有两支。一支是他的长子杨玄感……更多
为什么这五位皇帝如此执着于消灭高句丽呢
隋唐时期,中国历经五位皇帝的治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消灭高句丽。那么,为什么这五位皇帝如此执着于这个目标呢?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国家利益、民族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一、历史背景隋唐时期,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然而,北方的高句丽国却一直是中国的一大威胁……更多
隋文帝能与秦始皇相比肩吗?他又有哪些可以吐槽的地方呢
隋文帝杨坚和秦始皇嬴政,两位皇帝在中国历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隋文帝能与秦始皇相比肩吗?他又有哪些可以吐槽的地方呢?本文将从历史地位、政治改革、军事成就等方面进行比较,并探讨隋文帝的一些争议之处。一、历史地位的比较1.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六国的皇帝……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