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手握重权却胆小如鼠,韩馥的失败之路
中国历史上最不缺乏的便是雄心勃勃的人,比如刘邦从小就说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可见也是雄心勃勃,包括刘备小时候就说要以桑树为车盖,总之在中国历史上还是有很多野心勃勃的人。就比如中国建国时期还有一句话叫做...……更多
刘备有卧龙凤雏和五虎神将,还坐拥天府沃土,为何没有统一天下
...小,这和曹操没法比。曹操绝大部分时间,占领着兖州,冀州,幽州,青州,其中还占领着全国首都,全国大部分的人才,人口,税收,土地都被曹操占领。刘备势力最强大的时候,如下图:占领荆州,西川,汉中,地盘也是小...……更多
“最窝囊的诸侯”韩馥:从权力巅峰到屈辱自杀
...个在乱世初期位高权重,手握一州之力的大诸侯,却因为胆小懦弱,而将自己的州牧之位拱手让人。 不得不说,能身居高位,也未必见得都有过人的能力啊!这也就罢了,既然将一州之主的位子都让给袁绍了,以他的能力又不...……更多
三国最坑谋士是谁,曹操说我可不敢用他
...主公的“坑货”。郭图最早是颍川太守阴修部下的官吏,冀州牧韩馥实际上是他的最大老板,初平二年(191年),势力越来越大的袁绍向冀州扩张,畏惧袁绍势力的韩馥对是战是和犹豫不决,郭图听说之后,趁机和荀谌、高干等...……更多
中国历史上最忠心的五个人,手握重权却选择忠诚
...信仰赢得了后世的敬仰。有这样五位人物,他们明明手握重权,有机会自立为王,却出于各种原因选择了忠诚于主,成为了历史上最忠心的典范。他们是谁?又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呢?一、曾国藩:恪守儒家精神的晚清重臣曾国...……更多
揭秘袁术的发家史:从南阳到扬州的扩张之路
大家都知道袁术,是东汉末年一个比较“特别”的军阀。为什么说袁术特别呢?因为袁术犯了一个很大的忌讳,那就是自立。在当时,汉朝皇室已经衰微,也产生一批通过战争手段或朝廷委派割据一方的野心家。这些野心家很...……更多
盘点历史上引狼入室的历史教训
...人做了嫁衣。三、保冀州韩馥引袁绍如果要评选三国时最胆小的人,恐怕非韩馥韩先生莫属了。韩馥在东汉时曾担任过御史中丞,后被董卓举荐为冀州牧,在各路诸侯起兵讨董时,韩馥也是其中一路,《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更多
曹操与李世民:统一之路的异同
第一,李世民可是统一了中国的皇帝,曹操有吗?曹操到死时已经三分天下。正因为曹操没有消灭刘备、孙权,所以才有让这两位对手有了口实把柄:曹操名托汉相,实为汉贼!第二,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是宣布反隋才起兵的,...……更多
庸才袁绍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输的裤子都不剩
我们都知道三国里资源条件最差的就是刘备了,因为长了一副奇大的耳朵,还被世人称为“大耳贼”。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但是这个后代没有什么作为,咱不说改朝换代,就说说这中山靖王的儿子就有一百多个,...……更多
揭秘中国历史上五大被吓死的人物背后故事
...历史上被吓死的五大人物,看看他们背后的故事。韩馥:胆小怕事的冀州牧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冀州牧韩馥却是个出了名的胆小鬼。面对袁绍和公孙瓒的联合威胁,他吓得六神无主,连自己的地盘都守不住。最终,韩馥选择了...……更多
刘备与曹操:崛起之路与领导风格的比较
三国时期,魏国的曹操和蜀汉的刘备可谓是两位功不可没的英雄人物,但历史上的评价却迥异。曹操被视为治世良臣,也被视为乱世奸雄;刘备则被描绘为仁义典范,也饱受非议。两位英雄,谁对三国历史的贡献更大?谁更具有君主的风...……更多
三国杀:盘点五句最伤人的阵亡台词,你可曾听过?
...乱中姜维战死,随后钟会也被自己的部下所杀。诸葛恪“重权震主,父亲,是我做错了吗?”诸葛恪,诸葛瑾之子,被孙权的儿子孙亮和另外一个托孤大臣孙峻搞死,这个人比较自负,被人算计。最后的话说给他父亲,正好看得...……更多
刘备托孤时,为何让李严与诸葛亮一起辅政,背后真正的用意
...两大权势分立东西避免权力过于集中 按照刘备的遗命,重权李严留镇东部永安;谋主诸葛亮则回朝掌权西部成都。两大权力中心分东西而治,刘备用心良苦!他担心蜀汉初立,国势弱小,若权力过分集中,将导致朝野不稳。分...……更多
讨董联盟中身份最高的三人:袁术、韩馥、袁绍
...兵讨伐董卓,大概有十一路诸侯参与其中: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河内太守王匡。与《三国演义》...……更多
三国十大强兵谁的战力最强?
...突骑又成为光武帝取得天下的三支精锐部队(西凉铁骑、冀州强弩)之一。后来耿夔又率领此军败北匈奴,击貊人与高句丽。到了公孙瓒时,在与胡人的对战中,他感受到一队精锐轻骑兵的重要性,因此,重建了幽州突骑,作为战...……更多
盘点三国最窝囊的4个诸侯
...州)人。韩馥担任过东汉的御史中丞,之后被董卓举荐为冀州牧。在各诸侯起兵讨伐董卓时,韩馥也是其中一名参与者。韩馥与袁绍还曾有意立刘虞为皇帝。当时冀州民殷人盛,兵粮优足,于是,袁绍便用计夺取冀州。面对袁绍...……更多
一代谋臣荀彧的结局是什么
...谋士集团就可以看出来。建安九年,曹操攻下邺城,并任冀州牧,这时候,有巴结曹操的大臣向朝廷建议,恢复古代九州制,如果恢复九州制的话,冀州地盘会大很多,曹操这个冀州牧的权利会进一步变大,曹操当然开心,然而...……更多
荀彧与曹操:忠于汉室的智谋与雄心
...也不想与其同流合污,于是只好辞官归乡。 后来,时任冀州牧的同郡人韩馥派人来接荀彧,而荀彧也认为颍川乃是四战之地,于是便将宗族迁至冀州避难。当时冀州已落入袁绍手中,袁绍也将荀彧奉为上宾,且荀彧的弟弟荀谌...……更多
...最大的人当数公孙瓒。袁绍能在河北发展壮大,其根基在冀州,为争夺冀州,袁绍和公孙瓒频繁发生战争,界桥之战便是一次关键的战役。更有意思的是,袁绍占据冀州前,曾联合过公孙瓒,也就是说,他们昔日是友不是敌,界...……更多
三国时期哪4位谋士全部下落不明
...平二年(191年),袁绍采纳逢纪之策,请公孙瓒率兵南下冀州,对韩馥施压,又派遣荀谌、张导、郭图、高干等人游说韩馥。在荀谌等人的劝说下,韩馥被迫放弃了冀州,也即将地盘让给了袁绍。袁绍夺取冀州后,荀谌及同郡辛...……更多
曹操从夺取兖州起家,是怎么一步步统一北方的
...战斗,先后打败袁尚、袁谭、袁熙,占领了幽州、并州、冀州三州之地,同时将袁绍占有的青州之地纳入管辖,曹操再接再厉,北上攻打拥有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乌桓,肃清逃到乌桓的袁氏残余势力,在白狼山之战中,曹操...……更多
揭秘袁绍:东汉末年四朝元老,备受争议的乱世英雄
...发动了对董氏家族的讨伐之战,结果董氏被杀。二、崛起之路袁绍少年时期就已经展露出非凡的才能,曾师从于东汉太学的名士郭嘉,他还善于骑射,精通兵法,与曹操、张邈并称“三绝”。由于家世原因,使得他自小就比别人...……更多
刘备攻打西川时,曹操、孙权为什么都不趁机去偷袭荆州
...对北方的控制,曹操将天下由十三州恢复为九州,其中,冀州领的郡达三十多个(曹操自己以丞相领冀州牧)。213年五月,曹操进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都于邺。魏国拥有冀州十郡之地,设置丞相、太尉、大将军等百官;七...……更多
聊聊刘备在煮酒论英雄中的生死抉择
...智慧和勇气成功地摆脱了曹操的控制,开启了自己的帝王之路,这跟他年轻时时候的远大志向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刘备不是有着远大的志向作为底气支撑,就很难有直面曹操的勇气,更不要谈在巨大压力前表现出的那种出神入化...……更多
三国最不会用人的人 :袁绍用人失误,导致其失败
...军即瓦解。此后,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199)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势力达到顶点(“坐拥冀、青、幽、并,带甲数十万”)。照这个趋势下去,袁绍必定势...……更多
鼎盛时期刘备集团到底拥有多少万军队呢
...到底拥有多少万军队呢?首先,我们聊聊刘备集团的崛起之路。与曹操集团、孙权集团不同,刘备属于大器晚成的类型,刘备起家以后,长期在北方地区作战,例如在幽州、冀州、徐州等地作战。但是从出身、综合实力等一系列...……更多
法正之乱:三国时期蜀郡的政治风波
...正。因此,从法正在刘备政权的职官看,他既是实权派,重权在握,又是刘备信任的得力助手。如此一来,诸葛亮自然不敢也不可能治法正之罪了。 ……更多
荀彧为什么不愿意辅佐四世三公的袁绍
...称赞为“王佐之才”,天下大乱之际,荀彧跟随宗族避难冀州。初投袁绍,被袁绍奉为上宾,但是荀彧认为袁绍不能成大事,于是脱离袁绍投靠曹操,荀彧最终官至侍中,守尚书令。荀彧辅佐曹操二十年年,期间推荐了郭嘉、钟...……更多
沮授:被遗忘的三国战略奇才
...,从小就有远大得志向,喜欢谋略。在公元189年韩馥入主冀州时当韩馥的别驾,被韩馥推荐为骑都尉。袁绍夺得冀州之后,对冀州原来的一些名士也倾心结交,征召沮授为官。沮授对袁绍可说是尽心辅佐,多献良谋,但是袁绍多...……更多
袁绍争霸:从劣势到优势,剑指中原
袁绍是男一的剧本,在冀州与几股势力厮杀的时候,尤其是和公孙瓒大大小小的战役,一共打了八年,由劣势变均衡最后优势,直至灭掉公孙瓒。袁绍与几股势力厮杀的时候,曹操那边也和吕布、刘备、陶谦在干,而且那时候...……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东汉末年,三足鼎立。司马炎小时候有个至交好友,名叫羊琇。在司马昭当权的时候,羊琇多次帮助司马炎,为司马炎谋取储位立过大功
2024-06-17 06:24:00
到了朱瞻基,大明朝已经风风雨雨的到了第三代。他亲爷爷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打进了南京的金銮殿,坐上了龙椅。朱棣一生戎马
2024-06-17 06:25:00
胡善祥能成为皇家钦点的太孙妃,一方面是占卜结果,另一方面足见她的品貌举止都是很出众的。而胡氏入宫后,从太孙妃做到太子妃
2024-06-17 06:25:00
朱棣崩逝后,仁宗当了10个月的皇帝也随着自己的爹去了。朱瞻基登基为帝,然后就得册封皇后。现成的胡氏是太子妃,理所当然的皇后
2024-06-17 06:25:00
后宫绯闻起,失宠复得宠凭资历、年龄、家世,阿巴亥可以说都不占优势,因此她后来居上成为大妃,自然有的是人不服气。于是后宫前朝开始有了大妃与二皇子代善之间的暧昧传闻
2024-06-17 06:29:00
即使后宫佳丽如云,他们只会宠爱怜惜这一个人。比如说皇太极与海兰珠,顺治帝与董鄂妃,而他们这些专情可能都是遗传于自己的祖辈
2024-06-17 06:28:00
公元234年,诸葛亮从汉中出发,发动了第五次北伐,当时魏国将领魏延被任命为前锋。不过此次北伐并取得很大的进展,虽然诸葛亮实行屯田
2024-06-17 06:26:00
不仅事迹广为流传,之后的历代王朝都还表彰他的贡献,将其塑造为武圣人。直到现在,很多地方还有祭拜关二爷的传统,更有一些帮派团体入会集会都要祭拜
2024-06-17 06:26:00
更重要的是,于谦的少时偶像,就是民族英雄文天祥。他非常佩服文丞相的人品与气节,一直以此作为自己人生的指引和模板。他一方面用功学习
2024-06-17 06:30:00
因为类似的原因,在打下成都后,王建想约束自己的小弟时,有人竟然口放狂言:你当初说过,打下成都后,节度使大家轮着坐,现在我们在你面前只是稍微缺乏点礼数
2024-06-17 06:30:00
魏征的劝谏,来的非常及时,李世民果断拒绝了庞相寿的要求。但看到庞相寿委屈,李世民给了庞相寿很多赏赐,庞相寿没有得偿所愿
2024-06-17 06:26:00
李世民回到太极殿,等待尉迟恭的到来。不一会,有内侍引着尉迟恭到来,尉迟恭立即下跪给李世民行了大礼,李世民连忙让尉迟恭平身
2024-06-17 06:25:00
公元220年,曹丕接汉献帝禅让,登基称帝,改国号魏。有趣的是,曹丕称帝后仅一年,益州刘备便称汉献帝已死,然后自立为帝,定国号为汉
2024-06-17 06:26:00
首先,刘备的终身理想是扶汉,这从他一贯的政治行为就能看出,刘备自从出道以来,就一直打的是兴复汉室的旗号,无论是诸葛亮的隆中对还是出师表
2024-06-17 06:27:00
自古以来,权臣如果在是否篡位称帝的问题上犹豫不决,基本上是死路一条。可是这个问题非常棘手,好多权臣左右摇摆,无法下定决心
2024-06-17 06: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