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我国自主研发气象无人艇首次开展长航时走航试验实现海上云雾立体观测
...云雾立体观测,累计航行110海里,持续16小时。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气象无人艇首次开展长航时走航观测试验,标志其已初步具备海上大范围气象水文观测能力。沿海地区处于陆海交替、气候多变地带,自然灾害频发,其中,海...……更多
这场研讨云雾的会议为何选址庐山
...候特征,庐山随处是流云飞瀑,年平均雾日近200天,可以观测到云雾的生消演变。6月15日,首届“中国云雾暨低空经济气象服务”学术研讨会在庐山市落下帷幕。会上,中国气象局有关内设机构、直属单位和有关省(自治区、直...……更多
...据开放共享目录》,包含12类52种气象数据和产品,其中自主研发产品占比大幅提升,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模式数据、实况和再分析数据、风云气象卫星数据等各行业需求最大最迫切的高质量、高价值数据和产品均纳入其中。气...……更多
...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第六次评估报告引用。项目组自主研发黑碳区域源和行业源、大气水成物在线源追踪技术,有力支撑全球、区域黑碳气溶胶溯源,为参与国际气候谈判提供支持。源于实践 回归实践——研究成果落地见...……更多
翼龙-2首飞7周年!家族增加了哪些新成员?战斗力如何?
...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航空工业自主研制的“翼龙”-2新型长航时侦察打击一体型多用途无人机首飞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具备新一代察打一体无人机研制能力的国家。“翼龙”-2无人机标准配置合成孔径雷达、激光制导导弹和GPS...……更多
...产力护航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云雾形成机理、云雾观测技术方法、人工影响云雾试验、暖云增雨技术研发、飞机增雨技术研究、云雾旅游经济开发、低空应用场景开发、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低空服务供给完善等九个方面进...……更多
...报方法的支撑。内蒙古气象部门持续提升预报技术水平,自主研发了5项气象预报技术成果,内蒙古次百米级数值预报系统就是其中一项。该系统根据“十四冬”各赛区复杂地形下易受小尺度天气影响的特点,实现10分钟、60米分...……更多
...探空升级到北斗探空观测系统。北斗探空观测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探空系统,由北斗卫星确定探空气球位置,通过布置北斗探空站、接收站、远程中继控制站,获取稳定可靠的高空数据。据介绍,思茅区气象工作人员于...……更多
...渐在全国打响“交通气象服务”品牌。气象科研人员运用自主研发的公路交通气象综合试验平台以及交通气象警示管制桩、智能化视频识别软硬一体机等相关仪器设备,在江苏省高速公路以及南京、淮安等城市的绕城公路进行热...……更多
...百米级、分钟级”天气预报技术体系构建起来;基于综合观测的强对流天气识别技术成功支持2022年6月冰雹和雷暴大风、7月龙卷和雷暴大风等强对流过程预报预警;第一代地球系统模式(BCC-ESM1)为气候变化预估等研究奠定了重...……更多
...捕捉大部分历时短、骤发性强的强对流灾害性天气。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探空系统,北斗探空系统具备平漂探空能力,实现一次放球就能获取上升、平漂、下降三个阶段共计约6小时的高空连续观测数据,打破了上百年的高空...……更多
...安全运行的支撑作用,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威海机场近日自主研发了塔台气象观测数据监视报警系统。目前,该系统已进入试运行阶段。据威海机场相关负责人介绍,航班运行期间,几乎所有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都会对飞行产生...……更多
...气象学研究前沿,创新开拓新型气象服务,形成了从大气观测、基础理论到应用服务的完整链式研究体系,覆盖大气科学科研和业务全流程。作为高校高原山地气象研究的重要学术高地,一项项高原山地大气动力学研究助力精准...……更多
国内首次开展面向全球高空基准气候大气柱比对试验
...空仪湿度性能进行比对溯源。探测中心联合国内有关单位自主研发国产探空湿度传感器,目前初步性能已符合业务要求,不断推进气象探测装备国产化和迭代创新。此次试验使用CFH冷镜式露点原理的高精度科学湿度探空仪作为WMO...……更多
...系统升级到北斗探空观测系统。北斗探空观测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探空系统,由北斗卫星确定探空气球位置,通过布置北斗探空站、接收站、远程中继控制站,获取稳定可靠的高空数据。相较于L波段探空系统的1次放球...……更多
...获得二等奖。该项目成果为我国独立开展气溶胶地基遥感观测发挥积极作用,实现我国地基遥感气溶胶研究在国际上从“跟跑”到“并跑”的根本性转变,为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和大气污染防治国家需求发挥了科技创新支撑引...……更多
这些“地球CT师”的青春奉献,让中国具备巡天观云能力
...方面开展创新工作,突破了-30dB低旁瓣天线技术难点,并自主研发微波天线暗室多波位测试技术,大幅度提升测试验证效率;TR组件课题组攻克高稳定性、高一致性毫米波频段电路技术难题,研制出国内当时难度最高的TR组件产品...……更多
...并进行了飞行表演。翼龙-2是由航空工业研制的中高空、长航时多用途无人机系统,具备全天时、全天候、全疆域、多场景任务执行能力。该无人机系统是我国第一型国产涡桨动力大型无人机系统,具有先进的气动布局、机体结...……更多
...部培训学院、海南省气象局等多家单位合作共建。为用好观测数据这一活水源头,团队依托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气象局金坛交通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金坛国家综合气象观测专项试验外场(交通气象)等...……更多
新华鲜报|行程8万海里:“雪龙兄弟”带回来什么?
...到“中国智造”,这次尤其多。在内陆腹地,测试和应用自主研发的近红外望远镜、可移动太赫兹望远镜系统、南极无人值守智慧能源系统等。在大洋考察中,生态潜标的主要生态传感器是自主研发。在秦岭站建设现场,国产机...……更多
研学旅行“走心”也“走新”
...薯,同学们体会到了收获是需要努力创造的。平利县气象观测站毗邻马盘山农业观光产业园,是研学旅行的重要内容。气象科技人员带领学生参观了气象观测设施,讲解了观测方法,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原理,了解气象科学在军事国防...……更多
...导专家。团队针对目前区域模式存在的精细化不足、新型观测应用不足、短临支撑不够、专业模式集约化程度不够等问题,进一步提高准确率、计算效率。围绕雷达等高时空分辨率新型观测资料在短临数值预报中的同化、模式物...……更多
...。将气象科技纳入省级科技计划予以重点支持,围绕智能观测和多源数据融合分析、高分辨率区域数值预报模式系统等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并高标准建设广东省区域数值天气预报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龙卷风重点开放实...……更多
...算力52PFLOPS(每秒5.2亿亿次浮点运算)、智能算力3.6PFLOPS,为自主研发地球系统数值预报模式、气象大模型等关键核心技术提供算力支持。进展5:全球智能数字预报产品体系向精细化、三维空间拓展,预报准确率平均提高4.6%。健全...……更多
...全时空、立体化监测。打出预报技术创新“组合拳”——自主研发内蒙古睿图1公里数值预报系统、赛场次百米级—60米精细数值模拟、赛事高影响天气集合预报、基于深度学习的赛道站点预报技术(MIFS)、赛场雪务精细化客观...……更多
...智慧农场目前由他管理。眼前1米多高的农田温湿度梯度观测仪,可以根据作物生长的动态变化调整观测高度,实现对作物中下部、中上部、冠层上方三个梯度气温、湿度和近地裸温的观测;一旁的智能气象观测站实现对雨量、...……更多
...高。例如,今年,由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中心自主研发的同化系统大区域升级版本正式投入使用。该版本可驱动华南区域数值预报模式[CMA-GD(MT)],扩大了预报区域范围,并将预报时效提高至96小时。自上线以来,该预...……更多
...象极轨卫星上搭载的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HIRAS/FY-3D)观测光谱的特点,探索建立了一套适用于风云卫星氨气柱浓度的全物理反演算法,并成功获得风云气象卫星首幅大气氨气柱全球分布图。记者了解到,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更多
探空气球为气象“把脉”,浮空器产业正在回归
...球市场价值将达到230亿美元。此外,2022年5月中旬,中国自主研发的浮空艇“极目一号”在珠穆朗玛峰旁放飞,高度达到9032米,超越巍峨的珠峰,打破了浮空艇大气科学观测海拔高度世界纪录。何为气球、何为飞艇,差别是啥,...……更多
卫星数据揭秘:美国2944颗,俄罗斯169颗,中国有多少?
...科技水平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具备了自主研发、生产和发射卫星的能力。中国已经成功地发射了一系列卫星,包括通信、地球观测、导航等各类卫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随着中国航天科技不断推陈出新,中...……更多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
河北日报讯(记者王璐丹 通讯员韩旸子)6月25日,携带月球背面珍贵样本的嫦娥六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
2024-06-26 08:33:00
嫦娥六号带“珍宝”回家 哈工大硬核助力……
本文转自:生活报人类历史上首次!嫦娥六号带“珍宝”回家 哈工大硬核助力……轨道器与上升器对接月表高温作业机械臂钻取相机拍摄月背采样 生活报讯 (记者吕晓艳) 6月25日14时7分
2024-06-26 09:30:00
本文转自:中国民航报通讯员王永铮本报讯通讯员王永铮报道:近期,由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商飞试验试飞人才培训班结业典礼在上海举行
2024-06-26 09:53:00
本文转自:山西晚报月背“挖土”“广寒”探秘……这有一部53天的“追月大片”给你看这是注定载入人类探月史册的重要时点!6月25日14时7分
2024-06-26 07:51:00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潜艇兵的“时间观”■杨 捷 本报特约记者 雷 彬你会如何感知时间?通常,这不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或许是瞥见一只蝴蝶飞出花丛
2024-06-26 06:16:00
酷暑“烤”出战斗力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酷暑“烤”出战斗力■刘含钰 罗嘉乐作者:周 洁高温天候,各装备性能有哪些具体变化?如何防止面部和手部流汗造成操作失误
2024-06-26 06:21:00
嫦娥六号回来了!25日13时41分许,嫦娥六号经历了回家路上惊心动魄的时刻——返回器在距地面高度约120公里处,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约11
2024-06-26 06:39:00
□卢欧欣 郭佳鑫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宁宁在53天的月球“出差”中,嫦娥六号历经了11个飞行阶段。这背后离不开“四川技术”的贡献
2024-06-26 06:39:00
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梁英爽 商艳凯 刘培香 本报记者 赵一诺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
2024-06-26 07:08:00
70万大军进前线,俄进战时状态,乌幻想俄撤军,被普京亲口抹杀
来源:七号观察室前段时间,普京突然宣布,俄罗斯已经投入了70万士兵进入前线,普京这番话的用意,就是在向外界宣布,俄罗斯已经结束了前期动员
2024-06-25 18:40:00
两个重磅消息传来,任何一方出现错判,西方核战争就会一点就燃?
来源:七号观察室近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高等军事院校毕业生大会上明确表示,将会进一步发展俄罗斯核三位一体计划,以确保战略威慑力以及世界力量平衡
2024-06-25 18:41:00
普京的胜利要到手了?泽连斯基助手透露,乌克兰准备接受和平
来源:七号观察室一出闹剧结束之后,泽连斯基似乎决定要接受和平,为何说普京的胜利要到手了?瑞士召集了几十个国家,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乌克兰和平峰会
2024-06-25 19:04:00
107台发动机一路相伴 每一个动作完成都有液体动力的推举
6月25日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如同一颗流星划破天际,以百米冲刺的姿态回到地球。这一刻,中国航天又创造了新的历史
2024-06-25 21:12:00
五角大楼谈袭击塞瓦斯托波尔:不希望有平民死亡,将与基辅磋商
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华盛顿6月25日电五角大楼发言人帕特里克∙赖德谈及6月23日袭击塞瓦斯托波尔事件时向记者表示
2024-06-25 11:48:00
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多个城市上空一周内拦截约100架无人机
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俄罗斯联邦安全局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分局新闻处向卫星通讯社表示,过去一周,在顿涅茨克、马克耶夫卡、阿夫杰耶夫卡和亚西诺瓦塔上空发现并拦截了96架乌克兰无人机
2024-06-25 13: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