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三考“卓异” 于成龙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5 18:39:00 来源:戏说三国

清廷在入关后逐渐建立起了系统的官员考核制度,即每三年对全体官员进行一次涉及操守、才能、政绩和年龄等多方面的考核。对在京官员的考核称为“京察”,对地方官员的考核称为“大计”。考核优异者称“卓异”,有劣迹或病老者称“劾”,介于两者之间不好不坏的称“平等”。其中仅有获得“卓异”的人,在事迹经过层层上报、复核后,会获得面圣和擢升的机会。

因而清廷曾对各地大计考核为“卓异”的官员制定明确的数量限制——“道府州县官十五选一”。对于“卓异”者,朝廷还要求必须做到在任职期限内无摊派、无滥刑、无盗案、无钱粮拖欠、无银米亏空,所辖境内百姓安居、地方治理日有起色。且即便能满足以上严苛条件,如果该官员在该地任职未满三年,或在任职期间受到过处分革职或病愈改为内用,都无法获得“卓异”的评级……如此看来,要获得一次“卓异”已是不易。

但清廷确实又出了这么一位奇才——他四十五岁才成为一名七品小县令,却在之后的二十年间三次夺得“卓异”之评价,最终连升十一级。他便是于成龙,一位被康熙帝当面盛赞为“今时清官第一,殊属难得”的清代名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6 00: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于成龙成长于明清之际。明末崇祯年间,他考中副榜贡生,却因时局动乱而未能步入仕途。直到清顺治十八年(1661),已经四十五岁的于成龙才被安排前往今广西柳州的罗城任知县。而彼时罗城归
2024-06-25 18:39:00
康熙帝亲封于成龙为“天下第一廉吏”,去世时百姓徒步20里相送
...之君树立为官员典范。此人便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大臣——于成龙。于成龙,生于万历四十五年,山西吕梁人士。因为母亲在他出生不久便病故,所以由继母抚养长大。明崇祯年间,于成龙参加乡试,
2023-01-20 22:42:00
关于清朝名臣于成龙,“清官第一”的名号是我们对他最为深刻的印象,同时,这个称号也很好地概括了于成龙为官生涯中的为人和处事。所谓“清官”,就是清正廉洁的官员,这样的官员无论是在过去
2024-06-05 06:23:00
大清第一廉吏为何让康雍乾三代帝王为之动容
...心,三代帝王为他动容、追念不已。他就是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他的一生坎坷艰辛,却以坚韧不拔的品格和对百姓的热忱,历练出官场稀有的廉能才干。他平定连年战乱,使乱世归于太平;他以振
2023-11-02 19:49:00
于成龙:清朝第一清官的传奇人生
...这位清朝的第一清官到底是谁呢?一、政绩卓越此人名叫于成龙,是山西永宁州人。顺治十八年(1661年),已经四十五岁的于成龙被任命为广西罗城知县。当时正值战乱,百废待兴,罗城的县
2023-09-07 04:56:00
历史上的于成龙到底有多清廉
...窗苦读数十年,都只是为了能够完成自己的仕途梦想。而于成龙更是清朝一个入仕学子中的典型代表,他不像苏轼那样的天才,七岁秀才,二十岁进士,被皇上钦点为第一名,然后授予官职。而是,
2022-12-31 17:31:00
于成龙一生清廉,刚正不阿,至善至纯。全心全意为百姓为清廷燃烧自己。官位越做越大,他的生活却越来越苦,甚至常年只吃得起素菜而不知肉食之味,实在令人感叹。他死后,家中遗物除了一身官服
2024-07-01 20:41:00
康熙重用过的5大汉臣,不仅善终且一个比一个厉害,他们都是谁?
...?他们又为大清的繁荣做出了哪些不可磨灭的贡献?一、于成龙:清廉典范,一心为民康熙朝有两位于成龙,这里说的是被康熙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北溟。于北溟生于山西来堡村,出生时母亲
2024-08-20 14:23:00
谁被康熙誉为天下第一廉吏
...理。”故此,一辈子能遇上康熙这样的明君,实在是清官于成龙们的幸运。用现在的话说,康熙年间,于成龙是一个全国闻名的老先进,当然,那时候,先进不叫先进,而是叫“卓异”。于成龙第一
2023-12-14 10: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 武装队长“顶塌天”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清太徐县公安局旧址(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狭路相逢勇者胜!一次猝不及防的遭遇战,竟成了以少胜多
2025-08-14 07:12:00
文化中国行|湘子庙 道教全真派祖师庙
湘子庙在西安南门里西侧,位于湘子庙街与德福巷的三岔路口,与南门东侧的书院门隔街呼应。湘子庙是西安城内道教全真派祖师庙,也是西安市主体建筑尚存的唯一道教祖师庙
2025-08-14 08:04:00
抗战中的太原:我的父亲是少年情报员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武铁柱的故乡五坡村(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故乡五坡村在晋源区最西边的天龙山上,因村小人少
2025-08-13 08:21: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⑧|喝咱一碗水,给咱挑满缸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亚飞 董昌 王亚楠文案:彭文君 苏畅 袁铮制作:齐媛媛 曹珍 翟晓晖 韩海莹 袁欣悦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
2025-08-13 08:29: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姜晓彦8月7日,在潍县集中营解放80周年来临之际,一场特殊的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行
2025-08-13 10:06:00
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8月13日播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由吉林广播电视台制作的三集历史文献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
2025-08-13 15:16:00
屯堡文化:多元价值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600多年来,屯堡人在与贵州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见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
2025-08-13 15:30:00
海外网8月13日电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原队员清水英男8月13日接受日本时事通信社采访,讲述了在“731部队”的真实经历
2025-08-13 18:17:00
大皖新闻讯 明史学者章宪法最新力作、非虚构历史长篇《何以大明:历史的局内人与旁观者》,近日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章宪法
2025-08-13 19:16:00
山河铭记|圩主把易守难攻的堡垒无偿给新四军用
大皖新闻讯 肥东白龙镇褚老圩被一圈宽阔的水域包围着,知情人士介绍,这水域是护城河,宽13米多,让褚老圩变成了易守难攻的堡垒
2025-08-13 20:23:00
山河铭记|彭雪枫忍痛卖马筹军费 马贩子得知实情将马返还 索要“报酬”让人至今泪目
大皖新闻讯 在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中,庐江县汤池镇一直流传着新四军抗日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关于彭雪枫和马贩子的。近日,在重走新四军抗战路探访过程中
2025-08-13 20:27:00
双塔博物馆举行“方寸千年 钱币印迹”研学活动
8月13日,双塔博物馆举行“方寸千年 钱币印迹”历史文化研学活动。讲解员带领小学生们制作铜钱拓片,让孩子们领略古钱币的独特魅力。牛利敏 摄
2025-08-13 22:25:00
拍摄/剪辑:孙国梁
2025-08-13 10:04:00
杨晋豪——九一八事变后国立中央大学重建地下党支部【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杨晋豪,1910年出生。1928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政治系
2025-08-13 07: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