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低碳创新引领绿色未来 2023影响力国际气候创新大会海口开幕
...循环经济、基础设施、ESG、影响力投资、农业脱碳、气候金融与碳市场、绿色制冷、林业碳汇、蓝碳、中国气候治理智慧的国际化传播”等内容。开幕式上,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周学双,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更多
央行:加快发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序扩大碳市场交易主体范围
...进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和庄严承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和项目建设,有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贯彻...……更多
...力交易、用能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的对接机制。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健全气候投融资机制,持续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赋能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加强碳普惠机制建设,推动全省碳普惠减排产品价值互认,健全碳普...……更多
...将有效提升东北亚地区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能力。WMO亚洲和西南太平洋区域办公室主任本·丘吉尔感谢中国气象局为促进国际对话合作、推动区域发展所做的不懈努力。他指出,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气象灾害频发等共同挑战...……更多
江苏银行连续三年发布绿色金融专题报告
近日,《江苏银行2023年度绿色金融发展报告》(下文简称《报告》)正式对外发布,这是江苏银行连续第三年发布绿色金融专题报告。据悉,江苏银行是城商行中首家进行绿色金融信息专项披露的银行机构。《报告》以“伐谋...……更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全球经济将呈现正增长
“学会用金钥匙,破解世界经济难题”,国际金融论坛(IFF)联合主席、第十二届中国政协副主席周小川在开幕致辞表示。10月28日,国际金融论坛(IFF)20周年全球年会正式开幕,在广州南沙举行。周小川表示,今年是IFF成立20...……更多
极端天气愈加频发,人类社会如何自救?
...对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张兴赢介绍,当前,我国还建成了亚洲多灾种预警系统,为亚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灾害预警的技术支持和帮助。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也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去年8月,我国的一些粮食主产...……更多
站在国际地学前沿的中国人
...科学钻探的研究,提出东亚环境变化的季风控制论和过去亚洲季风变迁的动力学,突破了全球冰期—间冰期经典理论,解析了亚洲环境变化的机理,得到了国际认可。 “我们提出亚洲季风是东亚的环境变化,尤其是中国中东部...……更多
金融机构应对气候变化机遇与挑战
...:河南日报本报讯(记者 栾姗)10月19日,《河南日报》金融周刊“财知道学堂”第11期开讲。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民建北京市金融委副主任兼秘书长郭琨,以“气候风险与金融系统:‘双碳’战略下的机遇...……更多
报告预计中国经济2023年和2024年分别增长5.2%和5%
...。中国经济2023年和2024年预计将分别增长5.2%和5%。”国际金融论坛(IFF)20周年全球年会上最新发布的《IFF2023年全球金融与发展报告》指出。IFF学术委员、亚洲开发银行前副首席经济学家庄巨忠在国际金融论坛(IFF)20周年全球年会上...……更多
...为载体,推动湖南钢铁集团发行全国钢铁行业首只绿色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该中期票据发行规模10亿元。另外,湘潭还成立了湘潭低碳气候股权投资基金,首期规模3亿元,主要投向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更多
绿色保险创新步伐不断加快(财经眼)
...村参与投资的光伏项目。 国寿资产供图数据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作为绿色金融重要组成部分,绿色保险对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作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印发的《关于推动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更多
ESG一周 | 我国发布建材产业脱碳路线图,以及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纳入中央财政造林和森林质量提升政策支持范围。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开发符合“以竹代塑”产业特色的金融产品。将“以竹代塑”产品纳入政府采购支持范围,加大政府采购力度。鼓励公共机构等积极采购相关...……更多
从“新”出发,向“新”发力!中国太保书写“五篇大文章”时代答卷
...标……中国太保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守“金融为民”的初心,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助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扩大服务范围、优化产品供给,持续发挥专业优势,倾力做好“五篇大文章”,努力...……更多
“对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聚焦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
...行执行理事清水季子表示,得益于政策优势,亚洲经济及金融市场有很强韧性,尤其是中国。亚洲经济维持较高增速,使这一地区日益成为全球发展的重心。“中国发展清洁能源等经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气候变化是当前全...……更多
...湘潭市气候投融资项目库管理办法》《湘潭市气候友好型金融机构认定标准》“三个标准”同步出台。据悉,这是全省首个气候投融资政策标准。《湘潭市气候投融资项目入库评价标准》明确项目入库申报基本条件、评价方法、...……更多
...论坛非常重要,来自世界各地的政策制定者、技术专家、金融专家和气候倡导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解决和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所需的新技术、新政策和新做法。今年在清洁能源和新兴技术领域涌现出了许多令人兴奋的创新,本...……更多
特别报道丨海南:努力下好国际碳市场建设“先手棋”
...的机遇和挑战”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会议由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三亚市人民政府主办,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海碳中心”)承办。来自境内外的政府代表、专家学者及相关行...……更多
2022年华夏银行资产规模快速增长变化情况快速增长
...三十年,华夏银行拥抱变革、锐意进取,小微贷款、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业务大放异彩,全行资产总额、贷款总额、营业收入、净利润是2000年的36倍、37倍、39倍、61倍,连续多年跻身全球银行1000强,且排名逐年上升。华夏银...……更多
新华全媒+丨福建周宁:高山“凉气候”催生花卉“热产业”
...统,整合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指导员、科技特派员、金融助理员等多方力量,靠前服务,主动作为,探索“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成功将高山“凉气候”催生出花卉“热产业”,有效带动农民增收...……更多
啥叫“双核型”变化?科学研究揭示亚洲高山区降水变化特征与成因
...合作,揭示了引起上世纪50年代以来以青藏高原为主体的亚洲高山区夏季降水“双核型”变化以及未来喜马拉雅降水变化拐点的驱动因子和动力机制,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科学视角。相关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10月11日23时在...……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气候变化科技赋能“双碳”重大战略实施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为保障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双碳”重大战略实施,中国气象局不断完善气候变化工作体系,在气候变化关键科学技术...……更多
4万亿资管巨头,重磅发声!
...风险的理解。由于客户需求和监管法规不断演变,“转型金融”已纳入正式议程。安联投资专有的可持续发展数据架构和影响力投资框架可以帮助投资者确定转型途径并进行投资。他同时指出,气候相关成本的规模和范围仍在不...……更多
IFF观察|承诺、履行、争议、公平、激励,这些气候热词背后,规则的履行比制定更重要
国际金融论坛(IFF)20周年全球年会在广州召开,全场颇具绿色元素。据不完全统计,本次IFF年会至少有四场与气候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分论坛,国际金融论坛联合主席、央行前行长周小川专门调整了参会环节,参与了“应对全...……更多
...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曹雪涛发言时称,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和科技创新中心,积极发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优势,近年来在医药卫生领域不断创新发展。随着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对全球卫生安全、人类健康...……更多
健全绿色金融体系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发展好绿色金融,是支持实体经济绿色转型、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聚焦“双碳”目标,...……更多
岁序更替 砥砺向绿 华夏银行发布《2023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告。华夏银行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深入总结绿色金融发展成果及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管理成效,展示该行深刻把握金融政治性、人民性和普惠性,服务社会经济绿色低碳全面转型的坚定决心。《华夏银行2023年度环境...……更多
...称,气候变化导致致命热浪变得更加频繁和极端,影响到亚洲数百万人。报告称,亚洲大片区域连续多日遭遇超过40℃的高温。对于居住在难民营和非正规住房的人们以及户外工作者来说,高温尤其致命。报告指出,热浪加剧了...……更多
邮储银行连续两年获明晟ESG评级A级
...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支持机构,大力发展可持续金融、绿色金融和气候融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探索转型金融和公正转型,努力建设一流的绿色普惠银行、气候友好型银行和生态友好型银行。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更多
2022-12-15 09:53银行
“青年减碳平台”校园减碳行动在港启动 凝聚千名青年实践
...港举办。主办方 供图中国工商银行(亚洲)高级业务总监暨金融市场部总经理、工银亚洲慈善基金董事詹伟基表示,青年是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的主力军,香港特区政府亦在《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50》提出鼓励...……更多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要说今年什么运动最火,在社交平台上,带“八段锦”标签的视频或图文,频频被刷成“爆款”。无需器械、简单易学、随时随地都能练……八段锦以其独特优势成为年轻人“中式养生”的新选择
2024-06-04 07:55:00
湘潭在线6月4日讯(全媒体记者 丁玉洁)6月3日,数字中国·新质生产力赋能湘潭高新区“两优三特一融”招商引资活动举行,吸引了全国相关领域的60余位专家学者
2024-06-04 07:54:00
河北三大展览入选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主题展览推介项目
河北三大展览入选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主题展览推介项目以一流展览讲好中国故事4月25日,河北博物院“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河北特展”上新
2024-06-04 08:11:00
翔安区:打好组合拳 成就生态美
翔安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图为下潭尾红树林公园。(记者 黄嵘 摄)翔安区怀远湖澄澈如镜。(记者 张奇辉 摄)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王玉婷 通讯员 吴思泓)碧海
2024-06-04 07:55:00
本报评论员栗玉晨中国工程院围绕全局性重大问题特别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全局性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综合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咨询研究
2024-06-04 07:51:00
近日,一则杭州城市河道保洁员自制河道“落叶清理神器”的短视频在网上火出圈,引各地网友纷纷点赞,夸赞“高手在民间”,大伙儿还建议给保洁员大伯颁发“最佳创意奖”“最佳发明奖”……据了解
2024-06-04 07:55:00
海沧区:展山海新颜 享宜居城区
2023年,海沧区空气质量优级率排名全市第一。(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晓婷 通讯员 庄璟 黄宇宁)天竺山下
2024-06-04 07:55:00
杨维立6月3日,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等五部门联合发布《拒绝“车窗抛物”文明从我做起倡议书》,号召广大市民在驾驶或乘坐机动车时
2024-06-04 07:51:00
同安区:山顶到海洋 生态图景新
治理后的埭头溪,生态环境优美。(通讯员 夏海滨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健华 通讯员 韩超 吴梅贵)讲述厦门的生态故事
2024-06-04 07:55:00
河北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摸清文物“家底” 唤醒历史遗珍5月28日,河北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政策辅导与业务交流活动(第二期)在石家庄市举行
2024-06-04 08:26:00
河南省麦收已过八成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李若凡6月3日,收割机在柘城县牛城乡万亩小麦、辣椒套种示范基地收割小麦。 张子斌 摄来自省农业农村厅的消息
2024-06-04 08:03:00
隧道全线沥青摊铺 6月底前具备通车条件 杭州文一路提升改造工程建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运输车源源不断地运来沥青料;两台摊铺机联合“作战”,推开热气腾腾的沥青混凝土;钢轮压路机来回穿梭;工人们忙碌而有序地施工……昨天上午
2024-06-04 08:56:00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全国海绵城市建设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公布河南两项措施入选王歌6月1日,记者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获悉,住建部日前印发了《海绵城市建设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
2024-06-04 08:03:00
本文转自:法治网打破区域壁垒 开展跨省协作沈阳沈河检察院探索企业合规考察异地协作□ 关注·检察护企□ 本报记者 张国强□ 本报通讯员 马小博 金昱彤“怀爱民企 公正廉洁”
2024-06-04 07:4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泥 通讯员 吴水金 马婕)本月起,包括“注册计量师注册”等在内的5个省级政务服务事项,企业可直接在厦办理了
2024-06-04 07: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