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而这一支军队随后的发展也是不断扩充,到了武则天时期已经是到了千人,而到了唐中宗李显时期也是进行了最后一次的扩编,并且扩充到了万人的规模。可见这一支保卫天子的军队也成为了皇宫之中安全的屏障,而要是谁能够掌握这一支军队,这是能够直接控制天子殿堂,整个大唐的政治枢纽……更多
见多了现实场面的李隆基知道自己所身处的环境,是那么的险恶和危机四伏,一系列的政变和血腥,掌权者和失权者的鲜血都让李隆基得到了教训。因此李隆基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从最开始的自保到后来的出人头地,到底自己应该怎么做?而最后李隆基得到的结论是,只有自己提前亮剑……更多
第三次北伐前夕,当诸葛亮得知赵云的死讯后,万分悲痛,痛苦了一整夜。然而,第二天,他仍然坚定信念,带着将士们继续北伐。然而,有一个人的死却让诸葛亮直接吐血晕倒。这个人就是关兴。关兴,字安国,是关羽的次子,延传了关羽的勇猛忠义品质,在夷陵之战和北伐之中屡立战功。关兴之勇在蜀国新生代将领中应该仅次于魏延……更多
吕布辕门射戟虽然箭术超群,但画戟毕竟是固定靶,射中的难度远不如移动靶;黄忠箭法百发百中,却也只能做到中短距离射中关羽盔缨根这样的普通射法;太史慈箭法绝伦,几分钟内射死数百人,但他射的目标只不过是普通战斗标靶而已。而关兴说射第三只大雁就绝对不射第四只,可以说箭法已臻化境……更多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未得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前面说到,韩信从小识文断字,熟读兵书,有一定的理论知识。项梁慧眼识英雄,将韩信推荐给项羽,可是项羽不重用韩信,让韩信做一个执戟郎中。执戟郎中这个岗位,这个岗位很重要……更多
一、韩信识文断字,熟读兵书。在纸纸张和印刷术没有普及的年代,读书是贵族和有钱人家庭的事,普通农家子弟根本没有学习识文断字,我们看到的春秋战国的文化人,基本都是贵族出身,包括孔子、孟子等。二、韩信虽然十分落魄贫穷,但不吃嗟来之食,愿意在河边钓鱼也不去乞讨,才有后来漂母赠食……更多
街亭之战,诸葛亮用人不当,将统帅的职位交给了马谡,马谡不听从诸葛亮的指挥,而妄自尊大、纸上谈兵,在山顶下寨,妄想学韩信背水一战获取大功。并且不听从王平的苦劝,仍然执迷不悟。殊不知,当年韩信的对手是无谋的诸侯王,而马谡的对手时谋略专家司马懿。最终,司马懿截断山下通道……更多
其实,自从澶渊之盟开始,宋辽两国君主在国葬时互致哀悼,在讣告时掉几滴眼泪本就是外交惯例,要说这里有什么真情实感就太天真了。如仁宗的父亲宋真宗,崩逝消息传到辽国,辽圣宗同样是:“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同样的,辽圣宗去世,仁宗接到讣告也是下令:缀朝七日……更多
马谡,字幼常,荆州人,在刘备入荆州后追随刘备,并拜诸葛亮为师。在诸葛亮安居平五路时,诸葛亮派遣马谡出使东吴,成功说服了孙权与蜀国联合抗击魏国。陆逊、诸葛瑾和朱桓同时出兵,出其不意,击溃了曹仁、曹真、曹休的三路大军,差一点杀死了跟随曹休出战的司马懿。而这次事件的根源……更多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在《史记》当中有这样的记载,韩信一出场就是20多岁,虽然非常贫穷,身边始终佩剑。注意哟,这可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信息。要知道,古代是冷兵器时代,一般的平民百姓是不可能佩剑的,只有贵族才有佩剑的习惯和资本……更多
这个人叫明玉珍。根据《明史·明玉珍传》记载:明玉珍,随州人。身长八尺余,目重瞳子。徐寿辉起,玉珍与里中父老团结千余人,屯青山。及寿辉称帝,使人招玉珍曰:“来则共富贵,不来举兵屠之。”玉珍引众降。明玉珍本是农民,徐寿辉起义时,明玉珍带领家中父老反抗朝廷,在至正十三年……更多
关羽(?—220年),字云长,本字长生,东汉末年名将。他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以忠义见称于后世。去世后,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朝雍正时期,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地位等同。在《三国志》中,关羽被程昱等人评价为万人敌,也被周瑜等人评价为熊虎之将……更多
关羽熟读《左传》,虽然未见其文章,但也算是文武仁智都有的人物了。当然其他名将也有很了不起的,只不过要拿来做模范,就不能只依靠军功。关羽文可以将《左传》朗朗上口,武可以单打独斗,在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而且在围攻襄樊时曾水淹七军,声势威震华夏,若非后来曹操与孙权勾结……更多
公元1636年(清天聪十年、明崇祯九年),皇太极在盛京天坛举行祭天仪式,改汗位为帝位,正式称帝,建立大清。因此,严格意义上说,努尔哈赤是被追尊的“清太祖”,而顺治帝则是清朝第二位皇帝。1641年(崇德六年),皇太极在爱妃海兰珠去世后,精神颓废,猝死于盛京后宫之中……更多
顺治帝本以为,自己用一块铁牌就解决问题了,让他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那块铁牌却狠狠地打了顺治一个巴掌,因为吴良辅出事了。自古以来,外臣为了提前获悉皇帝的心思,和宦官结交则是一条捷径,毕竟宦官身在宫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吴良辅作为顺治身边最亲密的宦官,顺治的一举一动他都看在眼里……更多
上文提到,《清史稿·世祖本纪》很明确写道,顺治十五年,吴良辅伏诛。让人想不到的是,《清史稿·圣祖本纪》却又记载:世祖崩,帝即位,年八岁,改元康熙。遗诏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二月癸未,上释服。乙未,诛有罪内监吴良辅。注意上述史料的最后一句的意思是……更多
郭子兴十分赏识朱元璋,将自己的养女马氏嫁给朱元璋,郭兴与弟弟郭英也转投朱元璋麾下,成为朱元璋的宿卫。随军攻克滁州、和州,又渡过长江,攻克采石矶、太平府、溧阳、溧水,英勇善战,威名远播。至正十六年(1356年),首先攻占台城,郭兴因战功被授予管军总管,进升统军元帅……更多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顺治帝驾崩,临终前,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辅佐年仅8岁的三皇子玄烨,玄烨登基后,是为康熙帝。《清史稿·圣祖本纪》记载:二月癸未,上释服。乙未,诛有罪内监吴良辅,罢内官。注意,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去世,普通士大夫需要“丁忧”三年……更多
于成龙成长于明清之际。明末崇祯年间,他考中副榜贡生,却因时局动乱而未能步入仕途。直到清顺治十八年(1661),已经四十五岁的于成龙才被安排前往今广西柳州的罗城任知县。而彼时罗城归入清廷统治还不到两年,当地局势尚且动荡,生存条件极为艰苦。在于成龙到任前,前两任知县就一个病死在了上任途中……更多
清廷在入关后逐渐建立起了系统的官员考核制度,即每三年对全体官员进行一次涉及操守、才能、政绩和年龄等多方面的考核。对在京官员的考核称为“京察”,对地方官员的考核称为“大计”。考核优异者称“卓异”,有劣迹或病老者称“劾”,介于两者之间不好不坏的称“平等”。其中仅有获得“卓异”的人……更多
能超越无数蒙满官员,成为康熙帝心中的“清官第一”,于成龙的清廉可见一斑。因为“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民众们甚至还戏称他为“于青菜”。可就是这“于青菜”,在今日依旧也应当常青。以民为本、反腐肃贪、脚踏实地、奉法循理、宽严相济、严于律己……“于青菜”的“清”……更多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解围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北),袭斩袁绍大将颜良的作战。当年程昱设下一箭三雕毒计,曹操应该是满心欢喜而又忐忑不安的:“此计若成,颜良会掉脑袋,刘备、关羽和袁绍也活不成,关羽要是不上当,我就偷鸡不成蚀把米了!”程昱的毒计,就是让关羽斩颜良……更多
不管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都记载了袁绍敲锣打鼓热情迎接刘备:“青州刺史袁谭,先主故茂才也,将步骑迎先主。先主随谭到平原,谭驰使白绍。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邺二百里,与先主相见。”曹操是军事家,关羽是万人敌,袁绍闹出那么大动静而他俩一无所知,估计所有人都不会相信……更多
借关羽之刀斩杀袁绍首将颜良,曹操是很高兴的;借袁绍之刀斩杀将来会与自己并争天下的刘备,曹操也是很高兴的,这是一箭双雕之计,而关羽则可能是程昱想射的第三只雕——谁都能看出关羽不是真心降曹。程昱聪明,曹操也不傻,当然也知道如果刘备死了,关羽只有两条路可走:其一,死心塌地留下……更多
当时陆逊对益州虎视眈眈,随时都有攻打益州,并有将其从刘备手中夺走的打算。而东吴此时刚刚经历了一场大胜,正是声势鼎盛之际,但让人奇怪的是,此时的曹丕并没有选择出兵攻打蜀汉,而是出兵攻打东吴。当时曹丕出许昌出发,向南行军,兵分几路进攻,曹真、曹休等诸路大捷,击败孙盛……更多
胡昭,字孔明,生于汉桓帝延熹五年(162年)的他,比鼎鼎大名的诸葛亮年长19岁,胡昭出生的颍川郡,在历史上始终是大郡,乃是东汉时期除京师之外人口最多、最为繁华的地方,同时颍川人才众多,故有“颍川多智谋之士”之语,乃是文人士子聚集之地,而胡昭便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长大的……更多
如今,我们都知道人才之重要,但在战国中前期,相对能够做到“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国家只有三个,即魏国、秦国、齐国,其他国家也重视人才,不过重视的是上层身份的人才,对下层身份的人才并不重视。赵国、韩国、燕国、楚国不可能要。战国之初,魏文侯(魏惠王祖父)时代,法家代表李悝主持变法……更多
不过贾诩当时的计策,是基于国家高深战略层面的最优解,因此即便曹丕不愿意如此稳扎稳打,他也能够在此番战事中获取很大的利益,毕竟曹丕虽然没有取这个上上策,但也不见得曹丕一定会失败,毕竟当时除了贾诩外,老臣刘晔也给曹丕提过建议,只可惜曹丕在这件事上还是不如自己的父亲曹操……更多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一看当时的一些事迹。《左传》记载:“崔成有疾而废之,而立明。”《公羊传》也明确说:“兄何以不立?有疾也。”可见,对于君位继承而言,不仅是患生理疾病的王子会被取消继承权,患心理疾病的也会被取消继承权。叔梁纥是孔子之父,他与正妻有九个女儿,找不到继承人……更多
孙膑与庞涓是同窗同学,师傅到底是谁正史并无记载,后世传说两人师从鬼谷子,其实源于《东周列国志》和《孙庞斗志演义》等明清历史小说,并无历史依据。庞涓毕业之后,投奔了魏惠王,很快通过杰出的军师才能出任魏国将军,公元前357年帮助魏国击败楚国,拿下了三座战略城池,庞涓因此名显天下……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叶向高的一生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明末时期,政治斗争激烈,党派之争不断。其中,东林党作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其精神领袖叶向高备受关注。然而,对于叶向高的评价却存在很大的争议
2024-10-05 20:35:00
李渊为何不以“太祖”为庙号,而是以“高祖”
中国历史上,开国皇帝的庙号与尊号往往与其个人功绩及所建立朝代的政治形象密切相关。然而,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并未被尊称为“唐太祖”
2024-10-05 20:35:00
探究李世民的军事才能
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李世民以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和辉煌的战绩备受推崇。作为唐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他的军事才华不仅在晋阳起兵和建立唐朝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4-10-05 20:38:00
为何说晋阳起兵事件显示出李世民非凡的决断力和军事才能
在中国历史中,许多转折点都与年轻才俊的决断和勇气紧密相关。李世民,这位后成为唐太宗的杰出领袖,早在年轻时就展露了这样的特质
2024-10-05 20:39:00
解析一代雄主李世民如何逆转乾坤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帝王将相通过各种手段走上权力巅峰,而李世民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作为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之子,李世民最终却能反其父而立
2024-10-05 20:40:00
聊聊古代贵族的奢侈生活
在古代,贵族们的生活可谓是奢华至极,他们享受着普通人无法想象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不仅仅是物质的富足,更是精神的满足
2024-10-05 20:41:00
探讨荀彧为何与曹操决裂
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荀彧作为曹操的重要谋士,为其统一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当曹操试图晋为魏公并加九锡时,荀彧却选择了决裂
2024-10-05 20:42:00
南明拥兵上百万,为何并未能像南宋那样成功偏安一隅
在历史的长河中,南宋和南明都是中国历史上在北方失地后,退守南方继续抵抗的朝代。然而,尽管南明拥兵上百万,其最终并未能像南宋那样成功偏安一隅
2024-10-05 20:42:00
探讨罗士信归唐的深层次原因
在隋末唐初的动荡时期,许多英雄人物纷纷崛起,其中罗士信因其骁勇善战而留名史册。罗士信原为张须陀部下,后转投瓦岗军,最终归顺唐朝
2024-10-05 20:43:00
探讨皇帝对国库资金的使用权以及相关的制约因素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理论上拥有对国家资源包括国库的最终支配权。然而,这种权力是否无限,以及如何行使
2024-10-05 20:45:00
探讨清末国库的收入情况,分析影响其收入的主要因素
在清朝晚期,中国正面临内忧外患,国库的收入状况直接关系到清廷的运作和国家的安危。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清末的国库并不充盈
2024-10-05 20:46:00
探讨明朝国库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
明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其国库收入为何相较于前期有所减少,这一现象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旨在探讨明朝国库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
2024-10-05 20:46:00
揭示明末国库的实际财政情况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朝代,其国家财政曾经非常充盈。但到了明朝末年,国库的状况究竟如何呢?这是许多历史学者和爱好者所关注的问题
2024-10-05 20:47:00
探讨吕母起义的起因、过程及其对新朝的影响
在西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王莽通过政变建立了新朝,试图挽救汉王朝的危机。然而,新朝的统治并未能平息社会的动荡,反而加剧了民众的不满
2024-10-05 20:48:00
聊聊明朝皇权与官权的斗争与平衡
在明朝的政治体系中,皇帝与文官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微妙。虽然表面上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但实际上,文官往往能通过各种方式对皇帝的权力施加影响
2024-10-05 20: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