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陵兵败投降匈奴,司马迁为何要替他说话?
李陵,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汉武帝时期的年轻将领;因出身与才能受到刘彻的赏识。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小舅子李广利征讨匈奴,让李陵作为后援;可李陵却看不上他,不想听之任之,于是说服汉武帝派自己单独作战,就这样,李陵带着5000步兵远征匈奴。起初,李陵在浚稽山遭遇单于主力……更多
商鞅变法强大了秦国,为何秦惠文王嬴驷却要除掉他?
商鞅原是魏国相邦公叔痤的门客,因不受重用而来到秦国发展。在他还未来秦之前,秦国一直被魏国欺压;直到他到秦国推行变法之后,秦国才彻底改变了这种弱势的局面。当赏识商鞅的秦孝公嬴渠梁去世后,继任的秦惠文王嬴驷便寻机将这位功臣车裂,也就是五马分尸;他为何要这样做呢?其一……更多
作为汉初的功臣,刘邦为何要除掉韩信?
公元前196年,也就是汉朝建立后的第七年,一代名将韩信被吕后设计杀害;虽死于女人之手,但汉高祖刘邦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他早就想除掉韩信了。韩信曾辅佐刘邦先后平定三秦,灭掉项羽,可谓是功勋卓著;然而对于这样一位开国功臣,刘邦为何要卸磨杀驴呢?其一,削藩的牺牲品汉初刘邦分封了多位异姓诸侯王……更多
大明十六帝,为何皇家墓葬区只有“明十三陵”?
众所周知,大明王朝总共有十六位皇帝,但北京的皇家墓葬区却只埋葬了十三位帝王,也就是如今的“明十三陵”;想必有不少人都去此地游玩过,应该也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何“明十三陵”之中只有十三座帝陵呢?原因就在两次变故当中,靖难之役与夺门之变。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更多
明成祖朱棣登基后,为何会立体弱多病的朱高炽为太子?
史料记载,明成祖朱棣的长子朱高炽体弱多病,次子朱高煦则骁勇善战,更像自己,靖难之时还多次救过自己的父亲,因此深受朱棣的喜爱。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朱棣也没有册立朱高煦为太子,而是选择了不那么讨人喜欢的朱高炽,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一,守城有功明朝是中原王朝,遵奉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更多
汉宣帝刘询在历史上的功绩很大,为何却鲜为人知呢?
刘询是汉武帝刘彻的曾孙,废太子刘据之孙,同时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坐过牢的帝王;汉宣帝刘询登基之后,降服匈奴,整顿吏治,开创盛世,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能文能武的帝王,在历史上的知名度却不高,为什么会这样呢?其一,有损武帝名声汉武帝刘彻在历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不容抹杀……更多
刘邦原本想定都洛阳,为何后来却改为了长安呢?
汉高祖刘邦称帝后,曾在洛阳定都过一段时间,因为此地距离他的家乡比较近,而且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也大多来自东部地区,他们都希望定都洛阳,刘邦也遂了他们的心愿。可过了一段时间,刘邦便从洛阳迁入了长安;从此以后,西汉的国都就定在了长安。刘邦为何要迁都长安呢?其一,谋士劝谏一位名叫娄敬的人去关中服役……更多
东汉作为大一统王朝,为何知名度不高呢?
光武帝刘秀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开国之君,他打败王莽的新朝之后,延续了汉朝的国祚,史称“东汉”;按理来说,作为大一统王朝,知名度应该会很高,但实际情况却恰好相反,为何会出现如此反常的情况呢?其一,精彩事迹不多东汉上承强大的西汉王朝,下启乱世的三国时代,风头全被这两个精彩的时期给抢了……更多
刘邦分封的异姓诸侯,为何只有长沙王吴芮能够善终?
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刘邦认为分封的异姓诸侯王会威胁皇权,于是借机将他们悉数铲除,如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等。在这些异姓诸侯王之中,唯有一个特例,那就是长沙王吴芮,刘邦既没有铲除他,也没有削弱他的势力,这又是为什么呢?其一,为人低调吴芮与张良二人是好友,当初就是在好友的劝说下他才投靠了刘邦……更多
袁盎争议:是小人还是君子,忠臣抑或奸臣的历史解读
西汉时期,风流人物层出不穷,然而这些人物并非个个都有美满的结局。在上一期的梧桐说历史中,我们谈到了含冤而死的晁错,今天,让我们来聊聊袁盎的故事。他侠肝义胆是汉代典型的国士,他正直无私,却因为一件事而被称为小人。袁盎为什么被称为小人?在讲晁错的时候,我们讲过袁盎和晁错是性格不合的……更多
从草莽到帝王,刘邦如何玩转人才赢得江山
刘邦在胜利后,与功臣将相讨论为何他能夺得天下。他询问众人,为何傲慢的自己能得天下,而仁爱的项羽却失去。大臣高起和王陵直言,虽刘邦傲慢,但他每攻下一地便分封功臣,赢得了人心。刘邦却说“你们只知一面,不知全貌。张良善谋略,萧何能治国,韩信擅用兵,此三杰皆为我所用……更多
晁错之殇:政治理想成泡影,冤死长安魂断大汉基业
大汉王朝,中国历史上首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繁荣昌盛,影响深远。在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晁错,一位才子,以其治国理念脱颖而出,却终究未能善终。晁错早年潜心研习刑名之学,在政法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凭借着渊博的学识与不凡的见解,他逐渐走进太子的视野,成为太子舍人,这段经历……更多
文武双全未竟霸业:曹操诸子与孙权的命运对比
曹操半生驰骋疆场,南征北伐,战胜袁绍兄弟,诛灭吕布,收服刘表,挫败马超,堪称文武兼备,一代豪杰。在生育子女方面,曹操亦是成就斐然,育有二十五子,其中不乏杰出之士。然而,即便如此,曹操仍会发出“生子应似孙仲谋”的感慨,这背后究竟有何缘由?在曹操庞大的家族谱系中……更多
荆州到底有多重要?三国为何都要抢它?
有人说,一部荆州史,半部三国史。荆州在东汉13州中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它是唯一被魏蜀吴分别染指过的州,见证了那个英雄辈出、战火纷飞时代的无数传奇。荆州,这块广袤无垠的大地,在东汉时期其面积广袤得惊人,大致囊括了现今湖北、湖南的全境以及周边的大片区域。它雄踞于13州的中部……更多
宋代斗茶:一场雅俗共赏的味蕾盛宴
在宋代,饮茶之风盛行,上到皇帝老儿,下到黎民百姓,无不对茶情有独钟。正如李觏所言:“茶,君子小人靡不嗜也,富贵贫贱靡不用也。”这茶,简直就是宋代人的“国民饮料”!而在这场全民饮茶的热潮中,斗茶这一活动应运而生,成为了那个时代独特的文化符号。斗茶,说白了就是一场茶叶质量和点茶技艺的大比拼……更多
“蛙”趣横生!宋代蛙肉:一场穿越千年的美食传奇
各位吃货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吗?在历史的长河里,有一种美食,它跨越时空,从宋代一路“跳”到了我们的餐桌上,那就是——蛙肉!没错,就是那个让宋代人爱不释口,甚至不惜触犯禁令也要品尝的野味佳肴。想象一下,你穿越回宋代,走在繁华的杭州街头,突然闻到一股诱人的香气,循香而去……更多
三国期间魏国的人才培养机制有多牛?
三国时代,英雄如云,魏、蜀、吴三国鼎足而立,争斗不休。在这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上,魏国的人才培养策略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为国家的稳固和昌盛奠定了基石,与蜀汉、东吴的后来人才短缺形成了鲜明对比。魏国在挑人用人上,那可真有一套。不像蜀国和吴国,魏国特别看重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更多
蜀汉余晖中的廖化:从关羽小将到后期中流砥柱
在三国风云变幻的舞台上,蜀汉名将廖化或许并未如张飞、关羽般名震四海,但在蜀汉后期的烽火连天中,他却是一位举足轻重的军事奇才。他不仅是关羽昔日的麾下小将,更在蜀汉晚期,亲自挂帅出征曹魏,书写了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一位善战的武将犹如国家的定海神针……更多
三国谋士排行榜,诸葛亮仅能排第二
三国智囊团的闪耀时刻:郭嘉、诸葛亮、荀彧、庞统、法正的趣味逸事在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有那么一群智者,他们以超凡的智慧和过人的胆识,书写了一段段传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郭嘉、诸葛亮、荀彧、庞统和法正的世界,看看他们如何在纷争中展现自己的非凡才华。郭嘉:《十胜论》里的“预言家”官渡之战前夕……更多
乱侃三国:孔明布网困魏军,曹真中计乱阵脚
上回说道,诸葛亮在祁山之下骂死王朗。之后孔明羽扇轻摇,遥指曹真,朗声道:“吾不逼汝,汝可整顿军马,来日决战。”言罢,回车而去,两军遂皆退。回到帐中,副都督郭淮上前,面色凝重:“诸葛亮料吾军中治丧,今夜必来劫寨。可分兵四路,两路抄山僻小路劫蜀寨,两路伏于本寨外……更多
王司徒妄言挑衅,武乡侯痛斥扬威
话说蜀汉建兴年间,诸葛亮率大军北伐中原,一路势如破竹,曹魏朝野震动。魏军都督曹真领兵拒敌,帐下有一老者,乃司徒王朗,自恃才高,欲凭其三寸不烂之舌,说退蜀军。这日,两军对峙于祁山之下,阵势摆开,旌幡蔽日,戈戟生辉。王朗骑着高头大马,出阵而来,身后跟着一众魏军将领……更多
诸葛亮施计取天水,姜维破局展雄才
话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兴复汉室,北伐中原。这一日,蜀军兵至天水城下,诸葛亮智计百出,欲破天水。诸葛亮先使一计,派人乔装成魏军,前往天水向太守马遵求救,言说南安被蜀军重重围困,危在旦夕,企图诱使马遵出兵救援,然后趁天水空虚而取之。姜维当下便识破此乃调虎离山之计……更多
姜维孝母陷绝境,孔明爱才迎良臣
话说天水郡收到消息,说蜀兵分三路来攻:一路守天水,一路打上邽,一路攻冀城。姜维一听,着急地跟马遵说:“我母亲在冀城呢,我怕她出事,求您让我带一队兵去救冀城,顺便保护我母亲。”马遵答应了,姜维就带着三千士兵去冀城,梁虔带着三千士兵去上邽。姜维到了冀城,碰到蜀将魏延……更多
孔明妙算取南安,武侯奇谋收天水
话说诸葛亮率领蜀军北伐,兵临南安、天水、安定三城之下。此次出征,诸葛亮志在必得,欲以此为据点,进一步拓展北伐之势。蜀军初至,南安城中守将杨陵与崔谅得知,惶恐不安。崔谅虽有些许谋略,但面对诸葛亮之名,仍心生怯意。杨陵却较为激进,主张出战,两人争执不下。而此时,诸葛亮却在营帐中悠然自得……更多
白发犹存雄风在,赵云力斩五员将
话说诸葛亮挥师北伐,剑指曹魏。老将赵云,虽已白发苍苍,却依然英气逼人,担当蜀军先锋,率先踏上了这充满硝烟的征程。赵云率部来到凤鸣山,只见前方魏军阵列森严,军旗飘扬。当先一员老将,乃是西凉大将韩德,他身旁站着四个儿子,个个威风凛凛,眼中透着对蜀军的不屑。韩德本是自负之人……更多
刘备心知肚明,五虎上将的排名是被迫的,真正的排名应该是这样
刘备心知肚明,五虎上将的排名是因为形势需要,真正的排名应该是这样!你知道这份排名是什么样的吗?五虎上将刘备在打下汉中之后,被众人推举为汉中王,这其实是众人的一次逼宫行为,因为大家跟着刘备卖了这么多年的命,是到了奖励自己的时候了!而刘备为了安抚众人,激励大家再接再励……更多
黄忠临死前,刘备冷冷说了9个字,赵云听后,终于发现刘备真面目
黄忠临死前,刘备冷冷说了9个字,赵云听后,终于发现刘备真面目,你知道刘备说了什么吗?善于用人的刘备刘备给人的印象,一直是善于用人,不看重人才的出身,只要有本事,他就愿意重用,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无论刘备败得有多惨,总是会有人才前去投靠!刘备刚出场时,虽然有汉室宗亲的名声……更多
三国4猛将追杀过赵云,一个逼退关羽,一个打平张飞,谁最厉害?
赵云被评为三国第二猛将,却遭到过4位猛将的追杀,其中一个逼退关羽,一个打平张飞,你知道他们是谁吗?赵云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异常强悍,其打出的漂亮战绩,时至今日仍然令不少人叹服,以至于民间一直流传着“一吕二赵三典韦”的说法,意思是赵云仅次于吕布,位居三国武将榜第二……更多
三国晚节不保的7大名将,3人遗臭万年,1人是刘备死敌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谋士如云,猛将如雨。然而,有些名将虽然早年威名赫赫,但后来却晚节不保,令人唏嘘不已。今天本文就介绍7位晚节不保的三国名将,其中3人遗臭万年,1人是刘备的死敌,看看你都认识几个?第一、于禁三国晚节不保的第一个名将,便是于禁!大家都知道,曹操这个人生性多疑……更多
司马昭本想立次子司马攸,可为何最终却选择了司马炎?
司马懿病逝后,魏国朝政大权便落到了其子司马师的手中,但司马师无子,因此他的弟弟司马昭便将自己的次子司马攸过继给了兄长;司马师死后,并未将大权交给养子司马攸,而是给了其弟司马昭。据史料记载,司马攸聪明好学,才能突出,比后来的晋武帝司马炎强很多,因此司马懿与司马昭两代人都非常看重司马攸……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东窗事发,十字坡孙二娘宰的那个和尚瞒不住了,武松被生擒
三年前,头陀和尚广惠辞别了方丈师兄,离开平凤岭少林寺,下山募化十方,普渡众生,一去不复返。广惠头戴月芽金箍,脖项挂着一百单八颗人骨的念珠
2025-02-22 15:48:00
《三生三世》离怨为何如此痛恨离镜,原来他们之间还有这等恩怨
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擎苍是一个野心勃勃的魔君,一直想打败天族取而代之,掌管四海八荒。因此他向天族发动了战争,导致天族损失惨重
2025-02-22 15:57:00
李严劝诸葛亮加九锡,为何诸葛亮却说:九锡算啥,十锡都不是个事
一、两难全的“白帝城托孤”刘备的白帝城托孤,早已成为了彪炳史册的三国事件。不过必须要说明的是,此事件之所以能彪炳史册,是因诸葛亮做得太完美
2025-02-22 16:02:00
万年县政府办公楼:奢华背后的深思与政坛娘子军团的崛起
在时代的洪流中,每一座建筑都承载着其独特的历史使命与时代印记。万年县政府办公楼,这座矗立于城市中心的宏伟建筑,近期因其奢华的装饰风格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议
2025-02-22 16:14:00
明朝朱棣靖难之役后,为什么史学家还是叫明朝而不是改名叫北明?
大明王朝的名字在朱棣靖难之役中没有改,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大明王朝还是朱家王朝朱棣本来就是朱元璋的儿子,是大明王朝的燕王
2025-02-22 16:28:00
浙江有个皇帝墓,1000年来都有专人在守墓,2008年专家才查出墓主人
在浙江温州地区有一个叫做南山头的小山村,这个小山村非常的普通,之所以被人提及是因为这里出现了一个“皇帝墓”,而且这个墓地已有专人守护了一千多年了
2025-02-22 16:34:00
日本天才罪犯:用3分钟抢3亿日元,留下120件证物,至今仍未破案
昭和43年(1968年)12月10日,在日本东京都的府中市发生了一起现金抢劫案,银行的运钞车被犯罪人员光明正大地开走了
2025-02-22 16:36:00
日本永不松动螺母是“意外”产物,图纸公开后,也没人能仿制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高铁通行、火箭飞天、轮船远渡……这些堪比神话般伟大工程的诞生,其实背后都离不开一个小小的物件——螺母
2025-02-22 16:40:00
朱安:曾卑微讨好情敌,为让丈夫不厌恶,小脚的她请教小叔学识字
朱安朱安,鲁迅先生的原配妻子,晚年时常想念鲁迅的爱人许广平,和他的独子周海婴。她一生没有选项,临终前曾流泪倾诉一个心愿
2025-02-22 15:24:00
杜牧一生不羁,老了睡不着时写此诗,充满禅意,最后10字发人深省
唐代有两个“杜”,一个杜甫,一个杜牧。杜甫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是一代诗圣。而对于杜牧,长期以来,很多人心中却很难形成一个鲜明的形象
2025-02-22 15:35:00
书画雅趣丨墨染簪雪,笔绘瓮春
“世事总归簪上雪,人生聊寄瓮头春。”岁月如画,光阴似墨,簪雪与瓮春交织成诗,书画艺术恰似这岁月的记录者,将时光的流转与生命的深情凝于笔端
2025-02-22 10:32:00
借助AIGC技术,我们让七位贵州历史名人跨越百年与今人重逢。张之洞的深邃目光、丁宝桢的凛然正气、奢香夫人的睿智风华,在算法精准还原下面容纤毫毕现
2025-02-22 01:28: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孙现富水泊梁山,我的老家。每当别人问起家乡,我都这样自豪地回答。“迤俪梁山,荦确延岱宗脊脉;浩淼水泊
2025-02-22 04:23:00
首次!吉林省档案馆公布杨靖宇信件一封,系东北抗联与日伪军警战斗时被劫掠内容!
2月21日,杨靖宇信件档案媒体见面会在吉林省档案馆举行,首次公布杨靖宇信件一封。这封日文版的信件对杨靖宇同志事迹研究,乃至东北抗联史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025-02-21 18:26:00
山村老汉挖出简陋古墓,出土18件宫廷宝物,墓主身份令专家不齿
北京丰台区右安门外彭庄,如今可能是一个相对繁华的地方,但是在60多年前,它只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小山村。1957年,有一个长期在当地居住的山村老农
2025-02-21 18: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