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秦始皇最信任的两位大将是谁,为何最后都没善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7 19:2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嬴政于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前259年)正月出生,出生地在当时的邯郸廓城(大北城)温明殿遗址和丛台以南(在今城内中街以东,丛台西南的朱家巷一带)。在嬴政出生的时候,秦国正在和赵国展开邯郸之战。此战,秦国最终失利,这意味着秦昭襄王错过了一统天下的最佳时机。公元前247年,13岁的嬴政正式继承秦国君主之位。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平定了秦国内部的叛乱,又除掉了吕不韦这位权臣,从而执掌大权。

秦始皇最信任的两位大将是谁,为何最后都没善终

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发动了秦灭六国之战。差不多用了10年时间,秦国得以消灭韩国、魏国、赵国、燕国、楚国、齐国这山东六国,以此建立了秦朝。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变成了秦始皇嬴政。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王翦、王贲等将领获得了秦始皇的重用。而在秦朝建立后,王翦、王贲逐渐退隐,而笔者今天要说的蒙恬、蒙毅兄弟,则成为秦始皇最信任的两位武将。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在秦始皇去世后,这两位武将一个被逼自杀,另一个则被秦二世杀害,也即都没有获得善终的结局。

首先,就蒙恬、蒙毅兄弟来说,来自于秦国的蒙氏家族,这是一个武将家族,可以媲美王翦所在的王氏家族。蒙氏家族三代仕秦,攻城略地,出生入死,为秦始皇一统六国,立下汗马功劳。一方面,就蒙恬来说,蒙恬成长于武将之家,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自幼胸怀大志,立志冲锋陷阵,报效国家。他天资聪颖,熟读兵书,逐渐培养了较高的作战素养。相对于他的弟弟蒙毅,蒙恬主要是在外领兵作战。战国末期,王翦率军消灭楚国。在这场战役中,蒙恬作为秦始皇的心腹,也参与其中。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打齐国,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

就内史这一官职,相对于后来的京兆尹,也即不是皇帝极为信任之人,往往不会被授予这一官职。在秦朝正式建立后,蒙恬奉命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蒙恬率军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自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至阴山,设三十四县。紧接着,蒙恬又渡过黄河,占据阳山,迁徙人民充实边县。其后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长城利用地形,藉着天险,设置要塞,有力的遏制了匈奴的南进。

因此,在秦朝建立之后,蒙恬应该是当时领兵最多的武将。特别是蒙恬执掌的30万大军,无疑是秦朝最精锐的一支力量了。在击退匈奴之后,蒙恬又为秦始皇巡游天下开直道,从九原郡(今内蒙包头市西南)直达甘泉宫,截断山脉,填塞深谷,全长一千八百里,可惜没有修竣完工。蒙恬驻守上郡十多年,威震匈奴。不过,因为秦始皇的病逝,蒙恬兄弟的命运也发生了重要改变。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在沙丘病死,死讯被封锁,赵高担心扶苏继位,蒙恬得到重用,对自己不利,就扣住遗诏不发,与胡亥密谋篡夺帝位。

在此基础上,赵高又威逼利诱,迫使李斯和他们合谋,假造遗诏。“遗诏”指责扶苏在外不能立功,反而怨恨父皇,便遣使者以捏造的罪名赐公子扶苏、蒙恬死。面对这一诏书,公子扶苏、蒙恬先后被逼自杀。对此,在笔者看来,蒙恬当时是具有起兵反制赵高等人的能力,但是,出于对秦朝的忠诚,蒙恬没有选择起兵。虽然他对这封诏书心存疑虑,但是,因为赵高,秦二世胡亥等人掌控了朝廷,这让蒙恬也没有寻求真相的能力,所以在公子扶苏自杀后,蒙恬也选择了自尽。

另一方面,就蒙毅来说。根据《史记》等史料的记载,蒙毅的祖先是齐国人,他的祖父蒙骜,从齐国西入秦国侍奉秦昭襄王,官至上卿。蒙毅的父亲蒙武,在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担任秦国的副将,与王翦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杀死楚将项燕。在秦朝建立后,蒙毅、蒙恬兄弟二人一内一外,都受到了秦始皇的信任。其中,蒙恬主要在外执掌大军,而蒙毅则在朝廷之内辅佐秦始皇。蒙毅深受秦始皇的亲近,外出陪秦始皇同乘一车,居内则侍从秦始皇左右。

曾经有一次,中车府令赵高犯了大罪,秦始皇让蒙毅依法惩治他。蒙毅不敢枉屈法律,判定赵高死罪,剥夺他的官职。秦始皇顾念赵高平时做事很认真,就赦免并恢复他的官职。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因为这一次事件,导致赵高对蒙毅、蒙恬等人怀恨在心。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冬天,秦始皇巡游会稽,取道海上,北走琅琊。不过,秦始皇嬴政途中突然患病,便派遣蒙毅折回会稽祷告山川。蒙毅还未返回,秦始皇行至沙丘便已病死。由此,原本陪伴在秦始皇身边的蒙毅,反而没能及时获悉秦始皇的死讯。

最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的消息被封锁,文武百官都不知道。当时丞相李斯、公子胡亥、赵高,经常陪侍在秦始皇左右。赵高很得胡亥的宠幸,想要立胡亥来继承帝位,又怨恨蒙毅前次依法惩治他而不帮助他,因而存有残害蒙毅之心。在此背景下,赵高这位佞臣就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地谋划,立胡亥为太子。蒙毅祷告山川回来后,赵高就趁此机会,为了向胡亥表示尽忠,便要消灭蒙氏,就对胡亥说蒙毅等人的坏话。胡亥听从赵高的话,就在代郡囚禁蒙毅。而在此之前,已先在阳周囚禁蒙恬。等到车驾回到咸阳,发丧安葬秦始皇,胡亥即位,是为秦二世。

赵高最受秦二世胡亥宠信,日夜诽谤蒙氏,寻找罪名加以弹劾。当然,蒙毅位高权重,秦二世胡亥也没有立即处死蒙毅。在此期间,秦朝朝廷的有识之士,也有人上奏秦二世胡亥,从而为蒙毅求情。但是,秦二世胡亥最终没有采纳这些忠言,从而结果了蒙毅的性命。总的来说,在秦朝建立后,蒙毅、蒙恬两兄弟,一内一外,成为秦朝的栋梁之臣。但是,在秦始皇病逝后,蒙恬、蒙毅牵涉到秦朝君主的争夺,最终都没有获得善终的结局。而忠臣良将的相继离去,无疑成为秦国迅速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8 06: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秦朝统一六国的两大名将:蒙恬与王贲的丰功伟绩
...域与齐国相接,对韩国、魏国形成三面包围之势,为日后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坚定的基础。蒙恬的父亲蒙武也是响当当的人物,跟随主将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攻打楚国。在战争中,蒙武表现出色,斩
2024-01-30 05:55:00
秦国5大顶级名将:蒙恬排第5,蒙骜排第3
...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以至于蒙恬与他的弟弟蒙毅受到了秦始皇的重用。只不过,这位勇士的结局并不好,胡亥在赵高等人的示意下,赐下诏书叫蒙恬自尽,他虽然不愿意,但忠诚为主,还是选择了
2023-03-11 10:22:00
秦始皇的大将为何都姓“蒙”,蒙家是什么来头?
秦始皇嬴政十三岁的时候即位,在此之后他先是平定了太后情人嫪毐的叛乱,又除掉了权臣吕不韦,把本来把持在太后和吕不韦手中的权利握在手中。嬴政是个胸怀大志的帝王,他重用能人,文有李斯,
2022-12-10 16:04
秦朝双雄:王翦、蒙恬的盖世功勋与不朽传奇
...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到秦始皇一统天下,后期刘邦、项羽等揭竿而起推翻暴政,秦朝出现很多的上将、大将、元帅,他们都是功高盖世,彪炳千秋的人物,为秦国的
2024-02-24 20:33:00
李斯那么聪明,为什么选择暴虐的胡亥
...蒙恬,回到咸阳主持丧事,将自己安葬在咸阳。《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赵高当时的职务是中东府令,此外还兼管始皇帝的印玺,在嬴
2024-04-25 22:39:00
...丞相。赵高在《史记》中没有列传,他的事迹多数见于《秦始皇本纪》和《李斯列传》《蒙恬列传》。咱们今天要说的,就是秦始皇与蒙恬赵高的关系:赵高曾经笑里藏刀地对秦始皇称赞蒙恬的三十
2024-06-07 06:30:00
尉缭受到秦始皇的礼遇,为什么还要逃走?
...拘礼节,亲自请教。但在一统天下之后,却有人急着逃离秦始皇,尉缭就是其中走得最急的一个,受到了秦始皇的礼遇,为什么还要逃走呢?秦王扫六合秦始皇生于公元前259年,继承王位时年仅
2023-05-02 20:23:00
...会。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历史上的蒙恬、蒙毅兄弟,堪称秦始皇的心腹,结局却非常凄凉!一首先,对于蒙恬、蒙毅兄弟来说,祖籍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故里在蒙阴县城西南7.5公里处的边家城
2024-06-05 06:28:00
...多。在历史上,蒙骜的知名度其实并不如他的孙子蒙恬,秦始皇统一后,对蒙恬最为倚重,为了巩固秦国北境,秦始皇曾派蒙恬率军30万攻打匈奴,蒙恬狂追匈奴700多里,收复河南广袤的土地
2024-05-27 06: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