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烟雨查济 访古寻幽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毛腊梅在江南的烟雨中,隐藏着一片古老的村落,那便是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的一个古村落——查济。查济始建于西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上千年,是皖南最大、最古老的古村落。它仿佛是一本沉重的历史书,每一砖一瓦都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又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更多
本文转自:乌鲁木齐晚报学历史知新疆爱祖国水磨沟区举办新疆历史文化知识竞赛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磊 刘澳雪)在自治区第42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之际,5月17日,水磨沟区举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学历史知新疆爱祖国”新疆历史文化知识竞赛决赛,经过初赛、复赛……更多
一面之缘 三代情牵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安徽省萧县村民王亚东一家接力为烈士守墓70余载——一面之缘三代情牵■本报特约通讯员 段艳梅自打过了清明节,来祭扫烈士墓的人没那么多了。安徽省萧县张庄寨镇丁庄村村民王亚东还是经常会来墓地看看,擦拭墓碑、清理杂草。“娘走之前叮嘱过,赖爷爷是我们的亲人……更多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国际博物馆日来大学感受历史文物魅力姜凝本报讯(记者 姜凝)在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南开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相继开展系列主题活动,组织师生走进文物的世界、“流动博物馆”等,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历史文物的魅力。5月17日,天津外国语大学联合平津战役纪念馆开展“大学校园内的流动博物馆”活动……更多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近百年前的上海国货广告传递红色密码民族危亡时刻勇担历史使命施晨露本报记者 施晨露广告不仅是商品的展示,更是提升民族文化感召力与向心力的载体。近百年前的广告是什么样子?在那个没有精修照片和视频直播的年代,广告又是如何呈现的?参观“爱中华 兴国货——广告中的爱国主义”展览……更多
书明代政治制度历史,悟国家权力演变规律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书明代政治制度历史,悟国家权力演变规律郑从彦《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方志远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郑从彦国家权力是一种社会公共权力,它在各类社会权力关系中起着核心作用,具有协调处理各类权力关系的功能与责任,同时也受到其他各类权力体系的牵制和影响……更多
本文转自:眉山日报□四川眉山 熊朝东作为一州长官的苏轼,恪尽吏职,据实向朝廷奏报灾情,义勤于政事。尤其对于治蝗,苏轼不是停留在嘴巴上,而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以雷厉风行的作风、壮士断腕的气概,一面据实上奏朝廷,请求下拨救灾粮;一面组织僚属,率领民众,积极投入灭蝗战斗……更多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1468名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首次公布 3名厦门籍英雄在列》后续首批抗日航空英烈信息勘误名单公布,在本报推动下——两位烈士女性身份获官方确认本报讯 (记者 罗子泓 谢瑞真)昨日,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公布首批18位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的信息勘误名单……更多
除了杭州,国际博物馆日前后,“江浙沪”多个城市的博物馆也有重要的展览举办。周末有时间的话,不妨到周边城市走走,欣赏精彩的展览,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南京】南京博物院百余件宋元明清书画亮相 苏轼真迹,一次看够被称为“千古一人”的苏轼近两年热度居高不下,想看他的真迹吗……更多
唐雎为什么能让秦始皇犯怂
大秦始皇帝嬴政,不论称帝前还是称帝后,给人的感觉都是霸气十足、强势凌人、果敢勇武的,比如甫一加冠就淡定的指挥亲信消灭了嫪毐党羽、拔除了吕不韦势力;比如朝堂上与高手荆轲的近身肉搏战;比如去世后还能威慑群雄“秦王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而,让人觉得很难理解的就是……更多
朱棣创造了哪些历史唯一
朱棣,即明成祖,他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有不少人认为他的残暴程度已经超过了秦始皇,为了证明自己政权的合法性,更是对建文遗臣大开杀戒。真的是这样吗?第一:少年身世之谜,三十多岁的时候出征北元主力,盛年靖难开创盛世1:朱棣生母的谜团,有人说是马皇后,还有人说元顺帝遗腹子明朝历史上在很多人印象中真正能够拿得出手的皇帝也就朱元璋朱棣父子二人……更多
韩信不帮刘邦的话,刘邦最后还能夺得天下吗
刘邦取得天下后,曾在洛阳举行开国庆功酒宴,酒酣耳热之际,他非要大臣们说道说道自己为什么能得到天下,项羽为什么失去天下。当时,大臣王陵跳出来说,您为人虽然傲慢,喜欢侮辱人,但却懂得与天下共分利益,而项羽对人表面尊敬,实际却不懂得让利于人,所以大王得到了天下。对此……更多
内容提要:巫术产生于人类社会的童年时期,是人类进入现代文明以前比较普遍地存在于世界各地的一种社会现象。在巫风盛行的汉魏六朝时期,巫师以巫术惑民,百姓因崇巫费财,并因此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与政治影响,轻者祸害一方,重者危及当朝。故而有识官员不惜采取断然措施,以禁断淫祀……更多
李斯落难时为何没人帮他呢
我们都知道,李斯一度成为秦始皇最为倚重的重臣,官至左丞相。然而这个位置不是那么好做的。李斯落难时,他手下的自己人也被株连了很多,谁敢发声?而他的政敌们,巴不得在李斯的脸上啐上一口浓痰,绝不会为他求情,在李斯和赵高的生死较量之中,李斯完全不是赵高的对手。诚然,李斯不是傻白甜……更多
秦穆公是个怎样的君主?秦孝公为何敬仰他
众所周知,商鞅变法后秦国强势崛起,自秦孝公之后,秦国历代国君都是不世出的圣主明君。人们记住了秦惠文王面对山东六国合纵时的纵横捭阖,人们对秦昭王的赫赫功业津津乐道,人们对秦始皇的一扫六合简直就是不能自拔,哦,我的天,秦国简直就是雄主泛滥的节奏。人们也有一种错觉……更多
项羽为什么容不下韩信呢
韩信是军事天才,项羽为什么容不下他?要知道当初韩信可是项羽的侍卫,他没有可能不知道韩信的才能。第一,两人性格不同。项羽是那种善恶分明,性格豪放的人,对于他看不惯的事情和人都会毫不保留的表现出来。比如他看不惯宋义的诡计,于是就直接杀了宋义夺了兵权。而且项羽极其自负……更多
赐臣民御书逾千幅康熙笔误的还包括将「奏折」写成「奏折」,共有两次写错。至于其他笔误,大概分成两类,第一大类是同声而错,像是把「封疆大吏」写成「风疆大吏」,将「犹恐失调」写成「犹恐矢调」。第二大类是形近而错,如将「米价」写成「米贾」,将地名「漳泉」写成「章泉」……更多
康熙居然不识字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康熙帝便装写字像》。(新华社)康熙帝朱批上白字不少,如图「知道了」写成「知道子」。康熙错字一览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董建中整理出清朝康熙皇帝的错字,像是「知道了」写成「知道子」,「几个」写成「几各」,认为,有些错字是单纯的笔误,另外有些错字则是康熙对汉字的认识有限所致……更多
秦始皇最信任的两位大将是谁,为何最后都没善终
嬴政于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前259年)正月出生,出生地在当时的邯郸廓城(大北城)温明殿遗址和丛台以南(在今城内中街以东,丛台西南的朱家巷一带)。在嬴政出生的时候,秦国正在和赵国展开邯郸之战。此战,秦国最终失利,这意味着秦昭襄王错过了一统天下的最佳时机。公元前247年……更多
项羽为什么会输给刘邦,除了不得人心外还有什么原因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若是在一座山中有两只老虎,毕将有一场不可避免的大战,那么在这里说的就是项羽和刘邦之间的事情了,那么了解历史的人,应该都了解当初项羽和刘邦之间楚汉争霸的事情。而在这件事情中,项羽和刘邦之间的各种征战,几乎是被我们这些后人所了解,但是惋惜的是……更多
在《养生主》中,薪火之喻是接着“老聃死,秦矢吊之,三号而出……”一段说的。庄子说:“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这是从秦矢对老聃死的哀哭,得出了他“非老君弟子”(成玄英《疏》)的结论。然后,庄子对众人之哭(“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都不以为然……更多
李斯怎么说都是一个聪明人,李斯为什么不去帮助扶苏
李斯一生信奉“老鼠哲学”,并以此作为其行动准则。所谓“老鼠哲学”,是李斯在楚国做小吏的时候,从老鼠身上总结出的一套经验。李斯发现,即使是老鼠,其实也有尊卑之分。那些住在厕所的老鼠,混得就很惨,不仅骨瘦如柴,而且整天紧张兮兮的,刚听到人的脚步声就闻风而逃,日子过得十分悲凉……更多
儒家的“中庸之道”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诸多来自思想史方面的智慧启迪。“中庸”一语始见于《论语》。“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有“宋代孔子”之誉的朱熹曾对中庸之“中”的含义有过这样的解释:“中只是个恰好的道理”。可见,中庸即是把两个极端统一起来……更多
如何评价刘邦与项羽的固陵之战
汉五年十月,项羽楚军为摆脱刘邦汉军的追击,在固陵发起了反击战,史称固陵之战。楚汉战争到汉四年八月,刘项在广武对峙。彭越带兵驻在梁地,往来袭击骚扰楚军,断绝楚军的粮食供给。灌婴、靳歙等进兵攻打楚军后方,灌婴在淮北大破楚军最后一支主力项声军团攻下西楚都城彭城。刘贾……更多
《周礼》,原称《周官》,西汉末刘歆始称《周礼》。《周礼》传说为周公旦所作,近人定为战国时作品。“周”字或以为指“西周”,或以为指“周天之官”。《周礼》分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六官象征天地四方六合,体现了“以人法天”的思想。汉时冬官篇已亡,汉儒取《考工记》补之……更多
秦始皇拼命找长生不老药的原因是什么
提起秦始皇,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秦始皇身上的那一大堆的谜团,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秦始皇作为“千古第一帝”,一个扫灭天下群雄统一天下、一个拉开了中国数千年封建专制序幕的伟大而开明的帝王,为什么要拼了命去寻找听起来纯属无稽之谈的长生不老药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其中不为人知的原因……更多
我们小时候学过的朝代歌,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虽然那是从夏朝开始说起,但在秦朝之前,整个国家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做到统一。到了秦始皇的时候,他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成就了史上第一个最大的帝国。他是第一个皇帝,各地他给封为了县,文字等也在这个时候得到了统一。不得不说他做出的这些成就都是巨大的……更多
《汉书·艺文志》以为:“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乃荡者为之,则漫羡而无所归心。”可见杂家的特点是对各学派的兼收并蓄、融汇贯通,但他们不是漫无目的地博采众长,其关注点在于各家有关“王治”的理论,目的是为现实政治提供方针大策……更多
秦始皇废除的分封制为何后世偏要用
说到秦始皇,他可是古代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对于秦始皇,说他是叱咤风云的人物一点儿都不过分,说到秦始皇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有人称他为千古一帝,有人称他是历史上最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不管怎样,秦始皇一直是被人们赞颂,今天咱要讲的便也和秦始皇有关系,在周朝灭亡之后……更多
“十三经”是指十三部儒家经典,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榖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十三经”的形成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在先秦时期,中国产生了《诗》、《书》、《礼》、《乐》、《易》……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明朝有十六位皇帝,明十三陵只葬了十三位,剩下的皇帝去哪里了?
明十三陵,顾名思义是安葬了13位皇帝的陵寝。有明一朝(不包括南明)总共有16位皇帝在位,那么,还有三位皇帝葬在哪里去了呢
2025-02-14 09:46:00
插画中的旧书情调
近日京中藏书大家姜德明先生旧藏拍卖,激起不少涟漪。追忆与姜先生一次次聊天,他兴致勃勃谈的都是书前书后的故事,印装的精美
2025-02-14 10:45:00
我是特种兵:小庄的老战友陈喜娃,单兵素质强,留队发展会怎样?
我是特种兵:小庄的老战友陈喜娃,单兵素质强,留队发展会怎样?《我是特种兵之子弹上膛》开篇,小庄即将踏上离别的火车,认识了自己日后朝夕相伴的战友——陈喜娃
2025-02-13 21:24:00
婉容一年要抽多少烟?溥仪看了内务府的记录之后,耍了一个滑头
这里是青辉说史,我们虽不是专业的历史研究者,但却是历史最忠实的爱好者,愿寻同路之人,畅聊历史之事。婉容这个人,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
2025-02-13 21:28:00
外国弃婴成中国地质学家,退休后扎根教育,最怕被认成外国人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来如风雨,去似微尘。——《增广贤文》走在街上,倘若你看到一个有着高鼻梁、湛蓝的眼睛、眼窝深陷、一头白色头发的高大的男人
2025-02-13 21:29:00
赫鲁晓夫是如何赢得权力游戏,当上苏联最高领导人的?
赫鲁晓夫在十月革命后才加入布尔什维克,论资历是很浅的,不要说和奥尔忠尼启则莫洛托夫这些老布尔什维克相比,就是和比他还年轻的米高扬布尔加宁相比都要差一些
2025-02-13 21:43:00
红军到达陕北大概还剩多少人?
红军到达陕北时,经历了长征的艰苦跋涉,人数已经大幅减少。根据历史记录,红军在长征开始时约有8万人,而到达陕北时,仅剩下约万人左右
2025-02-13 21:44:00
蔡根谈资治通鉴:要绝对重视那些老狐狸员工
公元248年,九年魏大将军曹爽骄奢无度,饮食衣服都和皇帝相当。尚方(皇家御库房)的珍玩,都充斥在他家里,又将先帝的才人私自带到自己家中鼓舞作乐
2025-02-13 21:45:00
古庙禁止来例假女性入殿参拜,不能只当笑话看
文|梅堂2月11日,广东清远一网友发视频称,古庙放置的立牌上面写着“女士如遇月事请勿入殿堂参拜,以防亵渎神明”,该内容引发争议
2025-02-13 23:13:00
古代盐价这么高,穷苦人家买不起用什么代替?代替品让人难以下口
社会在不断发展,科技也越来越进步,如今的影视剧有很多是穿越剧和古装剧,因此越来越多人对古人们的生活感兴趣。他们会在大脑里反复琢磨
2025-02-13 20:12:00
李渊真是被迫造反?把他四个儿子名字连起来,会发现我们都被骗了
在数千年的中华历史画卷上,涌现了许多精彩绝伦的过往,而唐朝毫无疑问是当中最为璀璨的明珠之一。鼎盛时期的唐朝,南征北战无往而不利
2025-02-13 20:27:00
清朝男人真实的发型,和电视上演的不一样,早期叫金钱鼠尾!
这几年清宫剧一直都是大家关注的一个热点,尤其是一些服饰和装扮,都是让人津津乐道的,但是你们知道吗,在清朝时期,男性的发型并不是一直都是牛尾辫的
2025-02-13 20:35:00
秦彝的绝技真的能战胜杨林吗?秦彝的实力在隋唐排名是什么水准?
在隋唐时期,有两位武艺高强的名将,他们分别是北齐的秦彝和北周的杨林。他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一场惊天动地的对决,结果却是秦彝战死
2025-02-13 20:38:00
原创败退台湾之时,阎锡山曾携带了两箱黄金,可为何他还落魄到住窑洞
【本文由历史旧事儿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抄袭必究哦!】自蒋介石败退台湾之时,阎锡山也随着老蒋去了台湾。可到了台湾后的阎锡山
2025-02-13 20:47:00
原创那位坚信“龙”存在,离家16年去深山寻龙的道长马东营,现咋样了
古诗中提到:龙行踏绛气,天半语相闻。中国人和西方人眼中的龙其实有很大的形象差别,比如说中国人眼中的龙,它代表的是一种吉祥
2025-02-13 20: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