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极好享乐的绝代仁君明仁宗朱高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1 19:5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聊聊极好享乐的绝代仁君明仁宗朱高炽

(榆木川)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七月十八日。

明王朝的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远征蒙古,凯旋而归,途中死于内蒙古多伦西北的榆木川,时年六十四岁。

天地苍茫,四野辽阔,远处的库里尔山巍然矗立,近处的额尔古纳河奔流不息。

对于这样一位帝王来说,生于战火,死于征途无异于是他最好的结局。

朱棣一死,新接班的明仁宗朱高炽立刻开始着手改革。

和他那野心勃勃,冷酷无情,手段又十分强硬的父亲不同,仁宗皇帝似乎是个很温和的人。

他虽然是朱棣的长子,又当了多年的太子,但综合其多年来在明王朝政治环境中的遭遇,朱高炽其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弱者。

他天生体胖,行动十分迟缓,腿部有疾,走路一瘸一拐,并且还患有十分严重的呼吸道疾病,病发时连生活都不能自理,更需要专人照料,由此来看,这个大明太子其实不过是一个披着皇族血裔外衣的残废罢了。

朱高炽能明显地感觉到周围环境中的人,虽然碍于自己是皇族,是太子,表面上对自己总是毕恭毕敬,但实则在背地里一直轻蔑自己,他同时又敏锐的感觉到这个世界对他存在着一种不太明朗但有一直持续的歧视,不过,这种歧视和他之后面临的储位斗争相比,反而又算不了什么了。

他的两位弟弟,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根本没有把对兄长的礼节放在眼里,时常出言不逊,对自己行欺辱之事,并且好几次通过政治攻击的方式来动摇自己的储位。

聊聊极好享乐的绝代仁君明仁宗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画像)

而面对这一切,性格懦弱的朱高炽只能选择默默忍受。

那些长期遭受欺凌的人往往会发展成两个极端,第一个极端,是他会像一根被用力按压住的弹簧一样,他曾经承受了多少的欺辱,遭受到了多少不公正的待遇,那么他就会把自己曾经所经历的这一切成倍的奉还给这个世界,正如被松开的弹簧一样,迸发出惊人的力量。

而另外一种,则会因为这些凄苦的,让人难过的遭遇而逐渐理解这个世界,使他们开始懂得幸福生活,待人平等的不易之处,他们越是被欺凌,被折磨,被打压,就会越来越积聚爱心,使得他们变成一个极富怜悯之心的人,这不是作者胡说八道,而是基于一个深刻而又简单的人性基本法则:

没有被善待的人,最容易识别善良,也最珍惜善良。

永乐二十二年,九月七日,朱高炽正式登基,成为了明王朝的第四任领导人。

由于常年暴病和身体机能的原因,明仁宗朱高炽只不过短短在位十个月就龙驭上宾,领了便当。

不过,皇帝的在位时间虽然短暂,但他在扭转其父的治国政策的问题上,却采取了一种十分激烈的措施。

我们知道,明成祖朱棣的皇位,是通过暴力兵变的方式篡夺而来的,这位野心勃勃,能力出众的优秀帝王或许什么都不会畏惧,但总有一点会让他感到心悸,那就是,他十分担心后世的史书中把他记载成一个穷凶极恶的乱臣贼子,抑或是天下人指责他得位不正。

多少次午夜梦回,朱棣会一次次地从噩梦中醒来,梦境中是父亲朱元璋的严厉斥责,逼问他为什么要篡夺自己的孙子朱允炆的皇位,抑或是蓬头垢面,一脸血污的明惠帝朱允炆来找他来索命。

聊聊极好享乐的绝代仁君明仁宗朱高炽

(靖难)

对于朱允炆,朱棣和朱高炽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对朱棣来说,朱允炆是他的心病,如果朱允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那么自己的皇位在某种程度上就永远是不合理的。

对于朱允炆的离奇失踪,朱棣的内心是充满怨怼的,而这样的情绪无从发泄,他只能用十分残酷地对待建文旧臣的方式来排遣这份心情,而朱高炽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积极缓和君臣矛盾,赦免了大量建文旧臣。

并且,在朱高炽看来,父亲兴师动众的派遣三宝太监郑和六下西洋,目的并非是为了将华夏文明的火种远播,顺便让大明朝在世界范围内露露脸,其中真正的目的,不过是希望郑和可以四处寻访,替他打探到朱允炆的消息。

所以,在赦免建文旧臣的同时,朱高炽旋即终止了郑和早就计划好的海上远航。

并且,对于父亲朱棣几乎穷尽一生时间完成的迁都计划,以及给后代子孙留下的紫禁城,朱高炽也并不是很感兴趣。

他对朱棣那种盛况空前,次数频繁的北征颇有微词,大概在第二,三次北征的时候,蒙古的鞑靼部,兀良哈部,瓦剌部就已经被打服了,打怕了,之后的北征,大部分是朱棣对四处逃窜的蒙古人穷追猛打,在朱高炽看来,这不是开疆拓土,而是一种被粉饰过度的穷兵黩武。

明仁宗朱高炽不喜欢北征,当然也不喜欢父亲为他选定的北平城,原因是因为,他曾经在留都南京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监国太子,相比之北平,他对南京的官场结构和人事系统更加熟悉,在那里执政,他可以更加得心应手,所以他很快开始实施还都于南京的想法。

聊聊极好享乐的绝代仁君明仁宗朱高炽

(郑和下西洋)

不过,朱高炽没有想到,他将会成一个天不假年的人。

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明仁宗朱高炽龙驭上宾,大行而去,时年只有四十八岁,在位时间更是只有短短的十个月。

中国历史上有关皇帝的死法,实在是各不相同。

帝王虽然看似尊崇无比,一世威名,但实则当皇帝是个高危职业。

秦武王嬴荡自不量力,试图举起超过自己体力极限数倍的大鼎,结果反被大鼎砸死,晋景公姬獳脚底打滑,掉进茅坑里没能爬上来,结果被活活淹死。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被妃子用被子活活捂死,南朝梁武帝则是被饿死的。

皇帝的死法千奇百怪,而史料记载往往更会对帝王的死因抱有极大的好奇心,而留下丰富的记载。

但奇怪的是,关于明仁宗朱高炽的死,明代的绝大部分史料却都不约而同地保持了缄默。《明仁宗实录》,《明史》中,更是对皇帝的死讳莫如深,只字不提。

我们能知道的关键信息是,朱高炽临死前三天,还在孜孜不倦地处理政务,而他从“偶感不适”到“崩于钦安殿”,不过短短两天时间,毫无疑问,这是暴死。

暴死,必然在其背后有着极为复杂的原因。

聊聊极好享乐的绝代仁君明仁宗朱高炽

(李时勉画像)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文章开始,在朱高炽刚刚即位时,翰林侍读李时勉曾经给皇帝上过一封奏疏,内容大概是规劝皇帝不要过分沉迷于男女情色之事,而要保重身体。

由于奏疏是在早朝时当场宣读的,这一举动很快惹恼了原本性情温良的朱高炽。

你李时勉让我保重身体,是不是就是说我极度好色,因此导致身体损伤,进而嘲讽我那方面不行?

也许李时勉正戳中了皇帝的痛处,明仁宗朱高炽暴怒,当场派武士击打李时勉,竟然活生生打断了他三根肋骨,乃至于皇帝临驾崩之前,还十分愤愤不平的念叨“时勉廷辱我”,足见皇帝对此事的耿耿于怀。

而皇帝对这件事儿如此较真,是否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李时勉的奏疏所言属实呢?

在传统意义上,明仁宗几乎是一个没有任何瑕疵的仁君和圣君,但实际上,这种评价往往犯了一个十分严重的错误,那就是:将残酷的历史审美化。

事实上,皇帝即便在封建帝制时代中的身份是特殊的,但他本质上仍然是人,而只要是人,就无法做到完美无缺。

并且,明仁宗朱高炽的绝大部分政治生涯,其实是在永乐时期度过的,也就是说,他的太子生涯占据了他人生中的大部分时间。

朱棣是残酷的,对待儿子亦然是如此,其弟朱高煦和朱高燧对他的攻击也是频繁。

他几乎长期处于这种打击和压抑之下,在太子之位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而为了保住自己的储位,朱高炽不得不压抑自己,在许多方面都有所克制。

这样的克制使得朱高炽背离了作者之前提到的“人性变善基本法”,转而使他变成了一根被按压到了极限的弹簧,而他登上皇位后便开始迅速反弹,开始尽情的追求享乐,发泄情欲,沉迷于酒色之中。

然而,享乐纵欲和仁政治国并不冲突,即便皇帝对男女之事如此热衷,也并不妨碍他是一个有政绩,施仁政,得民心的帝王。

聊聊极好享乐的绝代仁君明仁宗朱高炽

(明宣宗朱瞻基画像)

除了被酒色掏空身体而导致横死之外,他的儿子,即宣德帝朱瞻基也曾经一度被划入可疑名单。

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三月,明仁宗朱高炽曾经派遣太子朱瞻基前往安徽凤阳拜谒皇陵,然而四月十四日,朱瞻基才十分拖沓的从京师出发。

然而,朱瞻基在离开京师后,并没有按照规定,前往凤阳,而是直奔留都南京。

五月十三日仁宗皇帝在京师已经感觉到身体不适,而在五月十三日之前,南京城中就已经传出“仁宗上宾”的消息。

仁宗驾崩,是在五月二十九日,既然如此,那么南京城中的人们,是何以未卜先知,提前知道皇帝的死讯呢?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一个人,那就是太子朱瞻基。

他拖沓了很多天才离京,是因为这段期间,他要安排好人手,在京师埋好暗桩,等到自己离开京师后,这些暗桩便一齐动手,治仁宗皇帝于非命,而自己出现在南京,两地相隔千里,正好可以洗脱自己的嫌疑。

可如此大案,难免会露出马脚,太子一行人多有参与此等谋逆之事,所以才会在南京城泄露出消息。

当然了,这个说法,是作者的一种猜测,并无实据,仅供参考。

不过相比宋仁宗的政绩,抑或是他众说纷纭的死因,作者其实对这位皇帝最为印象深刻的,是他在年轻时领导过的一场战役。

《明史》:当靖难师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济...

建文元年,朱棣举兵靖难,率军出征,将北平城的防守要务托付给了朱高炽。

而朱高炽临危不惧,在十分有限的条件下,仅用城内数万老弱残兵就抵挡住了建文朝廷五十万大军数月的攻击,成功守护住了北平城。

而正是这一次战役,让朱高炽在漫长的被频繁打压和折辱的生涯中第一次体现出了帝王之气,让人们开始意识到,这个看起来一瘸一拐,说话上气不接下气的胖子,他的内心要比他的外表,坚强的多。

然后此时,军中健将变做冢中枯骨,一代仁君化作一捧黄土,终究还是印证了“江山是主,帝王是客”的基本规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2 0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宋仁宗为什么最当得起“仁”字
...夏仁宗李仁孝;西辽仁宗耶律夷列;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明仁宗朱高炽和清仁宗颙琰。撇开地方性政权中西辽和西夏仁宗,我们大一统王朝中宋元明清四位仁宗是如何以仁治国,又为何只有宋仁
2023-06-10 14:41:00
明朝儒家君主朱高炽治国才能出众,在位仅十个月就被誉为千古仁君
...国才能,收获了高度的赞誉超过了朱元璋和朱棣,真可谓明仁宗朱高炽厉害之极。朱棣的长子朱高炽,其母为明朝成祖徐氏仁孝文皇后。洪武二十八年,被立为燕王世子。他性格沉静,思维敏锐,喜
2023-05-14 10:31:00
揭秘汉王朱高煦之死:明宣宗朱瞻基是仁君还是权谋家?
...知道朱瞻基的所作所为确实当得一代明君。他和他的父亲明仁宗朱高炽在施行仁政上都做得非常的不错,被人们称为是仁宣之治。不过明宣宗大面上虽然做得相当的不错,但是也有不少事情让人诟病
2024-03-24 02:23:00
为何他在位不足一年会被评价为“仁宗”
...元朝的“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明朝的“明仁宗”朱高炽;清朝的“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这三个仁宗皇帝中,做得最好、处事风格最接近宋仁宗的,应该是明仁宗朱高炽。朱高
2023-01-06 17:24:00
...人选拔的严格性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间也有例外,像明仁宗朱高炽和清文宗咸丰帝这两位曾经是瘸子的皇子,他们居然也被选为皇位的继承人,最终也坐上了皇帝的宝座,统治天下。这在中国2
2023-03-12 14:47:00
太庙变迁:明仁宗牌位移出背后的宗法与政治考量
...1522年),明世宗朱厚熜继位后,对太庙进行了调整,将明仁宗朱高炽的牌位移出。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时间较短,仅有一年(1425年),但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有益于国家的政策,被
2024-03-03 14:45:00
《促织》背后的真相:明宣宗朱瞻基,一代仁君还是玩物丧志的昏君
...宗朱瞻基,年号宣德,明成祖朱棣的孙子。他和他的父亲明仁宗统治时期,是历史上有名的太平盛世,被誉为“仁宣之治”,后人将永乐盛世和仁宣之治合称为永宣盛世。明宣宗即位后延续明仁宗的
2024-03-01 05:59:00
明朝胡善祥皇后被废除后,太后为何同情皇帝后悔
...皇室成员也一样逃不脱这样的悲惨命运。明朝时期的皇帝明仁宗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本来他心里早已有了他人,偏偏被朱棣乱点鸳鸯谱,促使一段美好爱情就此出现问题,而一个悲剧故事却在
2024-06-12 16:47:00
朱高炽影响了明朝的格局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朝的第五位皇帝,他在位时间长达30年,是明朝历史上任期最久的皇帝之一。后世对明仁宗朱高炽的评价却褒贬不一,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明仁宗,从政治方面看,明仁宗朱高炽致
2024-10-14 10:5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