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春秋悲歌:鲁隐公忍辱负重,终难逃一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16 13:36:00 来源:戏说三国

春秋时期的国君,看起来风光,其实不好当。要想当好,要么你必须要特别守规矩,要么你必须要特别强硬,如果既不守规矩,又不强硬,那职位可真不适合你做。

春秋悲歌:鲁隐公忍辱负重,终难逃一死

今天咱们来聊一个国君,他是鲁国第十四代国君,名叫鲁隐公子息。他非常能忍,脾气非常好,最后把自己的命给丢了。

子息的父亲是鲁惠公。子息因为不是嫡子,因此,他虽是长子,按宗室制度,国君之位轮不到他。

子息成年后,他爹鲁惠公为他挑选了宋国的公主仲子为妻。但迎娶仲子时,鲁惠公见仲子生得漂亮,便“夺而自妻之。”

说好的媳妇成了娘。虽有夺妻之恨,子息却并没有怀恨在心。他很能忍,觉得爹开心就好,没有一句怨言。

后来,仲子生下公子允。子凭母贵,仲子的身份决定了公子允的身份,因此,允被立为太子。

不久后,鲁惠公去世。太子允实在年幼,不能担当国政。鲁国的大夫们一致认为子息年长又有贤名,堪当大任,于是纷纷拥立他为国君。

子息无心继承国君之位,但他又担心自己如果推辞,太子允继位,大夫们不能安心辅佐年幼的国君,于是他勉为其难坐上了国君之位,是为鲁隐公。他表示,待太子允长大必还政于他。

鲁隐公在位,工作虽然谈不上出色,但还是有些政绩的。

春秋悲歌:鲁隐公忍辱负重,终难逃一死

当初,鲁惠公晚年,曾与宋国交兵,两国不睦。鲁隐公继位后,便向宋国伸出橄榄枝,与其结盟。接着,又和郓国、戎国、纪国、莒国都纷纷结盟。

可以说,鲁国在鲁隐公在位的时候,与各国友好睦邻,鲁国得以休养生息,百姓也能安居乐业。

鲁隐公五年秋天,太子允的生母仲子的陵寝建成,鲁隐公举行了盛大的典礼。

在典礼上,按周礼要跳佾舞,那时候,根据所封的爵位不同,对几佾也有不同的规格。比如天子是八佾(也就是八行八列,共64人),三公六佾,诸侯四佾,士大夫二佾。鲁隐公在典礼上是“初献六羽,始为六佾”,也就是六佾之舞。

鲁隐公的做派招到了旁人的议论,有人说他只是代管国事,不算真正的诸侯,此事应当由太子主持。又有人说,他居然跳六佾之舞,实在是僭越礼制,不守规矩。

这种议论,让鲁隐公在大夫们面前渐渐失去了威信。

隐公十年,因郑国共叔段的儿子逃到了卫国。郑庄公联合周王师和虢国讨伐卫国。虢国国力微弱,于是找到鲁国大夫公子挥,想让他一同前往。

公子挥向鲁隐公报告。鲁隐公认为这样会和卫国结仇,没有同意。公子挥见此,便私自率军同郑国一起讨伐卫国。打了胜仗后,又私自与郑国和虢国结盟。

公子挥这样做,鲁隐公却还是选择忍,居然没有惩罚公子挥。

春秋悲歌:鲁隐公忍辱负重,终难逃一死

大夫们见此,也渐渐不再把鲁隐公放在眼中。

转眼,鲁隐公在位已经十一年了,太子允也已经成年。

这天,公子挥参见鲁隐公。见左右无人,突然附在鲁隐公的耳旁说:“您已经做了这么多年的国君,全国上下无不听从您的号令,在您的治理下,国家安定,百姓富足。可是现在,太子允已经长大成人,我看不如让我替您解决掉他,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安心地做国君了。到时候,您只要给我一个太宰的职务就可以了。”

鲁隐公听完,很诧异地说:“你怎么会有这样奇怪的想法?太子允可是先君任命的国君继承人,正是因为他年幼,我才替他代理国事,如今他已长大,我正打算将国政交还给他,现在我已经着手在菟裘(今山东泰安)修房子,准备还政以后就到那里养老呢!”

被鲁隐公拒绝后,公子挥十分惶恐,担心鲁隐公会向太子允告发自己,到时候自己就只有死路一条了。于是,公子挥先下手为强,反过去在太子允面前诬陷鲁隐公,说鲁隐公为了做真正的国君,已经找好刺客,等待机会暗杀太子允,并且表示愿意替太子允除掉鲁隐公。

春秋悲歌:鲁隐公忍辱负重,终难逃一死

太子允早就担心鲁隐公不肯还政于他,听了公子挥的话,更加深信不疑。既然公子挥如此忠心耿耿,于是便安排他去杀掉鲁隐公。

公子挥二话不说,设了个埋伏,就派刺客将鲁隐公杀掉。

国君被人杀了,肯定是大事。太子允把这桩杀人大案交给公子挥去办理,强调说,一定要让百姓口服心服。

公子挥很快将大臣蒍氏抓捕入狱,不久后便称其弑君之罪,于是斩首于西市。

如此一来,太子允顺利继位,是为鲁桓公。公子挥也因此登上太宰之位。

鲁隐公诸事选择忍,最后命丢了,后人谥他一个“隐”字,这也是他最后得到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6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春秋时代礼崩乐坏,聊聊鲁惠公一家的荒唐事
话说在周宣王时,鲁国的国君是鲁武公,鲁武公有几个儿子,其中大儿子是公子括,二儿子是公子戏,三儿子是公子称。周宣王因为喜欢公子戏,便让鲁武公立次子为太子,虽然废长立幼不合周礼,但鲁
2023-05-21 14:16:00
兄弟情深与权力之争:卫急子与鲁隐公的悲剧人生
...因为年长比较贤能,鲁国大夫们纷纷举荐他,并要立他为国君。因为鲁桓公年纪太小,鲁隐公担心如果自己推辞不受,弟弟鲁桓公不一定能被立为国君;即使鲁桓公被立为国君,大夫们也不一定忠心
2024-03-11 06:05:00
春秋时期的鲁隐公本能全身而退,为何最后被杀了?
...年国籍:鲁国血型:?民族:华夏族学历:研究生职业:国君家庭出身:富豪在位:前722年正月-前712年社会关系:父亲鲁惠公,母亲声子鲁隐公的远祖父呢是周公,既然是周公,为何他又
2023-01-28 18:13:00
宋武公嫁女儿联姻鲁国,保卫宋国免受长狄的入侵
春秋初年,宋国的国君是宋武公。宋武公有两个儿子,其中大儿子是公子力,即后来的宋宣公;二儿子是公子和,即后来的宋穆公。除此以外,宋武公还有个女儿叫仲子,后来嫁给了鲁惠公作夫人,生下
2023-05-13 10:27:00
鲁隐公的“黑名单”中为什么没有“姬允”
...事情就为鲁隐公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但在还没有成为国君的公子姬息看来是无法预料的,对于尹氏帮助自己逃离郑国的事情非常感恩,更是每年与尹氏共同参与祭祀钟巫的活动,甚至到成为鲁国
2022-12-22 17:20:00
聊聊鲁桓公姬允与公子翚之间的秘密
...的宣扬自己是暂时摄政,在朝臣眼中也自是将其当做鲁国国君看待。因此在姬允的成长道路上,姬息姑始终就是一道障碍。在姬允的内心深处终究有一把刀,要在某个时候除去这道障碍。有一位非常
2023-05-10 21:03:00
齐庄公因偷情遭弑:权力游戏下的爱情悲剧
...情况下偷情。别人偷老婆都是偷偷地,齐庄公仗着自己是国君,不仅偷人,还将衣物带回。齐庄公做的更过分的操作是将崔杼的帽子送给别人,不知道绿帽子中这个帽子是不是从这里来的。对于崔杼
2024-03-07 12:18:00
盘点春秋战国时期刺客的可敬故事
...屠岸贾的额外接济,发誓一定会为其效死力。当时晋国的国君是晋灵公,他荒淫无道,百姓苦不堪言,宰相赵盾屡次进言劝阻无效,反而让晋灵公感到很厌恶。公元前607年,大夫屠岸贾像晋灵公
2024-01-12 06:34:00
鲁桓公:春秋时期的悲剧君主
鲁桓公是春秋时期鲁国第15位国君,在位期间并没有太过出名的政绩,不过却留下两大污点。其一,鲁桓公是鲁隐公之弟,后来听信谗言杀死鲁隐公,自己做了国君。其二,鲁桓公是春秋第一绿帽子王
2023-11-07 17: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
山水意境与体悟哲思结合,问心之旅打造旅游新体验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500多年前,王阳明因触怒宦官被贬至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无法遗漏的章节——龙场悟道
2025-09-08 17:36:00
传承泉城历史 感悟名人风骨|一场与历史对话的沉浸式研学之旅
9月7日,由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主办的“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活动第八期“文脉传承·历史名人探访之旅”顺利举行。第一站来到大明湖的汇波楼
2025-09-08 17:37:00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节”“亡者节”或“七月半”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中元节
2025-09-08 18:18:00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勇担使命强国有我
当 亲 切 的 问 候 萦 绕 在 校 园 , 当 温 暖 的 笑 容 绽 放 在 每⼀ 张 脸 庞 , ⺠ 族 ⼩ 学 的 学 ⼦ 带 着 期 盼 与 欣 喜
2025-09-07 18:45:00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