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徐陵编选的《玉台新咏》。《乐府广题》说:“苏小小,钱塘名倡也,盖南齐时人。西陵在今钱塘江之西,歌云‘西陵松柏下’是也。”“钱塘”,即今杭州。“西陵”,又称西泠、西林、西村,在西湖孤山的西北侧。古代的西...……更多
她本是一代歌妓,却被历代文人推崇至极
杭州西湖边的西泠桥旁有一个墓碑,上面写着7个字“钱塘苏小小之墓”苏小小此人是谁?为何葬在西泠桥旁?苏小小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祖上曾当过东晋朝的官员,老家是姑苏,之后流落到钱塘落户,苏小小的父亲凭借祖上...……更多
名妓苏小小宁愿以卖唱为生,也不愿嫁入豪门
...才,出生时间不详细,大约是公元479年—502年,南齐时代钱塘的第一名妓,她出生在钱塘(今杭州)西泠桥畔一苏户人家。据说她家先祖曾为东晋官员,流落到钱塘后靠祖产经营,家境还算殷实。她小小年纪父母就去世了,她便...……更多
苏小小最后结局如何
...车的女子出身于东晋官宦世家,东晋灭亡后,苏家流落到钱塘弃文经商,靠着祖业支撑经营家境殷实。双亲离世后,她跟随乳母贾姨迁居西冷桥畔,靠变卖祖产度日。为了长久生计,苏小小以卖艺为生。人生的多舛颠覆了她的平...……更多
白居易、李贺、张岱笔下的苏小小:美丽与才华的象征
...苏小小苏小小(479年-约502年),南朝齐时期著名歌伎、钱塘第一名妓,常坐油壁车。历代文人多有传颂,唐朝的白居易、李贺,明朝的张岱,近现代的曹聚仁、余秋雨,都写过关于苏小小的诗文。有文学家认为苏小小是\"中国...……更多
杭州西湖的景美,背后的故事更引人入胜
...称为历代普遍公认,并见诸于文献记载:一是因杭州古名钱塘,湖称钱塘湖;一是因湖在杭城之西,故名西湖。最早出现的“西湖”名称,是在白居易的《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和《杭州回舫》这两首诗中。北宋以后,名...……更多
西泠印社:回望百廿风华 薪火永续延绵
...内景。 记者 李忠 摄杭州日报讯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几千年岁月磨砺和积淀塑造了属于杭州的典型文化模式——精致、优雅、高深,但却不失平实、自然的趣味。拥有百廿历史的西泠印社,正是具备着这种文...……更多
西湖偶遇蔡依林 全杭州都在偶遇陈奕迅和蔡依林
...游玩,蔡依林、陈奕迅也都开启了自己的杭州之旅。夜游钱塘江灯光秀、逛西湖、打卡西泠印社……这两天,全杭州都在偶遇陈奕迅和蔡依林。蔡依林第一站直奔西湖打卡了西泠印社,写下“杭州怪好玩”昨天下午,不少网友在...……更多
...),家先世曾为东晋官。但不幸幼年时父母双亡,寄住在钱塘西泠桥畔的姨母家。她虽身为歌妓,却很知自爱,不随波逐流。苏小小十分喜爱西湖山水,自制了一辆油壁车,遍游湖畔山间。 有一天苏小小在游玩之时碰到了一位俊...……更多
“婺风入西泠”杭州日报讯 2月27日,“婺风入西泠——西泠印社金华籍社员作品展”在孤山举行。金华素有“历史文化之邦、名人荟萃之地、文风鼎盛之城、山清水秀之乡”的美誉,先后涌现了黄宾虹、叶一苇等名家大师,他...……更多
古代除了四大美女之外,还有哪些美女
...小能书善诗,文才横溢,但不幸幼年时父母双亡,寄住在钱塘西泠桥畔的姨母家。她虽身为歌妓,却很知自爱,不随波逐流。作为当时江南名妓之一.此人貌觉青楼,才空士类,深得各界仰慕,美丽总是很短暂19岁时就死了。“...……更多
钱塘江游船首次集体亮相 新黄龙号上还能吃自助餐
10月12日晚,一支满载游客的游船编队拨开钱塘江的夜幕,行进在三江两岸二十景“日月映莲”的景色中。这支游船编队由七艘钱塘江游船组成,除了市民熟悉的“钱印”号、“梦航”号游船,还出现了“江”系列游船以及新黄...……更多
体验传统文化 感受艺术魅力杭州日报讯 近日,由西泠印社主办的端午假期系列研学活动在西泠印社孤山社址举行。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更多
诗路萧山:渔浦扬帆
...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还出土了中国最早的独木舟。钱塘江滚滚东去,湘湖水盈盈环抱,大运河穿城而过,赋予了这片土地独有的文化灵魂,也孕育出特色鲜明的文化脉络。回首望去,悠悠古韵的戏曲、民俗,静静伫立的古...……更多
...间畅叙幽情的场景,令无数后人心向往之。120余年历史的西泠印社也有着悠久的雅集传统。早在1915年,就有南社与印社两大学术团体共与雅集的记载,但是百余年间几度中断与恢复。2003年百年大庆之后,西泠印社重续同人雅集...……更多
杭州日报讯 近日,西泠研学暑期系列活动在西泠印社孤山社址圆满完成。本次活动以暑假为契机,为假期中的学生、家长及广大篆刻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传统文化的研学平台,在炎炎夏日中释放学习热情。活动期间,西泠...……更多
马卫光出席杭州日报讯 7月25日,“同走共富路·翰墨润钱塘”——庆祝西泠印社建社120年社员作品展在杭州市政协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举办。市政协主席马卫光宣布展览开幕,副主席陈新华致辞。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更多
...,并自注:“孤山寺路在湖洲中,草绿时望如裙腰”;《钱塘湖春行》诗:“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也说明孤山南侧有一白沙堤。其最早的修筑年代、谁人主持修建、修建原由,已无从查考。可能是沿湖农民为了...……更多
杭州日报讯 “涛声听东浙,印学话西泠”,8月4日,香港西泠学堂暑期游学班开学典礼暨作品展开幕式在杭举行,来自中国香港西泠学堂暑期游学班的学子们在孤山相聚,共话印学。2017年,身居香港的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国...……更多
跨越800余年!杨皇后重“回”德寿宫
...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22万字,分《临安风华》《钱塘潮涌》《西湖踏歌》三卷,讲述了杨桂枝从一介平民女子蝶变成为了大宋皇后、皇太后的传奇人生。 《南宋桂枝传》从杨桂枝的视角展现了这段具有独特雅韵的临安...……更多
...助吟怀”“冬雪藏宝送玉兔,春风化雨迎神龙”……走进西泠印社孤山遁庵展厅,一副副红色春联涵盖篆、隶、行、楷等书体,风格多样,变幻万千,散发出芬芳四溢的墨香,藏在红纸黑字里的浓浓年味儿扑面而来。春节,是中...……更多
在中国人的“爱情之都”,爱情越来越奢侈
...宏愿。之江大学是民国时期存在的一所教会大学,坐落在钱塘江畔、六和塔旁。后来,之江大学的名字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这座依山傍水的校园成为浙江大学之江校区。今天的年轻人在这里求学,在新的年代里许下新的愿望;...……更多
...州市文化局想出版一本较精美的画册来宣传杭州、西湖和西泠印社,还得仰仗大上海才行。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江山多娇·西湖》,经一年筹划后终于在1981年3月向海内外发行,影响深远。因为是画册,所以以图版为...……更多
历史上这个女人,只活了19年,却影响后人千年之久
...出于别的原因,苏小小搬出了自家的宅院,在风景优美的钱塘西泠桥畔租住了一座小楼,作为她安身立命之所。可让人不解的是,就是这样一位有才情的女子却成为了名妓,这是为何呢?众所周知,在古代,“妓”是会被人瞧不...……更多
潮起亚细亚 同爱同在同分享
...亚洲。被称为“大莲花”的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灵感源于钱塘江水的动态和杭州丝绸的妩媚,昨晚,在这朵绽放于钱塘江畔的“莲花”中,以“潮起亚细亚”为主题的亚运会开幕式完美举行。万涓成水,奔涌成潮,整场开幕式的...……更多
探访西泠印社:品读方寸之间的艺术魅力
...访团走进中国研究金石篆刻最负盛名的民间学术团体——西泠印社,品读浓缩于方寸之间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年传承。西泠印社社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沈颖丽为探访团介绍西泠印社的历史。王筝 摄2008年,北京奥运会选取以金石印...……更多
...西陵 文脉勾连古镇未来当岁月的长河变换了时光,随着钱塘江北移和钱塘江大桥的修建,西兴千年津渡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十年前,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西兴过塘行码头成为大运河杭州段6个遗产点之一,...……更多
竞出东方——观杭州“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特展”有感
...吴盐胜雪凭栏处风云际会,满眼“东方之竞”纷至走进涉钱塘、跨西湖的“跨湖桥遗址”“共藏多少意,不语两相知”八千年的沉默深深储藏着岁月提示这里有八千年前“刳木为舟”的独木舟“风帆欲起横江上”曾经让它“独”...……更多
诗词里的杭州,杭州中的诗词
...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宋·潘阆钱塘江大潮“一线潮”奇观 北宋著名隐士潘阆的这首《酒泉子·长忆观潮》描写了钱塘江观潮声势震天的盛况,是写钱江潮的名篇。潮,是“生命之潮”,也是展示人民幸...……更多
...半山国家森林公园主峰,高约40米,地处南宋遗风之地。钱塘江风雅宋韵之旅白塔公园——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城隍阁——六和塔——南宋皇城遗址——南宋书房亮点:六和塔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砖木结构古塔之一,它伫立在...……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羊城晚报□刘立勤我们怎么也想不到,曾被我们戏称为“武知县”的武大海真的当上了县长。我们瓮城历史上从没出过什么大官
2024-06-26 07:43:00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范炳山本报讯 (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范炳山) 近日,莆田市档案馆发布公告,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族谱
2024-06-26 07:43:00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何勇海近年来,“纪念刘备托孤1800周年”“纪念张飞诞辰1855周年”等会议多次冲上热搜,引发社会关注
2024-06-26 07:44:00
“泇河三公”与明清泇河开通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台儿庄古城运河奏疏馆内的“泇河三公”塑像。 “泇河”是指济宁微山县夏镇李家口至江苏省邳州直河口的一段运河
2024-06-26 05:46:00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立遗嘱人群年轻化 虚拟财产也能立遗嘱浙江遗嘱库首次发布蓝皮书记者 蒋欣如本报杭州6月25日讯 (记者 蒋欣如) 25日
2024-06-26 05:55:00
他首尝解读“甲骨天书”(了不起的甲骨文)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他首尝解读“甲骨天书”(了不起的甲骨文)《契文举例》被称为甲骨文研究“开山之作”孙诒让《契文举例》书影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弋从甲骨文发现起
2024-06-26 06:21:00
本文转自:山西日报在光村的一座旧宅院门口,见到了正在参观的朱小涛先生,他是朱自清的嫡孙,大伙围着他合影,我也一样,合影时趁便问他哪年离开太原的
2024-06-26 06:51:00
本文转自:山西日报阳城县邑诗文之风华起于金元,盛于明清。尤以有清一朝多贤哲君子,彬彬之士。其骚客述作如林,皆戛戛然独举
2024-06-26 06:52:00
文化中国行 | 安顺武庙:传承600余年的石柱殿堂
安顺武庙简介安顺武庙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历史上曾多次被毁、重建。现存大殿、观音阁为清朝中早期建筑,其他建筑均为后期修复或重建
2024-06-25 23:16:00
寻幽探古辽阳城(行天下)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杨慧宏 鞠立新《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26日 第 12 版)辽阳白塔和广佑寺
2024-06-26 03:57:00
数有战功,看来有关羽张飞在就是好,容易立功。先是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这里的平原令就是平原县的县令,而平原相就是平原国相
2024-06-25 18:07:00
当时到处都是黄巾和反贼,官府也到处都在募兵,所以在路上遇到去丹杨募兵的都尉毋丘毅,便一起同行。走到下邳的时候遇到了反贼
2024-06-25 18:07:00
刘备自小有大志,此时便带着他那群小弟,跟随校尉邹靖去讨贼。可是他第一次上战场就差点战死了,受伤后装死躺在那里,等贼人都走了
2024-06-25 18:06:00
陈胜吴广起义时,范增已经70岁,项梁率8000江东子弟兵渡江西进时,范增主动投军。当范增、项梁、刘邦等相会于薛地时,陈胜已经被杀
2024-06-25 18:11:00
当时刘备自己只有一千多兵,外加上一些杂胡骑和饥民有几千人,但那些都是乌合之众,上战场不顶用。所以当陶谦说要给刘备四千丹杨兵的时候
2024-06-25 18: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