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随风飘来的记忆
...处,是马来半岛最古老的城市,明朝称之为“满剌加”。郑和下西洋有五次经过了马六甲,并将其作为船队中转站,马六甲也成了中国朝贡体系中的南大门,吸引了来自阿拉伯、波斯、印度和中国的商人。 15世纪末,马六甲已经...……更多
至于郑和下西洋是不是为了寻访朱允炆,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胡濙却是史料中明确记载的,担负寻访朱允炆下落的官员。而正是由于朱棣的命令,胡濙除了在永乐十四年(1416年)至永乐十七年(1419年)短暂返朝为官外,一直在外...……更多
希望更多人了解真正的中国(海外声音)
...们的需求。我们对中国的和平主义文化知之甚少。例如,郑和下西洋远远早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郑和航海任务的重点是贸易、探险、外交和科学研究。在每次航海中,除了水手外,还有商人、外交官、探险家、医生、科学家和...……更多
朱棣为何会被传成了元顺帝的遗腹子
...伟业,军事上靖难之役、五伐漠北、南讨安南;外交上派郑和六下西洋;文化上编撰《永乐大典》;建筑上营建北京都城、南京大报恩寺(其寺内琉璃塔曾被称为“天下七大奇观”之一)······无论哪一件拎出来,都堪称丰功...……更多
... 何洁 通讯员 葛伟丽 张之简) “江苏经贸—印尼三宝垄郑和学院”成立仪式近日在印尼三宝垄国立大学举行。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将利用高水平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和优质课程资源培育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领域优秀职...……更多
为什么说《红楼梦》,是发生在西方佛国的一桩风流丑闻?
...绕“西方”展开。于是,后文会提到贾府监造海舫,那是郑和下西洋的大海船。贾探春的判词“千里东风一梦遥”,不断出现的东风不只是春天的意思,都指向由东向西去。林黛玉的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是昭君出塞故事...……更多
...了皇帝以后,努力的弥补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除了要求郑和下西洋来展现明朝的国威以外,更是强化了自己的国力,在很多人看来,当时的明朝都是一个发展特别好的阶段,可以说朱棣通过自己的努力,他的国家治理的也算是...……更多
朱棣的成就:内政与外交的双重胜利
...武力使附近的小国家对明朝俯首称臣。另一方面,著名的郑和下西洋就发生在朱棣统治时期。朱棣让郑和作为使臣,给许多国家带去丰厚的礼物,也彰显了大明的强大。这两项措施保证了很大一段时间没有人敢侵略大明。在现在...……更多
凤凰国际“中文工坊”系列教材首发式暨共建乌兹别克斯坦“郑和学院”备忘录签约仪式在塔什干举行
...国际“中文工坊”系列教材首发式暨共建乌兹别克斯坦“郑和学院”备忘录签约仪式在塔什干举行。乌兹别克斯坦国立世界语言大学副校长Nasirov、国际关系部部长Khusanboy、东方语言文学系系主任Djurave、中文教研室主任Shakhnoza、...……更多
古武昌海上丝绸之路之研究(上)
...时期达到了一个世界航海史的高峰,其历史年代早于明朝郑和下西洋一千多年。史料记载,东吴初期就拥有船舰5000余艘,最大楼船上下5层,可载3000名士兵,而孙权乘坐的“飞云”“盖海”等大船则更加雄伟壮观。与此同时,孙...……更多
陈友谅战败身亡后,给明朝留下一份什么遗产
...在南京新江口的战船就高达1050余艘。其中,适合远洋的郑和宝船就有250艘,除此之外,该地还存在大量的巡江执法船以及传令船。可以说,当时的明朝水师是整个人类历史中最为强大的舰队,郑和每逢下西洋都会令万邦,来朝...……更多
南京城墙博物馆看明清瓷器精品
...办,并联动全国各地国有文物商店和知名收藏家,展览从郑和下西洋促进明初青花瓷器的发展为切口,娓娓展现明代青花演变史,及清代康雍乾精品御窑。郑和下西洋以来,中外往来逐渐密切。产于中东地区的颜料“苏麻离青”...……更多
为什么会有太监存在,不仅是避免给皇帝戴绿帽,这才是真正原因!
...型太监说到太监对历史的影响,那可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郑和,就是那个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的郑和,他可是个太监,却干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郑和的航海探险,不仅让中国的国威远扬,还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想想看...……更多
陈祖义:明朝时期横行海上的海盗王,最后死在太监手里
...空着手,更过分的是连明朝的使船都不放过!永乐五年,郑和下西洋,途径印度尼西亚,陈祖义想要诈降劫掠使船,被郑和识破,5000海盗被一网打尽,陈祖义被活捉,带回中原,枭首示众! ……更多
后唐太监张居翰修改圣旨,皇帝为何不杀他?
...魁祸首。但凡事无绝对,历史上也有不少好的太监,比如郑和,王承恩,蔡伦,司马迁以及张居翰等等。他们有的义薄云天,有的忠心为主,有的做出丰功伟绩,有的则是文学大咖。今天要说的这位太监,就是其中最为善良的张...……更多
...马6月2日电(记者谢亚宏、通讯员蒋超)5月30日,马耳他郑和中医药教育中心学员在老师带领下赴地中海地区中医中心参观交流。中国(江苏)第19期援马耳他医疗队热情接待了来访学员,向他们介绍了中医中心的发展史和日常...……更多
明朝为何拒绝和亲:历史、文化与战略的考量
...。自然也就没有和亲的事儿了。第三,闭关锁国。明朝自郑和七下西洋后,政策就逐渐偏向于闭关锁国,除了面对草原的敌人,明朝几乎无任何扩张和开拓疆土的意愿。而汉朝无论是昭君出塞,还是公主远嫁乌孙,乃至唐朝的文...……更多
...但说到底,宦官也不全是坏事,历史上那司马迁、蔡伦、郑和不也是闪亮的名字吗?可见,宦官制度这事儿,还真不是非黑即白。日本没学中国的宦官制度,有人可能觉得是落后,但有时候,落后反倒成了先进,没引进这个制度...……更多
明朝时期朱棣为何要修建神功圣德碑
...恢复了被建文帝废除的一些祖制;在永乐三年的时候还派郑和下西洋;永乐八年的时候亲自率兵远征大漠;永乐十年的时候为母后修建了前所未有的大报恩寺等等。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明成祖朱棣为父亲朱元璋修建了一座有...……更多
明朝传奇人物胡濙,历经7朝辅佐6帝,见证明朝60年兴衰
...《明史》云: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意思是,在永乐二十一年胡濙没有回来之前,有传言说建文帝逃到海上了,朱棣派遣郑和先后六次下西洋。直到胡濙归来,朱棣方才释...……更多
聊聊极好享乐的绝代仁君明仁宗朱高炽
...臣。并且,在朱高炽看来,父亲兴师动众的派遣三宝太监郑和六下西洋,目的并非是为了将华夏文明的火种远播,顺便让大明朝在世界范围内露露脸,其中真正的目的,不过是希望郑和可以四处寻访,替他打探到朱允炆的消息。...……更多
从全民皆商到闭关锁国、为何自朱元璋起一路倒车
...,而邻居不举报的也跟着连坐。虽然明朝有官方贸易,有郑和下西洋,然而几乎都是厚往薄来。各个国家争相向明朝“朝贡”,而明朝赏赐财物则远超其所值。有史学家评价说名是各国向明朝朝贡,实是明朝向各国朝贡。而清初...……更多
...薪。2024年,我省还将带来一系列重大电影项目,包括《郑和下西洋》《澎湖海战》《战争1840》《狂爆》《飞向开普勒22B》《天堂旅行团》《再会长江》《漠河舞厅》等,继续立足厚重的时代背景讲好中国故事。 ……更多
...的首府,这里是马六甲海峡这条海上生命线的咽喉所在,郑和下西洋有六次都在此停靠。11月5日,“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全球品牌推介活动走进马六甲,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副局长谢玉常向与会嘉宾介绍了2024年成...……更多
朱棣登基称帝22年,为何无子女出生
...确实,朱棣即位后勤勉爱民,建都北京,出征漠北,支持郑和下西洋,还修订了永乐大典等,可谓辛劳之极。一个朝代的鼎盛时期往往也是君主劳碌时期,这点从汉武帝到康熙帝都有体现。朱棣为了推动大明王朝的发展,确实是...……更多
雄才大略的君主继承人总是容易被废是为什么?
...大规模吗?或者真的需要五次吗?京城真的需要新建吗?郑和真的需要那么大规模频繁的下西洋吗?这都是他们在做内心的补偿,将这样的事情无限放大,有得有失,当初民力耗尽,各地有农民起义反而给他们功业之上加了很多...……更多
于谦:明朝的救星与北京保卫战的英雄
...得到了,那应该安守本分,可王振偏不,因为他的偶像是郑和。郑和下西洋宣扬了国威,还带来了异兽“麒麟”(现在考察是长颈鹿),留名史册,完整,大抵也是想这样做。可是他不知道的是,郑和从小跟在朱棣身边,经历了...……更多
...因被摆在了后面,而“欲踪迹之”却被说成了主因。 在郑和与其他国家往来的官方文书中,我们根本看不到他下功夫寻找建文帝,这是为什么呢?就算郑和船队有上万人,但去世界各地找一个人的下落还是非常困难的,若不借助...……更多
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明朝,体现在哪些地方?
...山,疆域辽阔,为一千多万平方公里,比较著名的事件有郑和下西洋,有那个年代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有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还有医学宝典《本草纲目》。明朝后期,国力衰弱,外忧内患,各种...……更多
出道28年零绯闻,演了101部戏,但没人说的出她名字,戏红人不红
...她精湛演技打动的角色,像《和平年代》里的慕容秋、《郑和下西洋》中的徐皇后,再到被称为“演宋美龄第一人”的她,你一定恍然大悟。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出道多年却始终“戏红人不红”的女演员背后的故事。于小慧:...……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天天过小节,月月过大节”,侗家儿女的生活满是节日的欢腾。而侗年,作为一年中意义非凡的重要节日,承载着起承转合的使命,其中“祭萨”仪式
2025-02-01 13:53:00
老单走福州第四期《瑞岩山——福游天地间》,老单带观众漫步瑞岩山,观弥勒造像,赏摩崖石刻,尝福清光饼,游览福清天地的同时,领略福州深厚的历史文化。
2025-02-01 20:16:00
9大博物馆春节新展指南 | 上海博物馆“灵影仙踪:上海博物馆蛇年迎春展”
2025年是我国“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第一年。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
2025-02-01 06:11:00
历史上10月26日,清廷任命方伯谦为“济远”舰管带
1885年10月26日,旧历九月十九。清廷以曾纪泽电奏,所订之船,系新式最佳者,著查访明确,即可仿造。李鸿章经办洋务多年
2025-01-31 13:04:00
盗墓贼看到古墓旁栽柳树,为何转身就走?只因业内有个不成文规矩
中国的历史亘古而来,连绵不绝,我们可以骄傲地将其称之为辉煌的上下五千年历史,当然,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传承人,我们是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的
2025-01-31 13:09:00
盘点演义中被张飞“智败”的对手都是谁?张飞用计,粗中有细
说起三国中的智将,很多人想都不用想,就会说出周瑜,诸葛亮,司马懿等人,因为他们很少冲锋陷阵,坐镇中军,总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2025-01-31 13:13:00
她历7朝,稳居后宫61年,后人恶语相向,亡西汉者,到底是谁?
文/三 少导语:明朝大思想家王夫之说:“亡西汉者,元后之罪通于天矣”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元后是导致西汉灭亡的那个人,她的罪恶通天
2025-01-31 13:53:00
失落的汉四郡:千年努力化作枉然,中原故土终成外邦
公元1351年,元朝为开辟南北水路,强征15万民工挑河筑堤,繁重的徭役使得黄河沿岸的老百姓陷入生存绝境。于是红巾军领袖韩山童
2025-01-31 14:13:00
父亲弃原配,接连娶两位姐妹花,他6岁发现,母亲不是生母是小姨
“我一个人,静悄悄的独坐在桌前。院子里,连风吹树叶的声音也没有。这时候,你睡了没有?你的呼吸均匀吗?你的灵魂暂时平安吗
2025-01-31 14:23:00
两岸和平统一只有三种可能
现在的台湾已然是美国亚太战略中的重要棋子,更是成为第一岛链的关键一环。因此两岸和平统一是不符合美国的战略目标的。当前的国际局势是在新冠肺炎疫情
2025-01-31 20:06:00
2023年清明节逢闰二月,上坟扫墓有啥禁忌?记住这几点很重要!
“闰月清明上坟,小心祸事临门”今年的清明节非常的特殊,正好是在闰二月的十五日。民间认为:清明节逢上闰二月,非常的不吉利
2025-01-31 19:55:00
“坟头有三象,子孙多富贵”,“三象”是啥?清明扫墓找找看
清明是我国传统的四大节日之一,扫墓是清明主要的活动仪式,清明扫墓是先人子孙后代应尽的孝道,所以扫墓在民间倍受重视,后人扫墓一方面是缅怀先人
2025-01-31 19:50:00
为何吕布始终与英雄之名擦肩而过?他的绝伦武艺是怎么学来的?
曹操的一句吕布再世激怒了手下众将,面对吕布时有种敢怒不敢言的状态,而面对马超却都是舍命相搏,似乎吕布与马超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
2025-01-31 20:08:00
9大博物馆春节新展指南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十七、十八世纪中法文化交流展”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全新特别展览“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十七、十八世纪中法文化交流”于2024年12月18日在展厅9开放
2025-01-31 13:26:00
9大博物馆春节新展指南 | 南京博物院“观天下——大明的世界展”
展览时间:2025年1月22日—2025年7月20日展览地点:南京博物院特展馆3楼10/11/12展厅展览简介:“观天下——大明的世界”是南京博物院“文物里的中华文明”系列展之一
2025-01-31 14: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