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为何说真正让崤之战秦国三万大军全军覆没的,是晋文公的亡灵
...。”原来,当时秦军正密谋穿越晋境,去偷袭晋国的盟国郑国。晋文公的亡灵指示晋军可以击之,击之必大胜。这个神秘事件一直被后人争论不休,且不说太卜的卜辞为何会如此准确,单说这文公的棺材中为何会突然发出牛叫的...……更多
战国四大公子之首,信陵君的无畏与智谋
...(因为赵国一亡,魏国就唇亡齿寒),同时也为了战国七雄的格局不被打破,他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便是他的气魄,同时也是他能成为四大公子之首的原因之一。国家有难,舍生忘死没有信陵君的魏国,遭到了秦国的报复,...……更多
秦不是暴秦,秦始皇也不是暴君,大一统与战国百姓幸福感的讨论
...就是领主的概念。大秦赋片段《大秦赋》中有一个片段,郑国修建渠道时,要占用渭文君的封地,他的家臣阻止施工,并且说了那句话:封土之内只认领主。他没敢说的第二句话是:封土之内不认国君。这是嬴政之所以发怒的原...……更多
战国时期的一个小国,实力远胜战国七雄
...延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当时中国大地上林立着数十个大小国家,他们之间互相蚕食与吞并,逐渐形成了后来的“战国七雄”。其中还有个小国势力不容小觑,甚至比战国七雄还要厉害。他就是齐国的封地薛国,这里曾是夏商周的...……更多
看看你是古代哪位大能的后裔
...元前806年为了拱卫王室,周宣王派自己的弟弟姬友建立了郑国,后来他们形成了郑氏;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是周成王的弟弟姬叔虞建立的,他的后代姓晋。同时,吴国周太王(姬亶父)长子泰伯之后,所以吴姓的出处是周太文...……更多
秦朝发明一法律虽不人道,但后世元明清都在用
...战火纷飞,礼仪并不能带给人们以土地和强盛,于是七个国家纷纷变法,首先提出来的是秦国的商鞅。商鞅可以说是我国法制的鼻祖,条条框框都规定的面面俱到,法度之刻薄,让人们不得不谨慎行,所以秦朝一直以来被称为“...……更多
...虔一班人告发商鞅要造反,所以商鞅是以谋反罪被杀死在郑国黾池,秦惠王将其五马分尸示众。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商鞅是卫国国君的公子,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喜欢刑名法术之学,西去秦国施展才华,经过秦国的一个宠...……更多
秦国给了赵国多少翻身的机会,可惜赵国一点不懂珍惜
...。这一切全要感谢一个韩国间谍。他就是著名水利工程师郑国。早在公元前246年,也就是秦王嬴政即位的第一年,韩国著名水利专家郑国突然来到秦国,提出帮秦国搞一个大事情,要在关中北部的盐碱地带修建一条长达三百里,...……更多
春秋战国时期最容易招黑的是哪几个国家
...便流传下来。 因礼而被嘲笑,并非只有宋国,同时期的郑国同样忠孝仁义著称,文化礼仪发达,但也招致了人们的嘲讽。在寓言故事中,郑国人的身影也是随处可见,诸如“郑人买履”、“郑人争年”、“买椟还珠”等故事,...……更多
战国七雄中的韩国规模虽小,但兵器制造独步天下
...国时期,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相对而言,生存下来的国家面积更大,实力更强。在这些国家之中,七个诸侯国又更突出,这就是战国七雄。战国七雄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然而,在很多人看来,韩国并不够资...……更多
战国名人韩非子之死,警示后人什么道理
...都得益于秦王嬴政的胸怀。其他人暂且不谈,为秦国修建郑国渠的郑国,同样是来自韩国,甚至还是一位韩国派来的“间谍”,他入秦的初衷是为了帮助韩国实施“疲秦之计”。秦王嬴政识破郑国的真正意图后,并未处死郑国,...……更多
世人只知秦始皇统一六国,但你知道秦国在哪吗?很多人都不知道
...面持续了整整250年。秦国在战国中后期是一个相对强大的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十年来它灭掉了其他六国,完成了中国历史的一大统一。秦朝建立之后存在的时间虽然并不长,但秦国统一六国在历史上却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更多
战国时期各个国家坐拥几十万的兵力又是从何而来呢
...城镇的人口数量都未必会达到三十万,那么战国时期各个国家坐拥几十万的兵力又是从何而来呢?战国时期,七雄争霸,各个国家之间的战争的局面可以用混乱来形容。不论是七雄之首的秦国与别国开战,还是稍显逊色的燕国与...……更多
...信扫地,所以不断受到周围诸侯国的蚕食,在这一时期,郑国、晋国都侵占了不少周天子的领地。到了战国时期,七雄并立,更没人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各国对周王室进行各种敲诈勒索,就连韩国还向王室索取钱粮,让本来就困...……更多
战国之楚国分治:存楚由此,亡楚也由此,何其悲哀!
...开城投降。燕国,春秋战国时期一直都是属于比较弱小的国家,唯独燕昭王时期昙花一现,突然崛起了一阵,随即又衰弱下去,到了燕国末代君王燕王喜时期,燕国与邻国赵、齐征战不休,空耗国力,最后,秦军一至,燕国兵败...……更多
揭秘燕国:弹丸小国,在七国联盟中只能充当配角、看人脸色
...并统一建成中国华夏民族第一个帝国,这也是真正意义上国家概念的帝国。七国之中,齐国、楚国、秦国最为强大,其他四国相比只是弹丸小国,而燕国正是这弹丸小国中的一员。弱小的燕国燕国偏居北方,燕国的疆域主要在今...……更多
“秦晋之好”崩塌的起点,竟源自毫不相干的郑国
...塌的起点,竟是源于两国一次普通军事行动,毫不相关的郑国也被牵扯其中。这则典故,也在高一课本当中有过详细介绍。“后果”若提起秦晋之好的开端,应源于晋国第二十一代君王晋献公。晋献公有一女名伯姬,伯姬嫁给了...……更多
秦灭六国顺序背后的秘密
...、魏国、楚国、燕国、齐国先后被灭,那么,秦灭六国的顺序背后有何秘密呢?让我们一同探寻这段历史的轨迹。在战国后期,秦国的统一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秦国按照由远及近、从弱到强的顺序,逐一...……更多
秦国因变法改革才崛起,为何关东六国不效仿,进行彻底变法?
...这才给后世留下了战国时期唯有秦国变法的印象。以时间顺序来理一下各国的变法,首先来看魏国,魏国可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序幕的揭开者,著名的李悝变法便是发生于魏国,对魏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项变法是李悝在担任...……更多
让秦始皇朝思暮想的男人是谁
...灭国的危险,韩国君臣竟然想出一条妙计。韩国有一人名郑国,是水利专家,专搞水渠修建。韩王让郑国去给秦国献计,要秦国在关中平原修一条大渠。因为秦国腹地关中虽然面积很大但却不适宜种粮食,不但干旱而且都是盐碱...……更多
战国烽火:魏武侯的扩张之路与魏国的兴衰
...对的国际地位,魏武侯开始行动。魏武侯三年,魏国讨伐郑国,在注地重创救援郑国的秦军。魏武侯五年,魏武侯联合三晋联军,攻取楚国的榆关,打开魏国通往中原的门户。魏武侯七年,秦、魏爆发阴晋之战,魏国大胜秦军。...……更多
...好处还是坏处?其实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民风彪悍对于国家军队的战斗力和抵抗能力来说,是一件好事情,但另一方面,偏北的地理位置也有土地贫瘠和面临北方边患的问题。如此看来优势与劣势互相抵消之后,赵国其实也就...……更多
郑武公与郑庄公:两代郑国君主的雄心壮志
...主,甚至是第一个敢于挑战周王室的权威,这个国家就是郑国。郑武公的雄起大周王朝的鼎盛时代在都城从镐京迁到洛阳而画上了句号。之所以周王室会进行迁都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行为主要是西周王朝最后一位王周幽王做出...……更多
秦国与韩国的博弈:统一六国的关键之战
...忙起来,韩国先后三次派遣大批说客入秦,游说秦王修建郑国渠。秦王也听从建议,派遣劳工修建郑国渠。可令韩国没想到的是,秦国不仅修建郑国渠,还修建的十分成功。随着郑国渠的建成,巴蜀地区彻底成为了天府之国,秦...……更多
盘点魏国流失的人才,走向衰弱的导火索
...的每一件事都是泰山压顶之势:嫪毐叛乱、吕不韦事件、郑国事件......件件都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最终,在秦国宗室与外来人员的博弈中,嬴政作出了错误的决策。所幸,在李斯的提醒下,他能够及时更正。相反,作为战国初期...……更多
赵国名将李牧破匈奴只守不攻,看他在军事指挥上的艺术
...牧为将,攻打燕国,夺取了武遂和方城。这一年的秦国,郑国渠刚刚开工不久,所以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容易遭受干旱的影响。等到将来郑国渠完工,两大天府也就如虎添翼了。饥荒的爆发并不影响秦国东侵的步伐,只要不打长...……更多
揭秘春秋初期郑国崛起之谜
说到春秋初期的郑国,可是个不得了的国家。那可是在《左传》中占很大篇幅,还击败周天子,一箭射中了他的肩膀。非但如此,连当时的齐国都是他的小弟。还曾经帮助齐国抵御山戎的侵扰。如此强大的国家,为什么既没有...……更多
为何大秦铁骑能扫灭六国,看看秦国的综合国力就知道了
...条件。在这期间,秦国修建了中国古代最有名的都江堰和郑国渠两大水利灌溉工程。都江堰是秦昭襄王时代的伟大的水利学家李冰父子领导当地人民修建的。在蜀地成都平原,自然条件虽好,但过去由于岷江没有治理,危害很大...……更多
为何外籍人才纷纷投奔秦国?
...、不同阶层的人才,秦国都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和支持。“郑国渠”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修建,原本这是韩国的一个“疲秦”之计,即设法让秦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削弱其国力。然而,韩国的“疲秦”阴谋败露后,秦王嬴政仍...……更多
聊聊秦始皇一生6大“世界级”建造
...权,秦始皇在位期间建造了六项惊世界的伟大工程。其中郑国渠、灵渠、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至今仍在发挥巨大的作用,被世人誉为千古留名的世界级遗产。一、郑国渠:开创我国水利之先河秦国地处关中平原,土地肥沃开阔,却长期...……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切断日寇运输线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梁鸿山战斗遗址。(资料图片) 说起山西的抗战史,就不得不谈到一条重要的铁路线——同蒲铁路,而今天我们所讲的故事就发生在同蒲铁路沿线的阳曲县高村乡高村火车站一带
2025-07-29 07:03:00
孙佳睿五千年黄河浪涛里,一声“嗨哟”刺破风雨。这是先民脊梁抵住洪峰时的呐喊,是木桩砸进堤坝时的震颤,是纤绳勒进血肉的集体节拍
2025-07-29 07:41:00
央视《新闻周刊》近日关注,全国见义勇为英雄蔡文在福州义无反顾下井救人的英勇事迹。
2025-07-28 23:43:00
山川同念,英魂永存。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越是生活平稳,越是缅怀英雄,崇拜英烈。何云、李林
2025-07-29 00:42:00
刘奕雅舒在陕北黄土高原的沟壑间,每当晨曦穿透薄雾,总有一群身着红袄白裤的汉子,脚踏黄土,手持鼓槌,以排山倒海之势敲响一种叫“安塞腰鼓”的乐器
2025-07-28 11:41:00
晚唐诗人陆龟蒙一首题为《秘色越器》的七绝诗。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陆龟蒙
2025-07-28 11:59:00
湖羊,一只从北方 来到江南的绵羊
《初平牧羊图》“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伏天吃羊肉,也是一件美事,而在有关羊肉的佳肴中,“胡羊美无敌”。中国北方多绵羊
2025-07-28 11:59:00
大河网讯 7月25日,2025年“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遇见河南·根亲营的营员们走进洛阳,在龙门石窟、关林
2025-07-27 23:31:00
2025西泠春拍举槌拍卖,本次春拍包含27个专场,共有超过5000件艺术精品呈现。今年是中国近现代国画家、书法家黄宾虹诞辰160周年
2025-07-27 08:2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血战南化塘:中原突围的“生死之战”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叶旭升 王逸雯 郧阳融媒记者 郝周)烽火硝烟虽已远去,英雄壮举永载史册。79年前,在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塘镇玉皇山
2025-07-27 17:43:00
现代人的生活早已与“电”密不可分,但很少有人了解这个常用汉字背后蕴藏的千年演变故事。近日,贵州财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马言为我们详细解读了“电”字的起源与演化过程
2025-07-27 14:43:00
第二届阳明心学论坛|董平:阳明心学是关乎“人的存在”的学问
“阳明心学并非知识论,而是关于人如何生活的理由或观念,是关乎人的存在的学问、观点与学说。人在自我存在的过程当中,实现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2025-07-26 21:33:00
华裔青少年与唐诗对话:河南,是诗也是家
大河网讯 “我是谁”,自古便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中国诗歌源头《诗经》中,三分之一的作品都与河南相关,这片土地的山水风物是古人的“诗词素材库”
2025-07-26 10:06:00
历史上,两名少年曾拼死守护记录日军侵华暴行的相册“京字第一号”证据背后的“真相接力”□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2025-07-26 10:16:00
血色丰碑|李氏三兄弟投身抗日烽火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驻华日军发动强占中国东北的侵略战争,东北大地燃起抗日烈焰。李延禄、李延平、李延青三兄弟毅然投身革命洪流
2025-07-26 13: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