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1.2亿摄氏度保持一百秒,中国人造太阳领先全球,何时可以发电?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6-19 12:40:00 来源:旅行密码屋

太阳是最大的能源,以核聚变为媒介,将氢变成氦,从来都是人类向往已久的神秘能量来源,而地球上也只有太阳能量的10万分之一,便能为全人类提供一年的用电量。

无疑,如果可以在地球上实现可控核聚变技术,这样的能源来源无疑会让全球能源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而在种种限制下,人类科技终于取得了突破,在我国合肥科学岛上的托卡马克装置,科学家们当前已经可以稳定维持高达1.2亿摄氏度的等离子体温度长达100秒。

1.2亿摄氏度保持一百秒,中国人造太阳领先全球,何时可以发电?

这样的成果无疑引领了全球可控核聚变的最前线,那么这样的成果究竟能为我们带来何种改变呢?这样的装置究竟能否真正为我们实现可控核聚变技术呢?我们又可以在何时,从这样的装置上,看到真正的可控核聚变能源呢?

01、从托卡马克装置看核聚变技术。

核聚变,以氢为基础的聚变技术,是海潮翻滚的能量,也是冬日暖阳的能量来源,如果可以完全控制这样的技术,人类将能够摆脱对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赖,无疑可控核聚变的技术将会是人类最梦幻的能源来源,也让目标也是最为清晰,那就是要在地球上完成一种稳定可控的核聚变装置。

而在核聚变技术的殿堂中,托卡马克装置从诞生之日起,便成为了科学家们最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从1958年诞生的第一台托卡马克装置T-1,已经有61年的历史了,而我国也在2006年,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托卡马克装置,东方超环。

1.2亿摄氏度保持一百秒,中国人造太阳领先全球,何时可以发电?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国科学家们也在全球可控核聚变的领域中走在了最前列,不过与此同时,科学家们也逐渐意识到了,要在地球上实现可控核聚变技术,需要突破很多的技术难题,也就是为什么即便我们在2018年就已经成功实现了可以稳定维持1.2亿摄氏度的等离子体温度的技术突破,但是要在真正的商业中应用这样的技术,至少要再等上15年时间的原因。

而在这15年之内,人类也需要努力解决很多的技术难题,也需要不断挑战很多的技术极限,只有这样,才能在2035年左右,为人类带来真正商用的可控核聚变技术。

02、太阳核聚变的奥秘。

太古时期,人类便发现了太阳可以用来晒干的功能,可以让植物生长的功能,而在大宝剑之前,人类很多情况下都认为,太阳的能量来源是不会耗尽的,那是因为太阳能。

但是,随着我们对太阳的了解越来越多,人类也渐渐发现,太阳也有燃料枯竭的一天,那么人们自然也会想到,如果太阳能用核聚变来释放能量,那么能不能在地球上实现一种与太阳一样的核聚变技术呢?

这样的问题也让顾此一瞥的科学家们,在20世纪初便已经开始了核聚变技术的研究,这项技术被认为是人类摆脱化石能源的最后一个救命稻草,不过,这项技术也是科技界最为艰巨的任务之一,也是人类对科技极限的不断挑战。

因为即便是核聚变,也分很多种,而其中最理想的就是氢原子核聚变,当两个质子聚变在一起的时候,会产生一个中子,通过这样的过程,也会释放3.27MeV的能量,也就是说,放入1kg的氢核聚变材料,就可以释放出1.5亿千瓦时的电能,也正是因为如此,人们对氢核聚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2亿摄氏度保持一百秒,中国人造太阳领先全球,何时可以发电?

因为课上,核聚变技术不会产生放射性污染,也不会产生大气层等问题,而氢又是宇宙中最为丰富的元素,所以人类的可控核聚变技术一直被寄予厚望,但与此同时,氢核聚变的条件也是相当苛刻的,就拿太阳能来说,如果没有这种特殊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就无法实现长效且稳定的核聚变过程。

虽然太阳很大,但它能够持续聚变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根据科学家们的计算,太阳一共可以持续聚变大约100亿年,而到现在为止,太阳也已经聚变了50亿年的时间,所以说,太阳还有50亿年的寿命,但是,有人也提出了这么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太阳不会像氢弹一样在瞬间内爆炸呢?

这是因为太阳这么大,它会产生自己的引力,虽然太阳的核心高温高压的环境非常的极端,但它还是不够让核聚变过程变得稳定,所以太阳也不会像氢弹一样在瞬间内爆炸。

1.2亿摄氏度保持一百秒,中国人造太阳领先全球,何时可以发电?

可惜的是,地球上没有太阳这么大,我们也没法在地球上创造出跟太阳核心一样极端的条件,这就导致我们目前还无法实现可控核聚变技术,不过,科学家还是很乐观的认为,只要我们不断努力,那么地球上就一定能够实现一种与太阳相媲美的核聚变技术。

03、人造太阳的未来。

如果可以在地球上实现可控核聚变技术,那么无疑会是人类科技史上巨大的一笔财富,也无疑将会改变全人类的面貌,目前全球上空还有着无数不为人知的奥秘,也还有着数不清的未知星球等待我们探索,也有着无法想象的资源等待我们采集,也正是因为如此,人类的航天技术一直备受瞩目,在未来的航天探索中,可控核聚变技术也将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2亿摄氏度保持一百秒,中国人造太阳领先全球,何时可以发电?

因为只有摆脱化学动力的束缚,那么我们的航天器才能够长时间飞行,才能够携带更多的资源前往更远的地方,而可控核聚变技术,就是航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这样的技术可以为我们带来巨大的能量,也可以让我们的航天器开到更远的地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9 1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够用100亿年?中国人造太阳堪称世界奇迹,美急了:技术哪来的?
...为未来唯一有能力彻底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技术就是可控核聚变,最近中国在这一方面传来了好消息,据称中国人造太阳又创造了一项堪称世界奇迹的记录,成功实现了长达101秒的聚变运行,这
2022-12-27 02:02:00
能源变天!中国全面领跑,核聚变、人造太阳、可燃冰全面开花
...态危机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倒逼。在这样的背景下,核能、核聚变、可燃冰、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被视为未来接替化石能源的主力。但与欧洲、日本、美国迟缓甚至停滞的能源革新不同,中国在能
2025-05-21 08:32:00
核聚变专利竞争力:中国第1,美国第2!
...转自:参考消息网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23日报道,在核聚变研究领域,中国的存在感正在提高。核聚变作为新一代能源技术,有望在本世纪40年代以后实现实用化。对重要专利的统计发现,
2023-02-23 21:57:00
...新一代人造太阳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磁约束核聚变实验研究装置。“这套装置的核心部件均由中国自主设计制造,是我国参与世界最大国际合作项目之一——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
2024-04-05 03:46:00
【科学的温度】中国如何打造全球最大“人造太阳”的硬核“防火墙”?
...物理研究院 供图中新网成都2月24日电 (王利文)太阳通过核聚变反应释放光和热,科学家们希望利用该原理,为人类开发一种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因此,在地球上以探索清洁能源为目的的
2023-02-24 10:53:00
均创世界纪录,“人造太阳”“九章三号”遥遥领先,中国这么强?
...是通过在高温条件下将氢等轻元素压缩并加热,使其发生核聚变的一种巨型聚变装置,利用高温等离子体的热核聚变,模拟太阳内部的反应过程,从而实现人造太阳、利用清洁能源的目标。人造太阳
2024-03-02 10:25:00
点了35亿美元,烧15壶开水,美国打开的是伊甸园,还是新帝国主义
“可控核聚变,永远要再等30年”,这是个互联网上流传已久的魔咒。但最近美国宣布核聚变重大突破,首次实现了可控制核聚变条件下的输出能量大于输入能量。毫不夸张地说,这让人类看到了希望
2022-12-16 13:00:00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数十年来,美国在核聚变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现在,中国有望赢得这场竞赛。”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9月19日发文渲染中美间的高科技竞争。文章称,新的
2024-09-20 00:13:00
“人造太阳”离我们还远吗?
核聚变领域取得“里程碑式突破”。当地时间12月13日,美国能源部宣布,其下属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科研人员首次成功在核聚变反应中实现了“净能量增益”,称这一重大科学突破将为国
2022-12-15 02:0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以孝为灯 照亮亲情长路——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左正宏荣获“东营好人”称号
近日,东营市文明办公布了2025年“东营好人”名单,孤东采油厂采油管理四区员工左正宏,荣获孝老爱亲类“东营好人”称号。左正宏
2025-09-21 09:14:00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洪峰来临前的生命大转移
洪峰来临前的生命大转移——承德市双滦区陈栅子镇南山根村党支部防汛抢险救灾纪实7月26日,陈栅子镇工作人员和南山根村干部一起
2025-09-20 08:09:00
2023年9月逐步交房的陕西咸阳御河宸院小区,近日遭遇大雨,地下室积水倒灌电梯井,43号楼整栋电梯停运,高层住户回家成难题
2025-09-20 08:38:00
鲁网9月19日讯近日,由青岛海外联谊会主办、崂山区海外联谊会承办、青岛若七酒店协办的“风韵山海·情系崂山”——马来西亚华裔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主题活动在青岛崂山举办
2025-09-20 09: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晓菁 通讯员 陈雅莹 李凤灵)随着开学季的钟声在全球各地陆续敲响,相关用品采购需求日益旺盛,火热的“开学经济”为海外市场带来消费新热度
2025-09-20 09:19:00
烟台市应急局组织龙口市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防震应急预演工作
大众网通讯员 杨明任 烟台报道为扎实做好2025年山东省防震避险紧急疏散应急演练准备,全面提升参演队伍实战水平和协同配合能力
2025-09-20 09:50:00
鲁网9月20日讯庞女士2013年购买保险,浏览网页时发现一个宣传可以协助 “全额退保”的平台。庞女士心动,与该平台联系了解情况
2025-09-20 10:08:00
青岛平度:2岁男童“离家出走”警民接力寻家人
鲁网9月20日讯(记者 马超群 实习记者 刘悦 通讯员 崔曦)9月18日晚,平度市公安局南村派出所接到热心群众报警求助
2025-09-20 10:11:00
山东中油双线作战,硬核护航管道燃气客服员技能竞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魏银科 通讯员 张静9月15日至18日,中国石油第四届技术技能大赛管道燃气客服员竞赛在山东中油公司维修队成功举办
2025-09-20 10:32: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今年,临港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探索开发并应用了“AI项目管家”智能体。通过应用实践,项目单位普遍反映
2025-09-20 10:33:00
82名管道燃气客服精英同台竞技,她们凭什么赢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魏银科 通讯员 厉聪聪9月18日,中国石油第四届技术技能大赛管道燃气客服员竞赛落下帷幕,82名来自全国的客服精英同台竞技
2025-09-20 10:33:00
山东移动聊城分公司: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用心服务彰显担当
山东移动聊城分公司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为行动准则,积极践行“十项服务承诺”,将“民有所呼、我必有应”落到实处
2025-09-20 10:34:00
【寻脉?中华】“汉语桥”小选手登长城 居庸关上留下成长足迹 扫码阅读手机版
9月18日,古老的居庸关长城迎来了一批特别的访客——来自世界各地的“汉语桥”小选手们。怀着对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小朋友们踏上这座见证千年历史的雄伟建筑
2025-09-20 10:52:00
【溯奥·追光】奥运博物馆里的特别相遇:“汉语桥” 小选手与冠军同行,感受体育精神的魅力 扫码阅读手机版
9月18日,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汉语桥”小选手们兴致勃勃地走进北京奥运博物馆,进行了一段融合体育精神与中文学习的特别体验
2025-09-20 10:52: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9月22日—26日,2025山东作家活动周将在威海举办。通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实践,激发文学创新创造活力
2025-09-20 11: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