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鲁网4月16日讯腊山道教音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道教龙门派始祖邱处机初创,其弟子龙门派第十代住持杨清荣,在泰安市东平县腊山修建了“祥龙观”。杨清荣精于笙、管、笛、箫等乐器,对道乐加以持续研究发展。历经历代道徒反复演练、创作与改进,自成一体的腊山道教音乐得以形成。
以管乐器为主要特色的腊山道教音乐,所用乐器包括小管、大管、唢呐、笙、笛等。小管由锡制成,又称锡管,大、小管均采用芦苇扎制的哨子。打击乐器有云鼓、云锣、磬、小铜钹、铛子等。通常,腊山道教音乐于道观演奏,为道观增添玄妙肃穆氛围,令世人虔诚顶礼膜拜。伴随时代变迁与社会需求,道乐也成为受群众欣赏的民间音乐。
腊山道教音乐的演奏曲牌独具特色,部分曲牌委婉悠扬,部分曲牌浑厚深沉,有的如行云流水,有的似沧海波澜。例如《小拜门》《打枣》《清河柳》《登云路》等。
腊山道教音乐历史久远,源远流长。腊山古戏台上的一副对联“声遏行云,一曲生平千胜乐;歌翻白雪,五音调叶万民欢。”乃世人对腊山道乐的赞誉。(通讯员 王震)
责任编辑:张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6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