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哪位谋士离开刘备投奔曹操,成了魏国托孤大臣
《后主春秋》第43期带来了王福星的原创文章,深入探讨了曹魏时期的政治风云和陈群这位相对鲜为人知的重要人物。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回顾了曹丕临终前的决策以及陈群的生平经历,一窥那个时代的政治格局和人物命运。文...……更多
...由他所发明的,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陈群其实很早前便与刘备相识。早年更是在刘备手下当谋臣,当时的刘备一意孤行地想要取荆州,陈群便谏言放弃荆州。荆州四面环敌,虽说地势优越但是周边既有袁术又有吕布。非常不适合...……更多
刘备错过的一位谋士,后被曹操三代重用
...了能臣、名将,于是世人便都知道了陈群有知人之明。 魏国建立后,曹操与陈群讨论法度,陈群为曹操讲解了自己父亲对死刑的看法,又结合当下形式讲解了自己对刑罚的看法,得到曹操的认同。几年后魏枫谋反,诱骗了当时...……更多
荀彧一生维护汉室,女婿陈群却助曹丕篡汉
...可以说是莫逆之交,又擅长内政的陈群成了最好的人选,魏国律法《魏律》就是由陈群主持编订的。这是陈群迈进曹丕时期核心文官重要的一步,也是影响深远的历史伟绩。但让陈群成为曹丕绝对心腹,临死四位托孤大臣之一的...……更多
陈群:九品官人法的创立者,影响中国历史的顶级谋士
在三国前期,刘备不断像个丧家之犬,奔波于四方诸侯,固然身边有关羽、张飞等一流猛将,也有匡扶汉室的决计,却基本没有与之相称的实力。究其缘由,人们普遍以为这是由于刘备身边少了一位经天纬地的顶级谋士。在新...……更多
曹丕一生的贵人都有谁?
...建安三曹”。曹丕于公元220年接受汉献帝禅让登基,建立魏国。他对内推行九品中正制,完成北方统一;对外平定边患,与外夷修好,恢复西域建置。曹丕在诗、赋、文学领域皆有成就。公元226年曹丕病逝,庙号高祖(一作世祖...……更多
他是曹魏第一谋士,却被挤出政治权力中心,最后服毒自尽
...时期的刘备阵营,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世人纷纷对魏国产生了浓厚兴趣,曹操这个乱世的奸雄、治世的能臣形象,可以说是深入人心。出生于官宦世家的曹操年少之时爱贪玩,是典型的纨绔子弟。但其本性并非如此,曹操...……更多
陈群为何主动放弃首任主公刘备
...大展宏图,他有才干,有背景,地位越混越高,曹丕建立魏国时,陈群是开国功臣,还是世人皆知的“曹丕四友”之一。陈群还是《九品中正制》的创始人,他提出的这项制度,深刻影响了曹魏乃至两晋南北朝,直至隋唐初期,...……更多
盘点三国时期颍川八大谋士
...征北战的前期,荀彧主内,曹操主外,形成了一种类似于刘备和诸葛亮的搭档关系。然而,荀彧内心却真正忠于汉室,最终因忧郁成疾而离世。荀攸,同样是曹操五大谋士之一,也来自颍川颍阴。作为荀彧的侄子,荀攸年龄却比...……更多
聊聊曹操麾下的重要谋士——毛玠
...右军师。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在东汉王朝之下建立魏国这一封国。在此基础上,毛玠担任魏国尚书仆射。当时,曹操还没有确立魏国太子的人选,在曹植和曹丕争夺太子的时候,毛玠劝告曹操说:“近来袁绍因为嫡子庶子...……更多
陈群的治国之才,奠定曹魏法度的杰出贡献
“刘备”作为三国时期的一方雄主,既不是袁绍的“四世三公”的显赫身份,也没有曹操“宦官之后”的创业基础,那就更别说东吴孙权“弟承兄业”的优势了;但刘备能靠着“恢复汉室”的理想和诸葛亮、凤雏等人的帮助鼎...……更多
张郃被诸葛亮射杀,谁比司马懿还高兴
...高兴坏了,在军中再无忌惮之人。当张郃战死的消息传到魏国,魏国皇帝曹叡及朝中大臣,都非常痛惜,曹叡叹息说,蜀地还没平定,张郃却战死了,以后怎么办呢?司空陈群也很痛惜地说,张郃确实是非常难得的良将,是国家...……更多
...251年),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更多
如果曹操听从刘晔的两次建议,结局会如何
...条建议,他将加快统一的速度,更能改变历史。三国时期魏国著名军事家陵王刘晏的后裔。刘烨年轻时名声在外,据说有天下之才。他是曹操手下的重要谋士。刘烨在几个朝代任职,是曹魏三个朝代的元老。很多人在读三国时期...……更多
曹丕:我爹说不必事事请示!谋士为何急劝
...的文臣武将。最后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而魏国创立者曹操,可以说是当时比较厉害的一方霸主,手下更是文人、武将众多。其中在谋士方面,相对于刘备的庞统、诸葛亮,曹操就有十大谋士。而在是谋士中有一位...……更多
曹休认为自己被排除在辅政班之外,是一个阴谋
...懿三人合伙“黑”掉了曹休。陈群与司马懿的革命友谊在魏国是很出名的。司马懿与陈群、吴质、朱铄在当时并称四友,其实就是“四人帮”。司马懿和陈群是很容易联合起来的。至于曹真,看着曹休的名字从遗诏上抹掉,有两...……更多
一览三国颍川陈氏的家族网
...陈群坚定不移站在了曹丕这一边,曹丕称帝后陈群也成为魏国政治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著名的《九品官人法》,正是在曹丕时期由陈群创立的。此后,陈群一直为魏国上层政治制度添砖加瓦,同时也积极匡正天子的争议举止。青...……更多
为什么曹操就坚持要把一些事情托付给鬼才谋士郭嘉呢
...很多的,很多不知名和知名的人物都有过联系,他臣服了魏国后来。司马懿和他是特别好的人。而且曹丕对他就是非常敬重的。不过为何曹孟德会特别的痛恨他?主要是黄权做刘备的手下的时候,曾经帮助刘备获取汉中,而在此...……更多
他曾效力刘备,被曹丕赏识,最后死于司马懿之手
孟达是三国时期的将军。后在魏国做官时,暗中联系诸葛亮,想投奔蜀汉,最后被司马懿所杀。孟达生于扶风县,后在乱世中漂泊蜀国。当时益州牧人刘璋占据蜀地,孟达投奔刘璋。建安十六年,汉中刘璋与张鲁交战。刘璋听...……更多
曹丕临终前为曹魏留下了两员大将是谁
...、凉州等地的兵马。由此,曹丕安排曹真、曹休分别镇守魏国的西线、东线地区,这能够避免曹魏兵权落入到司马懿等士族手中。黄初二年(221年)十一月辛未,治元多、卢水、封赏等诸胡组成联军在河西作乱,时任镇西将军曹...……更多
三国中的霍弋有何特殊,能成为刘禅唯一挚友?
...旃、陈彪。陈群和司马懿自然不用多介绍了,而吴植就是魏国出了名的坏话王,专门攻击别人。事实上,他也很受曹丕的器重。东吴的诸葛恪是诸葛瑾的儿子,张绣是张昭的儿子,顾谈是丞相顾雍的儿子。为什么曹丕四友最有名...……更多
曹丕为什么能的当上皇帝
...吴不出半个月就会灭亡,刘备只能得到吴国的西部边界,魏国可以得到精华地区。但是曹丕被孙权称臣蒙蔽了,沉醉于好大喜功之中,被孙权狠狠地耍了一会。醒悟以后,数次对东吴兴兵,都是虎头蛇尾、劳而无功。第三,心胸...……更多
魏国最有成就的皇帝曹睿,是掌权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
...寡老弱生活无依靠者由官府赐给谷物等措施极大地促进了魏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曹睿时期和曹丕时期的“国际”国内形势相比很有趣,几乎完全不同。曹丕时外部环境相对稳定,西北鲜卑、乌桓小有叛乱;东吴称臣,虽然偶尔有...……更多
聊聊大汉丞相与“周文王”曹操
...以来,未有若此功者……(荀攸《劝进魏公笺》)……今魏国虽有十郡之名,犹减于曲阜,计其户数,不能参半,以藩卫王室,立垣树屏,犹未足也。且圣上览亡秦无辅之祸。惩曩日震荡之艰,托建忠贤废坠是为,愿明公恭承帝...……更多
司马王朝得到的命运眷顾和诅咒
...天下共主汉献帝有过多次反抗,曹操被封魏公、魏王后,魏国内部也曾出现叛逆事件。这其实是对曹操的警示,换句话说,如果曹氏不能与世家达成妥协,取消唯才是举的人才路线,重归东汉的门第举荐,世家就不会支持曹氏代...……更多
为何司马懿造反时,陈泰不反抗呢
...,字玄伯,颍川许昌(今河南省许昌市)人。三国时期的魏国名将,司空陈群之子。对于陈泰的父亲陈群,是曹丕四友之一。公元226年,曹丕临终之际,更是指定陈群、司马懿、曹真、曹休为托孤大臣。不过,尽管是曹魏重臣之...……更多
司马懿为什么要等到七十岁才夺权,他之前在怕什么?
...层的权力之争,最终,以司马懿的胜利而结束,三国中的魏国,自此进入司马家掌权的时代。那么,司马懿为什么要等到七十岁高龄的时候,才发动政变呢?司马懿为什么要隐忍这么多年,才最终发难,他到底在怕什么呢?简单...……更多
魏国最出色的皇帝,能力堪比曹操
...鲜卑,稳定了北方边疆;公元237年,公孙渊自称燕王,与魏国中央分庭抗礼,曹叡派司马懿击败公孙渊,斩其首,这些军事成就进一步巩固了魏国的统治基础。而曹叡并非单靠手下的前朝旧臣立功,他自己的军事才能也很强。一...……更多
三国一位奇才想效忠刘备,刘备却看走眼了,不然早就一统三国了
...样的事情。曹操知道陈群的厉害之后,立刻向陈群道歉。魏国建立后,陈群走上了士人该走的路,不再做谋士,他要做一名优秀的文官。治好国家,写好经文,开化大众。陈群在位期间最杰出的政绩是建立了九品官制和大大改革...……更多
聊聊曹操的“组织部长”荀彧
...的功劳相当。”陈群陈群出身名门望族颍川陈氏,早年被刘备辟为豫州别驾。曹操入主徐州时,被辟为司空西曹掾属,后转任参丞相军事。曹魏建立后,历任尚书令、镇军大将军、中护军、录尚书事。曹丕驾崩后,陈群受诏辅政...……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春秋战国外交家晏子的故事其一、景公派遣晏子治理阿县。三年后,晏子听到很多人在背后说他的坏话,很是不高兴。晏子说:我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
2024-06-28 18:41:00
商鞅变法的结果如何?对后来的秦国与秦朝产生了哪些影响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嬴渠梁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
2024-06-28 18:45:00
春秋时期的主要战争1,e阏与之战,是指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赵国名将赵奢率军于阏与(今山西和顺西),击败秦军的一次奔袭作战
2024-06-28 18:46:00
长平之战后,为何赵国还能打败秦国的军队呢
长平之战并不是赵括的错,长平之战秦赵两国打了两年,廉颇善守,两年后期秦赵两国都缺粮,但秦国有巴蜀地区的粮食可调往前线,赵国却没有
2024-06-28 18:42:00
春秋战国十大著名战争:繻葛之战春秋初期,周王室衰微,无力控制各诸侯国。郑庄公利用郑国财力充实、郑君三世充任王卿的优越条件
2024-06-28 18:48:00
“胡服骑射”后,赵国逐渐富国强兵,为什么最后还是难敌秦国
“商鞅者,秦之俾斯麦。而武灵王者,赵之大彼得也。正如开篇梁启超先生对赵武灵王的赞许一样,赵武灵王在战国的历史上,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雄主一般的存在
2024-06-28 18:47:00
聊聊战国时期楚国国君楚顷襄王
楚顷襄王,芈姓,熊氏,名横,楚怀王之子,战国时期楚国国君,在位共36年,在位时楚国已处于衰落状态。人物生平两度为质熊横是楚怀王的儿子
2024-06-28 18:48:00
战国时期有哪些将领仅凭一场战役就名声大振
战国四大名将是指战国时代四位著名的将领。《千字文》中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来形容这四位将领的功绩
2024-06-28 18:52:00
楚国为何在向北推进的过程中一直不顺利
春秋时期,楚国是南方第一强国,北方诸侯想要称霸中原,必须要过楚国这一关。比如齐桓公击败楚国成就春秋第一霸,晋文公击败楚国成就春秋第二霸
2024-06-28 18:54:00
聊聊战国时期齐国宗室,孟尝君田文之父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
2024-06-28 18:54:00
城濮之战是以少胜多吗城濮之战中晋国以战车七百乘、五万多兵力击败楚国以及其他国家的联盟军队十余万人,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
2024-06-28 18:53:00
鄢郢之战中,白起是如何获得胜利的呢
置之死地而后生,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兵士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
2024-06-28 18:52:00
北魏景明三年(502年),独孤信出生。根据《周书》等史料的记载,独孤信容仪俊美,善于骑射。武泰元年(528年),尔朱荣击败葛荣
2024-06-28 18:53:00
长平之战,为何蔺相如支持换下廉颇
蔺相如,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生平最重要的业绩有物归原主、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这三个事件。蔺相如是长平之战的罪魁祸首?2000多年来
2024-06-28 18:57:00
董卓到底带了多少兵马来京都
西汉末年,风云变幻,先是宦官夺权,后有朝臣独霸,这两方你来我往,好不热闹,而汉灵帝死后,局势更加紧张,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朝臣势力想要借此机会将宦官一举灭杀
2024-06-28 18: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