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窦诞:六朝见证者,贞观盛世之重臣
窦诞是窦抗第三子,尚李渊女儿襄阳公主。曾主管李渊未出宫儿子们的家产。纵容李元吉,导致刘武周攻太原。为李建成乱改法律条文!窦诞出身河南窦氏三祖房窦善支脉,传承世系为窦善—窦荣定—窦抗—窦诞!(河南窦氏三祖房,征北大将军窦略生有五子,其中窦岳、窦善、窦炽并称三祖……更多
隋朝公主的婚姻生活揭秘:襄国公主与李长雅琴瑟和鸣
隋文帝杨坚女儿襄国公主,她嫁给了谁?他们得婚姻如何呢?子嗣情况又如何呢?作为隋文帝杨坚的女儿襄国公主,联姻就不用说了,那么和谁联姻呢?襄国公主杨氏作为帝女,居然连个名字都没有,出生年月更不用说了!史书记载只是一句话,襄国公主下嫁李长雅就完事了,其他其他资料不详……更多
隋军渡江破陈:统一大业的序曲与谋略之战
前言在乱世的洪流中,历史总是由强者书写。当隋军三路飞渡长江,攻破建康,生擒陈后主的消息传来时,整个天下为之震动。这不仅是一场战争的胜利,更是统一大业的序曲。长江之滨,乱世的终结者崛起,为天下带来了统一的曙光。然而,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历史故事?随着我们踏上穿越时空的征程……更多
李多祚:镇守玄武门三十年,参与两次玄武门之变
李多祚,爵封辽阳郡王,参与了唐朝历史上的两次玄武门之变,镇守玄武门三十年。帮助唐朝多次平定异族叛乱!他出身于靺鞨族!率领部落归顺唐朝!他的墓志已经出土,有唐睿宗李旦的制书:为他平反,追复其原职,宽容其妻子。承认李多祚对于整个李唐皇室来说,还是有功的!李多祚654年出生……更多
朱瞻基:从皇太孙到明君,化解叔侄之争
前言中国历史中,明朝是一段辉煌而又波澜壮阔的篇章。然而,在这段历史长河中,却有一对兄弟,他们的争斗成为了一场轰动天下的权力游戏。朱高炽驾崩后不久,他的弟弟朱高煦一家却遭到了残酷的诛杀,而这一切,都指向了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对于这场家族的悲剧,朱瞻基也无法摆脱内心的纠葛……更多
李渊五世孙李约:淡泊名利,钟情于书画与茶道的传奇人生
李约是唐高祖李渊的五世孙。正史喜欢收藏书画,野史不近女色。李约,字在博,自己起了个外号为“萧斋”。李约传承世系为李渊、李元懿、李琳、李择言、李勉、李约。他是郑王李元懿玄孙,汧公李勉(唐德宗时宰相)的儿子。首先看看正史是怎么记载李约的?李约在唐宪宗李纯元和年间(806—820)……更多
隋朝宫廷风云:杨广与杨素联手废太子
前言隋朝的崛起与陨落,充满了政治斗争与阴谋诡计。在隋朝的惊险夺嫡之战中,杨广与杨素结盟,以阴谋夺位,拉拢人心,更是推波助澜,陷害太子。隋朝的盛衰荣辱,都融入了这场充满血与火的夺嫡之争中。究竟是何种内幕交易和暗箱操作,让这场阴谋得以成功?让我们一起重温当年隋朝这场震动朝野的大权之争……更多
雍正登基后的尴尬:生母欲殉葬康熙,母子关系成历史之谜
雍正登基后,发生了一件极其尴尬的事情:他的亲娘哭喊着不愿意当皇太后,并且还执意要去给康熙帝殉葬。在按理说,帝王的后妃们,做梦都巴不得自己的亲儿子当皇帝,这样她便可以凭借“母以子贵”而尊享皇太后的殊荣,获取无尽的荣光。但雍正的亲生母亲却偏偏是个例外。雍正继位时……更多
揭秘唐代乐圣李龟年的兴衰
唐代音乐家李龟年以其卓越的音乐才华和多才多艺而闻名,被后人誉为“唐代乐圣”。虽然他的生平鲜为人知,但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却将他的传奇故事传诵开来。李龟年生于大唐开元和天宝年间,正值盛世,然而不幸的是,他也亲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岁月,因此他的人生可以说是幸运与不幸的交织……更多
孙思邈与《千金方》的传奇故事
在唐朝历史上,存在一位人物,他以医药学家、道士的身份著称,并被后人尊称为“药王”,他就是孙思邈。谈到孙思邈,人们自然会想到他的医学巨著《千金方》。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孙思邈及其《千金方》的故事。孙思邈出生于西魏大统七年(公元541年),自幼便对学习充满渴望,拥有广博的知识……更多
王昌龄:唐朝七绝圣手的传奇人生
为什么王昌龄被称之为七绝圣手,在唐朝这个人才辈出、诗人众多的时代,王昌龄脱颖而出,被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诗作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上乘,成就非凡。然而,与李白等诗仙相比,王昌龄的生平却鲜为人知,只留下了少量的历史记载。王昌龄,字少伯,出生于公元698年,与李白相比大约大三岁……更多
揭秘古代卖身契:探寻封建社会人口买卖的残酷现实
挑战历史的迷雾,探寻古代卖身契的秘密,我国古代长期处于封建社会阶段,其社会制度中存在严重的阶级分化,人们被划分为三六九等,分为主人和仆人。在这种环境下,人口买卖十分普遍,富裕家庭的仆人大多是通过买卖并签署卖身契来获得。那么,古代的卖身契究竟是怎样的呢?古代社会不仅有严格的阶级划分……更多
揭秘古代私塾:因材施教与启蒙教育的典范
古代私塾,作为我国古代民间设立的教学场所,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祖国文化的传播者,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推动者,更在启蒙儿童、教育童蒙方面功不可没。深入研究私塾的教育方式和特点,对于我们了解古代教育文化,以及探索现代教育的前进方向,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更多
揭秘历史上才情横溢却人品卑劣的诗人
我们在评判一个人的时候,除了看他的才华和能力以外,最重要的还是人品。如果人品太差的话,即便能力再强也是没用的。但事实上,真正有才有品的人却没有几个,就拿我国历史上的那些有名的才子诗人来看,还是有很多有才无品的卑劣之徒,只是他们名气太大,把那些劣迹斑斑的恶行给遮住了……更多
揭秘历史真实的狄仁杰:一代名相直言敢谏,为社稷民生尽心竭力
中华上下五千年,出现过无数的朝代,无数的帝王将相,但是要说起女皇帝,那恐怕只有武则天了,而武则天称帝的时候对一个人特别器重,曾一路加官进爵,这个人不是旁人,正是大家熟悉的狄仁杰。谈及狄仁杰,大家第一印象就是武功高强,英俊潇洒,这些其实都是和历史有偏差的,狄仁杰……更多
宋仁宗赵祯的执政成就与后世争议
位于河南省巩县,有一座永昭陵,这里埋葬着北宋时期在位最长、被宋代百姓夸赞非常仁爱的皇帝,他就是宋仁宗赵祯。提到宋仁宗,就连一向以执拗著称的王安石都在自己的文章中承认,仁宗去世之时,百姓们痛哭哀嚎,就像死了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甚至,连辽国皇帝耶律洪基听到宋仁宗驾崩的消息都悲痛不已……更多
王寅之国画《历尽风雪见精神》作品欣赏
历尽风雪见精神97cm×180cm历经风雪见精神136CM×68CM王寅之,1958年生于南京,总角之年拜张善子弟子刘邦先为师,早年走兽画法张善子,为大风堂再传弟子。作品应邀参加第三届中国画节、入选大风堂张大千诞辰115周年邀请展丶多幅作品收藏于大风堂丶入选联合国总部主办的中国画邀请展……更多
——读童末《大地中心的人》书评人:drunkdoggy 自由职业者站在锯齿状群山环绕的腹地,十数条地平线彼此交错,光线在如此复杂空间中的明暗变化也会欺骗我们,不再能够帮助人正确感知时间。行走其中,对空间的感受、对时间的认知都会被颠覆——于是行路者无尽地循环、犯错……更多
西夏覆灭史:权臣暴政与状元自负酿成亡国悲歌
在西夏王朝的兴衰史中,篡位者的暴虐统治、状元郎的固执自负,成为了导致这个国家覆灭的重要原因。这个令人扼腕的命运轨迹,彰显了权力的腐化与个人傲慢的可怕后果。那么,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又是哪一位皇帝的做派,给我们留下了最为深刻、最为令人扼腕的教训呢?夏桓宗:权臣把持的可怜天子西夏王朝的第八位皇帝李纯祐……更多
隋朝秘闻:卫王杨爽与其子杨集的离奇命运
杨坚异母弟卫王杨爽突然暴毙!杨爽儿子杨集被除名为民,发配边疆!杨爽父子都因为神神鬼鬼的事儿出事。隋文帝杨坚在兄弟中最喜欢的是杨爽,而没有因为是同父异母而薄待他,反而是最宠爱他,在杨爽六岁时,被独孤伽罗抚养。在隋初对突厥的战争中,杨爽也被任命为元帅出征,多次北击突厥……更多
李宗闵:李渊的五世孙,“牛党”的首领
李宗闵是唐高祖李渊五世孙。“牛李党争”中牛党的首领,和宰相李吉甫、宰相李德裕父子两个结仇。李宗闵传承世系为李渊、李元懿、李璥、李自仙、李䎖、李宗闵。李宗闵,字损之,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年),他进士及第,被任命为华州参军事。805年唐德宗去世,唐顺宗李诵继位……更多
荀彧离世后,曹操父子如何对待其后人?
荀彧是曹操重要的谋主,荀彧死后,曹操和曹丕父子两个对荀彧后代怎么样呢?有没有人走茶凉?历史上是荀彧是怎么死的?作为曹操“子房”的荀彧,可以说对曹操集团付出了很多,还为曹操举荐了很多人才,比如戏志才,陈群,郭嘉等顶级人才。建安十七年,曹操和荀彧产生了矛盾,荀彧不同意曹操进爵为国公的目的……更多
郑城镇油篓村
本文转自:临沂日报油篓村新貌位于郑城镇油篓村的中共鲁南区党委旧址 油篓村位于平邑县郑城镇驻地东北5公里处,始建于明末清初,因村东山下有一形似油篓的巨石,先民迁该地居于油篓石旁,故名油篓村。这里依山傍水,观音山抬头可见,莲花山坐落村东,村内欧式别墅顺山势而建……更多
母亲节 | 赏读名画,母爱永不褪色
母爱是人类最伟大、最无私的情感,每个人成长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母亲无数的心血与无尽的关爱。母亲节品读古书画,通过一幅幅传世绘画作品中的动人情景,去领略和感受伟大、质朴、真切、深沉的母爱。周文矩《浴婴图》35.8x35.9cm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周文矩擅长画人物……更多
揭秘北魏平阳公主两段婚姻背后的故事
北魏平阳公主,广平王元怀之女,北魏孝武帝元脩之妹。其实在她之前,已经有两位封号平阳的公主。一位是汉朝的平阳公主。一位是晋朝的平阳公主,晋武帝司马炎嫡长女,母为武元皇后杨艳。之后还有一位唐朝的平阳昭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三女。今天小编主要讲一下北魏的平阳公主。她嫁给了谁……更多
本文转自:南通日报□汪微非常喜欢曾国藩的诗句:“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从《曾文正公日记》看,身经百战的曾国藩把读书当作主体生活方式,打仗倒成了他的“业余”,而且仍然感觉读得不过瘾,期盼有朝一日不打仗了,一心归隐读书。其实这句诗用在曹操身上也比较贴切……更多
宇文融:力挽狂澜的功臣,命运多舛的英雄
前言在大唐盛世中,有一位英雄为国立下了功勋,然而却命途多舛,在流放途中英年早逝。他的死让唐玄宗深感后悔,而后世对他的遭遇感到不公平。改朝换代,英雄辈出,可有几人能真正改变大势?宇文融,这个名字或许你从未听过,但他的故事却足以令人动容。一介布衣,凭着过人的智慧和勇气……更多
揭开高力士的真实面纱:忠诚、智慧与传奇人生
每当提起高力士这个名字,许多人心中都会浮现出那个在李白的豪放诗篇里被讥讽为“脱靴奴”的形象。但历史的真相,其实远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一块在1999年出土的墓志铭,为我们揭开了这位被误解千年的历史人物的神秘面纱。在风云际会的唐朝,高力士并不是那个简单的、被嘲笑的小丑……更多
隆庆皇帝:无为而治背后的繁荣之道
说起明朝的皇帝,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朱元璋、朱棣这几位赫赫有名的君主。然而,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还有一位皇帝,他虽然在个人品行上饱受争议,但却在统治期间意外地为明朝带来了积极的变化。他就是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坖。隆庆皇帝的成长经历并非一帆风顺。他的父亲嘉靖皇帝是一个性格复杂且喜怒无常的君主……更多
袁可立:被历史遗忘的军事与政治巨匠
在历史的长河中,袁可立如一颗璀璨的流星,虽短暂却留下了耀眼的光芒。他不仅是明末的政治家,更是一位军事奇才,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尽管在清朝的历史记载中,他的故事被刻意淡化甚至被歪曲,但他的传奇依旧在民间流传。袁可立,字礼卿,号节寰,来自历史悠久的河南睢州。他的一生……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简介明初开国谋臣朱升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15:00
十三陵中为何没有朱祁钰的位置
古装电视剧《大明风华》热播让许多观众对明代历史人物产生了浓厚兴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在这部电视剧后期出现的一位重要人物——景泰皇帝朱祁钰
2024-06-26 10:20:00
朱祁钰登基已有八年,为何身边无人救驾
引言《过清华宫》中有言“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在古代,皇帝就是国家最高权力的拥有者,人人都羡慕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2024-06-26 10:19:00
刘秀为什么就不杀开国功臣
要想知道刘秀为何不杀功臣,我们要先看看哪些开国皇帝杀了功臣。说起君主屠杀功臣,大家可能首先会想起刘邦和朱元璋。刘邦和朱元璋两位出身相对低位的开国皇帝确实曾经杀过功臣
2024-06-26 10:18:00
聊聊历仕四朝,二朝首辅的明朝权臣杨廷和
杨廷和,字介夫,号石斋,汉族,四川成都府新都(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江西吉安)。明朝中期著名政治改革家,文学家杨慎之父
2024-06-26 10:17:00
简介明朝大臣张稷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18:00
赵构若全力支持岳飞,能收复失地,赶走金人吗
金国精兵被灭,其它就是土鸡瓦狗,特别是金占区汉人占多数,像朱元璋一样几仗定乾坤。西夏和金国初期关系不好,西夏和辽国有姻亲关系
2024-06-26 10:22:00
明朝开国大将傅友德一生有何战绩
傅友德起初同朱元璋一样,来自当时社会最为底层的农民,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为了能够活下去,他只能跑去参加起义军,先后追随过李喜喜
2024-06-26 10:16:00
靖难之役燕军是怎么偷袭大宁的
建文元年(1399年)九月初一,江阴侯吴高率辽东兵攻打永平郡,故朱棣趁李景隆踌躇不决之际,九月十九日前往救援。九月二十五日
2024-06-26 10:20:00
朱元璋曾下令凌迟一个宫女,这是为何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陈胜所说的千古名言,用在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身上,并不为过。他的传奇事迹妇孺皆知,但是更多的是对他如何从贫苦小儿到成为大明开国皇帝的谋略称赞
2024-06-26 10:21:00
朱元璋最喜爱的儿子是谁?为何穿道袍下葬
1957年,考古队在江西发现了一座深埋地下的大墓,根据周边的考察结果,专家们初步判断,这座墓是明代皇族的墓穴,非常具有考古价值
2024-06-26 10:17:00
西施为国献身20年,最后什么结局
相传西施本名施夷光,生得美丽又健康,溪边随便洗洗衣服,迷死鱼虾米一箩筐,因此西施又称沉鱼。然后她忍辱负重,委身敌国,以绝世容颜倾覆敌国政权
2024-06-26 10:31:00
李自成进入北京后,怎么不阻止刘宗敏
刘宗敏(1607年—1645年),陕西蓝田人,一说米脂人。从李自成起义。崇祯七年(1634年),李自成率农民军到达陕西蓝田
2024-06-26 10:34:00
简介明朝初年大臣杨宪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33:00
简介明朝大臣张至发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