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探讨皇帝对国库资金的使用权以及相关的制约因素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理论上拥有对国家资源包括国库的最终支配权。然而,这种权力是否无限,以及如何行使,实际上受到了多方面的限制和影响。本文将探讨皇帝对国库资金的使用权以及相关的制约因素。在中国古代,皇帝被视为“天子”,他的权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更多
探讨清末国库的收入情况,分析影响其收入的主要因素
在清朝晚期,中国正面临内忧外患,国库的收入状况直接关系到清廷的运作和国家的安危。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清末的国库并不充盈,甚至可以说颇为拮据。本文将探讨清末国库一年的收入情况,并分析影响其收入的主要因素。清末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税、盐税、关税以及各种杂税。其中……更多
探讨明朝国库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
明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其国库收入为何相较于前期有所减少,这一现象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旨在探讨明朝国库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并分析其对明朝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首先,土地兼并问题是导致明朝国库收入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明朝时期,土地兼并严重,大量耕地被官僚……更多
揭示明末国库的实际财政情况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朝代,其国家财政曾经非常充盈。但到了明朝末年,国库的状况究竟如何呢?这是许多历史学者和爱好者所关注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尝试揭示明末国库的实际财政情况。在分析明末国库的财政状况时,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明朝的财政政策和收支结构……更多
探讨吕母起义的起因、过程及其对新朝的影响
在西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王莽通过政变建立了新朝,试图挽救汉王朝的危机。然而,新朝的统治并未能平息社会的动荡,反而加剧了民众的不满。在这一背景下,吕母起义爆发,成为推翻新朝统治的重要力量。本文将探讨吕母起义的起因、过程及其对新朝的影响。首先,我们来了解吕母起义的背景……更多
聊聊明朝皇权与官权的斗争与平衡
在明朝的政治体系中,皇帝与文官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微妙。虽然表面上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但实际上,文官往往能通过各种方式对皇帝的权力施加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架空皇帝。这一现象的产生与明朝独特的政治结构、文化传统和具体历史条件密不可分。首先要从明朝的政治体制说起……更多
聊聊崇祯皇帝的悲壮抉择
崇祯皇帝,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在明朝末年,内忧外患交织,朝政腐败,民间疾苦,大明王朝已经岌岌可危。在这样的背景下,1644年,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入北京,面对如此绝境,崇祯皇帝选择了在紫禁城后的煤山(今景山)自缢,这一行为震惊了后世,也留下了诸多议论……更多
聊聊明朝言官角色的演变
明朝,一个充满权力斗争与官场角逐的朝代,在它的历史长河中,言官这一特殊群体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言官逐步演变成所谓的“喷子”,这一现象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是与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紧密相关。言官,作为监察机构的一部分,他们的基本职责是监督朝政,纠正官员的不正当行为……更多
明朝的臣子为何如此不惧死亡
明朝,一个充满争议但又不容置疑的强大朝代,其政治舞台上涌现出了无数令人瞩目的臣子。他们在面对生死抉择时展现出的惊人勇气和坚定意志,让后世不禁思考:明朝的臣子为何如此不惧死亡?首先要提的便是明朝独特的政治文化背景。明朝政治竞争激烈,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异常激烈。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多
言官与谏官的职责和权力有哪些区别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言官和谏官是两个重要的政治职位,它们在古代的政治体系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尽管这两个职位都涉及到向皇帝提供意见,但它们的职责和权力有着明显的区别。言官,也被称为御史,主要负责监察朝廷内外的各种事务,包括官员的行为、政策的执行情况等。他们的工作主要是监督和审查……更多
分析王莽改革政策
王莽,一个在中国历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他在西汉末年通过外戚身份上位,最终篡夺汉朝皇位,建立新朝。王莽上台后,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复古和改革的政策,试图解决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然而,尽管王莽的政策初衷良好,结果却导致了社会的更加动荡和混乱。本文将探讨王莽政策的内容……更多
分析现代人在科举考试中可能面临的难题和机遇
科举考试,这个古代中国选拔官员的制度,以其独特的考试内容和形式,成为历史上一个令人瞩目的焦点。那么,如果现代人回到过去参加科举考试,他们能否适应并取得好成绩呢?这是一个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现代人在科举考试中可能面临的难题和机遇。科举考试的基本形式科举考试主要分为三个层级……更多
分析科举和高考的难度
在探讨教育模式和选拔机制时,我们不禁会思考一个问题:在古代参加科举难,还是在现代参加高考难?这两者虽然发生在不同的时代,但它们的核心目的都是选拔人才。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科举和高考的难度进行对比分析,以期给出一个多维度的答案。科举考试的难度科举制度自隋唐时期开始……更多
最可怜的祸国妖妃,因为身材太好,被荒唐帝王在朝堂上脱光示众
国人一向是含蓄的,因此2010年人大艺术系的学生化名“苏紫紫”,担当裸模,进行人体艺术展览的时,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一时骂声如潮。近十年过去了,如今提起她,还有很多人不自觉的露出或猥琐或鄙夷的神情。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早在一千五百多的前,我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一个“新潮”的帝王……更多
宇文邕在哪三个方面做到了第一,无人可及
在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是一个政治分裂、民族融合的时期,也是众多帝王争霸的舞台。在这一时期,北周的宇文邕以其非凡的政治、军事才能脱颖而出,被誉为南北朝最强帝王。他的杰出不仅因在政治上的深谋远虑,更因他在三个方面做到了第一,无人可及。宇文邕的第一个无双成就是他对北周政治体制的改革……更多
解读乾隆处死九岁男孩背后的历史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时一些事件的发生超出了现代人的理解与认知。1779年,清朝乾隆皇帝下令处死了一名九岁的男孩,这一决定在当时的百姓中竟然赢得了“吾皇英明”的称颂。这一矛盾的反应,不仅揭示了皇权的绝对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特有的价值观念和民众心态。这名九岁男孩并非普通孩童……更多
探索贵霜帝国在汉朝时期的位置和意义
在汉朝的盛世时期,遥远的西方也有一个强大的帝国正在崛起,那就是贵霜帝国。贵霜帝国位于今天的中亚地区,其疆域一度从阿姆河流域扩展到印度北部,成为了连接东西方的重要枢纽。本文将带领读者走进贵霜帝国,探索其在汉朝时期的位置和意义。贵霜帝国的地理位置贵霜帝国的核心区域位于今天的阿富汗……更多
探讨盛世与治世之间的区别
在探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盛世”与“治世”这两个概念。虽然两者都代表着一个国家或朝代的辉煌时期,但它们的内涵和侧重点却有所不同。本文将探讨盛世与治世之间的区别,并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和意义。盛世的定义与特征盛世通常指的是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都达到高峰的时期……更多
聊聊雍正帝的反腐策略
雍正帝,清朝历史上一位颇具争议的皇帝,其在位期间的政治手段和改革措施至今仍被广泛讨论。在众多政策中,雍正对贪官污吏的打击尤为严厉,其手段之坚决和后果之严重,可谓是“招招致命”。雍正帝继位后,面对广泛的官场腐败和贪污现象,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他首先实施了严格的官员考核制度……更多
为什么盛世之后必是乱世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现象似乎被无数次地验证:每当一个朝代达到鼎盛的盛世之后,紧随而来的往往是混乱和衰败的乱世。这个现象不仅引起了历史学家的关注,也成为哲学家和政治家深思的问题。那么,为什么盛世之后必是乱世?这背后的逻辑和规律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盛世的背后潜藏的问题盛世往往意味着一个国家或朝代在政治……更多
探讨台阁体和馆阁体之间的区别
在中文书法艺术中,不同的书写风格代表了不同的审美倾向和技艺特点。台阁体和馆阁体作为两种具有代表性的书写风格,它们各自拥有独特的魅力和表现形式。本文旨在探讨台阁体和馆阁体之间的区别,以及它们在书法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台阁体的渊源与特点台阁体起源于宋代,是以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楷书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一种风格……更多
聊聊东汉末年的皇位变迁
东汉末年,皇权衰弱,朝政动荡。汉灵帝刘宏在位期间,宦官势力猖獗,朝廷内部斗争激烈,导致了国力的进一步衰退。在这段充满变数的历史阶段,刘宏的去世意味着新的皇位争夺和权力更迭的开始。那么,在汉灵帝刘宏之后,究竟是谁继位呢?刘宏于公元189年病逝,其子刘辩继位成为皇帝……更多
王莽建立的短命王朝为何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西汉和东汉是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然而,在这两个辉煌的朝代之间,还存在着一个被时间遗忘的过渡时期——新朝。这个由王莽建立的短命王朝,虽然存在时间不足二十年,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新朝的诞生源于西汉末年的社会矛盾和政治危机。当时……更多
为何说晋阳之战开启了长达数百年的战国时代
春秋末期,群雄割据,诸侯争霸。在这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一场关键的战役不仅改变了晋国乃至整个中原地区的政治格局,更开启了长达数百年的战国时代——这就是著名的晋阳之战。在这场战役中,韩、魏两家临阵反水,智瑶因自大而败亡,最终导致三家分晋,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晋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453年……更多
为何说董太后是开启乱世的祸根
在中国东汉末年的历史舞台上,汉灵帝的母亲董太后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她的形象在史书中多有负面描述,甚至有观点认为她是开启乱世的祸根。那么,董太后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她真的应该承担如此重大的历史责任吗?董太后,原名董婉,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她的父亲是东汉名将董宠……更多
揭开印刷术诞生的神秘面纱
在古代中国,印刷术的发明无疑是一项划时代的技术进步,它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文化的发展。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项伟大的发明背后,竟有着一段因学术造假而催生的有趣历史。今天,让我们一起揭开印刷术诞生的神秘面纱,探索它背后的故事。据史料记载,印刷术的最初萌芽可以追溯到唐代……更多
聊聊西汉名将的悲剧命运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英勇善战的将领为国家安定边疆、平定内乱立下了赫赫战功。东汉时期的名将段颎,便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为汉朝平定西羌,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汉朝的西部边境问题,然而,这位功勋卓著的将军却在晚年被汉灵帝毒杀,其原因和背后的故事,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更多
汉灵帝是否真的如历史所记载的那样,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暴君呢
东汉末年的汉灵帝刘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颇具争议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曾大肆逮捕士族官员,这一行为在史书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让人们对他的评价充满了负面色彩。那么,汉灵帝为何要这样做?他是否真的如历史所记载的那样,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暴君呢?汉灵帝即位之初,面临的是一个政治上高度分化的局面……更多
聊聊东汉末年六大家族的兴衰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家族势力对于朝政的影响深远。东汉时期,尤其有六大家族在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然而到了东汉末年,这些曾经辉煌一时的家族却集体熄火,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这六大家族包括了袁氏、杨氏、荀氏、窦氏、何氏和梁氏,他们在东汉的不同阶段,通过与皇室的联姻……更多
聊聊陈蕃的抱负与悲剧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古语,源自东汉末年的名臣陈蕃。他以其高洁的品格和远大的志向,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这位自称要扫平天下的儒士,却在晚年遭遇了惨死的悲剧。陈蕃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的缩影,更是对理想与现实、个人抱负与政治局势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反思……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