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为人类解决难题AI都做了些什么
本文转自:文汇报近年来,人工智能(AI)领域吸引了大量投资和初创企业。在其发展的几十年历程中,AI帮助人类解决了许多重大问题,甚至将为实现商用核聚变发电提供新动力。加速未来医学根据氨基酸序列确定蛋白质三维...……更多
...也将成为未来探测技术的研发基地。新一代“人造太阳”等离子体电流突破1兆安培2022年10月19日,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取得突破性进展,等离子体电流突破1兆安培,创造了我国可控核聚变装置运行新纪录。这标志我国向可控核...……更多
新型人工智能系统可预测等离子体撕裂现象
...近取得了一项突破性的进展。他们设计并开发了一种新型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在聚变反应过程中提前300毫秒准确预测等离子体撕裂现象,并通过平滑处理来防止不规则现象发生。这一创新未来有望避免反应堆重启的需求。聚变反...……更多
核聚变初创公司获2000万美元融资,拟建造基于仿星器的聚变发电厂
...媒体表示:“新的聚变方法之所以可行,是因为能够使用人工智能模拟等离子体的行为,从而更加接近可行的核聚变前景。”需要了解的是,托卡马克和仿星器是两种通过在环形设备中创建“磁场笼”,来实现约束的方法。仿星...……更多
《全球工程前沿2022》发布  九大领域188个项目入选
...究前沿分别是空天地海一体化通信组网理论与技术、可信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硅基太赫兹成像技术、硅基人工智能光子计算芯片理论与设计、空间引力波超精密探测技术、原子尺度集成电路制造、脑...……更多
2022-12-15 19:13领域,项目,工程,全球
...光”替代“电”作为信息处理载体的光计算技术已经成为人工智能芯片的重要技术核心。清华大学戴琼海团队突破传统芯片架构中的物理瓶颈,研制出国际首个全模拟光电智能计算芯片。该芯片具有高速度、低功耗的特点,在智...……更多
第十届上交会昨日在沪开幕
...研究中心团队研发的“不锈镁合金”。该材料是团队采用人工智能高通量计算与材料基因工程技术,从近3万种镁的多元化合物中筛选而出,耐腐蚀性能相较于传统镁合金提高了10倍。 ……更多
微软和ChatGPT之父下注核聚变:2028年用上核聚变商业发电
...类生活质量将大幅提高。“如果我们能用越来越少的钱让人工智能系统变得越来越强大,就像我们在Helion试图在能源方面做的那样,我认为这两个项目在精神上非常一致。”Helion团队在其办公地点合影。微软日前表示已与核聚变...……更多
均创世界纪录,“人造太阳”“九章三号”遥遥领先,中国这么强?
...创新,为之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环境和条件。再次,中国在人工智能、核能等领域具备强大的基础设施和技术能力。中国在这些领域进行了长期的投入和发展,建设了一系列实验室和设施,并吸引了大量的科学家和专家参与相关研...……更多
...性的核心组件和服务。”随着高温超导材料的日益成熟和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高温超导强磁场托卡马克成为国际上备受关注的可控核聚变技术路线,美国一下子涌现出几十家聚变能源创业公司。2021年6月,杨钊在上海创立国...……更多
...目磁体支撑产品,按时兑现国际承诺,为ITER计划第一次等离子体放电的重大工程节点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未来聚变堆的设计与建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值得一提的是,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项目磁体支撑产品成功交付...……更多
...装置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再次刷新我国磁约束聚变装置运行纪录,突破了等离子体大电流高约束模式运行控制、高功率加热系统注入耦合、先进偏滤器位形控制...……更多
新一代人造太阳——四川省“中国环流三号”入选2023年度央企十大超级工程
...“中国环流三号”取得重大科研进展,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再次刷新我国磁约束聚变装置运行纪录,突破了等离子体大电流高约束模式运行控制、高功率加热系统注入耦合、先进偏滤器位形控制...……更多
“科学岛玫瑰”别样绽放
...在国际市场上销售使用。位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记者 徐旻昊 摄 “做科研犹如跑马拉松”紧密有序的科研计划,明确清晰的科研目标,日复一日的攻关实验……对于中科院...……更多
走近新一代“人造太阳” 科幻作家直呼“太科幻”
...物院的科学家向科幻作家介绍,该装置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破解了等离子体大电流高约束模式运行控制、高功率加热系统注入耦合、先进偏滤器位形控制等关键技术难题,标志着中国磁约束核聚...……更多
403秒新纪录,中国“人造太阳”如何做到
...实验装置(EAST)成功实现了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刷新了2017年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式运行101秒的纪录。模拟太阳产生能量的原理,在地球上建造可控并持续反应的核聚变装置——“人造太阳”,是人类终...……更多
百图生科高亮:AI大模型或改写生命科学领域的研发技术能力
...Protein:设计全新蛋白 解码生命问题》的演讲。高亮认为,人工智能大模型在生命科学领域意义重大。传统的蛋白发现受限于天然存在的蛋白质,而大模型能够极大扩展搜索空间,高效设计全新功能。在高亮看来,人工智能大模型...……更多
1.2亿摄氏度保持一百秒,中国人造太阳领先全球,何时可以发电?
...装置,科学家们当前已经可以稳定维持高达1.2亿摄氏度的等离子体温度长达100秒。这样的成果无疑引领了全球可控核聚变的最前线,那么这样的成果究竟能为我们带来何种改变呢?这样的装置究竟能否真正为我们实现可控核聚变...……更多
《流浪地球2》中的这一技术如果实现,人类将拥有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就在我们这里。”李建刚说。2006年,EAST首次成功获得等离子体。2021年,实现1056秒的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创造新的世界纪录。但要成为真正的“人造太阳”,需要解决两大难题:点火和持续燃烧。去年12月,美国在核...……更多
科技观察|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国宇宙探索进展神速 世界对“生命”认识深入
...存长达两年的生物材料,从而惠及更多有视力问题的人。人工智能工具正在帮助科学家设计出形状不同于任何自然界结构的蛋白质(图片来源于网络)人工智能加速“原创”新蛋白质设计:随着人工智能(AI)的巨大进步,美国...……更多
硬核科幻背后的中国制造底气
...“人造太阳”(HL-2M)装置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等离子体电流突破100万安培(1兆安),创造了中国可控核聚变装置运行新纪录,标志着我国核聚变研发距离聚变点火迈进了重要的一步,跻身国际第一方阵。段旭如告诉记...……更多
【科学的温度】中国如何打造全球最大“人造太阳”的硬核“防火墙”?
...圈”状的托卡马克可控热核聚变装置,通过将高温高压的等离子体约束并悬浮在环形空间内部,以达到核聚变反应的环境并实现控制。而在此装置中,直接面对极强热辐射的第一壁便是最重要的核心技术之一。谌继明介绍,第一...……更多
MIT证明高温超导体可用于核聚变,将核聚变装置成本压缩数十倍
...缩 40 倍,并成功通过了科学上严格的测试和论证。前 MIT 等离子体科学与聚变中心主任丹尼斯·G·怀特(Dennis G. Whyte)教授对媒体表示:“在我看来,HTS 的成功测试是过去 30 年聚变研究中最重要的事情。”尺寸和成本是核聚变...……更多
核聚变初创BLF利用高功率激光实现持续核聚变,已吸引软银投资
...洁能源已然成为 21 世纪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面临更多的数据处理,预计在未来几年电力需求将激增。鉴于核聚变技术能够大规模、持续、稳定地发电,人类对聚变能源的需求正在迅...……更多
核工程师看《流浪地球2》:三千核弹炸毁月球?办不到!
...1亿℃的高温下,没有哪种物质还能保持固态,都变成了等离子体,也没有哪种材料制成的容器能够装下这些等离子体,所以需要用磁场来约束,不让等离子体直接接触容器壁。托克马克装置就将等离子体约束在环形的真空室内...……更多
...们在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提高了等离子体密度上限,同时可使等离子体保持高约束模式的稳态运行。新研究将受控核聚变技术向着商业化方向又推进一步,但能否推广到更大规模的设备上仍有待验证。受...……更多
科学家开发预测等离子体撕裂AI模型,攻克核聚变反应的不稳定问题
...开发了一套 AI 模型,实现了可控核聚变装置托卡马克中等离子体的实时预测,并避免了等离子体撕裂的问题。这款 AI 模型能够提前数百毫秒监测到等离子体可能出现的不稳定情况,并通过改变某些操作参数来避免其发生撕裂。...……更多
“中国核聚变研究渐入佳境”
...(EAST)屡获重大突破,今年4月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的新世界纪录,这对探索未来聚变堆物理基础问题,加快实现聚变发电具有重要意义。“人造太阳”是事关人类实现“能源自由”、探索宇宙奥秘的远大...……更多
...的托卡马克装置——“中国环流器一号”的建设中,开展等离子体波加热、铁芯变压器数值模拟、等离子体平衡计算等物理研究,以及一系列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磁流体力学相关问题的研究,同时筹建相关实验室(现三束材料改...……更多
点亮聚变的“第一盏灯”(科技强国·奋斗之路)
...在第122254次实验中成功实现了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图为科研人员正在进行实验。资料图片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下称“等离子体所”)一间宏伟的实验车间内,有这样一幅...……更多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AI大模型有望再扩1000倍!剑桥耶鲁康奈尔:PNN是变革关键
【新智元导读】最近,多个机构学者合著的一篇研究为AI的规模化指了一条新路:物理神经网络(PNN),这一新兴的前沿领域还鲜少有人涉足
2024-07-15 09:33:00
“猎鹰9”发射出故障 SpaceX火箭暂时停飞
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由于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近日发射时出现故障、未能将卫星成功送入轨道
2024-07-15 09:34:00
十年磨一剑 青年造新“星” 国产X射线偏振探测立方星研制团队年均30岁
团队成员讨论立方星交付对接事宜。研制团队供图团队成员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进行穿越辐射探测器束流实验现场调试。谢文锦/摄立方星交付现场
2024-07-15 09:34:00
MSRA:视觉生成六大技术问题
文生图、文生视频,视觉生成赛道火热,但仍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员古纾旸对此进行了梳理,他认为视觉信号拆分是最本质的问题
2024-07-15 09:34:00
100%自主龙芯架构!北航成功流片两款CPU
快科技7月15日消息,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基于龙芯中科的LoongArch龙架构指令集,成功流片Lain、EULA两款处理器
2024-07-15 09:35:00
要想保护耳朵健康,避免听力受损,做好这几件小事很有必要
人们实现对外部环境的感知,主要依靠两个功能,其一为视力,其二为听觉。从生理机制来看,听力是人类唯一无法通过身体主动阻塞的感知能力
2024-07-15 09:35:00
赌城“巨球”能放16×16K分辨率视频:150块RTX A6000显卡渲染而来
赌城拉斯维加斯的Sphere巨球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它不仅外部有120个可编程LED灯珠,内部更有16x16K超高分辨率的LED穹形巨幕
2024-07-15 09:35:00
寿命长不长,看耳朵就知道?耳垂肉多的人更长寿?听听医生怎么说
在一家位于市中心的社区诊所,退休老人李大爷正在医生办公室里坐着。李大爷最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讨论,说是耳垂肉多的人寿命更长
2024-07-15 09:36:00
AI重磅!“它太危险了,不能公开发布”
据参考消息13日援引美国趣味科学网站7月10日报道,科学家称,微软公司开发的新型人工智能(AI)语音生成器“达到了与人类相当的水平……但它太危险了
2024-07-15 09:37:00
投资巨头高盛质疑 AI 投资回报:巨额投入能否换来光明未来?
IT之家 7 月 14 日消息,全球知名投行高盛 (Goldman Sachs) 近期对人工智能 (AI) 投资的回报率提出了质疑
2024-07-15 09:37:00
科学家首次确定了好奇心在大脑中产生的位置
好奇心是人类本质的一部分,驱使我们学习和适应新环境。科学家们首次确定了好奇心在大脑中产生的位置。这一发现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的
2024-07-15 09:44:00
多位菲尔兹奖、图灵奖得主齐聚,2024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开幕
新京报讯7月14日,2024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开幕式及颁奖典礼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举办。2024国际基础科学大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
2024-07-15 09:45:00
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开幕,姚期智等获本年度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
7月14日,2024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开幕式及颁奖典礼在清华大学举办。大会上颁发了2024年度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和前沿科学奖
2024-07-15 09:46:00
通过相关噪声的相消干扰实现量子相干时间增加10倍
受到互相关噪声(蓝色和红色)影响的量子比特的布洛赫球。该方法对这种噪声进行破坏性干扰,从而获得卓越的性能。图片来源: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24)
2024-07-15 09:46:00
新方法可以产生快速的跨国量子网络
为了使量子网络成为现实,芝加哥大学普利兹克分子工程学院江小组的研究人员提议使用带有间隔透镜阵列的真空密封管来构建长量子通道
2024-07-15 09: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