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雍正帝: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政治手腕成功逆袭的皇子
雍正帝:从“严苛”到“明君”的华丽转身一位被误解的皇帝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清朝的雍正帝无疑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是“苛刻的皇帝”,也有人称赞他是“明君”。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在位仅十三年的皇帝,看看他是如何从一个被误解的“严苛者”转变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明君”的……更多
黄宗羲:明末清初的“逆袭”哲学家,如何用智慧照亮历史的角落?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星空中,有一颗璀璨的星星,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那就是黄宗羲。作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他不仅以深刻的哲学见解而闻名,更以对社会和历史的独特思考影响了后世。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看看他是如何用幽默和智慧照亮历史的角落的……更多
张居正:从穷小子到权臣的逆袭传奇,教你如何在逆境中翻盘
一、贫寒出身:逆境中的奋斗之路张居正出生于1525年,家境贫寒,父亲是一位普通的乡村教师。想象一下,那个时代的“穷小子”,家里连一块像样的砖都没有,学习条件可想而知。可是,张居正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反而在逆境中磨砺了自己的意志。他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借着微弱的烛光……更多
朱元璋:从贫苦农民成长为一代帝王
早年经历:艰难的起点朱元璋出生于1328年,原名朱重八,来自于安徽省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期,家庭的贫困使他不得不辍学,随父母务农。1344年,因天灾人祸,家道中落,朱元璋不得不离开家乡,成为一名流浪汉。此时的他生活困苦,甚至曾在寺庙中当和尚,依靠乞讨为生……更多
魏征:智慧与忠诚往往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魏征的早年生活与成长魏征(580-643年),字玄成,出生于隋朝末年动荡的时代。他的家族背景虽然较为显赫,但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魏征的成长充满了挑战和变数。目睹了隋朝的崩溃和唐朝的兴起,魏征从小便对国家的命运充满思考。他的早期经历让他深刻理解了政治的复杂性和权力的危险……更多
成吉思汗:超级英雄,历史上最牛的征服者之一
传奇的起源在历史的浩瀚星空中,成吉思汗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人类文明的某个角落。他的故事不仅是征服与荣耀的传奇,更是草原与人心交织的史诗。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这位草原上的英雄,凭借着非凡的智慧与无畏的勇气,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建立了历史上最大的陆地帝国……更多
在东汉末年本是四国并立,为何罗贯中只写三国,被抹掉的是哪国?
1644年的时候啊,闯王李自成,他是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呢,带着兵就把大明的都城北京给打下来了。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朱由检啊,那叫一个绝望,跑到景山就上吊死了,算是给国家殉葬喽。朱由检这人一辈子有七子五女呢。把那些夭折了的孩子刨出去,到朱由检上吊殉国的时候,还剩下三子两女活着呢……更多
书画雅趣丨秋韵墨香,绘就人间至美
袅袅秋风起,轻抚过岁月的棱角,也唤醒了书画中的秋意。在这最美的人间秋,让我们以笔墨为舟,泛游于艺术的长河,探寻那一抹最动人的秋色。丁玲萍画作秋,是画中的诗,诗中的画。它不言不语,却以一抹金黄、一缕清香,勾勒出一幅幅令人心醉的画卷。正如宋人张嵲所言,“尘世未徂暑……更多
济南黄河北鹊山边,正扩建整修的扁鹊墓园清雅肃穆
深秋时分,济南黄河北鹊山边,正扩建整修的扁鹊墓园清雅肃穆。中间的平房有待拆迁,使墓园成为一个整体。南侧近年新修了墓园的入口和甬道、绿地等。 扁鹊墓位于济南黄河北岸鹊山西麓。墓冢呈圆形,现存封土高约2米,直径约8.6米,墓前有清康熙三年(1663年)碑一通……更多
公主去世,皇帝为何坚持以皇后礼葬?
古代皇子公主的婚姻,一般都没法自己做主,皇子可以三妻四妾,如果遇到喜欢的人,或许还能收为妾室。但公主的婚姻,一般都是出于政治考虑,她们的作用,就是为皇帝笼络大臣的势力。就算英明如唐太宗,也不得不将女儿作为政治的牺牲品。新城公主是唐太宗的幼女,其母亲是长孙皇后……更多
古代官员为何选择槐树自杀
在中国古代,有一种神秘的自杀方式,那就是选择槐树自杀。这种现象在古代官场中尤为常见,让人不禁好奇,为什么古代官员会选择槐树自杀呢?这其中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一、槐树的象征意义槐树在中国古代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首先,槐树的谐音“怀”与“官”相近,寓意着怀念官职……更多
盘点一下中国古代最聪明的五个女人
在中国古代,女性的地位虽然相对较低,但仍然有一些聪明才智的女性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中国古代最聪明的五个女人。一、武则天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的聪明才智毋庸置疑。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使得唐朝在她统治时期达到了鼎盛……更多
原创二战德国坦克为何不用柴油机?原因有些可笑:有人故意拖后腿
二战时,德国坦克一直顽固坚持汽油发动机,拒绝使用性能和可靠性更高的柴油机,这个谜团有很多解释。比如德国缺乏柴油、德国海军垄断柴油、汽油机对德国坦克更有利、坦克柴油机技术不成熟等等。上述这些理由,实际上大多是错误的,甚至是二战时就被人刻意编造出来的。事实上,德国坦克未能采用柴油机的真正根源来自于办公室斗争……更多
介绍一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战役是以少胜多的。这些战役中,英勇的战士们凭借着智慧和勇气,成功地击败了数量上远远超过自己的敌人。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让我们一起感受那些英勇无畏的英雄们如何在战场上创造奇迹。一、巨鹿之战:刘邦击败项羽公元前207年,楚汉相争时期……更多
李世民登基后为何第二年才更改年号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在贞观元年(627年)登基,但直到次年才更改年号。这其中究竟有何原因呢?本文将带您了解这一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一、李世民登基的背景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他自幼聪明好学,勇猛善战,深得父亲的喜爱……更多
走进古代的茶馆,感受那一份别样的雅致与仪式感
茶,作为中国几千年的国饮,早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在古代,喝茶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文化传承。那么,古代人喝茶都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代的茶馆,感受那一份别样的雅致与仪式感。一、古代茶具的讲究在古代,茶具是非常讲究的。茶具的种类繁多……更多
探讨曹操最后悔做的三件事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他既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又是文学家,被誉为“典军之能者”。然而,在他的一生中,也有一些令人遗憾的事情。本文将探讨曹操最后悔做的三件事。一、未能完成统一大业曹操一生致力于实现国家的统一,但遗憾的是,他最终未能完成这个目标……更多
诸葛瞻是诸葛亮和黄月英的亲生儿子吗
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高尚的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他的儿子诸葛瞻也同样引人注目。然而,关于诸葛瞻的生父是谁,一直是历史学界争论的焦点。有人认为他是诸葛亮和黄月英的亲生儿子,也有人认为他并非他们的亲生子。那么,诸葛瞻究竟是谁的儿子呢?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更多
聊聊清朝时期的“兵”与“勇”之间的区别和待遇差距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清朝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的军事制度,尤其是军,队的编制和待遇,与其他朝代有着显著的差异。其中,“兵”与“勇”就是清朝军,队中的两种重要身份,他们之间的区别和待遇差距,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主题。首先,我们来看看“兵”与“勇”的定义。在清朝,"兵"主要指的是正规军……更多
观音菩萨的来历究竟是怎样的呢
观音菩萨,又称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等,是佛教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菩萨之一。她慈悲为怀,救苦救难,深受广大信众的敬仰。那么,观音菩萨的来历究竟是怎样的呢?本文将为您揭示观音菩萨的传说及其来源。一、观音菩萨的起源关于观音菩萨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最为广泛接受的说法是……更多
了解太阳神鸟为什么珍贵
太阳神鸟,这一神秘的古代图腾,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祥瑞之兆。它的珍贵之处不仅在于其稀有性,更在于它所承载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本文将带您了解太阳神鸟为什么珍贵。一、太阳神鸟的历史渊源太阳神鸟,又称金乌、三足乌等,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鸟。据考古学家考证……更多
古代太监和士绅谁的威胁更大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然而,历史上却有许多皇帝将部分权力下放给宦官,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太监和士绅谁的威胁更大?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皇帝的心理需求、宦官的权力扩张等方面进行分析。一、历史背景1.宦官制度的起源宦官制度起源于西周时期……更多
摆下鸿门宴的曹操,为何会放过刘备呢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战役和事件,其中鸿门宴就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当时的魏国丞相曹操邀请蜀国刘备参加一场盛大的宴会,而这场宴会最终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鸿门宴。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曹操在这场宴会上竟然放过了刘备。那么,摆下鸿门宴的曹操……更多
明朝朝贡国数量的变迁与清朝的外交策略
明朝时期,中国的影响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据史书记载,明朝有148个朝贡国,这些国家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各个角落,从东亚的日本、朝鲜,到西亚的波斯、阿拉伯,再到南亚的印度、斯里兰卡,甚至远至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和欧洲的葡萄牙、荷兰等国,都曾是明朝的朝贡国。然而……更多
探讨古代皇帝如何对待自己的父亲
在中国古代,孝道是最为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而皇帝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对待自己的父亲更是要体现出至高无上的尊崇和礼遇。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古代皇帝如何对待自己的父亲。一、尊号封赠古代皇帝对待自己的父亲,首先要给予尊贵的封号。在皇帝即位后,通常会追封自己的父亲为皇帝……更多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马超的墓被毁了吗
马超,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被誉为“锦马超”,他的英勇善战和忠诚精神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关于他的墓地,却有许多争议和疑问。其中,最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是:马超墓被盗过吗?或者说,马超墓被毁了吗?根据现有的历史资料和考古发现,马超墓并未被盗过,也没有被毁。马超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更多
郭女王是如何从普通妃子一步步晋升为皇后的
郭女王,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名字。她是如何从普通妃子一步步晋升为皇后的?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她的悲剧性死亡?让我们一起揭开这段历史的神秘面纱。郭女王,本名郭氏,是东汉末年皇帝刘协的皇后。她的皇后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曲折和挑战。郭氏原本是刘协的妃子……更多
宋朝为什么不自己养马呢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朝代,它在军事上屡败于北方骑兵。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宋朝为什么不自己养马呢?本文将带您了解这一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一、宋朝的军事战略宋朝的军事战略以防御为主,重视城池的建设和兵力的部署。这种战略在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时显得力不从心……更多
聊聊古代科举考试的奇特现象
在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状元、榜眼、探花是最高荣誉的象征。然而,有趣的是,有时候中了探花的人比中了状元还高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探寻这其中的原因。一、科举考试的选拔制度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殿试是最高级别的考试……更多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吐蕃国的衰落呢
吐蕃国,一个曾经与盛唐帝国并驾齐驱的强大国家,如今却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吐蕃国的衰落呢?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探讨吐蕃国衰落的原因。一、政治原因1.内部矛盾重重:吐蕃国内部矛盾重重,王室与贵族之间的权力斗争激烈。王室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