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为何隋朝要不惜代价去搞死高句丽?
隋炀帝三打高句丽,造成国内秩序大乱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但这并不能说明他发动战争的原因错误,隋朝对高句丽的军事行动一共有四次,一向理智、谨慎的隋文帝杨坚也对高句丽采取了坚决打击的政策。因为高句丽一再...……更多
隋唐四帝灭高句丽,七十年的战争与融合
高句丽这个国家可能至死都想不通,为何中原的四位皇帝都要举全国之力灭他。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唐高宗这四位隋唐时期的雄主,文韬武略,百战出身。高句丽连续遇到这四位主,也算是他们时运不济,国运当灭。他...……更多
燕云十六州,何以看尽华夏千年兴亡
...广便集结大军113万于涿州,进攻今朝鲜和我国东北一带的高句丽。而后的隋帝国,在其数年的寿命中,还曾两次试图征服高句丽,隋亡与此都不无关系。(大业)八年春正月辛巳,大军集于涿郡。···总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更多
为什么隋唐两朝4代帝王一定要踏平高句丽
对于高句丽,为什么隋朝和唐朝都要倾全国之力攻打?隋炀帝甚至堵上一个帝国的国运?难道仅仅是隋炀帝的一句“勿遗子孙忧”吗?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1、高句丽与众不同前37年,高句丽人朱蒙建国,标志着高句丽的建...……更多
东北为什么这么猛
...唐时代才得以改观。02作为东北平原上最早的强势政权,高句丽在汉末时由肃慎人的邻居扶余人创立。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到隋朝初年,高句丽已成为拥“胜兵三十余万”,“有城百七十六,户六十九万七千”的强大政权。 隋...……更多
李世民终其一生也解决不了的东北问题,大唐和后世王朝也解决不了
...要解决的东北问题第一个就是从大隋继承下来的问题,即高句丽问题。隋文帝一征高句丽,高句丽臣服;隋炀帝三征高句丽,高句丽自若而大隋灭国。唐太宗三征高句丽,高句丽残破但李世民身死;唐高宗两征高句丽,公元668年...……更多
揭秘薛仁贵到底是怎么死的
...仁贵的战功彪炳是分不开的,无论是隋炀帝还是唐太宗,高句丽都是卧榻之侧的心腹大患,恨不得马上就除之而后快,而最后终结高句丽的,就是薛仁贵。但是,不知道这位唐初名将到底得罪了什么人,坊间评书竟然把薛仁贵的...……更多
高句丽:汉唐间的独立王国,揭秘705年传奇历史
导语:想要看汉唐之间的历史,那就绕不开高句丽这个王国。长达705年的时间,高句丽一直存在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一提到高句丽,很多人第一个会想到后来的高丽王朝,因为这两者的地理位置几乎一样,都在辽河以东包括朝...……更多
隋炀帝与高句丽之战的历史背景与背后原因
...三征高丽多次受挫,依然“不知悔改”,隋炀帝为何对征高句丽念念不忘?一、朝鲜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隋炀帝为何对征高句丽念念不忘?那是因为朝鲜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根据《汉书》记载,早公元在前12世纪的商朝...……更多
...管理台湾提供了法理依据。他征讨契丹,大宴突厥,三征高句丽,其实是为了拓广疆土,建立中华帝国的权威。杨广统治时,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万国来朝,国力强盛。如果说他有错,只能说明他缺一个合格的财务部部长...……更多
薛仁贵的传奇人生:靠气势打赢战争,挽救两位皇帝父子
...子柳氏放下大小姐的身份下嫁到他们家。在前朝的时候,高句丽一直就是隋的威胁,隋炀帝一直就想找个机会荡平高句丽。但是三次出兵,都以失败而告终。无奈,隋朝经历两帝就被强大的唐朝取而代之。唐太宗接替皇位以后,...……更多
为什么隋唐两朝对高句丽采取了永不停息的态度呢
...隋唐两朝的对外战争,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就是两朝针对高句丽的百年战争。其残酷程度令人恐惧。然而,就连“房计划已经结束”的房玄龄也表示,高句丽每天都会死掉数千人。丈夫没有什么可耻的,足见隋唐两朝对高句丽的...……更多
中国历史上最不该灭亡的王朝是谁,它却因太强大而灭亡
...,淹没了四十多个郡。王薄发动叛变,想阻止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达官子弟响应号召,隋朝开始走向灭亡。隋炀帝心急是一方面,但他做的这些事都是功在千秋的,像大运河、驰道、长城后世一直在使用,高句丽也是必须都要征...……更多
隋唐四代皇帝与高句丽的恩怨纠葛
隋唐两朝为啥一定要死磕高句丽?损兵折将改朝换代,都在所不惜!从隋朝的隋文帝开始,隋唐经历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唐高宗,四代皇帝坚持不懈的猛攻高句丽。期间甚至付出了改朝换代的代价,但是却从没有改变四...……更多
宋朝有糟粕也有成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时代
...的持续战争能力远强于一般游牧民族政权。另外,西夏和高句丽类似,都是有自己的民族认同和政治体制的少数民族政权。一旦一个政权立了文法,想彻底消灭它是很困难的。从隋炀帝第一次征高句丽到唐高宗平定高句丽,这两...……更多
司马懿为曹魏立下大功,却因一个决定遗祸后世
...盛世帝国,却因为急于求成逼得老百姓苦不堪言,他三征高句丽更是帝国崩塌的导火索。但是从长远以及战略上来看,隋炀帝对高句丽用兵的决定并没有错,无论是之前的隋文帝还是后来的唐太宗和唐高宗,也都曾对高句丽用兵...……更多
揭秘隋炀帝的四大贡献
...的“丝绸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四点,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放眼现今,我国东北鸭绿江附近最早就是隋朝时期高句丽的所在地,在杨广称帝之前,高句丽经常袭扰辽西地区。 虽然在早期,隋炀帝的父亲文帝杨坚也曾多次...……更多
隋炀帝丧失军权的始末
...加了突厥和契丹的战争,平定了吐谷浑,之后又三度征伐高句丽。多年的战斗让士兵们非常厌战,而政府军士兵则严重逃亡。但是隋炀帝还不明白问题的严重性。他还曾四次尝试征召高丽,但征兵越来越困难,政府的军事制度也...……更多
从道德角度看:唐太宗李世民,不如宋太宗赵光义
...之盟”,送给突厥银两、布帛,有点耻辱。晚年御驾亲征高句丽,在安市城下受挫,唐军后勤跟不上,只好班师回朝。 因为这次失败,韩国的影视剧中,李世民成了一个“小丑”。高丽大将渊盖.苏文率兵冲杀,唐军一触即溃,...……更多
他是历史上最有作为的亡国之君,却被骂了一千多年
...讨伐琉球,俘虏对方数千人。从八年开始,连续三次进攻高句丽。当时的隋军号称113万人,从水路两面包抄对手,但是无奈对方城高水深,杨广吃了败仗。在战事上连年捷报的背后,是百姓民不聊生。根记载,占城一役,军队损...……更多
中国4大稀有姓氏,这些姓氏代表了什么
...为“枭人”。这个姓氏起源于隋炀帝时期,隋炀帝在攻打高句丽时,大臣杨玄感趁机在洛阳谋反,隋炀帝不得不赶回去平复。这场谋反导致隋炀帝讨伐高句丽失败,他一气之下赐给了杨玄感枭姓。随着时代的发展,这四种姓氏越...……更多
是谁给杨广扣了暴君帽子?唐朝史官一字误千年
...初的这段历史,多数人的印象是:民不聊生。隋炀帝一征高句丽,民反;二征高句丽,官反(杨玄感);三征高句丽,官民皆反。如此看来,他是多么的不得民心!但是仔细观察,除了被吞并的一些小型农民割据势力,剩下的李...……更多
聊聊“二世而亡”的隋朝与隋炀帝
...契机就能化为熊熊烈火烧灭这个刚建国不久的王朝。三征高句丽大业七年,刚刚从江都,也就是现在的扬州,回到洛阳,结束了巡游的隋炀帝一刻都不愿等待,立刻开始着手对征讨高句丽的计划。征讨高句丽并不是杨广的一时兴...……更多
隋朝的哪位名将,因为有帝王之像,最终被杨广杀害
...灭了南朝陈,然后降服契丹、吐谷浑等势力,并多次东征高句丽。因此,非常明显的是,隋朝也出了杨素等著名武将。至于笔者今天要说的鱼俱罗,也为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不过,比较可惜的是,因为有帝王之像,鱼俱罗遭到...……更多
杨广是一代功绩卓著的帝王,还是倒行逆施的暴君
...青海,新疆纳入中国的版图,杨威西域!他一生三次征讨高句丽,欲根治中华的心腹之患,他为了破除门阀世家对官位的垄断,开创了科举制度,让寒门弟子有了晋升空间,这一创举被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乃至于我们今天的高...……更多
高句丽与中原王朝,为何对抗了600多年?
...、鲜卑、西夏等等。今天,我们聊聊东北亚地区的小霸王高句丽。不得不说,高句丽组建以后,与中原王朝对抗了600多年时间。尤其是在隋唐时期,隋朝、唐朝屡屡调集大军进攻高句丽。那么,高句丽为何能够与中原王朝对抗了...……更多
高句丽为何能够与中原王朝对抗了600多年呢
...、鲜卑、西夏等等。今天,我们聊聊东北亚地区的小霸王高句丽。不得不说,高句丽组建以后,与中原王朝对抗了600多年时间。尤其是在隋唐时期,隋朝、唐朝屡屡调集大军进攻高句丽。那么,高句丽为何能够与中原王朝对抗了...……更多
杨 玄感造反,一次失败的换届选举
...。来护儿勃然大怒,厉声道:“洛阳被围,是心腹大患;高句丽违抗天命,只是如同癣疥一样的小病。国家之事,知无不为。决定是我做的,与你们无关,如果皇帝怪罪下来,我不会连累你们。现在,你们谁要是阻挠我,一律军...……更多
为何说隋朝一个短命的朝代,历史贡献超越千年引领时代
...嫁衣制造专业户。最后,还要说的一点就是隋炀帝的三征高句丽。很多时候,人们都不理解为何隋炀帝要不断讨伐高句丽这样一个小国,其实这也是历史的误读。当时的东北亚地区,存在三大强国,也可以说是东北亚三国志。排...……更多
他不远千里来到中国,成为唐朝大将,生下的儿子更是家喻户晓
...国家之间,则是保持着时分时合的关系,到了唐朝时期,高句丽成为了亚洲东部最为强大的政权之一,而这也成为了隋唐的边境隐患,虽然隋炀帝和唐高宗等人都发动过对高句丽的征讨战争,但因为高句丽遗民时常反叛,因此尽...……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老厂新生” 焕发活力本报记者 裴雨虹吉林市,一个名字里藏着故事的地方。1673年
2024-06-25 02:36:00
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重推】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环县道情皮影 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中国皮影之乡”环县风光 资料图王杰文魏力群是中国皮影艺术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
2024-06-25 06:36:00
福州永德会馆:见证“无永不开市”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王春泉 张丽婷永德会馆正面图会馆是中国旧时同乡或同业的人在各城市设立的联络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舍供同乡
2024-06-25 07:16:00
鳌峰书院:清代城郊型书院园林建置的起点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杨陈宸 杨静鳌峰书院现存的假山与亭在福建诸多书院中,最负盛名的当数“四大书院”之首的鳌峰书院,鳌峰书院是由理学大家张伯行创建的集教
2024-06-25 07:16:00
《近世社会的形成》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近世社会的形成》王章伟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宋代是中国近世社会形成的关键时期,本书从“士族”与“民间信仰”两大范畴分析其中的巨大变化
2024-06-25 07:22:00
明成祖朱棣有哪些轶事典故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2024-06-24 21:53:00
陈友谅为何会与朱元璋在水上进行决战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2024-06-24 21:55:00
朱元璋的子孙真的吃垮了大明江山吗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宋、元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弱臣强”,朝廷得不到宗室藩屏。以史为鉴,太祖制定了一套封藩制度,并从洪武三年开始
2024-06-24 21:55:00
诸葛亮并没有杀马谡,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记载着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精彩故事,以至于至今的民间戏曲,和人们的口口相传都认为诸葛亮真的斩了马谡
2024-06-24 21:56:00
明朝阉党焦芳,为何最后竟能善终
焦芳,字孟阳,河南泌阳县人(今属河南驻马店),明朝阁臣、阉党。明朝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
2024-06-24 21:57:00
简介明朝开国名将邓愈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57:00
历史上徐寿辉是什么人
公元1364年,惊天动地的鄱阳湖大战最终落下帷幕,仿佛是三国演义的再现,铁索连环和火烧赤壁终归扭转了战局,陈友谅这个罕见的强人终于倒下
2024-06-24 22:00:00
简介明朝著名宦官王振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1:00
嘉靖的3个皇后为何结局一个比一个惨
嘉靖从小就很聪明,父亲教他读书,几次下来他就会背诵了,后来稍微长大一点,父亲便让他学习参加王府的祭祀和典礼,因此他对各种礼仪和规范流程十分熟悉
2024-06-24 22:02:00
简介明初重臣杨士奇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