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拒绝入仕,始终过着隐居乡野、潜心书法的日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5 18:42:00 来源:戏说三国

胡昭,字孔明,生于汉桓帝延熹五年(162年)的他,比鼎鼎大名的诸葛亮年长19岁,胡昭出生的颍川郡,在历史上始终是大郡,乃是东汉时期除京师之外人口最多、最为繁华的地方,同时颍川人才众多,故有“颍川多智谋之士”之语,乃是文人士子聚集之地,而胡昭便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长大的。

黄巾之乱时,乱兵袭扰颍川,胡昭曾前往冀州避乱,袁绍久闻其大名,便想将其留在身边任职,但胡昭却拒绝了袁绍的任命,选择了回到故乡继续隐居。后于家乡开设学堂,而其众多弟子中,最为出众的、成就最高者,便当属司马懿了。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入许昌,被任命为司空,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开始大量招揽人才,在听说了胡昭的大名后,便多次以礼征召,胡昭本不想出山,但却架不住曹操的软磨硬泡,无奈之下只得答应出山拜望。

胡昭见到曹操之后,却并未接受曹操的任命,而是表明自己不过是个在野书生,对军国大事一窍不通,没有能力担任官职,请求曹操能够将自己放归。曹操见其态度坚决,便只好说道,“人各有志,出处异趣,勉卒雅尚,义不相屈”(《三国志·魏书》),并承诺不再叨扰。

于是,胡昭便返回了故乡,不久后又移居陆浑山里,彻底过起了避世的生活,平日里以耕种陶冶情操,以求道为乐事,以研读经籍自娱。

在此期间,还曾发生了一件大事,当时司马懿不知道因何得罪了同郡的周生,以至于周生打算杀掉司马懿。胡昭本对司马懿极为器重,得知消息后,便立即涉险营救,后在崤山渑池一带找到周生等人,请求他们放过司马懿,周生最初说什么也不愿意,但胡昭哭泣的诚意最终还是感动了他,结果就此救了司马懿一命。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曹操因与刘备争夺汉中,从各地抽调大量壮丁前往汉中服役,当时陆浑县也在征调壮丁,此举在当地百姓中引起了极大恐慌,平民孙狼等人便趁此机会,聚集大批百姓杀死了县主簿,发动叛乱,县长张固率领十几个吏役士兵,在胡昭住所周围,招呼聚集留下的百姓,恢复了对当地的管理。

张狼等人不敌,趁着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机会,向南归附的关羽,关羽将他们封官,又拨给一些士兵,便让他们又返回了北方。张狼等人返回后准备袭击张固,因张固驻地距离胡昭很近,便约定说,“胡居士贤者也,一不得犯其部落”。结果,胡昭所在的地区,因为胡昭的原因,没有遭受到战乱的影响。

后来,随着北方局势的逐渐安定,胡昭又迁居到了宜阳县。到了曹魏第三任皇帝曹芳在位时期,骠骑将军赵俨、尚书黄休、郭彝、散骑常侍荀觊、钟毓、太仆庾嶷、弘农太守何桢等人于正始年间相继举荐胡昭,认为其“天真高絜,老而弥笃。玄虚静素,有夷、皓之节。宜蒙徵命以励风俗。”(《三国志·魏书·管宁传》)

在他们的建议下,朝廷对胡昭进行了“公车特召”,然而还未等应召入仕,胡昭便于嘉平二年(250年)去世了,享年八十九岁。在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胡昭已经算是极为高寿了,要知道几乎小了胡昭一辈的诸葛亮,此时都已经去世16年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6 00: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司马懿:从抗拒到臣服,三国乱世的权谋高手
司马懿,西晋的奠基人,三分天下的最后收割者。世人多将司马懿与曹操并称,认为他简直就是“奸诈”一词的代言人。但显然司马懿与曹操并非完全是同一类型。曹操平定北方,在三国中实力最强,差
2024-04-05 14:32:00
聊聊曹魏将领、书法家——钟会
...年3月3日),字士季,颍川长社人。三国时期魏国军事家、书法家,太傅钟繇幼子、青州刺史钟毓之弟。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钟会出身颍川钟氏
2023-06-15 16:17:00
聊聊三国时期死都不出山的顶级谋士,他们的徒弟一小举动搅动天下
...旧”胡昭,字孔明,颍川人,他一生都不曾当官,是一名乡野村夫。但他确是三国时期知名的隐者,袁绍和曹操数次请胡昭做官,都被胡昭回绝出仕。而年轻时候的司马懿就是在这里做了胡昭的学生
2023-06-15 12:17:00
诸葛亮最忌惮的蜀汉名将竟是关羽
...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这样的诸葛亮也忌惮着蜀汉一个人,那么那个人是谁呢?下面和趣历史小编一起去看看。从三国历史上表面来看,刘备请出
2023-09-02 10:27:00
司马徽的一生都举荐过哪些人
...有了名声,可以说没有司马徽,诸葛亮、庞统只能埋没在乡野之间。一生隐逸清雅史称司马徽“一生清雅,善知人”。司马徽博学多识,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但他却喜欢隐逸清雅的生活。
2023-06-26 22:04:00
三国时期于禁晚节不保的原因是什么?
...身+才能+聪慧是钟会升迁的根本原因,很快因为才能得到司马昭的赏识,并成为司马昭跟前的红人。钟会帮助司马昭策划了粉碎魏帝曹髦在司马师去世后夺权的计划,并且协助司马昭平定了淮南三
2023-08-24 16:37:00
一览三国颍川陈氏的家族网
...陈凖去世。 陈坦有一个儿子叫陈堪,在西晋时期是一位书法大家。而颍川陈氏一直延续的代表人物,就是我们刚才说过的陈凖。陈凖有三个儿子,他们分别是陈眕、陈匡和陈规。陈眕的文学能力
2023-01-05 15:40:00
汉末三国的6大顶级士族
...华阴县)为郡望的杨姓士族,始祖为汉昭帝时期的丞相、司马迁的女婿杨敞。杨敞玄孙杨震官居东汉太尉,号称“关西孔子”,其子杨秉、孙杨赐、重孙杨彪皆为太尉,时称“四世太尉”、“东京名
2023-11-03 19:15:00
颍 川 多 奇 士 (一)
...魏晋见于史籍的共79人,有文化成就者28人。影响大。以书法为例,仅汉魏南北朝时期,全国著名的颍川籍书法家就有十多位。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五位书法家钟繇、胡昭、邯郸淳和卫凯、韦诞,
2023-11-02 09: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