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揭秘历史中的董卓:一个被误解的军事天才?
在《三国演义》中,以黄巾起义为开始,开始讲述东汉末年,由于桓灵二帝的无道,天下开始大乱,最后以司马家族统一于晋结束。这段时间内,出现多少豪杰,多少英雄,也出现大家认为的祸害天下的人物,但是在历史上这些人物的形象不是和大家熟知的那样,不过是由于《三国演义》的流传……更多
公主干政第一人:揭秘孙鲁班如何一手遮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时期。在这片历史舞台上,多的是男性主演,女子露面的机会则少之又少,比如貂蝉、小乔等等。今天我们要来分享一位三国美女的故事。她的名字鲜为人知,但在三国之东吴历史上可是呼风唤雨的人物。她出身高贵,是三国吴国国君孙权之女,背靠这棵大树……更多
从匈奴到乌丸:三国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的变迁与影响
匈奴已经被打趴下跳过汉武帝与匈奴的战争,其实到了东汉,匈奴人也没有占到多大的便宜,照样把匈奴打得分裂。到了东汉未年,中原进入了三国时代,混战了近百年,但是三国时代中原猛人多,匈奴还得服服贴贴。匈奴分裂成了南北匈奴,南匈奴投靠了东汉王朝,东汉与南匈奴联手大败北匈奴……更多
五胡乱华下的汉人复兴:坚韧与文化的力量
汉人之所以能够复兴,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从未抛弃自己的文化,也从未彻底屈服。在苦难过去后,汉人在新生的北方政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北方的士族建立了坞堡来保卫家园,还有一些英勇的将领如祖逖、刘琨坚守阵地,冉闵建立了冉魏政权,张氏兄弟守卫凉土,北方流民组成的北府兵都为汉人复兴做出了贡献……更多
成都之战:李特与罗尚的战略对决,东晋十六国的序幕
在公元302年,一个名叫李特的人,带领着成千上万的流民进入四川,开始了他在这片土地上的战略进攻。几场战斗后,他成功杀入了成都城,夺取了权力。与他对峙的是坚韧的罗尚,尽管他被描述为贪婪而少断之人,但他在面对李特时却表现出坚定不移的态度。 益州蜀郡的成都城变成了战略决斗的舞台……更多
孙吴三杰:黄盖、甘宁、太史慈的英勇传奇
三国时期是一个群雄并起、诸侯割据的时期。这一时代,各种贤相名将辈出,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有人曾给三国中的武将按照武力值排了个名,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而在魏蜀吴三国之中,每一国都有几位最优秀的将领。刘备的蜀汉有“五虎上将”,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更多
南越赵佗反叛,汉文帝巧施策略收服之
汉文帝登基之后,除了跟功臣集团和刘姓诸王较劲外,还有一件事让他也很发愁。什么事呢?南越的赵佗造反了。最初是因为贸易纠纷,双方闹得很不愉快,后来吕后让隆虑侯周灶带十万大军去攻打南越,但因天气炎热潮湿,没有取得明显优势。吕后去世后,周灶撤兵。赵佗趁机威逼利诱闽越……更多
三战收复台湾:沈有容的传奇人生
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长达38年的中国领土台湾。这场战争可谓是大快人心意义重大,这一战郑成功成了民族英雄,赶走了荷兰侵略者,开启了明朝对台湾的统治。但是在郑成功收复台湾的60年前,就有人收复过台湾,而且还收复了三次,却鲜为人知,笔者想他的名字----沈有容-----也应该被国人记住……更多
元朝最离奇造反事件揭秘
在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有无数离奇的故事被记录下来。这其中,发生在元朝时的一起造反事件因其剧情之狗血、进程之荒唐而足以被冠上“史上最离奇造反事件”的称号。一个连具体职位都不清楚的临时工,仅仅凭借一封伪造的诏书,就把偌大的一个行省搅得鸡飞狗跳,着实令人吃惊不已……更多
春秋悲歌:鲁隐公忍辱负重,终难逃一死
春秋时期的国君,看起来风光,其实不好当。要想当好,要么你必须要特别守规矩,要么你必须要特别强硬,如果既不守规矩,又不强硬,那职位可真不适合你做。今天咱们来聊一个国君,他是鲁国第十四代国君,名叫鲁隐公子息。他非常能忍,脾气非常好,最后把自己的命给丢了。子息的父亲是鲁惠公……更多
“最后的宗师”与“东方第一人”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吴汝纶诗文研究》,周小艳、袁帅、魏星宇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12月第一版,128.00元■詹福瑞吴汝纶是清末民初这一新旧文化交替关口,推进中国近代文化转型的重要人物,对北方地区尤其京畿直隶一带产生过重要影响。吴汝纶勤于读书,治学范围涵盖经史子集……更多
鲜为人知的春秋战神先轸:谋略战与歼灭战之父,改写战争历史
中国历史上的有战神兵神之称的将领不少,春秋孙武、吴起都是不得不说的,但有一个人虽然鲜为人知,却是春秋最强的战神、中国兵法的祖师爷,孙武吴起都得服他。晋国赵衰以识人出名,他对先轸的评价就是“先轸有谋”。的确,城濮之战大胜楚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谋略战,崤之战大胜秦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歼灭战……更多
高力士:被污名化的千古贤宦,揭秘其真实历史形象
提到宦官高力士,很多人第一反应就会想到那个脍炙人口的“为李白脱靴”的典故,人们认定是他的原因导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人气很高的李白仕途中断,随后脑中就会浮现出一个奸佞猥琐、谄言媚上、恃宠弄权的太监形象。然而,这一段并没有在正史中出现过,而且其实李白本人的性格就不怎么适合搞政治……这些刻板印象实在是污名化了高力士……更多
千里马遇伯乐:揭秘李建成手下的顶级文臣武将
顶级文臣武将要发挥自己的才能,必须有慧眼识人的君王。如果没有秦穆公,百里奚的后半生只会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奴隶;没有齐桓公,管仲也只是个战场上的逃兵;没有刘玄德,诸葛亮可能一辈子高卧隆中,不可能成为千古一相。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李建成手下真的没有顶级文臣武将吗……更多
乾隆帝皇位传承揭秘:永琰胜永瑆的背后原因
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乾隆皇帝将皇十五子永琰的名字秘密写入传位诏书。这份对大清皇帝而言至关重要的传位诏书,是继乾隆帝嫡子永琏、永琮和备受恩宠的皇五子永琪接连早逝后,乾隆皇帝权衡再三,反复斟酌的结果。可是,乾隆三十八年的时候,可供皇帝选择皇储位置的人选虽然不多……更多
登徒子与宋玉:一场因误解而生的恩怨
登徒子本是楚国的一位大夫,因与宋玉的一段恩怨,被骂了千年,而他被的这个骂名可以说是冤屈的不能在冤屈看,人登徒子富贵不忘糟糠之妻,碍着谁惹着谁了?事情原来是这样的,登徒子向楚王进谏说宋玉好色,于是楚王召见了宋玉,宋玉却说登徒子好色,这原本只是一件小的不能在小的小事情……更多
揭秘北齐奸臣和士开的悲惨结局
历史就是我们记忆中那些曾经说过和做过的事情。卡尔·贝克的这句话深刻地反映了历史的本质。在古往今来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忠臣良将以巨大的贡献和高尚品格留下了卓越的业绩,备受后人景仰。然而,除了这些伟大的人物外,我们也不能忽视那些极具谗佞之辈,他们的奸诈和无耻让人们深感反感……更多
日前,河北肃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在迁移雪村战斗牺牲烈士遗骸的过程中,发现一位无名烈士牺牲时两手抱在胸口,紧紧握着一枚小圆镜,镜子里夹着一张年轻女性的照片。通过媒体报道,这一幕深深地打动了众多网友的心。时光流逝,许多东西变了,但总有一些东西,依旧在时间的长河里闪闪发光……更多
石榴裙下无君子,杨柳岸上有故人\
“石榴裙下无君子,杨柳岸上有故人”,这句话究竟蕴含着何种深意?让我们一同探寻。历经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孕育了无数优美诗篇,尽管如今社会节奏加快,古典诗歌的关注度减弱,但那些诗作中所描绘的风土人情仍令人难以忘怀。幸存下来的诗词,有的声名远扬,有的则默默无闻,它们往往蕴含劝诫之意……更多
东平县腊山道教音乐:“五音调叶万民欢”
鲁网4月16日讯腊山道教音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道教龙门派始祖邱处机初创,其弟子龙门派第十代住持杨清荣,在泰安市东平县腊山修建了“祥龙观”。杨清荣精于笙、管、笛、箫等乐器,对道乐加以持续研究发展。历经历代道徒反复演练、创作与改进,自成一体的腊山道教音乐得以形成……更多
大皖新闻讯 迄今规模最大的楚国王级墓葬——武王墩墓揭开神秘面纱,墓主身份再次引发人们猜测。网民一直猜测墓主是楚考烈王。在发布会现场,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宫希成表示,他个人认为,目前的武王墩墓发掘资料和考古成果尚不能一对一确认墓葬主人身份,缺乏指向性证据。大皖新闻记者 孙召军 蒋楠楠 吴碧琦 ……更多
山东大学潍坊日丨山大百年校史中的潍坊名人
大众网记者 孙永莲 姚双玉 潍坊报道4月16日上午,“山东大学潍坊日”活动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办,大家一同走进山东大学校史馆,了解百年山大发展史。在参观过程中,记者发现山大百年校史中不乏有潍坊人的身影,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潍坊名人吧!刘椽(1903-1971)……更多
楚风觅踪 | 武王墩墓五大谜团一一有了答案
大皖新闻讯 武王墩墓一直备受关注,4月16日,大皖新闻发布了人们最为关注的五大谜题。国家文物局在安徽省淮南市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以下简称工作会),发布安徽省淮南市武王墩墓考古新发现,迄今规模最大的楚国王级墓葬神秘面纱揭开,在发布会上,五大谜题一一有了答案……更多
两千年前的“人间烟火”
◎刘吴瑛在甘肃简牍博物馆,一封两千多年前的信吸引了我。这封名为《元敞致子惠书》的信出自边塞烽燧的一枚尺牍上,是元敞写给好友子惠的,大意是:元敞的裤子穿破了,需要叫人拿回家缝补,此前就想向子惠借裤子,但当时有众人在场,不好意思提出来,现在实在没办法,厚着脸皮向子惠开口……更多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中国好人”杨文华病逝家人遵其遗愿捐献遗体本报讯(通讯员 东方 记者 张旭)15日清晨6时20分许,本报曾报道的“中国好人”杨文华因罹患癌症病逝,享年79岁,家人按照他的遗愿通过市红十字会向扬州大学医学院捐献了遗体。杨文华,高邮市临泽镇朱堆村村民……更多
本文转自:黄冈日报本报讯 (通讯员李先秋 刘艳波)4月10日,笔者走进团风县贾庙乡漆柱山村古树文化公园看到,古树广场、景观园林、山林游步道、红色文化长廊、牛车河风景区观景台、生态停车场,处处展现一幅和美图景。贾庙乡漆柱山村坳上塆有两棵生长在一起的百年枫树,树高35……更多
本文转自:辽宁日报省委统战部召开机关干部大会宣布中央及省委关于省委有关领导同志任职的决定郝鹏出席会议并讲话本报讯 记者方亮 王奇报道 4月15日,省委统战部召开机关干部大会,宣布中央及省委关于省委有关领导同志任职的决定。省委书记郝鹏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省委常委……更多
本文转自:金昌日报本报讯(记者刘欢欢 李发华)4月12日下午,我市在市第九小学举办以“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的党史宣讲进校园暨青少年“中华魂”主题读书教育活动,深入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知党爱党感恩党,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更多
留晖洪福寺
本文转自:忻州日报定襄县留晖洪福寺位于定襄县城南7.5公里处南王乡留晖村中心,海拔774米。据该寺现存经幢记载,此寺始建于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元泰定元年(1324年)重修,明、清、民国时期均有修葺,现存建筑均为明清时期的遗存,总占地面积3655平方米……更多
《商君书》和《吕氏春秋》哪个是大秦救命良方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同时也是最短命的大一统王朝。很多人都认为以秦朝的军国主义体制,一旦战争停止就会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那历史就真的对秦国这么残酷吗?秦国就真的没有转型的机会吗?一、商鞅的耍猴学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秦国之所以能强大,是因为商鞅变法。关于商鞅变法的条文……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为何说三国的权臣蔡邕,是人才,也是个倒霉蛋
我们在看三国志的时候,了解到的都是一些出了名的人,在这些亮眼的明珠背后,你有没有看到一个既才华横溢又很倒霉的老哥呢?他叫蔡邕
2024-06-14 19:12:00
曹参当了三年宰相一件事都没办,死后为何还被千古传诵
曹参是大汉的第二任宰相,紧跟在萧何之后。萧何当宰相的时候,曹参是在齐国辅佐刘肥,当齐国的宰相。到了萧何死亡了,曹参就告诉他的仆人说赶紧收拾收拾东西吧
2024-06-14 19:27:00
汉武帝培育了大量汗血宝马,为何却被后世人弃用
在《史记》中,对于汗血宝马曾有过记载“大宛多善马,马汗血,”不论是古代还是当代,对于汗血马这种珍贵马种都崇尚的很,甚至当代土库曼斯坦还以此为国礼赠予中国
2024-06-14 19:18:00
关羽斩华雄之前为什么一定要“温酒”呢
三国时期的故事,通过罗贯中先生的文字演绎,让那一个时代的人物情节栩栩如生,无数的英雄形象都能跃然纸上。今天我们来讲讲“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
2024-06-14 19:28:00
为何曹丕临死前一天才立曹叡为太子
公元226年6月28日,魏文帝曹丕病笃(病情非常严重),立曹叡为皇太子。结果第二天,6月29日曹丕去世,曹叡登基,是为魏明帝
2024-06-14 19:17:00
谁自称“诸葛亮”,被曾国藩用一对联嘲讽
中国人自古以“谦虚”为美德,即使你功比天高也应该谦逊待人,这样才能赢得好名声,可也有人自命不凡,从小就认为自个是天选之人
2024-06-14 19:09:00
特别策划丨高考试卷中的河南:洛阳李贺故里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拥有丰富文化历史资源的河南,频频出现在高考试卷中,今年也不例外。2024年高考语文(北京卷)
2024-06-14 18:33:00
为何说诸葛亮不能算军事奇才
诸葛亮历来受到儒家正统的尊崇,而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更是将其神化为“近乎妖”的算无失策之“智绝”,但是就是从《三国演义》来看
2024-06-14 19:12:00
诸葛亮为何火烧司马懿时没能算出有雨
这个问题问得好啊!诸葛亮不是能掐会算吗?否则,他又怎么能算得出天将降大雾呢?又怎么能算得出即将刮东南风,而给东吴借了三天三夜的大风呢
2024-06-14 19:19:00
韩信能出川,为什么诸葛亮五次北伐却无法出川呢
在古代割据蜀地的政权中,无论是先秦的古蜀国,还是东汉建国时期的公孙述,或者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前蜀和后蜀,甚至是明朝末年的张献忠
2024-06-14 19:05:00
三国武将层出不穷,谁力气最大
谈及古代气壮如牛的人物,很多人脑海中会一时浮现出关羽百战沙场的场面,倍感震撼。而在三国里,真要给好汉们的力气排名,关羽只能算第四名
2024-06-14 19:33:00
为什么周瑜要十万之箭并且还让诸葛亮准备呢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经典的故事,就是周瑜和诸葛亮比自己的智谋的时候。那就是草船借箭,在当时的曹操杀死了蔡瑁和张允两个水军提督
2024-06-14 19:29:00
韩信曾留下了哪三大“神器”,却神秘失踪
众所周知,韩信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秦末时期,韩信就参加了反秦斗争,投奔了项羽,但是一直没有得到重用。后来韩信被人举荐到了刘邦
2024-06-14 19:31:00
诸葛亮最后一计历经一千七百多年,至今无人能解
无论陈寿《三国志》中真实的诸葛亮,还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夸大的诸葛亮,人们都不能否认诸葛亮的过人智慧。在三国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
2024-06-14 19:29:00
“四庭柱”对战“八健将”,哪边更厉害一点呢
演义里有“八健将”的说法,但没有“四庭柱”的说法,“四庭柱”的说法最早出自于张国良的《三国志评话》中,他们是指河北的四员骁勇果敢的大将
2024-06-14 19: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